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江市政府工作报告

2017-06-15

内江市位于天府之国的东南部,坐落在美丽富饶的沱江之滨。小编为你整理了内江市政府工作报告,希望可以帮到您。

内江市政府工作报告篇1

20xx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环境,我们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及省委十届三次全会精神,按照市委六届七次全会的总体部署,围绕市六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团结奋进、攻坚克难,勤政务实、勇于担当,全市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各项事业全面进步,社会大局和谐稳定,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全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000亿元,达1069.34亿元,增长10.3%;地方公共财政收入37.75亿元,增长22.1%;地方公共财政收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3.5%,提高0.37个百分点;税收收入占地方公共财政收入的比重达71.5%,提高3.4个百分点;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1114元,增加1972元,增长10.3%;农民人均纯收入8584元,增加982元,增长12.9%。

一年来,我们致力于调整结构、做大产业,发展基础进一步夯实。工业经济提质升位。坚持“工业主导”,规模工业增加值达538.8亿元,增长11.2%;实现利润总额100.04亿元,增长27.7%;五大优势产业实现增加值488.68亿元,占规模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90.7%。大力发展高新技术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8户,新建创新型企业12户;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11.6%,提高1.6个百分点;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模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8.9%,提高1.7个百分点。加快建设千亿川威,培育出一批省级以上“小巨人·成长型”中小企业,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8户。完成技改投资200亿元,增长18.6%。关闭、淘汰24户落后产能企业。强化品牌建设,新获四川著名商标7枚,17个争创四川名牌产品通过现场审查。内江经开区成功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与成渝经济区(内江)钒钛工业园、隆昌经济开发区一并列入全省重点产业园区“51025”发展计划;七大产业园区拓展承载面积6.75平方公里,新入驻单项投资5000万元以上的企业(项目)53个。农业农村经济稳中有升。粮食产量151.22万吨,增加4.78万吨,增长3.26%。现代农业加快发展,累计建成农业、林业、畜牧、水产等现代示范园区22个、万亩现代农业示范区15个,新建粮经复合型农业产业基地7.51万亩,建成高标准农田8.6万亩;新通过认证无公害农产品12个、国家地理标志保护农产品1个、绿色食品1个;新增市级龙头企业5家、省级示范农民合作组织13个,农业产业化经营带动农户面达70%以上。新农村建设加快推进,新建新村聚居点148个、新农村综合体5个。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启动兴水惠民“五年行动计划”,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48.03平方公里,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三年攻坚战”任务圆满完成,威远县象鼻咀水库完成主体工程,东兴区联合水库完成开工准备;新建农村公路1148.59公里;改造农村土坯房4.34万户;增加农村沼气用户1.03万户。第三产业提档升级。第三产业增加值实现231.69亿元,增长10.7%,超过地区生产总值增速;新增限额以上商贸流通企业287户,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16.12亿元,增长14.5%。北京华联内江购物中心投入运营,万达广场、内江国际家居商贸城、资中东林坝综合体、威远雄飞·国际新城、隆昌都英·新世纪广场等项目加快实施。提升改造特色街区,江华街、东兴老街等一批特色街区建成投运。新建和改造提升城区标准化农贸市场7个。开展“为民惠民”等各类促销活动29项,累计实现直接交易额逾10亿元。全市旅游总收入实现110.29亿元,增长28.0%。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1079.47亿元,比年初增加189.71亿元,增长21.3%;贷款余额514.35亿元,比年初增加107.31亿元,增长26.4%。

一年来,我们致力于规划引领、扩容提质,发展空间进一步拓展。坚持中心带动、组团互动、梯次联动,多措并举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全市新增建成区面积16.1平方公里,城镇化率达42.67%。注重推进规划编制。累计投入1.2亿元,完成内江城市总规修编和13项专项规划、8项控规、4项城市设计的编制工作,内江城区和县城控规覆盖率分别达95%和75%。加快推进内江新城建设。新开工项目59个,续建54个,竣工28个,完成投资142.8亿元。汉安大道东延线、西林大道北延线等9条道路竣工,东城路、汉安大道西延线等加快推进,中心组团道路骨架基本形成。新城20.8万平方米安置还房完成主体工程。同步推进旧城改造。实施旧城改造项目47个,完成投资9.3亿元,汉安大道、大千路、翔龙路等27条主次干道改造基本完成。扎实推进城市创建,加强市容环境卫生专项治理,荣获“省级园林城市”、“四川省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环境优美示范城市”称号,第三届省级文明城市通过验收。合力推进县城新区和重点新镇建设。资中县城新增建成区1.5平方公里,威远县城建成区突破20平方公里,隆昌县新城核心区路网骨架基本形成;全国发展改革试点镇——连界镇加快建设,白马、界市、球溪、银山被列入全省第一批“百镇建设试点”镇。

