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的方法
对于老师来说,不只是在课堂教书,更重要的是学会怎样引导学生学习。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引导学生提高自主探究的方法,相信这些文字会给你带来帮助的。
一、学习目标自主化
个性的差异,时代的发展,让我们越来越清晰地看到:传统的“一刀切”造成了严重的“课堂陪读”现象。教师以同一个教学目标要求各类学生,无疑是“优生吃不饱,后进生吃不了”。因此,为了实现“以人为本”的教育,让每位学生都能得到充分、自主地发展,就要求学习目标的自主化,即实施目标分层,让学生根据现有的认知水平选择力所能及的学习目标,使得各级学生在各自起点上均有所发展。
目标分层的要求是“下要保底,上不封顶”,即教材中应掌握的“双基”必须达到,要保基础知识的“底”,在保“底”的基础上对学有余力的学生适当提高目标,使其达到更高、更有创造性的思维水平,不封其充分发挥潜能的“顶”。
例如:第九册中的“三步应用题”。《低层次目标》——能列式计算,并说出每一步求什么;《中层次目标》——能分析数量关系并列式;《高层次目标》——不仅能分析数量关系,而且要求一题多解或编题,追求创新。这样,学生就可以自主定标,量力而行,对应用题由原先的“反感”转为“乐学”了,学得轻松,学得有效。
在实施目标分层的过程中,教师要以动态的眼光看待每一位学生,要结合学生的客观实际,协调目标和要求,使之置于各级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之中,以达到目标自主化,分层同发展的目的,从而满足人人渴望成功的心理需要。
二、课堂氛围自主化
现代教学认知心理学认为:“教学是两条主线在交流。一是知识,二是情感。”课堂教学是孩子体验成功、体验参与、体验创新的过程。而一个自由、宽松、和谐、安全的课堂氛围才能吸引学生的自主参与探究和体验成功。这就需要教师以积极的态度、真挚的情感与孩子们进行生命的交流和心灵的碰撞。当他们遇到困难时,用真挚的微笑表现出对他们的期待与信任,“没关系,大胆讲”给予帮助;当他们获得成功时,用“妙极了、你的看法很独特、你分析得真棒、你真聪明”等发自肺腑的激励性、赞赏性语言鼓励他们;课堂上,与学生同探索、共创造。使课堂氛围自主化,自由化,从而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潜力和全部灵性。
例如:教学“小数乘法”时,有位学生提出:“我觉得当一个因数比1大时,积就比另一个因数大;当有一个因数比1小时,积就比另一个因数小”这个结论有问题时,教师就亲切地问:“有什么问题?”。该学生又楞住了:“我一时还没想清楚,也许没错。”这时我微笑地说:“我们可不能迷信书本,既然有疑问,那我们就一起挖掘里面的问题,来个寻根问底,好吗?”此时,全体学生都被吸引了,兴趣倍增,共同琢磨起这句话,终于找到其中的不完整性——如果另一个因数为0,结论就无法成立。
可见,我们要从根本上改变以往“一潭死水”的课堂,而不是流于形式,要以尊重、热爱学生为出发点,营造一种自主的氛围,为课堂注入生命的活水。
三、探索方式自主化
英国著名生物学家达尔文指出:“最有价值的知识是方法的知识。学生只有自觉、主动地学习,科学高效地探索、进行再发现、进行再创造,才能适应突飞猛进的科技新时代。”因儿而,教师应开放学生的手脚,不断激励学生以多种方法方式捕捉信息,参与探索,让学生自主选择渠道,提供给学生自由的发展空间。
例如:教学“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计算”的推导过程,不应局限于课本的探索方法,而应把学生引向更深,更广的思维天地,引发质疑:“怎样把新图形转化成学过的图形来求面积呢?你有几种转化方法?”学生的创造激情由此产生,探索方式灵活多样化了,创新能力也孕育成长。
四、创新方向自主化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课堂教学是创新思维开发的主渠道、主阵地。由于创新思维的一个主要特征是多向性,课堂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多向性的创新思维,让学生自主选择创新的方向,体现方法、策略的创新,充分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
五、评价策略自主化
传统的“重结果”评价策略存在着两个弊端:其一,问题情境仅涉及学过的知识。其二,对于学生自己的思维方式基本没有留下空间。这样,也造成学生过分依赖教师的结果性评价,而忽略了“过程”评价。现代教育应变传统的“单向评价”为“多向评价”;变“重结果”评价为“重过程”评价,并灵活应用“延迟评价”;在策略上力求多样、自主、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