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案例论文怎么写
案例,就是人们在生产生活当中所经历的典型的富有多种意义的事件陈述。下面是由小编整理的成功案例论文,谢谢你的阅读。
成功案例论文篇一
适合教育――成功案例
【摘要】 适合学生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适合学生的教育要求教师深入了解所面对的学生在各方面的差异,真正站在学生的立场,立足学生的发展,对教学内容进行一番加工,制定出适合学生个性发展的教学方案,培养出“合格+特长”的现代化学生,实现新课改的最终目标。
【关键词】 适合教育;案例;分析;启示
1 案例情景
黄建是我班的一位男生,个头不高,由于数理化较拔尖,所以自信心强且自负,但总成绩不理想,原因是双语较差。胡珍是我们班的一位女生,性格腼腆,极爱面子,较敏感,且自尊心很强,双语学得较好,尤其是写作方面较突出,常有文章发表,但数理化较差,尤其是化学,导致总分不理想。高二至现在,我担任了该班的班主任,开学初,我对每个学生进行揣摩分析比较,以便班主任工作顺利开展。在选拔班干部时,我本着“扬优补差”思想,有意安排让总成绩较好但偏科的学生担任该偏科的科代表,目的是激励学生努力去弥补短脚学科,达到全面发展。
基于前面的分析,于是我让黄建同学担任英语科代表,胡珍同学担任化学科代表。在选拔班干部后,我郑重地交待:“班干部要以身作则,起示范作用;科代表应起到领头羊作用”等激励的言语,希望取得较好的效果。一段时间后,我发现黄建同学很勤奋,英语成绩不断提高,科任老师也称赞不绝,语文也有一定进步;而胡珍同学自从担任化学科代表后,化学成绩比以前更不理想,甚至有几次没有成绩,其他科目也有所退步,人也较颓然。
怎么回事呢?
后来了解到原来黄建同学理解班主任的良苦用心,并转化为学习的动力,成绩也如愿直线上升,而胡珍同学却误解老师是与她做对,让她露馅出丑,明知道头上长疤,还要揭她的帽子,于是对化学产生厌恶情绪,不但没有化为动力,反而成为阻力;成绩也如坐滑梯,同样的情形,同样的方案,用在不同的人身上,结果却截然相反。于是我思前顾后,在班会课上肯定了黄建同学的成绩,也在私底下和胡珍同学沟通,了解她的想法,也让她当上了语文科代表。一学期下来,两位同学都在不断进步着。
2 分析案例
同样的案例,而效果却迥然不同,诸如此类问题在新课改中不胜枚举,在不断实践、探索反思中,我得到了一个结论:只有当教育方案真正适合学生时,才能最大力度地挖掘出学生所蕴藏的潜能。
一个班级里,学生的能力参差不齐,表现各有千秋。有的学生擅长理科,文科较薄弱;有的理科很拔尖,文科却处于弱势;有的在音乐、美术、体育等方面有天赋,然而文化成绩却不理想。当前教育形式,文化成绩主宰着学生的命运,个人发展更令人深思,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令人忧虑。其实每个人都是世界绝版,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兴起、爱好,都希望比别人优秀,都希望受到教师的关注,都希望不断超越自己。因此,就需要教师真正走近学生,真诚地贴近学生的心灵,关注学生,了解学生,与他们同烦恼,共欢乐。然后选择适合他们的教育方式引导他们朝自己最有潜能的方面发展,充分挖掘出他们的潜在能力,为他们找到自信的支点,奠定成功的基石。这就是适合学生的口味,这就是因材施教,因地制宜,这就是成功的适合教育。
3 教育启示
“教无定法”,我终于理解了,课堂中的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手段与方法、教师都是处于动态变化之中,它们之间互相影响的,因此没有所谓最好的教师,而只有最适合特定课堂的教师;只有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才是最好的方法;希腊哲学家NIKOS说:“理想的教师是能使自己成为桥梁,让学生跨越,帮学生通行,让学生跌倒了,还能含笑爬起来,并鼓励学生能创造他自己的桥。”一个好的教师学生愿意服从,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相适合就是当前最好的教育。
教师的“教”主要体现在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影响了教师的行为,影响了学生的作业难度、学习兴趣和学习工作量;当一个学生面对毫无兴趣的课堂教学内容时,教师又不能使他们真正理解这些知识对于他们的价值和意义,这些知识又远离他们的生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就难以调动起来,因此作为教师,应先了解学生,并对教学内容进行一番加工,最后制定出适合学生学习的有效教学方法。
其实学生天生是爱学习的,是学会而不是教会的,同样的班级皆有着不同方面的学生。不同的学生能力大小不一,对教师要求也不同,能力好的学生要求上课知识点深,容量大,甚至语速可以快一点,能力差的却要求相反,况且他们选拔成败标准也不同。不同性别的学生,学习兴趣方面不同,大量事实证明,女生在阅读、写作和语言方面的技巧优势大,而男生更热衷于数学和空间活动。
家庭背景下不同性格的学生产生不同的心理,家庭背景较差的学生更容易变得自尊心、自信心较弱,更有可能主动去发现自己的能力不足,而家庭环境比较好的学生更易适合学校教育的规范和行为标准。
因此,学生性格、思维、能力大小、学习习惯等皆有差异,这些差异必然造成了学习方法、学习结果的不同,只有教师尊重学生存在的客观差异,才能有利于学生个性健全发展,才能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才能实现有效的“教育”。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不了解学生,不了解他们的思想、兴起、爱好、才能、禀赋、倾向就谈不上教育。”每个孩子,都是一本值得好好研读的书,作为一名教师,就要做一个有心人,在平时工作中,注意发现并抓住打开学生心灵之门的契机,引领学生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
总之,适合学生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适合学生的教育要求教师深入了解所面对的学生在各方面的差异,真正站在学生的立场,立足学生的发展,对教学内容进行一番加工,制定出适合学生个性发展的教学方案,培养出“合格+特长”的现代化学生,实现新课改的最终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