一年来,我们致力于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发展活力进一步释放。各项改革整体推进。以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的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取得新成效,完成24个乡镇、406个村、4294个村民小组的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任务,探索出“三自一引”、“五步工作法”和“三化”模式、农业“BOT”模式等全省领先的经验做法,流转土地1.28万亩,带动当地农民人均增收3000元。放宽城镇落户条件,新增非农业户籍人口1.8万人。加强农村金融改革,扩大林权抵押贷款,域内林权抵押贷款2685万元。实施城乡养老保险并轨。顺利开展“营改增”试点。基本完成食品药品监管系统机构改革、完成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组建、市区城市管理体制调整、内江经开区管理体制调整等工作。事业单位分类工作基本完成。开放合作成效显著。充分利用省上举办的“三大投资促进活动”和“全球华商大会”、“成都财富论坛”、“第十四届西博会”等招商平台,主动打好引进央企、外企、民企“三大战役”,新引进大型央企项目25个、知名外企项目12个、民企500强项目12个。全市实际到位市外资金548.25亿元,同口径增长35.5%。全年外贸进出口总额3.63亿美元,增长15.7%。

一年来,我们致力于稳定投资、狠抓项目,发展后劲进一步增强。项目投资取得突破。深入开展“项目突破年”活动,全年竣工项目709个,开工500万元以上项目806个,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75.93亿元,增长25.1%。狠抓要素保障,促进项目建设,全年获批土地突破1000公顷,达1143.2公顷,同比增加148.2公顷;争取中央和省项目资金118.47亿元,增长7.33%;实现平台融资51亿元,内投集团发行18亿元企业债券获国家发改委批准。交通建设扎实推进。围绕“30分钟内江”目标,加快建设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成渝客专内江段线下工程基本完成,内江北站、资中北站、隆昌北站站房建设全面启动,连乐铁路前期工作扎实推进;内威荣高速公路、自隆高速公路加快建设,新入城线玉王庙互通立交建设顺利推进,花园滩大桥开工建设,城市过境高速公路、内江综合客运中心站完成前期准备工作。

一年来,我们致力于改善民生、促进和谐,发展成果进一步惠民。“十大民生工程”任务全面完成。全市民生支出达109.49亿元,占公共财政支出的68.89%。就业创业工作继续加强,对转移农村劳动力实行实名登记,新增城镇就业人数4.88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66%。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五大保险参保人数达325.42万人次。全市企业用工最低工资标准上调至1070元/月。扶贫救助力度继续加大,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分别提高至320元/月·人和1920元/年·人。新改扩建敬老院10所,“五保”老人集中供养率达45%。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6471套,改造(正在建设)棚户区7135套,为农民工提供公共租赁住房2238套。加强市场监管,保持物价基本稳定,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上涨2.3%,控制在调控目标之内。各项事业全面发展。加快发展教育事业,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87.15%,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得到加强,普通高中教育稳步发展,内江职院顺利迁入新校区,隆昌幼师创建高等专科学校通过省高评委评估。自主创新能力有所提升,申请专利472项,新建市级院士(专家)工作站4个。群众性文化活动更加丰富,建成省级示范乡镇综合文化站13个;启动农村地面无线数字电视工程建设,建成市、县级服务平台和信号覆盖网络,发展用户1.6万户;新增通宽带行政村146个。群众体育活动蓬勃开展,“周末快乐体育”成为四川全民健身品牌,内江籍运动员在国际、国内赛事中再获佳绩。医疗服务体系不断健全,市中医院二期工程等项目进展顺利,市第一人民医院新区医院、市第二人民医院儿童医疗服务体系等项目前期工作有序推进。低生育水平持续稳定,人口自然增长率为4.91‰。生态环境得到改善。强化饮用水源和甜城湖保护管理,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85%,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94%,解决了23.67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强化环境约束和节能减排,顺利完成20xx年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任务,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06%,沱江干流内江段水质全年达到Ⅲ类及以上标准,城区空气质量达到和好于国家二级以上的天数314天,全市森林覆盖率31.85%。社会保持安全稳定。狠抓安全生产工作,隐患排查、打非治违、煤矿清理整顿和兼并重组取得阶段性成果;成功应对4次沱江洪峰过境;强化“安全社区”和“安全生产标准化”企业建设,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全市各类生产经营性伤亡事故、死亡人数、受伤人数分别下降16.95%、8.11%、27.01%。加强食品药品监管,全市未发生较大及以上食品安全事故。深化平安内江建设,健全社会矛盾调解体系,深入开展“大排查、大调解”专项行动,来信来访下降15.6%;公安派出所正规化建设和公安基层基础建设取得新成效,公众安全感满意率达到95.4%。应急处突能力进一步提升,驰援芦山抗震救灾迅速有效,各类突发事件得到及时妥善处置。

