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设计幼儿教育游戏活动

2017-06-26

导语:在幼儿阶段,教育活动大部分以游戏为主要形式。什么是游戏?我国著名幼儿心理学家朱智贤认为:“游戏是在假想或想象中完成的一种现实活动,是想象和现实生活的一种独特的结合,是人的一种社会活动的一种初级的形式”可见,由于幼儿特有的年龄和心里特点,进行严肃的教学活动是不符合实际的。那么什么样的活动能称为好的幼儿教育活动?

怎么设计幼儿教育游戏活动

一、基本要求

(一)安全性

由于幼儿的生理和心理发育都不健全,很多方面缺少自我保护能力,所以无论是在家庭教育或者社会教育,都必须以安全为第一要义。无论是在游戏材料的选择、活动的组织过程各个方面,都必须要注意。而由此引申的一点就是――保证幼儿健康。作为安全的升级强化版要求,任何时候都要保证幼儿的健康发展,包括身体和心理。

(二)适宜性

在保证了安全和健康的基础上,成功的幼儿教育活动的最关键得一点――适宜性。所涉及的活动要适应幼儿的年龄特点、个性特点、文化背景、性别差异等等。比如,白人幼儿和黑人幼儿的文化习惯就截然不同。因此,美国要求每个幼儿园都必须有一定数量比例的黑人老师。在实地观察中,笔者发现现今的一些幼儿园老师对孩子的天性并没有充分的尊重。“老师告诉你哈!老师特别不喜欢这样。”这样的话语比比皆是,其实会对学生的心理造成隐藏的影响。

适宜性的另一个方面的要求就是:满足孩子的兴趣和好奇心。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大多数幼儿对与食物有关的游戏都会有极大的兴趣。此外,如男孩对汽车等玩具感兴趣,女孩子则对娃娃等感兴趣。你符合孩子的兴趣,孩子才会听你的话,认真去做,并能有所收获。比如家长在做饭、做家务等时候都可以和孩子互动,激发孩子的兴趣和好奇心,从而达到教育目的,一举两得。

另一方面,在一些容易让孩子误入歧途的问题上需要用一种巧妙的方式提前预防,而不是严防死守。比如在性教育问题上,提前满足孩子的好奇心可以防止他的很多不必要的错误尝试。在比如在电脑的问题上,提前让孩子接触,解除他对电脑的好奇心,可以使教育更加容易和顺畅。只有满足孩子的好奇心和兴趣,才能使活动更好的开展,使孩子健康的成长。

(三)目的性

所设计的游戏或者说活动需要有目的性,或者说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以姓名游戏为例:在孩子们用自己的名字编顺口溜的过程中即可以锻炼孩子的语言能力,练习押韵;又可以增加孩子的归属感,更好的融入班级,增加存在感和自我的认同度。在结合孩子的兴趣的同时,有一定的教育意义;因为教育毕竟不仅仅等同于游戏,不能是一个大人带着孩子玩。

二、高等要求

当一个活动满足了安全健康、具有一定的适宜性和普遍性、并且满足一定的教育意义,我们就可以说这个教育活动至少是合格的。而作为一个优秀的教育活动,在设计过程中,需要满足的还有:

(一)融合性

一个活动最好融合多重目标,提高孩子的多种能力。比如:在和孩子一起做面食的时候就可以既锻炼孩子的精细动作,又可以让孩子模仿,创造。

(二)可行性

也就是说活动最好成本低,具有可操作性。我们都知道乐高玩具对孩子智力的开发很有帮助,但并不是所有的家庭都能买得起乐高玩具。所以,在设计活动的过程中还要考虑实际情况,节约设计成本。最简单的例子:你不能给南方的孩子设计一个玩雪的活动,因为不可行,很多南方的孩子甚至就没看过雪。

(三)多种课程的结合

在参观中科院幼儿园的时候就发现:他们的幼儿园有很多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的有机结合可以使教学效果更好;再比如:室内游戏和室外游戏的结合。在课上播放的视频中就发现,很多美国的课程都是在户外进行的,可以扩大孩子的感官;甚至,很多课程都是在博物馆、甚至大使馆内进行的,让孩子身临其境。

(四)课程的连续性和递进性

在同一所学校中,设计的活动最好循序渐进,使孩子的能力可以不断的提升。同一周可以针对同一主题设计活动,针对某项能力连续锻炼,并不断增加新的能力,是孩子的各项能力循序渐进的发展。

(五)灵活性

这点主要是指设计的活动最好留有一定老师发挥的余地。比如:设计了一个关于夏天除外郊游的游戏就意味着整个冬天都不能玩这个游戏,这样的游戏就有局限。

(六)与家庭的良好互动

在美国,学校会交孩子在母亲节的时候手工做一朵白花送给母亲。这就是与家庭的良好互动。包括孩子们制作的饼干在家长会上给家长品尝等等活动。这样做一方面可以保持家庭和学校的联系,形成两方的互动,建立统一的学习氛围;另一方面也培养了孩子热爱家庭、热爱父母的品质。

(七)潜移默化

好的活动最好不要将目的暴漏的过于明显。最明显的例子就是中国爱国主义教育,天天喊口号,但收效甚微。而好的教育活动应该在不知不觉中让孩子得到提高和锻炼。

当然,真正好的教育活动需要兼顾的内容还有很多。并且,想设计出一个好的活动也需要长年累的功力和积累、反复的实践和个人的不懈努力。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