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妮宝贝小说散文集散文精选3篇
安妮宝贝小说散文集散文精选 我读亦舒
读亦舒的小说已经很久。她的小说不适宜有太多幻想的年轻女孩阅读。就如她文章里表达过的意思,有些事物需要一颗老心,才能品尝。
她是一个真正懂得如何叙述故事的人。语气一贯的简洁平淡,文字非常精炼。
笔下的人物是她掌握中的一颗颗棋子,在起落的轨迹中摆布,也许人情练达,也许世事洞明,可总是心有不甘,而命运的潮水终于覆没了一切。
回家的途中,我想到这个白衣女郎,我的颜色女郎。她的生命是幻觉,我的不是。她有足够的时间来否定人生的意义,我不行。我在电视长篇剧,麻将牌,孩子们的尿布里老去,我配不起她。有那么一刹那,思想起她,我已经充分了解,什么是惆怅旧欢如梦。大雨倾盆的时候,浪花卷上沙滩的时候。
淡淡的自嘲,带来的辛酸的安慰。
她写了很多灰暗的爱情故事。因为语言的简洁和结构的迂回,会让心在丝缕的揉搓中痛楚。很多人物,似乎是无心地爱过了。又无心地离别了。独自剥开衣服仔细体味的时候,才发现胸口的那道创痕,原来深及心脏。只是劫后余生罢了。
连环深爱着不属于他的女子香紫珊,即使他一再地识破,这场邪气的情局注定破碎,甚至在他娶了贤良的妻子,过着平静的生活的时候,他的灵魂依然成为了一个空洞的傀儡。
——你要什么代价,是我的灵魂吗。
——不,你的灵魂早已经是我的囊中物,我只要叫它一声,它便会过来。
——那么你要的是什么。
——你的余生,你所有的时间,你的一切回忆。
——你即使得到也不会珍惜。
——这个不需要你管。
每次看到这段对话,眼睛就会湿润。
残酷的人,更懂得深爱的可贵。因为曾经被伤害。
人淡如菊的女子乔在英国读书的时候,深爱她的教授。
一个年轻的中国女孩,和一个中年的英国男人。情缘凄艳迷离,纠缠无尽。
为他疼痛,为他病倒,为他远走高飞,最后嫁给一个不相干的男人。
可是乔一天在阳光下散步,忽然想到她一点也不后悔和那个英国人的两年。因为那是一次恋爱。一次真的恋爱。而现在她是幸福的。
她觉得自己应该是个毫无怨言的人。
毫无怨言。
疲倦也好,麻木也好。总是平静下来了。
认识勖聪慧是在飞机上面,七四七大客机,挤得像戏院里第一天放映名片。
我看到她是因为她长得美,一种厚实的美。她在看一本书。
这是《喜宝》的开篇。如果是个下雨的夜晚,又无聊得什么也不想做,我就会第6遍地打开这个书。这是个华丽的故事,喜宝的生命和钻戒,城堡,财富交织在一起,可是她面对的是生命的空洞,和爱情的落寞。
——你到底要什么。
——爱。如果没有爱,钱也是好的。如果没有钱,至少我还有健康。也不过如此。
我只要足够的生活费,很多的煤烧得暖烘烘,很多巧克力供我嚼食,你听过这首歌吗。
喜宝终于有了很多的钱。为了打发时间,她学裱画,刻图章,还想学弹棉花。弹棉花在从前是非常美丽的一项工作,那种单调而韵味的音响,工人身上迷茫的汗,太阳照进铺面,一店一屋的灰尘,无可奈何的凄艳,多像做人,毫无意义,可有可无,早受淘汰,不被怀念,可是目前还得干下去,干下去。
她身边爱过她的人,和她爱过的人,都一个个地离她而去,或者死亡。
曾经喧嚣过的往事尘烟日渐地平息。喜宝接受自己与钱相伴的生活。
可是又有什么不好呢。
喜宝后来是拍成了电影,但是非常失败。
没有一个细节能够超越亦舒小说中的魅力。包括那个叫喜宝的女孩子。
我的一生,像是受一个男人所控制,使我不能有自由投入别的感情生活,不过我和他之间,却没有怨怼愤怒,我们深爱对方,但他既不是我的配偶,又不是情人,这一段感情,长而劳累,却不苦涩。
七岁的女孩在舞会上遇见一个中年男人,她和他去跳舞,她问他,可否一直同你跳,他说不,一定要转舞伴,因为这支舞的跳法如此。
他对她说,它叫圆舞,无论转到哪一方,只要跳下去,你终归会得遇见我。
她长大了,她一直想找到他,她转换了很多舞伴,却不再能和他一起。
她想,一定是什么环节出了错误,使她和他空等在舞池中,逗留着这么长的时间,说再见的时候,却找不到对方。