内江市政府工作报告篇2

一、突出创新驱动,进一步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加快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园。积极创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园,抓紧做好园区规划,优先保障用地需要,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培育引进电子信息、生物制药、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等产业,加快引进一批研发机构。

进一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全面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科技成果转化、创新体系培育、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四大工程”,以科技创新引领和支撑产业升级,力争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模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分别提高2.5个百分点以上。加大地方公共财政对科技的投入,加快创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新增科技孵化园面积1万平方米以上,新培育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1户。深化产学研合作,鼓励重点骨干企业联合高等院校、科研单位建立产学研技术联盟或产业技术研究院,新建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院士(专家)工作站2个,组织实施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30项。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新增专利申请550件,增长15%。积极培育品牌建设示范区和质量强市(镇)示范城(镇),新培育中国驰名商标1枚、四川省著名商标4枚、四川名牌产品10个。加大对创新人才的培养、引进,激发其创新活力。

加快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完成内江老工业城市调整改造规划编制,落实“腾笼换鸟”政策措施,启动实施马鞍山、麻柳坝老工业区企业搬迁改造,推动企业搬迁入园、转型升级、集聚集群发展。用新技术、新装备改造提升机械汽配、冶金建材、医药化工等传统优势产业。加快建设中铁建重工集团西南产业园、中建材节能玻璃产业园等重大技改项目,全年投入技改资金200亿元以上。做好千亿川威培育工作,发展壮大一批100亿元企业、50亿元企业,力争全年新增规模工业企业20户、5亿元企业7户、10亿元企业5户。全力实施“51025”重点园区计划,完成重点园区总规编制,建成600亿元园区1个、300亿元园区1个、200亿元园区2个,力争七大园区新增承载面积5平方公里,新入驻单项投资5000万元以上企业(项目)30个。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把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作为转型升级的战略重点,力促服务业发展提速、比重提高、水平提升,力争服务业增加值增速不低于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速。认真实施《市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快内江商贸发展的决议》,在完善规划、深化改革创新、落实扶持措施、加强目标考核上下功夫,提高市场集中度、扩大商贸辐射力、增强龙头带动力。推进城市综合体建设,提升特色商业街区同业度,加快建设万达广场等一批城市综合体,夯实现代服务业发展基础。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和现代物流,实施电子商务提速工程,启动建设电子商务城,积极发展网购网销等新型商业模式;引导渤商西部交易中心增加交易品种,尽快启动再生资源交易平台建设。积极培育第三方物流,积极发展智慧物流,加快白马现代物流园、苏宁川南配送中心、资中科伦医贸物流、威远连界钢铁物流、隆昌粮食物流中心建设。大力培育发展现代旅游业和会展经济,实施“一三八”计划,着力打造“文化之旅、山水之旅、美食之旅”三大旅游品牌,旅游总收入增长20%以上;加快内江国际会展中心建设,适时举办各类展会。加快现代金融业发展,规划建设金融一条街,积极引进股份制商业银行,稳妥发展一批新型金融机构,积极鼓励金融创新,做大做优区域融资规模,鼓励和支持企业拓宽融资渠道。

