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学生形势与政策论文
大学生形势与政策课是对大学生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重要形式。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大学生形势与政策论文,供大家参考。
关于大学生形势与政策论文范文一:大学生形势与政策论文
大国崛起,给我们带来了无尽的沉思,用历史的光芒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 当前国际形势总体趋向缓和,即和平与发展是主题,但天下并不太平。旧的冷战秩序虽然已经被打破,但国际关系民主化的目标远未实现。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还没有根本改变,南北的发展和贫富差距仍在扩大,因民族、宗教等问题引起的冲突接连不断。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这两大主题一个都还没有解决。进入21世纪,冷战思维却出现重新抬头的危险。某些国家企图凭借自身经济、军事等方面的优势,恣意践踏国际关系基本原则,以“人权”为借口,推行霸权政治,强行干涉他国内政,以大欺小,以强凌弱。这对当前国际社会的健康发展和国际新秩序的建立构成了严重挑战。当前国际形势的特点是总体和平、局部战争,总体缓和、局部紧张,总体稳定、局部动荡。世界和平、发展潮流继续发展,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趋势继续推进,对大多数国家而言,国际形势中机遇与挑战并存。也就是说,和平、缓和与发展,合作是当前国际形势的主流。 利比亚战争,美在利比亚实践“新形式介入”。针对利比亚的军事行动,美国采取不发挥主导作用,不单独展开行动的较为罕见的介入形式。美国似乎在探索由国际社会解决问题的新方式。奥巴马执政以来一直希望改变美国世界警察的角色,反复强调国际社会共同承担责任的“新形式介入时代”。尽管在军事和经济方面依旧是超级大国,但实际上美国已无法单独解决国际问题,美国将试图通过在实现国际合作上起牵头作用来发挥其领导能力。
为期两天的欧盟春季峰会3月25日落下帷幕。在这次峰会上,欧盟成员国通过一套应对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的全面方案。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认为,这是一次“真正的突破”,将有助于加强欧盟尤其是欧元区经济的治理。
为重塑市场信心、帮助欧元区国家最终走出债务危机奠定了基础。全面方案囊括一整套短期应急措施和长期改革举措。其主要内容有:通过了“升级版欧元公约”;扩大现有救助机制欧洲金融稳定基金的规模和用途,建立欧元区永久性救助机制欧洲稳定机制;开展新一轮银行压力测试,降低希腊等国接受救助的成本;提出6项关于预算与宏观经济监管的立法建议。“升级版欧元公约”是欧元区国家为进一步加强经济融合而作出的承诺。世界多极化加强,欧洲在统一道路上有前进了一步。有利于世界金融安全。
世界经济发展格局会继续调整。金融危机已经动摇了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加速了全球经济多极化进程。G20取代G7成为国际经济协调的主要场所,新兴经济体的地位将进一步提升。 全球金融体系面临重大变革。金融危机弱化了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中心地位,国际货币体系多元化将会加速。世界各国还就加强全球金融监管,改革国际金融机构达成共识,势必对全球金融体系产生重大影响。
新一轮产业技术革命正蓄势待发。金融危机和应对气候变化催生了以低碳经济和“物联网”为代表的新技术革命,绿色经济和智慧地球有望成为全球经济新的增长点。美欧日等发达国家均把新能源、节能环保、物联网、下一代互联网等新兴产业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大力扶持其发展。全球新一轮产业升级、调整和转移,已势不可挡。中国与发达国家在新兴产业上的差距有望缩小。
随着我国经济体逐步复苏,2010年全球经济、我国经济都将全面进入“后危机”时代。 “后危机”时代世界经济增长模式和发展格局将会发生深刻调整,中国发展面临着新的重大机遇。全球经济增长模式将发生深刻变化。发达国家正在改变低储蓄、高消费的经济增长方式,新兴经济体将逐步增加消费,
降低储蓄。全球范围内的结构调整方兴未艾,国际产业分工、贸易方式和资本流向将会有重大变化,“美国消费,中国制造,中东和俄罗斯提供资源”的世界经济增长模式将发生深刻变化。
21世纪的前半叶将是中国“大国崛起”的时代,这一伟大的预言正在得到验证。从最近10年的经济增长势头看,我们已经看到了“大国崛起”的曙光,中国GDP每年都保持高速增长势头。从长期看,中国仍是全球最具活力的经济体,人口红利和消费升级决定了中国经济的长周期繁荣。中国经济成长,无疑成为了世界经济史的一种“奇迹”。
“两会”在京开幕。 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听取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作政府工作报告,审查“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年度计划报告和预算报告。来自各党派团体和各族各界的全国政协委员将围绕“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和有关报告,围绕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切实履行职能,积极建言献策。
“以转型促发展”正在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主线。尽管我们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但中国的加快发展,关键在于自身。今后相当长时间,我国还将处于工业化、城镇化的加快发展阶段,国内需求潜力巨大。但是我国经济结构不合理,收入结构、需求结构、产业结构失衡;经济发展方式不科学,过度依赖外需、投资、资源和要素投入,直接制约了经济可持续发展。因此,中国加快发展的核心问题不是经济增长速度,而是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变发展方式。党的十七大报告对转变发展方式做出了系统部署, “以转型促发展”正在替代“以增长促发展”,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主线。
