互联网金融风险管理论文范文
互联网金融已经深入到了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的方方面面,深入的探究互联网背景下的金融风险管理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互联网金融风险管理论文,希望你能从中得到感悟!
互联网金融风险管理论文篇一
互联网金融下企业贷后风险管理分析
摘要:商业银行信贷管理和风险控制已经成为银行核心竞争力之一,作为信贷风险管理的重要部分,贷后风险管理也日益成为商业银行关注的重点。近年来,商业银行在互联网金融新秩序下面临的企业信贷中信息不对称问题是导致商业银行在信贷风险发生时不能及时化解风险的主要原因,直接影响到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贷后管理;信贷风险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18-000-02
一、引言
互联网金融下,商业银行在社会经济体中是沟通八方,承接上下的枢纽,从自身经营和发展来看,又是一个相对独立、自主的经济经营实体。商业银行与社会各经济组织、政治机构及个人家庭等都息息相关,从各社会成员关系来看,商业银行关系人包括中央银行、国家经济控制机构、银行的投资人或股东、银行的客户包括同业等等,银行通过传递国家或中央银行的经济政策、经济调控手段影响社会资金流动,从而影响经济走向。银行为顾客提供的服务和资金,影响各成员的经济活动,包括银行自身的发展。凡此种种,银行作为经济运行体中的关键枢纽地位,对经济运行、社会稳定等多方面产生举足轻重的影响,信用贷款业务是商业银行诸多业务中最重要的业务,信用贷款风险的防控是互联网金融下商业银行风险防控的核心内容。商业银行在经济运行中的重要地位和关键作用,使得对商业银行稳健经营提出了更多的现实要求。商业银行核心业务仍然是信贷服务和信贷产品,因此,对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防控必然成为商业银行风险控制之重。
二、互联网金融下的商业银行风险分类
(一)信用风险
信用风险主要是指借款人不能履行合同规定的要求,以种种方式拖欠,拒绝缴纳利息,从而给贷款人以及相关的金融公司带来不必要的经济损失,给金融机构以及贷款人带来风险。所以,我们就可以将借款人因为未履行合约而造成的风险可以称之为违约风险,而这样的风险存在于大多数商业银行之中,是非常普遍的现象
(二)市场风险
在巴塞尔委员会在1996年公布的《关于资本协议的市场风险补充规定》中,它将市场风险的存在归结于世界市场价格的波动,从而使商业银行必须面对各种形式多样的风险,其中包括利率风险(interest rate risk)、股票风险(equity position)、汇率风险(foreign exchange risk)和商品风险(commodities risk)这四个方面。而广义上市场风险存在原因并不单指这几方面,同时还包括外汇市场,存贷款市场等其他一系列潜在风险原因。
(三)操作风险
按照我国相关政府部门的要求,银监会印发的《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指引》是这样给操作风险定义的。操作风险主要是指:因金融工作人员的个人失误造成的损失,金融系统出现的不确定性紊乱以及其他外部事件所造成的损失(本定义中的操作风险只包括法律风险,其中并不包括策略风险以及声誉风险。人为失误,技术缺陷以及其他外部事件的失误等这些操作风险还存在于银行管理的各个方面,银行如果要想降低损失,规避风险,就必须要完善银行相应的管理机制,营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空间。
(四)流动性风险
流动风险主要是指商业银行因自身财力短缺的缘故,无法因资产的增加以及债务的减少实现资金周转,造成资金链条的中断。所以,因银行资金短缺而带来的流动性控制无力是银行流动行风险出现的主要原因。当然,信用,市场,操作等其他风险都有可能扩大原有的风险规模与损失。
(五)声誉风险
声誉风险主要是指因政策调整,市场活动,意外事故等不确定性的变故为商业银行带来的负面影响,造成商业银行的经济以及声誉损失。声誉损失会严重破坏商业银行的声誉,严重时会造成商业银行的业务无法正常开展。
(六)法律风险
法律风险主要是指各种商业交易过程中,因为没有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进行商业活动,给商业银行带来的损失与风险。我们从狭义上来讲,法律风险主要存在于商业银行未保证自身签署的合同以及文件的有效性和执行力。而我们从广义上来讲,法律风险也同时包括了管理以及监督风险。
(七)战略风险
战略风险则是指商业银行错误地对市场做出的预测,制定不完备的发展战略,从而使商业银行迈入了未来的一个潜在风险区。战略风险是一个多方位的风险种类,它自身涵盖了各个方面的内容与知识。所以,我们要想更好地的避免战略风险,就必须拥有系统的知识框架以及对未来的准确预测。
三、互联网金融信贷风险产生的原因
