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人奋斗故事
任何成功者都不是八小时工作制,八小时工作永远造就不了成功人士。下面小编就为大家解开伟人奋斗故事,希望能帮到你。
伟人奋斗故事篇一
匡衡是西汉著名的经学家。他从小喜欢学习,刻苦勤奋,可是家里却买不起灯油,无法在夜间学习。一天夜里,他正躺在床上默诵白天读过的《诗经》时,发觉邻居家灯火通明。匡衡羡慕在灯光下读书的人,他灵机一动,把邻居家的灯火借过来就可以读书了。
匡衡正在思索着该如何借到光看书,灯光把巨大的人影投身到墙上,酷似一个个怪物,怪模怪样地在墙上晃来晃去。小匡衡灵机一动:我如果在这边偷偷凿个洞,隔壁灯光就能穿墙而过,照射到我这小屋里来,我不就可以借着这点亮光读书了吗?
他高兴地一骨碌从床上爬起来,找来一把凿子,在墙壁下方偏僻处凿了个小小的窟窿。顷刻间,灯光照亮了一小块儿地方。匡衡连忙从床头翻出《诗经》,凑到那一小块儿宝贵的光亮处,专心致志地苦读起来。匡衡的父母看到匡衡如此刻苦,都感到特别欣慰,同时又倍感酸楚。
从此以后,匡衡白天帮大人忙田里的农活,夜晚借着那一小束从隔壁人家借来的灯光,孜孜不倦地读书,经过不懈地努力,终于成为一代学者。
【感悟】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外界条件不是制约我们成功的决定因素,自己的努力才是成功的关键。学习中遇到困难是常有的事。但要努力克服这些困难,要有吃苦的精神,培养自己的学习毅力。
伟人奋斗故事篇二
【人物简介】赵薇(Vicki),1976年3月12日生于安徽芜湖,中国大陆影视女演员、歌手、导演,在影、视、歌、导四栖领域都有成就的明星。
1998年凭借电视剧《还珠格格》成名,并荣获第17届中国电视金鹰奖最佳女主角奖。次年《还珠格格Ⅱ》以65%的收视率创造了中国电视剧收视记录。其后主演的《情深深雨蒙蒙》、《京华烟云》均打破央视收视记录。[1]
2001年开始投身大银幕,相继主演的《画皮》系列、《花木兰》、《赤壁》系列、《亲爱的》等电影票房均过亿;2005年凭《情人结》荣获上海国际电影节金爵奖、中国电影华表奖、中国长春电影节金鹿奖“三科影后”;2010年因《花木兰》获得百花奖最佳女主角奖并二度摘得长春电影节影后;2013年获得纽约中国电影节亚洲杰出贡献艺人奖。
1998年,电视剧《还珠格格》使北京电影学院三年级学生赵薇一夜成名。
书香家的“野孩子”
名列“四大米市”之首的安徽芜湖市位于长江南岸,这里山清水秀,产好米也产美女。1976年,赵薇出生在芜湖市一个普通的知 识分子家庭,父亲赵家海是一位高级工程师,母亲魏启颖嗓音甜美,在市内一家工厂子弟学校教音乐。赵薇从小就不怕天不怕地 ,就怕苍蝇。
“赵薇之所以出名,琼瑶的剧本帮了大忙。”母亲魏启颖说,“还珠格格之所以招来那么多观众特别是中小学生的喜爱,就因为 她不是一个好孩子,顽皮、叛逆、不爱读书、为所欲为,这很对当今孩子的味口。而赵薇自己,从小就是一个不听话的小淘气。
赵薇天生活泼好动。“抓周”那天,外公外婆爷爷奶奶将彩带、口红、钢笔、笔记本等玩意摆在她面前,让她去“抓”。谁知她 对这些都没兴趣,却将7岁哥哥的玩具手枪一把抓到手里又放进嘴里。外公见景,大失所望地感叹一声:“没办法,这孩子爱武不爱文,当男孩子子养吧。”
上幼儿园的时候,赵薇是老师最喜欢又最头疼的孩子。老师提一个问题要大家回答,她还没听清是咋回事,便第一个举手要发言 。等到老师要她站起来回答时,她竟质问老师为什么别人都坐著竟要她一个人站著。上课的时候,别的小朋友认真听讲,她却闲不住,总要拉人家讲话。同学不睬她,她便搔他的胳肢窝,直到搔出笑声。放学回家的时候,她不是弄了一身泥水,便是被同学 的家长“告状”上门,说她撕了别人的练习本,还动手打了小同学。对于她的这些“男孩子毛病”,父母虽头疼,但从不动用巴掌,而是通过讲故事来进行家教。
最令父母头疼的是她没大没小。一次外婆过生日,亲朋好友前往恭贺,外婆坐在“寿星”位子上,一一向亲友致谢。这场景令小 赵薇极为兴奋,她竟当众要求和外婆换位子,怎么说也不行。外婆没办法,只好让外孙女代自己当“寿星”。只见她坐到“寿星”椅上,然后十分逼真地模仿外婆刚才的样子,没大没小地向亲友致谢,弄得哄堂大笑。双脚踩著两只“船”