惆怅莫名的故事,是亦舒式的爱情。
买了她的很多小说,排在书架上,如果读言情小说是属于浅薄,
那么我想,我是喜欢醉心于这种浅薄的乐趣的。
她给小说里的男人取名叫家明。她让女人姓香。喜欢英国。白酒送芝士面包。
还有玫瑰。
在书中看到过她的照片,穿着旗袍,品味不俗,就如她书里的人物穿白衬衣,粗布裤子,会梳长长的麻花辫子。
这样聪明的女子。虽然因为聪明而有些伤感。
安妮宝贝小说散文集散文精选 安妮读书—苏童
再次拿起苏童的书,对安妮来说,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他的整套文集一共有7本。世界两侧。婚姻即景,少年血。末代爱情。后宫。米。蝴蝶与棋。
这是个靠写作谋生的男人。我眼看着他的作品逐渐地发生变化。后来他也许更多的只是依靠纯熟的技巧写作。应该每一个职业作家都会这样。
但这不妨碍我对他的文字曾经有过的喜欢。现在依然。
孤独的作家进入创作状态中经常面对的,是幽暗的房间和混沌的梦想。这是候稿纸还放在抽屉里离你很远,而某匹回忆和思想和快马却朝你的房间飞驰而来。它是你想要的一点点小小的阳光。——捕捉阳光。
写字的人应该天生的。就好象梵高选择了绘画。这是一种适合自己的方式。
纯粹的创作,得到最多的并不是名利,而是对自己灵魂的安慰。
每一个选择写字的人,心里都有无法摆脱的孤独感。是始终背负着的。
中国的作家面临的写作环境向来局促而尴尬。这里面又分了两类。比如周梅森。他的作品向来有凝重而深厚的历史背景和社会底蕴。非常大气。
苏童不一样。

他似乎始终在自己的小天地里。却优游自在。他很少涉及政治。小说背景向来模糊暧昧。有时候生活里一件鸡零狗碎的事情,比如一双球鞋,一盆仙人球,就可以码一个短篇出来。但文字里有无限乐趣。就象他常有的那种人物之间的冲突,吵架,耍小性子,写尽人性的透剔表现。
这是他作品的一部分。还有一部分,也是他最出色的文字。异常华丽诡异的想象力和流畅的叙事结构。代表作如飞越我的枫杨树故乡,我的帝王生涯和1934的逃亡。米是一个长篇。他写给她的女儿。虽然是个长篇,而且似乎是顺着时代的脉络写下来,但充溢其间的,依然是一个南方男人带一点点狡黠和童真的想象。只不过后来,这种想象力也成了苏童纯熟技巧的一部分。
第一次读他的作品,是他在小说选刊里的井中男孩。但苏童不适宜写这种带一点颓废和另类的城市题材。这和他散漫温和的性格有关。我个人最喜欢的作品,不是带给他最多好运的妻妾成群或罂粟之家。
是那篇舒家兄弟。
苏童描写南方小城里平民百姓的普通生活时,文字异常流利。爱尿床的流鼻涕的不良少年舒农,有自卑的缺陷性格。对家庭和社会有许多困惑,却始终在冷漠和孤独在成长。最后纵火欲烧死自己的父亲和哥哥,然后坠落身亡。
苏童的文字向来不阴郁。甚至在刻画人物的时候,他常有细微而琐碎的南方式的幽默感。但看到最后的时候,才发现那些绝望颓废的感觉,是一点一点地渗到骨子里面。很冷。
他有些文字里有很叛逆的性格表露。而且到最后都是悲剧。悲剧的表露形式也很极端。摧毁自我或他人。
他自己曾表示,好的作家往往对传统和规范有逆反心理,在作品中对此采取一种强制性的破坏手段,通过
文字的暴力夺取自身价值。这让我想起杜拉斯的暴力的文字。
相同的作品还有来自草原。来自草原的男孩子布和淳朴深情,却在狡诈的城市里受到欺弄。同样采取暴力的手段进行了宣泄。最后被大学开除,回到他草原上的家。
另外如吹手向西,灼热的天空,一个朋友在路上。他写过很多这样的作品。里面的人物通常备受压抑,然后激烈的反抗。但结局都是黯然。有城市的流浪者,对自己的生活无所适从。也有一群处于青春发育期的南方少年,他称之为在潮湿的空气中发芽溃烂的生命。这是他风格转换前最纯粹一部分作品。
不安定的情感因素,突然降临在黑暗街头的血腥气味。是有激情的文字。
