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教育创新改革论文

2017-01-05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高职教育与社会的接轨程度越高,高校招生和就业问题也越来越明显的呈现出来。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职教育创新改革论文,供大家参考。

高职教育创新改革论文范文一:高等职业教育创新途径

【摘要】随着国家提出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浪潮,在互联网、互联网+的不断发展,社会对具有应用型的复合人才日益加剧,对人才要求越来越高。企业对劳动者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职业高校要发展要走校企合作的道路,引进外国的先进职业教育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培养应用型技术性复合人才

近年来,职业院校深入贯彻国家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加快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各学校转变办学思想、办学模式和办学机制,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和职业技能实践操作,不断增强职业教育的生机与活力,在专业建设、教学科研、招生、就业等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和获得很多荣誉。

一、树立为社会服务意识,紧贴企业生产发展

开展高等职业教育随着国家加快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主动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浪潮在神州大地上激流涌动。互联网、互联网+的不断发展,社会对具有应用型的复合人才日益加剧,对人才要求越来越高。在互联网的推动下,产品更新换代的速度日益加快,作为高等职业学校,就必须紧紧围服务社会这个宗旨,密切联系企业实际,充分发挥优势,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企业与职业技术教育是一个利益共同体,当前职业教育在专业设置、教学方法、教学大纲等方面需要改革创新,因该紧跟市场、服务市场。要牢固树立为企业和社会培养高素质应用型、技能人才的观念,适应体制转换对学校带来的影响,要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紧跟市场、适应市场,积极为企业提供合格的应用型复合人才。

二、突出高等职业教育的应用型,着力培养学生的技能。

近几年来,社会、企业对应用型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学校也不断挖掘办学潜力,充分利用教育资源的存量和优势,着眼于构建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相接合,“传、帮、带”,教学上下结合的立体办学模式,以及质量求稳,发展求活的策略,按照“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积极培养企业急需的各种层次的技术型和实用型技能人才。

1.对准岗位设专业,加强需求调研,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要深入到各企业走访调研,了解企业岗位能力要求,同时,通过在不同企业工作的学生反馈所学专业技能与岗位适应度等信息,不断调整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

2.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依托社会需求,不断开发新的专业。以岗位技能要求设专业的目标,要紧跟市场合理灵活开设专业的模式。同时根据学生的生源地、录取成绩、性格差异较大等特点,实施分层教学。学校在教学方法上也作较大突破,除了采用常规教学外,还大胆尝试新媒体教学、行为引导新型教学法等新的教学法。校内实习基地方面,尝试性的使用灵活的互教互学的“师徒制”方法,使学生优势互补,并要求学生带着生产中遇到的“瓶颈”问题参加实习学习,学员们学以致用,解决了许多生产、经营、管理和技术方面的难题,让毕业生都能找到合适自己岗位的工作。

3.增加设备投入,创造良好的职业教育的实习条件。众所周知,职业教育是“饭碗”教育,就是要使无业者有业,有业者乐业。它必须要以不断提高学生职业技能为主线,解决好技能培训、实习的问题。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民办职业学校的经费也捉襟见肘。尽管如此,我们并没有忽视职业教育的真谛—给学生创造良好的实习条件、加强岗位能力培养。不断的更新教学设备硬件及软件,使实训培训的针对性进一步增强。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打造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职教团队

职业教育最显著的特点就是要使培养对象获得进入社会前必须掌握岗位所需要的技能。而这种技能的习得,除了要有较好的实习条件外,还必须要有过硬技能的教师进行指导。教学的硬件可以通过用钱在短时间内买到,而过硬的教师必须通过长时间的培养。为此,我们在学校发展过程中始终不能忘记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

1.充分利用国内外资源,开阔教师眼界。要加强和国内外大型企“校企”联合办学,在合作期间,要培养大量的教师。为了使教师队伍整体水平保持稳定,要通过各种途径寻找国内外(职业教育较好的)合作机构,把教师们送去各大型企业培训、进修,到国外培训。使他们开阔了眼界、缩短了与世界先进技术的距离。

2.积极参加各种大赛,促进教师提高水平。提高教师的技能,每年都要主办各种不同的职工技能大赛。这既是我们了解企业需求的好机会,又是我们要求教师提高技能的好时机。

3.积极参与企业实习,提升教师技能水平。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前提是以岗位能力为培养目标,积极安排教师参与企业实习,如参与企业的数控机床改造、见习企业的工段长、车间主任、现场工艺员等,使教师们在掌握企业岗位需求的同时提升了指导学生必要的技能。