加快现代金融业发展,规划建设金融一条街,积极引进一批新型金融配套机构,鼓励和支持企业拓展融资渠道。

二、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加快建设幸福美丽新农村

着力发展现代农业。抓好“米袋子”、“菜篮子”工程,在确保粮食安全的基础上,继续推进现代畜牧业试点市和现代农业、林业、畜牧业重点县项目建设,新建粮经复合现代农业产业基地5万亩、现代农业产业万亩示范区7个,生猪、家禽规模化养殖比重分别达到64%、48%,新增水产品产量2000吨。抓好资中县银山现代农业园、市中区永安现代农业园、东兴区长江现代农业园、威远县万亩无花果基地建设,提升农业园区发展水平,全力打造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扶持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鼓励发展农民合作社,按照自愿原则开展家庭农场登记,鼓励发展混合所有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加大对新型职业农民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领办人的教育培训力度。强化农业科技创新和转化推广,健全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高度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大力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强化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建立可追溯的质量监管体系。

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坚持“小组团、生态化、可持续”发展模式,继续抓好5个新农村综合体建设,因地制宜规划、建设110个新村聚居点和一批幸福美丽新村。继续推进“康庄惠民工程”,新(改)建农村公路300公里以上,力争实现村村通油路(水泥路)目标。协调推进向家坝灌区一期工程建设和长征渠规划修编,开工建设东兴区联合水库,加快资中县两河口水库前期工作。抓好小农水重点县和中小河流防洪治理项目建设,推进石盘滩大型灌区和黄河镇水库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新增全域灌溉小区9个。建设高标准农田8万亩,新增农村沼气用户5000户。加强气象灾害防御、动植物疫病防控,提高农业防灾减灾能力。

努力促进农民增收。严格落实农民增收负责制,严格执行重农惠农富农各项政策,增加农民转移性收入。提升劳务转移数量和质量,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继续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完成46个乡镇、676个村、7479个村民小组的确权颁证;健全产权流转服务体系,盘活用好农村产权资源,新增农村土地流转面积3万亩,把“本本”变“本钱”。加强扶贫攻坚和移民扶持,帮助6.31万农村贫困人口脱贫致富。

三、以完善规划和健全功能为重点,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

科学构建城镇体系。抢抓“优先发展川南城市群”机遇,以新城新区新镇为重点,坚持规划引领,注重适度超前、多规衔接,加快形成以百万人口特大城市为中心、中等城市为骨干、小城镇为基础的现代城镇体系。加快内江新城建设,完成内江市新一轮城市总规上报、谢家河片区北部拓展区控规编制和椑木组团城市设计;拓展内江新城路网骨架体系,完成清溪路、玉屏街、甜城大道北延线、北环线一二段、东城路等骨干道路建设。加快县城新区建设,强化对县城的规划指导,完成隆昌县县城总规修编,继续编制三县县城控规和重要专项规划,确保县城控规覆盖率达85%;支持三县县城新区扩容提质,支持两区改旧城、拓新区,加快建设城南新区、白马组团和椑木组团。加快重点小城镇建设,科学制定小城镇规划,编制完成5个镇乡的统筹城乡全域规划、30个镇乡总体规划、10个镇控规;重点抓好纳入全省“百镇建设试点行动”的乡镇建设,增强小城镇的承载能力和服务功能。