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力度,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进一步扩大居民消费需求,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把稳步推进城镇化作为扩大国内需求和调整经济结构的重要抓手;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推进节能减排,淘汰落后产能。进一步夯实“三农”发展基础,完善强农惠农政策,巩固和发展农业农村好形势。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引导产业有序转移,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国家有关部门将会在收入分配、保障性住房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城镇化等方面出台相关政策,加大支持力度。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坚持扩大对外开放。继续落实国家已经确定的稳定外需的各项政策,妥善应对处理国际贸易纠纷和摩擦,加快自由贸易区建设进程,支持企业开拓新兴市场,支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的产品出口,支持服务贸易出口。支持企业对外投资,以投资带动商品和劳务出口,将会成为我国对外开放的新亮点。
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全力维护社会稳定。坚持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努力扩大就业;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社会保障水平;优先发展教育,改善办学条件;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加大公共支出,加强公共服务。中共中央政治局4月26日召开会议,研究当前扶贫开发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审议《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主持会议。会议要求,要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创新体制机制,完善政策体系,大力推进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不断提高贫困地区和扶贫对象自我发展能力,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各级党委和政府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强化扶贫开发责任,加强扶贫机构队伍建设,加强扶贫法制化建设,努力实现到2020年扶贫开发目标任务。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将会大大加快。中央“通过收入结构调整带动需求结构调整,进而带动产业结构调整”的调整思路会更加清晰。内需、尤其是消费需求将会步入更快增长轨道,新兴产业、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将会加快发展,节能减排和环境治理力度也将大大增强。
加速城镇化进程。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推进城镇化作为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手段,这预示着我国城镇化进程将会加速,质量也会提高。城市群将成为我国城镇化发展的主要模式。
区域经济布局将进一步调整。近年来,中西部地区的发展得到更多的重视。中部地区低成本、接近市场的优势更加凸显,远离港口、物流成本高的劣势趋于弱化,沿海企业的制造、营销等价值链环节将加快向中部地区转移。中部地区的发展速度将会进一步加快。
从国内外的经验教训来看,“增长”与“转型”是一对共生的矛盾体。高增长,往往意味着经济发展方式粗放;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必须适当控制经济增长速度。中央政府选择了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首要目标和中心任务,就意味着中国经济将以一个合适的速度保持增长。从理论上看,我国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潜在经济增长率在9%左右。中国的加快发展是“后危机”时代全球经济的重大趋势,那么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经济中速平稳增长将是中国发展的基本内涵,中部地区的加快崛起将成为中国发展的新亮点。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将受到高度重视。国家将重点支持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G3移动通信、物联网等产业的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加快发展低碳经济,努力占领“后危机”时代国际产业竞争的制高点。
改革开放越深化,我们跟世界的联系越密切,社会价值的对立愈来愈明显。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中国社会的安全度不是提高了,相反,是降低了。
我们最大的期望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社会的改革能够以和平的方式、渐进的方式,化解它的主要矛盾,建立起安全的、可预期的社会秩序。 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3月11日日本发生9.0级地震,震源深度30公里,引发严重的海啸和核危机。目前核危机有逐步加剧的趋势。这再次引发了人们对核电安全的思考。
上世纪70和80年代以来发生的几起核泄漏事故,如美国“三里岛事件”及前苏联 “切尔诺贝利核事故”,之后很多人反对核电发展。随着新建的核电厂安全技术的提高,以及经济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电能供应、环境污染和温室气体效应,人们对核电的需求再次提高,许多发达国家政府也表示了对核电的兴趣。然而,日本此次地震带来的核灾难可能会给世界核电产业的发展带来一定的影响。
世界环保组织的声音基本上可以预见。他们警告日本正处于一场核危机,而其可能带来灾难性后果。由于离广东大亚湾核电站较近,香港也对核电表示了担忧。他们认为,科技先进和安全意识都很强的日本,尚且无法阻止核泄漏灾难发生,中国同样是地震灾害频发的国家,且有很长的海岸带,一旦发生类似天灾,亦很难避免核泄漏的危险。
那么,日本核事故对我国核电发展有什么潜在影响和启示呢?能源问题是“两会”重要议题,核电发展对于保障我国能源供应和 “低碳经济”转型有重要意义。日本事故引发的核恐慌,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我国核电产业