4.对专业教师进行“双师型资格”、“双师等级”资格认定。学校要开展名师工程建设,坚持每学期评出名师,从而进一步激发教师在师德、工作态度、业务能力、教研能力、协作精神、教育教学等各方面的素质全面提高,以确保教师在教学、实训质量。

5.聘请兼职教师,改善师资队伍结构。为了从根本上解决教学过程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要聘请一批在企业或知名的高级技师为学校的兼职教师,改善了教师队伍的结构,降低了教学成本,保证了订单培养、定向培养、定岗培养和委托培养项目中始终有高技能教师任教。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推进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是促进就业的重大举措,也是职业学校发展的新机遇。只要我们紧跟社会,服务市场,以就业为导向,合理布局、协调发展,开展适应新形势下的职业教育,加强体制改革,探索教育创新,我们的职业教育事业一定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

高职教育创新改革论文范文二:高等职业教育创新驱动功能定位研究

摘要:针对我国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大环境,探索新时期高等职业院校在发展方向、教育功能、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的新定位。对于微观层面上高职院校如何在经济社会中进行准确定位,如何最大限度地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从理论上加以理清。推动高职院校顶层设计,为系统培养未来适应区域经济创新发展的高技能人才做战略准备。在国家的新经济形态下,产业转型升级离不开高技能人才做支撑。重新思考和定位学校的发展方向、教育方式,不仅仅是高职教育理论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高职院校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前提。

关键字:创新驱动;高职;教育功能;定位

在高等职业教育阶段,教育功能主要体现在向社会输送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加快和知识经济的发展,创新越来越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和世界各国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加快形成经济发展新方式。在国家的新经济形态下,高职院校必然要遵循创新驱动战略下产业转型升级的大趋势,重新进行教育功能的定位,最大限度地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一、新时期我国高职教育功能概述

高职教育最基本的社会功能就是人才培养。从教育目标来看,高职教育担负着培养直接进入一线就业领域的应用型人才的重任。高职院校针对当地生产与服务第一线的岗位需要,以能力培养为中心,注重理论知识转化和实践能力开发,满足地方经济发展对人才的直接需求,造就产业、行业需要的,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优良的综合素质,以及较强的动手能力,能够进行自我提升的人才,实现培养技能人才与行业企业需要的对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衡量高职院校教育质量的唯一标准就在于向地方经济和行业企业输送的人才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高职教育的另一项重要功能是社会服务。社会服务功能是高职教育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的责任,也是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行为既要为社会提供合格的应用型人才,又要为社会提供直接的具有鲜明行业性的服务。为此,高职院校在发展过程中要始终处理好与产业发展的协同创新,才能在国家建设体系中占有一席之地。与普通高等院校相比,高职院校的优势与特色体现在与企业相互配合的人才培养与技术创新合作方面,与生产实践联系得更为紧密,更适合在专业群与产业群相结合的基础上,以校企双方各为独立主体,实现高职院校和企业资源的最优配置、有机融合,推动技术和产品的创新。高职教育的经济功能主要表现为它依托专业基础,针对社会经济活动的行业发展以及某些特定的职业岗位,通过培养大批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普遍地、大幅度地提高劳动者的技术水平和熟练程度,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提高单位要素的生产效率的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提供人才保证,从而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尤其是在当今社会,科技成果层出不穷、知识量剧增,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周期缩短,迫切需要技术型或技能型的高级职业人才。以培养具备所从事专业的知识,面向基层、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一线的高技术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分支,承担着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重要责任,是我国教育中与经济发展联系最紧密、最直接的部分,在为经济建设大力培养高层次的产业技术应用型人才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二、目前我国高职教育发展中的主要问题

众所周知,职业教育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高等职业教育在整个职业教育体系中承担着引领方向、整合结构的重要作用。它作为服务区域经济的一个环节,必然要根据经济的发展不断进行自我优化,才能衔接经济、服务经济、活跃在市场当中。目前,我国的高职教育还处在发展探索阶段,很多观念上、体制上的问题在发展建设中仍然存在,有时还很突出。但是,国家经济发展的脚步已经迈入创新驱动的新时期,高职教育必须即刻做出响应,才能使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逐渐与经济的高新化发展相契合。