上学的时候,老师给赵薇的评语中一直有“聪明过度,活泼有余”八个字。那时她最大的愿望就是当一名整天能和孩子在一起玩 的幼儿园教师。初中毕业时,“聪明过度”的赵薇很轻松地考进了芜湖市师范学校幼师专业。那是1991年,她才15岁。
1992年,电影《画魂》剧组来校选群众演员,大眼睛的赵薇被导演黄蜀芹一眼看中。她被安排在剧中饰演雏妓,虽然只有三个镜头,但她“模仿”得却很到位。黄导拍著她的头说:“有两下子”。没想到人家不经意的四个字评语竟使她对演戏从此来了兴趣 。当年春节,她便对父母说:“我不想念书,想去拍电影。”父母大吃一惊,当然不会同意。谁知谢晋在上海办的明星学校不久 在报纸上登了招生广告,赵薇抓起报纸便去找父母。尽管父母不希望女儿从艺,但他们尊重她的选择。第二天,16岁的赵薇带著几百元钱,一个人跑到了上海。在数千名考生中,她被谢导选中。父母听了她的“好消息”却怎么也兴奋不起来:要去上海读书 ,师范学校那边怎么办?小赵大眼睛一转,有了主意:“师范学校那边好办,你们用石膏绷带把我的右胳膊绑起来,就说跌伤了 ,要请长假住院。我可以一边去上海读书,一边自学师范课程,到时候我保证两个学校都能毕业。”为人本分正直的父母极不愿 意说谎,但为了满足女儿的意愿,他们还是带著上了“石膏绷带”的赵薇到了班主任那儿。赵薇在班主任面前“演”得很成功,
“病假”终于请到了。随后,魏启颖取出家中全部存款,又借了2000多元凑齐学费,将女儿送上了开往上海的火车。从此赵薇一 只脚跨进“明星学校”,另一只脚则留在芜湖师范学校,过起了“脚踩两只船”的求学生活。
毕业了,面临的是就业问题。明星学校“不包分配”,“包分配”的师范学校将她分到了市里一所挺不错的幼儿园。赵薇再也不 能“脚踩两只船”了,尽管父母希望女儿留在自己身边当教师,但小赵还是打定了主意,不当教师当‘明星”。1995年,年仅19岁 的赵薇带著两张文凭,只身来到明星云集的北京。
提心吊胆闯北京
19岁的赵薇在举目无亲的首都开始了自己的闯荡生涯。第一是找一个安全的地方住下来,第二是利用自己手头掌握的电话号码, 千方百计去寻找拍片机会。京城里处处有机遇,也时时有陷阱。一天,一位号称“名导”的人听说《画魂》的故乡来了一位眼睛 挺大、才气更大的江南妹子,便慕名派人来请小赵出演一部电视剧的主角。洽谈中,因对方提出了强人所难的附加条件,年轻气 盛的小赵当即毫不留情地“啪”地一声带上房门———走人了。赵薇拒演女主角给“名导”难堪的消息很快在闯京城的小姐妹中 传开,大家十分敬佩她的胆魄与志气。赵薇赢得了声誉也赢得了人缘。不久便有人找上门来,请她拍戏。在闯北京的一年时间里 ,小赵先后在《活著就是折腾》、《姐姐妹妹闯北京》、《原野的歌》、《大魔方》等影视剧中出演角色。这些戏挺对她的味口 ,她演出了自己的个性,也演出了自己提心吊胆闯京城的切身感受,渐渐地,她在圈内有了点小名气。随著拍片机会的增多,她 的收入也在不断增加。入京两个月后,她不仅能养活自己,而且有了一笔不小的存款。远在江南的父母见女儿小小年纪便能自足 自给,一直悬著的心慢慢放了下来。
1995年末,她写信告诉父母,准备停止拍戏,全力以赴考大学。她在信中说:“局外人都以为演员这碗饭好吃,实际上这是世界 上最难吃的饭。要想在圈内立足和发展,必须不断提高自己,仅有一张青春靓丽的脸蛋是远远不够的。”面对女儿强烈的求学欲望,父母欣然表示支持。
功夫不负有心人
1996年4月,赵薇同时报考了北京电影学院和中国戏剧学院,而且均以优异的成绩通过了两所院校的专业课考试。北京电影学院发现小赵是可造之才,明确表示:即使她高考中文化课没通过,学校也会破格录取。要强的赵薇决定凭本事去考,于是主动放弃了那个破格录取的名额。