宏观经济形势、国家相关政策的调整、各大行业产业变化等外在因素都将对商业银行的信贷业务产生一定影响。除外部影响外,银行发展策略、风险偏向、自身管理水平、及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内部分工、信息系统运作等内部因素也对其产生诸多影响。内、外两方面的因素皆有可能导致信贷危险。
由于引发信贷危险的因素过多,使得信贷危机表现形式也多种多样,虽然其表现形式复杂,却可将其产生的来源作为分类标准,将其划分为自然、社会、经营三种。由地震、水灾、火灾台风、暴风雨等突发自然灾害而引发的风险,被称为自然风险;政治、经济、法规政策的变化,及社会个体的不正当行为、社会突发事件导致的风险为社会风险;商业银行及贷款人对贷款的运用不合理,在经营中经营政策制定不当或经营者能力欠缺而无法充分发挥贷款作用,给银行效益带来损失,这被称为经营风险,这类风险给商业银行带来的风险是最大的。
从整个金融领域来看,经营风险又通过操作风险、信用风险、支付风险等方面来体现。将彼得 S・罗斯(Peter S. Rose)和西尔维娅 C. 赫金斯(Sylvia C ・Hudgins)的有关于风险分类的观点作为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分类的理论基础,可将其划分为八类,这八类分别是市场风险、价格风险、利率风险、营运风险(交易风险)、法律和合规性风险、声誉风险、战略风险、资本风险[4]。支付风险因操作风险、经营风险二者的存在而产生,而就当前状况来看,支付风险又为最为主要的经营风险。风险具有系统性、广泛性等特征,这使得风险一但爆发,就将对整个经济领域造成重大创伤。 四、互联网金融信贷风险控制方法
(一)贷后风险检查
贷后管理重要手段就是贷后检查,贷后检查所起到的作用重要性毋庸置疑,适度频密和内容详尽的贷后检查能够对银行贷款项目的发展和其客户的需求都有一个全面和大概了解。通过贷后检查更好地了解该客户所用贷款所发展和经营的业务是否是真的符合银行贷款的相关使用规定;通过贷后检查银行可以确切的分析出该项贷款业务在客户中的评价和其是否值得推出以及客户退出时机的判定及相关措施等。
(二)客户维护
客户维护与信贷管理的风险控制似乎不相关联,但是从客户维护所发挥的作用可以了解到,客户维护是风险控制手段实施的基础。商业银行客户维护内容主要包括,一是对银行和客户间的关系维护。客户关系维护到位,企业运作得好,会主动加深与银行的合作,从而为银行带来收益,同时如客户结算资金留存银行,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其在银行的信贷风险敞口。二是,通过主动和到位的客户维护,可以及时了解到企业可能存在的经营或资金安排的困难。三是,只有有效、到位的客户关系,各项信贷管理要求和风险缓释措施才更为容易被企业所接受,企业配合度高的情况下,风险尽早得到化解的可能性随之增大。
(三)担保管理
担保管理主要是对担保企业或担保物的担保价值进行评价,判断担保企业在贷款运行期间是否具备担保能力,对担保物进行评估,主要包括对抵押物和质押物的市场公允价值和市场变现流通能力的评估,确定是否覆盖借款本息以及处理或行使资产保全时的价值变现难易程度。针对担保企业的担保能力评估,通常按照对借款主体的检查频率同步进行,评估过程中至少包含对担保企业的运营状况、财务状况、盈利能力以及担保意愿等方面的评估,其中运营状况、财务状况和盈利能力的评估基本与对借款人的检查相同。
(四)贷款资金管理及本息回收
企业需要银行贷款的扶持,公司的经营内容过多,所需资金大于企业原本的计划资金。我们可以通过研究项目的运营状况,评估该项目的价值以及项目的进展,以此来分析出企业发展所需的资金,做好资金预算,这样不但能够保证企业项目的良好运行,还可以合理的分配资金,在制定资金收支计划的同时还能够对企业的贷款资金起到一定的监督作用,有利于减少企业的经济支出。
(五)风险预警及跟踪
在风险管理体系中,一般需要包括风险管理计划、风险评估、风险应急方案以及风险的全方位监管。并且,风险管理的对象具有很大的变动性,因此这种变动会给银行的日常经营带来很大的影响,但是这对银行来说,也是一次难得的挑战,所以进行风险管理也有利于推动银行的进一步发展。风险管理体现在银行业务的方方面面,包括银行业务的前期、中期以及后期,假如银行能够较早的发现内部的风险,然后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就会在很大程度上减少银行的经济损失,从而最大限度的获得经济利益。
参考文献:
[1]杨有振.商业银行风险管理[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5: 35-36.
[2]刘桂平.美国商业银行消费信贷风险控制及其启示[J].银行家, 2014(8):86-94.
[3]温信样.银行资本监管顺周期性及其对经济波动的影响[J].经济问题探索,2015(4):7-12.
[4]佐佐木正清.中国商业银行的信贷决策机制和治理结构问题[J].经济导刊,2015(7):38-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