逐步完善城镇配套。针对城市新区加快建设和城市人口快速增长的实际,在拓展路网的基础上,坚持把完善城镇配套作为当前城镇建设的重要任务。加快文化、体育、医疗、教育、养老、环卫及综合农贸市场、社区活动场所、CNG加气站等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建设,加快广场、公园、生态绿地建设,抓紧完善综合交通、供排水和水系统、绿地系统等专项规划,不断增强城镇的宜居宜业度。加快桐梓坝小学、市一院新区医院建设,推动市新体育中心、市文化中心、六中实验学校、五星小学等项目尽快开工,启动内江师院、内江医科学校整体迁建和市技工校、一职中、六职中“三校合一”工程;完成长江森林公园、大梁山风景区、小青龙滨河公园、塔山公园规划,开工建设五星水库湿地公园、牛毛山公园。围绕完善城镇功能配套,推进城中村、背街小巷、商业中心改造提升工程,强力推进城市棚户区改造,加快实施老旧院落综合整治。强力推进城区交通治堵三年攻坚战,以改造城区交通堵点、完善道路交通管理设施、健全路网和桥梁体系、加强停车场所规划建设、优化公交线路和过境交通组织等为重点,综合治理城区交通拥堵。

加强城市管理。完善市、区两级城市管理体制,建立市、区、街道、社区“四级联动”的城管长效机制。深化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加大城市综合执法力度,对乱停乱放、占道经营、油烟、噪声、扬尘、建筑垃圾等实施专项治理,积极推进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创建工作。加快推进智慧城市建设,重点在城建、城管、交通、医疗、天网、电力、行政权力公开运行等领域推进智能化管理。

加快交通枢纽建设。围绕将内江打造成“成渝立交桥”目标,着力完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启动城市过境高速公路、黄荆坝大桥、邓家坝大桥、内江综合客运中心、公交枢纽中心站、连乐铁路建设;加快建设成渝客运专线内江段及站房、内威荣高速公路(内江段)、自隆高速公路(内江段)、花园滩大桥;完成新入城线玉王庙互通立交建设;做好内泸城际铁路、绵遂内自宜城际铁路以及内江至资中、内江至隆昌、内江至威远3条快速通道等项目前期工作。按照“顶层设计、规划先行、重点突破、勇于创新”的要求,抓紧启动内江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和建设规划编制工作,力争20xx年底前完成第一条城市轨道交通线路项目前期工作。

四、优化投资结构,加大投资力度,扩大消费需求

保持投资增势。着力扩大民间投资,鼓励民间资金进入农业农村、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市政公用设施、社会事业、金融服务等领域。稳定政府性投资增长,重点抓好产业、民生、基础设施、节能环保等领域投资,力争产业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提高1个百分点以上。全年计划安排270个市级重点建设项目,年度计划投资318亿元。积极对接中央和省中长期规划,论证、包装、申报一批重大项目,充实项目储备库。加大土地整理和收储工作力度,集中集约利用土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益。

扩大城乡消费。优化商业网点布局,加快打造谢家河、高铁新城、邱家嘴等现代商圈。打造一批名特优产品专卖店,做响一批特色餐饮品牌,扩大内江消费辐射力。保持汽车、房地产等大宗消费平稳健康发展。积极培育信息消费、健康养老、休闲旅游、文化娱乐、家政服务等消费热点。搭建各类促销平台,开展“惠民购物行动”,繁荣假日消费市场。进一步完善流通体系,加强产销对接和农超对接,推进农村商业连锁经营和统一配送,活跃农村消费市场。加强产品质量监管,严厉打击假冒伪劣产品,创造良好消费环境。

五、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着力增强发展动力和活力

继续推进改革。推动国有企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放宽市场准入条件,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加强市场监管,引导中介组织强化行业自律,充分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完善加快县(区)发展振兴的措施,促进县域经济提质升位。稳妥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推动建立天然气市场化定价机制,调整优化销售水价结构。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完善市以下分税制财政体制。健全政府债务预警机制,加强政府债务管理控制。深化城乡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建立城乡“一个体系、两个险种、多个档次”的养老保险和“一个制度、多档选择、同步补充”的医疗保险体系,实施城乡养老保险并轨、转换接续政策,将进城落户农民纳入城镇住房和社会保障体系。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建立财政转移支付同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挂钩机制。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进一步推进中小学教育质量评价综合改革,深化义务教育招生制度改革;加快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