5月中旬,小赵刚刚拍完《姐姐妹妹闯北京》,便谢绝了片约,风尘仆仆地赶回芜湖家中复习迎考。小赵将自己锁在房间里,除了 厕所和餐厅,哪儿也不去,电话线被她拔掉,所有来访均被父母挡驾。由于她频频拍戏,教科书早被扔到一边;加上她是中师毕 业,高中课本没学过,因此看起书来有些吃力。好在她从小爱看小说,又写得一手好作文,语文这一关基本没什么问题。于是她 将攻读重点放在其余各科功夫不负有心人。从小“聪明有余”的赵薇轻松地通过了高考。当年9月,她以专业课第一名、文化课超 本科线80分的优异成绩被北京电影学院录取。事后谈起上北京电影学院,父亲赵家海说:“当时我和她妈为她捏了两把汗:第一 是担心她考不取;第二是担心她考取念不起。那时我们已听说考取后一年要交6000元学费,我和她妈只有那点死工资,哪有钱供她?”实际上,老两口应该是“虚惊两场”。当赵薇兴高采烈地从北京来电说已被录取时,老俩口却愁著如何筹措学费。然而当 他们好不容易给女儿筹齐学费时,赵薇却从北京寄来了汇款。原来小赵在北京拍戏期间,省吃俭用准备了一笔读大学的费用 。当妈妈接到女儿的第一张汇款单时,她高兴地流泪了:女儿终于长大、成熟了。
一举成名天下知
1997年,大学二年级的赵薇被《还珠格格》剧组看中了。“小燕子”赢得了无数观众的喜爱。一时间,有关赵薇的报道成了各类 媒体最抢眼的“卖点”。对于这份成功,不少人归之于赵薇的机遇好,如果让她演紫薇,情形可能就会两样。对此,妈妈魏启颖 说:“除了剧本和角色本身的因素之外,我们不应该抹杀赵薇个人的刻苦努力。”魏妈妈认为,在《还》剧中,“小燕子”能时时“出彩”、“出戏”,体现了赵薇较好的演技。而这份演技的获得是女儿入道以来不断进取、求索的结果,同时也与女儿在演 出中忘我的付出分不开。魏妈妈谈起了赵薇在拍《还》剧续集时疲惫不堪的情景。那时赵薇一天只能睡三四个小时,早上四、五 点钟就要起床化妆登场,晚上要忙到两、三点才能下班。有一天早晨,化妆师给赵薇化好妆后,却见她仍然闭眼靠在那儿不动。
化妆师说了声:“好了,你可以走了。”赵薇仍然不动。再仔细一看,原来她已睡著了。拍戏不像看戏那般轻松,其辛苦非局外 人所能想像。
赵薇的父亲赵家海在谈到女儿“小获成功”时,特别强调了家庭因素与个人因素。他说:“家庭教育对一个人的成长极为重要。
事实上我们在孩子一生下来之后,实行的就是‘素质教育’:我们宽容与呵护她的天性,善于发现并鼓励她发挥自身的特长,考试不及格是不会挨打的。我们不强求她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但希望她成为一个健全的、有用的人。”
伟人奋斗故事篇三
王守仁是我国明代中叶著名的哲学家和教育家。
王守仁出生在一个封建贵族家庭。他父亲官至兵部尚书,但是,王守仁似乎一点儿也没有遗传到父亲的聪明。
他5岁还不能说话,当时大家都以为他是个哑巴,有的人还以为他根本就是一个白痴。但是他父亲不这样看,他觉得王守仁只是生病了,他四处寻访名医,只要听说哪里有名医,他就派人去请。到王守仁6岁的时候终于把病医治好了。
王守仁病好之后,智力却显得一般。因为小时候不会说话,也没有读过书,因此,比起别的小孩子,他显得更笨拙一些。有人风言风语:“他这么迟才开始学说话,当然笨啦!也别指望他以后会有大出息。”
小守仁本来就觉得自己比别人笨,现在又听到别人这样嘲笑自己,心理更加难受。他跑到父亲怀里哭诉:“父亲,别人都说我笨,我真的很笨吗?”
父亲听了他的话说:“孩子,你不笨。为父一定好好教你,你会有出息的。不用在乎别人的嘲笑,你自己发愤努力,争口气让那些人瞧瞧,好吗?”
有人父亲的鼓励,王守仁又有了信心。他始终记得父亲曾经给他讲过的“笨鸟先飞”的故事,并时时提醒自己要努力学习。平时读书,别人读一遍,他就读两遍、三遍,甚十遍。他抓紧时间,把别人玩耍的时间都花在学习上了。白天他认真听先生的课,放学后,趁着还没有吃饭或者吃饭后的时间,他一个人跑进父亲的书房,认真读书,直到家人催促他吃饭、睡觉。年年如此,从不间断。
父亲见守仁如此争气,心里很是高兴。他也耐心给小守仁辅导功课,有时还请一些大学者给他辅导。家里来了客人,谈论天下大事的时候,也让王守仁站在一边,向别人学习。母亲见了也非常欣慰,更加细心地照顾他。她不仅给他收拾出一间书房,还不许别人去打扰他读书。
就这样,在父母的鼓励支持和他自己的努力下,王守仁的学习成绩提高很快,先生的提问,他也回答得很有主见,最后竟成了先生的得意弟子。
就这样,王守仁凭借笨鸟先飞、刻苦勤奋的精神,长大后,成了著名的哲学家和教育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