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政治学习心得总结

2017-03-29

“两会”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集中体现。接下来就跟着小编的脚步一起去看一下关于两会政治学习心得总结吧。

两会政治学习心得总结篇1

寒雪梅中尽,春风柳上归。阳春三月,万象更新之际,伴随着全国政协委员1日陆续抵京,中国即将迎来一年一度的‚两会时间‛。汇聚民意、共商国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号角已然吹响之际,百姓期待今年‚两会时间‛能为中国积聚更多发展‚新动力‛。

两会不仅是国家政治生活的重要窗口,更是反映社情民意的重要平台。总结过去一年工作的成果,部署新一年的重点工作……通过两会,百姓能够更直观、更全面地了解国家的发展变化,更清楚地知晓新一年国家的发展侧重。而通过代表、委员的一个个议案、提案,基层民意和百姓需求得以表达,中国式民主的独特魅力得以彰显。

20xx年是‚全面深化改革关键之年‛‚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开局之年‛,同时也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收官之年‛。在这种独特的‚发展坐标‛定位下,今年这个‚平年两会‛意义并不平常。尤其是在经济‚新常态‛下,20xx年的‚两会时间‛如何更好地应对‚三期叠加‛加速转型升级,如何更好地促进百姓全面受益,如何更好地体现改革含金量,如何让人民有更多获得感,成为公众关注的热点与焦点。 新年伊始,习近平总书记曾明确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的战略目标,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三大战略举措。‛‚要努力做到‘四个全面’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四个全面‛吹响了治国理政的新号角,也让公众对20xx年的政府工作有了更多新期待。

风好正是扬帆时。今年两会大幕即将开启,相信‚两会时间‛定能凝聚民心、汇聚合力,为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及新一年中国的发展腾飞,注入更多动力、增添更多活力。

两会政治学习心得总结篇2

春天唤醒了生机,放飞着希望。承载亿万人民殷切期许,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的人大代表踏春而来,为发展谋大计,为改革出良策,为圆梦传民声。当此之时,‚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宏图大展,经济新常态轮廓日趋清晰,社会各界对国家未来高度关注,对本次会议充满期待。

非同寻常的20xx年,记录下全国人大与时代同步、与人民共进的坚实足迹。一年来,全国人大充分发挥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中的重要作用,坚持党的领导,坚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自信;抓住提高立法质量这个关键,充分发挥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依法对有关法律问题作出决定,维护宪法法律权威;坚持问题导向,增强监督工作针对性、时效性,为推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通过法定程序把党的主张、人民意愿转化为国家意志,是全国人大的神圣职责。从党的十八大到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从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到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举措,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站在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全局高度,立足国家发展阶段性任务,着眼民族复兴宏伟目标,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这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相结合的最新理论成果,是确保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治国理政总方略。把这一重大战略布局凝聚成坚强的国家意志和坚定的国家行动,亿万人民必将在现代化征程上铸就新的辉煌。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继续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牢牢把国家和民族前途命运掌握在人民手中,这是时代赋予的光荣任务。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成就充分证明,人大在广泛联系群众、充分代表民意、有效集中民智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让蕴藏亿万人民中的无穷智慧和力量充分涌流,有力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社会公平正义,不断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始终坚持并不断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符合基本国情、顺应人民意愿、独具中国特色的根本政治制度,确保实现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能越走越宽广,党和人民的事业就会更加兴旺发达。 站在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新起点,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目标愈发切近,路径更加清晰,举措更为明确。成就亿万人民共同梦想,需要全体人民共同努力。充分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势,最大范围倾听民声、最大程度反映民意、最大限度增加共识,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注入更多智慧力量,是人民赋予人大代表的责任。积极开展人大协商,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建设,不断提高人民代表行使权力、履行职责的能力和水平,把‚四个全面‛贯穿人大立法、实施、监督每一个环节,推动形成顶层设计和基层实践的有效对接、同频共振,才能确保改革在民主法治的轨道上不断深化,形成攻坚合力,推动崛起和转型中的中国巨轮乘风破浪、不断前行。

一年之计在于春,风正帆悬奋进时。在全面深化改革关键之年、全面依法治国开局之年、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收官之年,任务复杂繁重,使命艰巨光荣。我们衷心期待全国人大代表忠实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责任,紧紧围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国家发展布子,为民族未来谋势,为人民幸福献策,不负重托,不辱使命,交出一份无愧人民和时代的履职答卷,为推进‚四个全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谱写精彩新篇章。

两会政治学习心得总结篇3

过去一年,加速转动的改革齿轮让职业教育成为中国教育的‚年度关键词‛:《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职教地位,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三次全国职教工作会议重启顶层设计……一项项举措,让‚干了一辈子职业教育‛的浙江省湖州市政协副主席沈琪芳代表兴奋不已。但兴奋过后,困惑却紧随其后,‚政策很好,但我们去调研,不少职业学校日子仍然很难过,经费少、招生难,校企合作很难搞‛。 对职业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和定位,应该说,近些年都已有共识,但认识到其重要性是一回事,能否行动起来却是另外一件事。这其中关键是‚校企合作‛办学主体没有落实到位,企业参与的积极性和动力都不足,造成职业教育仍然是教育部门一家在搞,而单纯依靠教育部门是做不好职业教育的。 职业教育是一种‚跨界‛教育,这决定了其办学主体不能仅靠教育部门;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直接面临市场需求,这决定了其‚就业导向‛人才培养思路和‚技术立人‛兴学办学之本;职业教育事关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升级,这就决定了政府的职责和使命——不仅要从政策和制度上作出顶层设计,明确办学主体,确保资金投入,更要扭住职业教育发展的牛鼻子,主动作为。

然而从人大代表调研的结果看,家家都有‚苦经‛——政府部门哭穷,企业不愿担责,学校无从下手。实际上,以中职为例,当今我国职业发展主要面临以下三大问题:办学经费不足、师资缺失、生源不好。而职业学校学生普遍存在‚三低‛特点,即社会地位低,入学分数低、毕业收入低。 要解决这一难题,必须改变当下的职业教育教育办的局面。这方面,政府部门应该主动作为,通过政策设计黏合政府、企业和学校,这其中,激发企业的办学参与动力和积极性是破局的关键。

全国人大代表、周口科技职业学院院长李海燕建议,政府不妨在全国遴选一批有条件、有影响的企业,授予教育型企业称号,支持其深度参与职业教育,建设公共实训基地、开展学徒制培养、校企共建技术工艺和产品开发中心,在企业办学、校企合作方面发挥引领示范作用。

德国的经验告诉我们,由政府牵头、企业与学校共同办学为主体的‚双元制‛职业教育为‚德国制造‛培养了大量优秀的产业工人,被誉为战后德国经济腾飞的‚秘密武器‛。当下我国正面临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换代,这就决定了加快建设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体系,一年比一年迫切,一年比一年重要。因此,政府部门应当有责任担当意识和紧迫感,找到扭转职业教育发展的关键点,尽快构建一种利益共享、责任共担的有效机制,以‚校中企、企中校‛的职业教育办学模式,促进‚产教深度融合、校企紧密合作‛,使职教新政尽快落地。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