深化开放合作。全力打好“高新产业引进、知名企业引进、人才带项目引进”三大攻坚战,全年到位市外资金同口径增长15%以上。围绕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瞄准世界500强和国内知名企业,引进一批科技含量高、产业关联度强、就业贡献大的产业项目,确保到位资金中制造业项目资金占比达到60%。把招才引智与招商引资结合起来,突出“优质稀缺”,着力引进一批带着项目的高层次人才。抢抓国家扩大内陆沿边开放和建设长江经济带、丝绸之路经济带以及全省实施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战略等机遇,加快建设川渝合作“桥头堡”。进一步加强厅市合作、校地合作和民间交流合作,促进互利发展。积极拓展海外市场,抓好外贸基地建设,扶持有优势有潜力的企业发展对外贸易。

六、加强生态建设与保护,积极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狠抓节能减排。积极发展节能产业,坚决关闭和淘汰落后产能。扎实抓好重点领域节能,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鼓励节能减排技术开发与推广应用,实施一批余热余压利用、绿色照明等节能改造工程。推进城市能源计量中心(内江)建设,全面实行节能评估和审查制度,实行能源利用状况报告制度,推进能耗在线监测工作。严控主要污染物排放,严把环境准入条件,确保不发生重特大环境污染事故。加强空气质量监测,启动PM2.5监测及信息发布工作。建立完善机动车尾气检测体系,全面实现机动车环保标志管理,加快淘汰高排放车辆。

强化水资源保护。严格落实水资源保护、管理制度,强化用水总量、用水效率和水功能区纳污“三条红线”管理。在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区,深入开展工业污染、城市污染、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加强水质常规监测和应急监测,确保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安全监测全覆盖,提高水质达标率。继续实施主要河流水污染防治,突出抓好威远河、隆昌河治理。完成内江第一污水处理厂排污口下移工作,加快推进内江第三水厂及第二污水处理厂建设,确保城区污水集中处理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提高2个百分点以上。

加强生态建设。落实主体功能区规划,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推进东兴区全国水土流失治理试点县、资中县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工程试点县、威远县全国石漠化综合治理重点县建设。加强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创建生态乡镇7个、生态村10个、生态家园100户。大力开展植树造林活动,进一步巩固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和城周绿化、通道绿化、新村绿化工程成果,确保森林覆盖率提高0.6个百分点。

内江市政府工作报告篇3

(一)稳增长,经济运行保持平稳

工业企稳回升。建立和落实“五项制度”(1),强化指标运行监测,推动工业经济止滑企稳、逐步回升。狠抓帮扶解困,安排各类工业发展资金1.3亿元,解决难题149个,帮助19户停产半停产规模工业企业恢复生产。重视大企业大集团扶持和中小企业培育,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5户、“新三板” (2)上市企业3户。引导企业加大投入,完成工业技改投资228.7亿元,增长13.2%。帮助企业开拓市场,52个工业大类产品中,32个产品产量同比增长,工业产销率达98.8%。七大重点园区(3)完成主营业务收入1600亿元,新增承载面积3平方公里,新入驻单项投资5000万元以上企业(项目)28个。全市实现工业总产值1657亿元,增长5.4%;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8.1%;工业入库税金达13亿元。

投资高位增长。出台推进重点项目16条措施(4)和三级调度制度,每季度集中开工一批项目。256个市级以上重点项目完成投资384.7亿元,其中11个省级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6亿元。产业投资完成201.6亿元,中铁建西南工业园、梓橦宫药业改扩建等项目加快推进,天津浩物汽车曲轴项目竣工投产。市政基础设施投资完成40.9亿元,建成北环线三四段、大千路北延线、清溪路等9条城市道路,资中县城南新区综合体、威远县婆城公园、隆昌县人民大桥落成。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完成43.4亿元,成渝客专、自隆高速、内威荣高速建成通车,省道426田家至高桥段完成一级路改造,内江城市过境高速、内江综合客运中心开工建设,花园滩大桥项目建设顺利推进。信息基础设施投资完成12.2亿元,4G无线通信网络实现城市、乡镇全覆盖。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03.8亿元,增长15.2%,增速居全省第四位。

消费稳定增长。着力活跃城乡市场,加快培育汽车、信息等消费热点,成功举办迎春购物节、大千龙舟经贸文化节、大千网交会等展销活动,内江万达广场、红星美凯龙等商场相继开业,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08.6亿元,增长12.4%。大力推进棚改货币化安置,市本级棚改项目货币化安置率100%,我市的基本做法在全国、全省交流推广;落实楼市新政,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长59.2%,增速居全省第一位。

