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学生家长家长会发言稿

2017-05-27

家校沟通,家长会是重要的桥梁和纽带。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三年级学生家长家长会发言稿,仅供参考。

三年级学生家长家长会发言稿【篇一】

各位老师,各位学生家长以及同学们:

大家好!

谢谢老师给我这个发言的机会,首先我要感谢学校领导和老师,学校管理非常到位,老师的素质也很高,孩子送到这里来,我很放心。

我只是想借这个发言的机会发表一点点感慨,一吐为快吧!各位家长的孩子和我的孩子一样,都是懵懵懂懂、白璧无瑕地来到这个世界,从哑哑学语开始,我们就一而再,再而三,重复之又重复地教育孩子:什么是好,什么是坏,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到了学校,也是如此。可是,现今的社会,理想和现实差距实在太大,孩子幼小的心灵面对这种差距往往是无所适从,她会来问我,这也是我最头疼的时候。孩子的很多问题我在回答她时都是非常明确和清晰的,对就是对!错就是错!好就是好!坏就是坏!可这些问题在我们大人的电视节目中却经常拿来做全民大讨论,然后专家分析、探讨!

社会是复杂的,学校、班集体总该好点吧,我想各位家长教育孩子跟我应该是大同小异,孩子对周围的认知也是大同小异。可是,我错了,理想和现实的差距无处不在。 下面就举一个很小的例子:

我经常跟孩子说:同学之间要互相帮助。孩子回答:是的,同学们找我接铅笔时我都借给他们了。我说:好!不久后我发现孩子的铅笔消耗量巨大。于是我又问:铅笔为什么用那么快?孩子回答:很多同学借了都不还,找他们要还不给。我意识到问题比较严重了,本来打算直接说:告诉老师!可话到嘴边又咽了下去,这种问题就告诉老师会不会给人留下爱打报告的印象?说统统不借,这样会造成孩子的意识错乱,也不行,说有的借有的不借,看着孩子天真的眼神,这么复杂的判断题真不知如何说起,真麻烦。

最后决定把我们大人之间的借贷方式用在孩子身上。我给孩子准备了一个本子,并跟孩子说:今后谁跟你借铅笔,你就要他在本子上写下:谁谁谁借铅笔一支和日期。铅笔还回来后就在后面打个钩。孩子欣然领命。我下一步打算再告诉孩子,如果谁借了铅笔没有还又再借,你就可以不借。而且还打算告诉孩子如何判断哪些是确实忘了带铅笔,你就可以借,哪些是根本就没有带铅笔的习惯,你就可以不借,真累!

今天我把本子带来了,从本子上的记录看,开始记录的一个多月来,发生借铅笔事件有四十比左右,到现在为止还有近十只铅笔没有回来!而且有的是连续三四天都有借铅笔的记录,有的是借了没还又借!

我注意看了一下记录中的孩子家长,今天基本上都来了,衣着光鲜,有的还是开车来的。我并不想追讨这几只铅笔,的确它太不值钱了,连一碗面都买不起,可它却真实地反映了现在孩子们之间的复杂关系,这个关系已经成人化、社会化了!我可怜的孩子,她连字都认不全就要面对如此复杂的人生。面对这种借贷关系各位家长是如何教育孩子的我不能妄加评论,我只希望你们在百忙只中抽空检查一下你的孩子的学具并帮他准备齐全。让我们的孩子在一个平等和谐的环境里共同学习共同嬉戏!

谢谢各位家长,谢谢学校领导!谢谢老师!

三年级学生家长家长会发言稿【篇二】

尊敬的各位老师、家长朋友们:

你们好!

我是张宸语的家长。首先感谢学校老师给予我这么好的一次机会,使我能够与各位老师和学生家长欢聚一堂,聆听老师们的教学心得,培养学生的经验和做法。平时老师们高尚的品行、文明的举止、严谨的治学精神,时刻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的孩子,使她既学会了如何读书,又学会了怎样做人。让她在这里养成了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在此,我代表与会的家长们对各位老师的辛勤教育表示衷心的感谢!

对于孩子的教育,其实我也没什么经验,我孩子的每一点进步,都和老师们的辛勤努力是分不开的。没有老师的严格要求,是不会取得好成绩的。

在家里我一是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学习环境,有相对独立的、安静的学习场所。采取鼓励为主,批评为辅的方法。

二是我想说家长是自己孩子的一面镜子。孩子总是在有意无意的学习和模仿自己的家长。 作为父母要把孩子当作一个朋友,多理解,多表扬,多鼓励,少批评,不指责。 尽管我们对他的期望值是高的,但应注意适时调节,及时沟通,了解她的思想状况。让她正确地认识自己。既要看到客观存在的问题,又要相信自己,不气馁,寻求对策,迎头赶上。

三、正确看待孩子的考试成绩

孩子考好了,及时给孩子一句鼓励的话或一个微笑,或竖起大拇指,让孩子感到成功的喜悦。杜绝给孩子物质奖励或承诺。孩子考差了,不要打击挖苦孩子,要帮助孩子分析原因,找出可行的方法,调整孩子下一步的学习。

四、正确看待孩子所犯的错误,不要溺爱孩子,让孩子有宽容之心。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何况孩子呢?当孩子犯了错误,作为家长不要劈头盖脸的乱说一通。要向孩子讲明错误的危害性,让孩子意识到自己所犯错误的严重性。当孩子与其他孩子闹了矛盾时,家长不护短,不要得理不饶人,要让孩子宽容别人,给其他孩子改正错误的机会。