当然做为一个职业作家,他的眼光必须放得长远。最后也许因为评论的缘故,他说,他开始不能确定是否能继续沉溺在这样的故事里面。也无法判断它的真正价值。他略有惶恐。然后他开始转型。他的作品不断地在农村和城市,过去和现在之前转换。开始写战争,瘟疫,妓女,戏子。他的文字依然艳丽,但有些流于技巧。有些因为转变的痕迹太多,甚至都不太好看了。比如流行歌曲,声音研究之类。
用感性或者用理性,用激情或用技巧写出的文字,最大的界限,是在于读者心里的共鸣。
重读舒家兄弟的时候,心里依然酸楚。
我觉得苏童不应该怀疑他对自己的故事的价值感。
也许他是容易妥协的人。又也许,他是靠文字谋生的人。
应该说他写的都是一些故事。他的文字相当单纯。但的确美丽流畅,无可比拟。缺陷也是明显的。
我不常看文学评论。相信他受到过一些批评。因为在自序里面,可以看到他尝试转换中的一些寂寞心情。他说,事实上我不能确定这种变化的价值。许多作家对于艺术的见解都是一相情愿的。但一相情愿的创作导致两种结果。或者在困境中获取独特的艺术生命。或者就看着黑暗吞噬掉了手里的最后一根蜡烛。写作者终其一生都在设法建造他想象中的文学建筑。
苏童似乎做出了他的选择和努力。
他说,每个人在创作的过程中都会受到障碍。包括政治方面的,他人的,最重要的还是来自自身的。因为成功往往依靠作家的艺术风格和个性。许多作家的个人风格都是个人情结的艺术张扬。它们通常是反常的,有违人伦的,个人情结有时成为创作的潜机,而且具有强盛的爆发力。但随着时间流失,会有失去新鲜的可能。面对这些障碍的时候,只能打碎自己,重新塑造。然后他说,如果我使我的每个故事都不同以往,每句语句异常新鲜,每种形式一成立就将其拆散,那么我的创作会多么富有活力,可惜的是这实在太不容易了。
然后他又说,真正的先锋一如既往。
这是个本色而矛盾的男人。
重读他的心情和文字,因为自己也在写字,比起以前纯粹的阅读,似乎能更敏锐更贴切地体会到他内心的想法。对文学,对创作的想法。和他的看法很接近。小说真正应该具备的某中境界,或者朴素空灵,或者诡异深刻,或者是人性意义上的,或者是哲学意义上的,无所谓高低,但都是支撑小说的灵魂。但实际上我们读到的好多小说都没有境界。因为作者的灵魂不参与创作过程。他的作品和他的心灵毫无关系。这是一种悲剧。
这段话让安妮想起以前在书店买来的几本打三折的破书。是一个似乎不曾闻名的女诗人竺子写的。黑色唱片,独身女人的台阶和空中走廊。文字的阴郁和锐利似乎是从心脏流出来的血液。三本书基本上风格一致。她不必承受苏童这样的转型。因为她似乎只写了这么三本书,然后就彻底消失了。甚至我一直没有查阅到作者的任何背景和行踪。
这样的书,我以为是可以流传给所有孤独而相通的灵魂的。它们在我的手里。是一种安慰。
这就是职业作家和非职业作家的区别。
从某种意义上说,后者从事的是更纯粹更孤独的创作。
这个写故事的男人,现在生活在南京。南京是安妮喜欢的城市。沉静缓慢的节奏,有对未来没有任何预算的恬淡心情。走在南京宽阔的马路上,有时觉得可能会在新街口看到那个圆脸的开始发胖的男人。
浓眉大眼,有点虎头虎脑的样子,但写着一手艳丽诡异的文字。念头一闪而过。纯粹无聊。
因为很明白其实在现实中和一个作家相遇没有任何意义。
和他的作品相遇就可以了。他灵魂深处神秘而奇丽的花园,出现在他的文字里。
就好象看完他对文学的一些感想,就仿佛和一个朋友有了绝妙的沟通。这种沟通虽然沉默,却是高质量的。根本无须见面对谈。
远离是非喧嚣。对你无言阅读。
安妮宝贝小说散文集散文精选 沧海蝴蝶
王菲又出新专辑。只爱陌生人。过了一段时间才去买。因为知道自己会喜欢,所以有从容的心情。
直到一个清冷的黄昏,走到熟悉的音像店里。没有看别的CD,只是对老板指一指墙上的那个穿黑衣服的女人。拿在手里,看到一些美丽的歌名。
开到荼蘼。过眼云烟。百年孤寂。守望麦田。催眠。还有蝴蝶。
开到荼蘼是亦舒的。是亦舒典型的用平淡凸显疼痛的小说。马尔克斯的百年孤寂和塞林格的麦田守望者也很好。她把它们的题目用来唱歌。
一整夜都放着那首蝴蝶。
嘴唇还没张开来,已经互相伤害。约会不曾定下来,就不想期待。