(二)调结构,产业升级步伐加快

新型工业化推进加力。全市园区产业集中度提高3.5个百分点,创建国家高新区工作顺利推进,市中区工业集中发展区被评为全省机械制造品牌示范区,内江经济技术开发区被纳入全省首批信息安全产业示范园区。节能环保、信息安全、页岩气等高端成长型产业加速培育,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模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27.4%、18.8%,分别提高11.2个、3个百分点。设立2000万元市级科技孵化和成果转化专项资金,全市建成科技企业孵化器9个(其中省级5个),实施市级以上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51项。新建院士(专家)工作站2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个、市级企业技术中心22个,新获批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3户。新增专利申请超过1000件,新增中国驰名商标2枚、四川省著名商标5枚。

现代服务业发展加速。川南电商中心项目加快建设,农融网、中国禽苗交易网等一批电商平台建成投用,市中区荣登“20xx四川电商区域竞争力”榜单,资中县“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建设成效明显,全市电子商务交易额实现522亿元、居全省第三位,增长44%。按照“把城市变成景区、把资源变成产品、把旅客变成游客”的思路,加快实施旅游发展“一三八”计划(5),古宇湖AA级景区成功创建,石板河景区一期工程对外开放,小青龙河、塔山公园景观绿道等项目加快推进,实现旅游总收入170.5亿元,增长24.5%。新引进域外金融机构3户。银行业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1204.5亿元,比年初增加67.3亿元,增长6.0%;贷款余额688.8亿元,比年初增加78.6亿元,增长12.9%。

农业现代化进程加快。省级现代农业重点县、畜牧业重点县、林业重点县通过验收,成功创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威远县、资中县分别获评全省“三农”工作、农民增收工作先进县,镇西食品工业园区被命名为“全国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改造提升现代农业产业基地5.8万亩,发展林产业基地12.3万亩,建成现代农业万亩亿元示范区11个,新增规模以上龙头企业12户、农民合作组织122个、家庭农场294个、种养大户419户,生猪、家禽适度规模养殖面分别达71%、56.6%。持续推进兴水惠民“五年行动计划”,联合水库加快建设。强化耕地保护,耕地实际保有量、基本农田保护面积分别达27.3万公顷、21.4万公顷。农业增加值增长3.9%。

(三)促改革,发展活力不断释放

各项改革有序实施。新推出17项专项改革方案,全力推进38项重点改革事项。扎实推进简政放权,在全省率先公开230个市级行政审批项目,项目审批提速87.1%;打造阳光交易平台,公共资源交易实现“九个统一”(6);深入实施“三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7)改革,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1.7万个,增长28.4%。农村产权“五权同确”(8)全面完成,全国第二批农村改革试验区建设等改革试点扎实推进,“中国改革(20xx)年会暨农村产权制度改革高层研讨会”在内江举办。全市农信社改制组建农商行工作加快推进。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加快融合,户外多媒体阅报系统获评“王选新闻科学技术奖”(9)。供销社综合改革、不动产登记、国资管理体制、事业单位分类等改革稳步实施。

开放合作成效明显。成功举办川南电商博览会、第八届中国国际中小企业交易会、川商回家发展恳谈会等系列开放活动,全市实际到位市外资金477.5亿元,增长15.1%,其中制造业项目到位资金占68.8%。到位市外资金形成固定资产投资239.2亿元,固定资产投资转化率(10)达50.1%。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1.4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0.7亿美元。大力实施返乡创业“回家工程”,新创办经济实体174个,新增就业1.6万人。