的发展。虽然日本核灾难的影响尚待评估,对全球,乃至我国的核电发展影响也难以确定,但是,可以确定的是,对于核电发展,将采取更为慎重的态度。
首先,从技术上说,日本受影响核电站采用的是二代核电技术,最大问题就在于遇紧急情况停堆后,须启用备用电源带动冷却水循环散热。中国正在沿海建设并将向内陆推广的第三代AP1000核电技术则不存在这个问题,因其采用 “非能动”安全系统,一旦遭遇紧急情况,不需要交流电源和应急发电机,仅利用地球引力、物质重力等自然现象就可驱动核电厂的安全系统,冷却反应堆堆芯,带走堆芯余热,并对安全壳外部实施喷淋,从而恢复核电站的安全状态。因此,技术上专家们认为,日本核事故对我国核电发展不会有太大影响。
其次,日本的经验说明,核电除了设计、建设、运行安全,还需要考虑如果在“万一”的情况下,如何把损失最小化。国家到核电企业层面都需要做好安全预案,甚至预演。
最后,也是至关重要的,是加强对公众核能安全知识的普及。目前欧美发达国家民众核恐慌主要来自一些非政府组织,如绿色环保组织等的游说。而中国不同,对核电的恐慌可能会来自于政府对安全问题的回避。因此,政府应当正面、积极主动公开相应的信息,加强对公众核能安全知识的普及。
总的来说,无论日本的核电危机最终如何收场,都将给全球核电发展带来复杂和敏感的影响。核电之争仍将长期持续下去,并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全球核电政策及能源电力政策的调整和实施。
关于大学生形势与政策论文范文二: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
现在“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一个热门话题。就业难不难,就业有多难,那要靠社会的就业形势。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2010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视频会议上直言: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就业的不利影响还没有消除,如果说2009年是我国经济最困难的一年,2010年可能是最复杂的一年,整个宏观层面就业形势就很严峻。
一、现在大学生就业形势
曾几何时,被誉为“天之骄子”的大学生找工作时是“皇帝的女儿不愁嫁”,可如今这种优越感几尽消失,面对就业时却必须眉头紧皱。
目前中国处于人口高峰期,现有人口近13亿,人口基数大,新生劳动力增长过快,远远超过经济增长创造就业岗位的速度,未来劳动力资源的自然增长每年可以建立两个海南省,大量的新增劳动力需要就业,这对大学毕业生就业产生一定影响。出现毕业生数量急剧增长,而就业岗位增长缓慢,经济高增长与就业增长脱节的困难局面。
其次,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在短短几年内,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时代。一些问题也由此而带来,教育大众化要求中国普通高校进行大规模扩招,而扩招的直接结果之一就是高校毕业生的快速增长。在社会人力资源需求没有明显增长的前提下,这种量的变化对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影响是巨大的,大学生就业也从精英化走向了大众化。”
大学生毕业人数逐年增多,2010年普通高校毕业生将达630余万,加以中国数以万计的民工和下岗再就业人员,总的来说,大学生的就业前途不容乐观。
二、工商管理专业就业形势
一些数据显示工商管理在全国各省市的直接就业率都不是很好,教育专家指出,工商管理、法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英语、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连续两年失业最多,这主要由于高校在热门专业上的盲目设置与扩招,造成供大于求所致。 从近来的招聘会情况来看,工商管理专业的需求量有些回升,一些银行将门槛定在了经济类专业即可,工商管理类专业也可以投简历,这就让这类学生多了一些不错的选择。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可以竞争的岗位一般有营销、市场策划、文
秘、行政管理等,对于这类应聘者,用人单位对应聘者的经验、能力和素质非常看重,应聘者如果有较多的实习经验或者社团、社会活动经验,将比较有优势。
四、针对就业形势需要老师什么帮助
老师们要加强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高校毕业生就业部门以及相应的管理老师应加强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将就业指导工作贯穿于大学生的整个学习生涯,而不仅仅局限于临近毕业的同学。其三,建立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就业指导队伍。高校就业指导队伍的整体素质对于推动整个大学生就业工作起着关键作用。这就要求对从事大学生就业指导的专职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高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同时,积极吸收具有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信息学等专长的老师充实到就业指导队伍中来。其四,以就业为导向,加快高校的教育与教学改革。学校内部调整自身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变过去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能力的培养模式,开设具有专业特点,实践性强的课程,使学生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同时关注社会发展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加强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五、我对大学生就业形势的总结
中国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是有多种因素造成的,要解决这一社会问题,必须调动多种力量,做出多方努力。我相信通过大学生以及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一定能够妥善解决,高校毕业生一定实现充分就业。高校毕业生作为中国巨大人口和庞大劳动力队伍中一支活跃的生产力,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一定会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作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