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青年节黑板报内容

2016-12-02

五四运动开启了马克思主义传播的新局面,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的途径由一条变为多条,让我们一起来做黑板报来庆祝这个节日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5.4青年节黑板报内容的图片和资料,希望对大家有用。

5.4青年节黑板报内容资料推荐一、马克思主义对五四运动的影响

对中共建党前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问题的研究上,长期以来流行的说法是“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主义”。研究者充分肯定了十月革命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所起的积极作用,但对五四运动在马克思主义传播中的作用和意义,研究尚不够充分。本文试图在对五四前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状况进行考察的基础上,对运动本身在传播中的作用作一分析。

一、五四运动前马克思主义的零星传入

马克思主义传人中国既不是自十月革命始,更不是自五四运动始。早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马克思和他的主义就已被介绍到中国。

早在1899年,英国传教士李提摩太在其译文《大同学》中就提到马克思和恩格斯,称“德国讲求养民学者,有名人焉。一日马克思。一日恩格思”;马克思为“百工领袖著名者”,“主于资本者也”。简要介绍了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矛盾的认识及其安民救世思想。

20世纪的最初十年,留学日本和欧美的中国新型知识分子在学习和接受西方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的同时,较多接触了社会主义思想,并把它传到中国。其中留日学生贡献最大。据不完全统计,仅在1900年至1906年间,中国留日学生翻译自日文的有关社会主义的著作即达20种左右。较著名的有村上知至著、罗大维译的《社会主义》、福井准造著、赵必振译的《近世社会主义》、幸德秋水著、中国达识社译的《社会主义神髓》、《二十世纪之怪物帝国主义》等。在这些书中初步介绍了马克思的代表著作和一些基本观点。留日学生办的刊物,如《译书汇编》、《游学译编》、《江苏》、《浙江潮》等,也刊登了不少介绍和同情社会主义的文章,称颂社会主义是光明奇伟之新主义,是“大中至正、尽善尽美、天经地义、万世不易之道”。其中亦有一些内容谈及马克思的科学社会主义。

中国人在自己的著述中最早提到马克思的,是资产阶级改良派代表人物梁启超。1902年,他在《新民丛报》上发表的文章中,称“麦喀士日耳曼人,社会主义之泰斗也”,“麦喀士喟,今日社会之弊,在多数之弱者为少数之强者所压服”。梁启超认为,社会主义是“近百年来世界之特产物”,社会主义的“最要之义,不过日土地归公、资本归公,专以劳力为百物价值之原泉”。据此,他认为中国古代的井田制度与近世社会主义有同一立脚点。梁启超曾到美国纽约考察,亲眼所见社会黑暗,贫富差距悬殊,认为“社会革命其终不免”,但对马克思主义持否定态度。在同美国的社会主义者交流对社会主义的看法时,梁启超把社会主义分成极端社会主义和国家社会主义,认为前者在“今日之中国不可行,即欧美亦不可行。行之其流弊交不可胜言”,后者“其思想日趋于健全,中国可采用者甚多,且行之亦有较欧美更易者”。认为中国人现在的程度不足以谈社会主义。这表明梁启超虽然介绍了马克思及他的一些思想,但并不信仰马克思主义。

在这一时期向西方寻求救国之道的政党和政派中,较多接触和介绍马克思主义主要是资产阶级革命派和无政府主义者。

资产阶级革命者孙中山1905年春在欧洲旅行时,曾在比利时的布鲁塞尔访问第二国际书记处,在交谈中表示“中国社会主义者要采用欧洲的生产方式,使用机器,但要避免其种种弊端”,设想中国将“由中世纪的生产方式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生产阶段,而工人不必经受资本家剥削的痛苦”,他的民生主义中不乏马克思学说的启发。辛亥革命后,孙中山多次谈到社会主义和马克思学说,称赞马克思的《资本论》“发阐真理,不遗余力,而无条理之学说,遂成为有统系之学理,研究社会主义者,成知所本,不复专迎合一般粗浅激热之言论矣”。孙中山崇敬马克思,在学理上赞同马克思的土地公有和资本公有,同情受资本家剥削的工人,认为劳动应得报酬,主张平均分配。孙中山认为社会主义是“拯救社会疾苦之学说”,故提倡中国实行社会主义。但孙中山不接受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学说,不赞成用激烈的革命方式推翻统治阶级消灭剥削,即“师马克思之意则可,用马克思之法则不可”。

5.4青年节黑板报内容图片展示:

5.4青年节黑板报内容图(一)

5.4青年节黑板报内容图(二)

5.4青年节黑板报内容图(三)

5.4青年节黑板报内容资料推荐二、五四运动简介

五四运动是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运动、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和新文化运动,它标志着中国民主革命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这次运动高举爱国主义的旗帜,弘扬民主、科学的精神,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在思想上和干部上准备了条件。五四运动是中国革命史上划时代的事件,是我国旧民主主义革命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五四运动的前夕

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政府的统治,结束了两千年的封建帝制。但是,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这两座大山,却仍然压在中国人民的头上。窃国大盗袁世凯篡夺了革命的果实,又在1915年,为实现他的皇帝梦而接受了日本帝国主义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使中国面临民族存亡的紧急关头。袁世凯死后,各帝国主义支持的各派军阀连年混战,给人民带来了无穷的灾难。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发生了新的变化。

在1914年至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欧洲帝国主义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侵略和压迫。中国的民族资本工业在这时有了比较迅速的发展,中国工人阶级的队伍也壮大起来了,产业工人的数目由1913年的约65万人发展到1919年的200万人左右。中国工人阶级的壮大和参加斗争,是五四运动能够取得胜利的主要因素。

五四运动发生前,军阀势力利用封建思想禁锢人们的头脑,推崇作为封建专制制度精神支柱的孔孟之道,借以维持统治。严酷的现实引发当时先进分子的反思。他们认为,辛亥革命由于忽视了思想文化战线上反对封建主义的斗争,致使革命成果遭到破坏。因此,为了完成改造社会的使命,必须“冲决过去历史之网罗,破坏陈腐学说之囹圄”。于是,作为五四运动的先导,标志着中国人民新觉醒的新文化运动便应运而生。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1916年起改名《新青年》),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口号是民主和科学。新文化运动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是中国近代史上未曾有过的思想解放运动,它为适合中国社会需要的新思潮的传播开辟了道路,为五四运动的发动作了思想准备。

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为中国革命指出了道路。正如毛泽东同志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中所说:“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十月革命帮助了全世界的也帮助了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重新考虑自己的问题。走俄国人的路--这就是结论。”

五四运动前夕中国的社会情况可以说是“山雨欲来风满楼”。不久,五四运动就由“巴黎和会”作为导火线而爆发了。

看过5.4青年节黑板报内容也看了以下相关文章:

1.五四青年节黑板报精选

2.五四青年节黑板报内容

3.五四青年节黑板报主题

4.五四青年节黑板报内容资料

5.五四青年节黑板报素材

6.青年节黑板报资料大全

7.五四青年节手抄报版面

8.五四青年节手抄报图片

9.关于五四黑板报内容

10.五四青年节手抄报花边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