电话还没挂起来,感情已经腐坏。恨不得你是一只蝴蝶,来得快也去得快。
给我一双手,对你依赖。给我一双眼,看你离开。
就象蝴蝶飞不过沧海,没有谁忍心责怪。
给我一刹那,对你宠爱。给我一辈子,送你离开。
等不到天亮,美梦醒来我们都自由自在。
林夕的歌词写得完美无缺。让人的心恻然。
看透风景的人,原来只有了一双冷漠的眼睛。
王菲用她一贯慵懒散漫的声音,唱着爱情的空洞。
爱情一只脆弱华丽的蝴蝶。
用国语唱歌的人,也只剩下一个王菲可以听。
偶尔买的几张中文CD,始终只有这张无所适从的脸。不太漂亮
的脸。但因为那一点点自我的神情。那一点点冷漠。所以是美丽的。
暗涌和约定是她的一个高峰。蝴蝶又翻越了一重山。她的歌越来越显得人性剔透。也越来越冷淡。
一些杜绝语言的厌倦。一些失去期待的绝然。没有人可以爱。也不想爱上任何人。
不相信爱情的人。只是因为曾经沧海的心情。已经不是常人能够体会。
刚好那天去参加婚礼。一个久不曾见面的女孩,告诉我,她已和相处多年的男友分手,决定和另一个男人在一起。那个男人有自己的公司和大套的房子。
当然外表远没有以前男孩的高大英俊。但是,生活是很现实的。
她对我无奈地笑笑。安,我们只能接受现实。
和她一起等在暮色迷离的大街上。少年的朋友,彼此目睹过爱情上的起落和反复。终于,人大了。心,也平静了。
我对她说,你的选择是对的。
如果没有爱情。有物质的生活也是好的。
就象喜宝说的,想有许多许多的爱。如果没有,就想有许多许多的钱。
不是不想为一个爱的人,陪着他同甘共苦。如果有一个男人值得深爱,为他抵上命也是幸福的。
只是没有那个人。没有任何一个男人值得。
所以就好好打算自己的生活。
所以王菲唱,回忆还没变黑白,已经置身事外。承诺不曾说出来,关系已不再,眼泪还没掉下来,已经忘记感慨。
原来,真的没有什么东西,完美得值得我们用生命坚持。
第一次写王菲,也是在参加完一次婚礼的时候。写了风中樱花。
又见王菲,不曾刻意。却又经历了一次朋友的婚礼。
很多人急急忙忙的结婚。原来大家的心都是害怕寂寞的。想有个人陪在身边。
想在深夜的时候,有温暖的手可以抚摸。想把自己对生活的厌倦寄托在另一个厌倦着的人身上。想改变自己的贫乏。
我有时也会感觉寂寞。但觉得有个孩子,会比有个男人,更能让自己快乐。
男人你是没有办法改变他的。对于一些男人的缺点,比如平庸的外表或者内心,没有人可以强迫你去接受。你也没有必要让自己几十年如一日,对着一个比生活更容易让人厌倦的男人。
有个孩子却是好的。那个男人必须聪明英俊。你不要他的任何诺言,也不需要未来。因为一个聪明英俊的男人,他会和你一样容易厌倦。优秀的人都容易对比他逊色的事物厌倦。所以你们注定已经无法拥有平淡的长久。象那么多匆促结婚的人,白头到老。但是可以有一个孩子。
如果是个女孩,你可以看着她从一个芳香柔软的BABY长成冰雪聪明的大女孩。
如果是个男孩,他会具有优秀男人的基因,你看着他一天天的变得高大和英俊。
所以朱迪福斯特拒绝透露孩子父亲的名字。在沉默的羔羊里面,她是这样面容沉静的女子。带着淡淡的忧郁。
某些时候,我能理解一切似乎反常于人性的现象。因为明白它无法被世人接受的苦衷,正是因为人性的表露到了极致。比如有婚外恋的男人或女人,也许仅仅是害怕那种被生活沉沦的恐惧。虽然我不熟悉婚姻,却可以触摸它的本质。
它是人为制定的制度。它和人性是冲突的。
王菲离婚后,会带着她的女儿过自由的生活。也许会有情人。但不会太快有婚姻。
我想她也已经是厌倦的女子。
恨不得你是一只蝴蝶,来得快也去得快。
因为如果停留太久,对你我来说,其实都已经是一种消耗。
我们可以各自去更远的地方,看看陌生的风景。
因为已经有过一刹那,感受到的深情和宠爱,就可以用一辈子的时间,送你离开。
因为等到天一亮,我们的美梦就要醒过来,发现自己依然自由自在,也依然孤独。
因为彼此都无法再有任何责怪。
因为我们同样都飞不过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