(四)惠民生,人民生活持续改善

民生工程扎实推进。“十项民生工程”、20件民生大事全面完成,民生支出达135.4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0.4%。制定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等级评价体系地方标准,新增城镇就业4.9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9%。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五大保险覆盖人数达333.1万人次,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补助上调至380元/人·年,城乡居民低保标准分别提高至4800元/人·年、2460元/人·年,新农合居民参合率达99.8%。完成扶贫投资2.3亿元,帮助4万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对符合条件的失独家庭父母,给予6000元/人·年的扶助金。新建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4个、社区日间照料中心87个,新增、改造养老床位4335张,为12.5万名困难家庭失能老人和80周岁以上老人提供居家养老服务。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934套,向农民工定向提供公租房441套,实施农村危房改造3765户。改造133个老旧居民小区供配电设施,解决12.3万人用电安全问题。有效解决26.4万农村人口、2.3万学校师生安全饮水问题,持续开展农村水井水质监测。新建农村户用沼气池6153口,建成公路安全护栏392.7公里。深入开展城区交通治堵,邱家嘴立交桥主体工程建成通车,沱江大桥加宽改造工程开工建设。深化中心城区市容市貌综合整治,拆除市区及城郊结合部违章搭建14.7万平方米,市容秩序和环境卫生管理工作迈入常态化,城市形象不断提升。

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学前教育三年毛入学率达87.2%,威远县、隆昌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通过省上验收,藏区“9+3”中职免费教育毕业生100%就业,4.2万名农村义务教育在校学生享受了免费营养午餐,内江师院新校区、内江六中高新校区开工建设,桐梓坝小学整体迁建主体工程完工。继续实施分级诊疗制度,县域内就诊率达90.3%,市一医院、市二医院、市中医院新区项目加快建设,四川健康职业学院筹建工作顺利推进。低生育水平保持稳定,人口自然增长率4.5‰。市文化中心开工建设,开展百姓大舞台、公益大讲堂、书画大展场等群众文化活动600余场次。承办省级以上体育赛事9次,开展“周末快乐体育”活动350余场次。

生态环境得到改善。总量减排、污染防治任务全面完成。淘汰黄标车和老旧车4803辆,中心城区空气质量达到和好于Ⅱ级以上天数325天,可吸入颗粒物PM10年均浓度值为83微克/立方米,比省政府下达目标低13微克/立方米。全市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中心城区污水集中处理率89%、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98.6%。加快创建省级森林城市,成功创建生态乡镇5个、生态村20个,森林覆盖率达33.1%。

(五)重法治,社会秩序和谐稳定

依法治理能力提升。建成省级依法行政示范单位13个,调解处置各类矛盾纠纷3万余件。开展“六五”普法和“法律七进”活动,办理法律援助案件1782件。深化“平安内江”建设,加强社区矫正工作,网格化服务实现全覆盖,公众安全感满意率达95.4%。应急处置能力不断提升,有效防范暴恐案件和个人极端事件,各类突发事件得到及时妥善处置。

安全生产成效显著。夯实基层基础,建成全国安全社区1个、全省安全社区17个,我市被表彰为“全国安全生产月”活动先进单位。严格落实安全生产法规制度,按照“全覆盖、零容忍、严执法、重实效”的要求,依法开展常态化安全生产执法检查和隐患排查治理,安全生产“四项指标”全面下降,伤亡事故起数、受伤人数、死亡人数、直接经济损失分别下降19%、24%、15%、44%,未发生重大安全生产事故。加强食品药品监管,未发生重大食品药品安全事件。

各项工作协同推进。国防动员、人民防空、民兵预备役建设和双拥优抚等工作不断加强,军政军民关系更加巩固。机构编制、广播电视、防灾减灾、检验检疫、统计、调查、气象、水文、无线电管理、保密、档案、史志、外事侨务、民族宗教等工作迈出新步伐,红十字、慈善、老龄、妇女儿童、残疾人等事业取得新成绩。

(六)转作风,自身建设不断加强

扎实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严格执行改进工作作风各项规定,全市“三公”经费下降18.5%。自觉接受人大政协监督,办理人大代表议案2件、建议110件,满意率100%;办理政协提案284件,满意率99.7%。广泛听取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人民团体的意见,积极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开展工作。坚持政府常务会会前学法,完善法律顾问制度,依法决策、科学决策、民主决策水平有力提升。规范行政处罚裁量权,强化行政复议工作。深化政务公开,市、县行政权力公开运行平台实现全覆盖,清理并公开市级行政权力6461项。完成市级政府投资工程决算审计项目33个,审减资金4652万元。坚持“一岗双责”,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查处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政纪立案139件,政纪处分128人。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