五、多主动和学校老师交流,及时把握孩子的动态。

平时主动给老师打个电话或亲自到学校与老师当面交谈,及时了解孩子在校的表现。把孩子的一些不良习惯消灭在萌芽状态,让孩子健康成长,而不要等孩子犯了大错误后再批评责怪孩子。

总之,孩子的教育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作为家长,我们必须要有耐心。在平时我们应找适当的时间跟孩子多沟通,互相了解,换位思考,多给孩子一些关爱。作为孩子,都希望自己是最棒的,然而不可能每次考试都是第一。我常对孩子讲我们不求无怨无悔,但求无愧于心。孩子考砸的时候,帮他分析原因,找差距,在以后的考试作业中不犯类似错误,我的目的就达到了。参加今天这个座谈会,主要是听取各位老师的教学和教育学生的经验,学习其他家长教育孩子的经验做法。我没有什么经验可谈,只是把自己一点不成熟的想法和做法说出来,与大家一起交流切磋,抛砖引玉,达到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的目的。谢谢!

三年级学生家长家长会发言稿【篇三】

各位老师、家长:大家好!

我是刘镇宁的妈妈,首先代表全家,向各位老师表示感谢,正是你们的谆谆教导、精心培育,对他的不放弃才使镇宁在学习上、思想上和行为上有了一定的进步。刘镇宁的特点不明显,缺点很突出,主要表现在:拖拉、慌乱、责任心不强、完任务心理。最重要的是书写不规范。在平时的教育中,我采取了很多办法,甚至自认为很极端的方法,但是效果仍然微乎其微,使我觉得在他的教育问题上有点力不从心。谈起教育理论,我知道的也挺多的,可是用的时候就总是用不上,也认真的思考过,除了孩子本身的缺点外,家长的心态至关重要。 应该用平和的心态、平等的观念,与孩子交朋友,经常进行沟通和交流。而不是用自己的想法来制约孩子。我们都爱自己的孩子,都希望时时刻刻了解孩子的喜怒哀乐、所思所想,以便引导他们身心健康发展。而孩子们喜欢的是能和他们一起玩,一起笑的好朋友式的爸爸妈妈,这样他们才能敞开心扉,把心里话告诉你。如果家长经常居高临下,满嘴大道理,动不动就大声训斥甚或责骂,这样做很可能会起反作用,还会让孩子提前关闭与家长交流的大门。

其次,孩子的教育也要因材施教,不能给孩子太大的压力,我们的孩子年龄也不大,身心都处于发育期,应该多鼓励、多表扬、让孩子健康的成长、快乐的学习。我们都知道,表扬能使人创造奇迹,过多的批评会导致孩子过多的自责。孩子有了进步,随时鼓励表扬他,让他有成就感,促使他再接再励;孩子退步了,也不要气馁,千万不要当面数落他,更不能拿自己的孩子和别的孩子作比较。这样会挫伤孩子的积极性和自尊心。

第三、不做“唠叨”家长,不做代理家长,让孩子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行为意识。以前我也是事无巨细。有体育课叮嘱孩子穿球鞋、带水杯,上美术课叮嘱他带剪刀、画笔,早上出门为他整理衣服,提醒他带红领巾,就这样全身心地为他服务,我都成了他的贴身保姆了。以后,我尽量不再提醒他,让他也知道这些生活、学习上的事都是他自己的事,应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第四、要重视孩子思想道德方面的教育。学生的一些不良行为习惯是从家中带来的。在此倡导家长的思想道德、文化修养和言行举止要成为子女的楷模。要教育孩子:1、禁止恶言相伤说脏话。2、禁止随意损坏公物搞破坏。3、树立卫生,环境意识。由于多方面原因,我们的孩子没有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干净的食物乱吃,不卫生的器具乱用,垃圾随意扔,环保意识略显淡薄。4、树立集体意识、要懂得谦让、爱护花草树木、不铺张浪费、自私自利、要讲文明礼貌用语、不能说谎等。

第五、安全教育。安全无小事,尤其是小学生的安全更要引起家长和老师的重视。家长要注意:1、交通安全。家长尽量接送,不能接送的孩子一定要遵守交通规则、乘车规则。2、活动安全。不到禁止靠近的地方做游戏,不做危险的游戏。外出玩耍要告知父母和谁玩,玩什么,在哪儿玩,什么时候回家。集体活动时,遇到拥挤,要沉着冷静,保护好头、胸、腹部不被挤压。观看体育活动,要注意自己的位置是否安全,避免飞来的篮球、足球排球等伤及自己。3、饮食安全。不到小摊上买“三无”食品,不吃过期、变质的食品。不喝酒精类饮料。4、自我保护。在家遇生人,不要轻易开门。如不速之客来访时,要先查明身份再开门。如果不能确定身份,就打电话向父母询问,或求助邻居。不要接受陌生人食品,不接受陌生人的邀请去看展览,更不能到陌生人家里去玩。如遇问路者,可以告之大概方向,但不能应其要求带其前往。一旦发现有陌生人尾随或是不停纠缠,应迅速走向人多的地方,或是寻找街头民警的帮助。

最后让我们共同品味下面这段话,无论成绩好坏、请想想:每个孩子都是种子,只不过每个人的花期不同。有的花,一开始就灿烂绽放;有的花,需要漫长的等待。不要看着别人怒放了,自己的那棵还没有动静就着急,相信是花都有自己的花期,细心地呵护自己的花慢慢的看着长大,陪着他沐浴阳光风雨,这何尝不是一种幸福。相信孩子,静等花开,也许你的种子永远不会开花,因为他是一棵苍天大树。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