(一)对高职教育的认识存在偏差

在我国,高职教育是在现代经济与社会快速发展中应运而生、蓬勃成长起来的新的教育类型。高职教育的存在是适应社会发展的结果,它的健康与稳定是其功能正常发挥的保证。社会对高职教育的认知仍然存在偏差,对高职院校和中职学校混淆不清,对高职的人才培养目标并不了解,误认为高职生是“低水平的本科生”或“另一种说法的职高生”;用人单位对高职教育和高职生仍有偏见,对高职生的能力仍存在怀疑。这些都影响了高职教育的功能发挥,成为高职教育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因此必须找到理性的解决办法。

(二)高职教育的服务功能发挥不足

长期以来,高职教育的教育功能不被人们重视,再加上某些地区教育、就业政策的错误导向,高职院校更多的精力放在解决生源缺乏、毕业生质量不高的问题,对于社会经济的服务功能发挥得少之又少。众所周知,高职教育承担着为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服务、为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服务,为就业和再就业服务,为农业、农村、农民和西部大开发服务等重要职能。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只有在少数发达地区能实现这些服务功能。当务之急,高职院校应加强与企业协作开展技术创新、参与开发新产品,推广新技术,支援社会,服务社会,只有这样才能有效促进自身发展。

(三)高职教育功能有待进一步创新

面对新形势的要求,迅速发展的高职教育暴露出来的观念不新、定位不准、政策不利、体制不顺、机制不活、特色不明等问题也日益突出。面对经济发展的新常态,很多高职院校没有能够深入研究新政策和新趋势,对创新驱动战略带来的高职教育变革也认识得不透彻,没有能力重新定位学校的教育功能,以创新的思维和举措,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在主动适应新变化、抓住新机遇方面,虽然更加重视了中高端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能够不断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注重文化素养、职业精神和技术技能融合培养,但是对于如何高效提升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适应性,切实提升劳动者素质和创造附加价值的能力,还没有创新的可以推广的做法。在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方面,合作机制还不完善,离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技能人才”目标还有一定差距。

三、创新驱动战略下高职教育功能的再定位

适应新经济条件的高职教育要讲求创新,在教育实践中充分发掘人的“创新”潜能,纠正操作上的偏差,以充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从这个意义上讲,把技能型创新教育作为高职教育全新的价值取向和功能性定位,推动高职院校的可持续发展,是新形势下高职教育在功能上的必然选择。

(一)适应新经济发展的高层次技能教育

在新形势下,高职教育担负着适应创新驱动战略、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经济发展对高职教育带来的变化,使高职院校更好地发挥其技术优势,推进现代职业教育正确高效的改革与创新。从高等教育内部层次划分角度来看,尽管各类教育的功能都被定位在培养社会需要的各类专门人才,并且都具有一定的社会服务功能,但各个层次、类型教育的培养目标是有差异的。在新经济时代,本科教育是着重理论专业化的通识教育,本科院校是传授知识、研究高深学问的学府,职业岗位的定位比较模糊;而高职教育是以岗位为基础,根据人才市场需求来调整教育活动,职业服务定位比较明确。近年来,很多普通大学纷纷转为应用型本科,这也是适应时代发展和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结果。高职院校要经过充分调研,结合本地区本科应用型人才、中职人才的供给情况,合理进行定位,明确某一专业领域的岗位层级并有针对性地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二)创新驱动战略下的技术孵化器

在几十年的发展中,绝大多数高职院校与企业都建立了密不可分的联系,形成了特有的行业优势。这就表明在创新驱动战略下,高职教育将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提高人力资源综合素质、提高劳动生产率、改变经济结构、带动新的产业兴起、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方面发挥出无可替代的作用。从职业教育的特点来看,在产业转型升级、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进程中,建立科技成果的孵化器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随着高职院校教师科研水平的不断提高,很多横向项目、发明专利取得前所未有的成果,但是转化为生产力却不是件容易的事,受到经济效益潜力、市场推广价值等诸多因素的影响。高职院校可以尝试以职教集团为依托建立科技园,将实验室科技成果积极进行孵化,并向社会辐射,成为企业创新活动的孵化器,这是实现成果转化和提高师资整体水平的“双刃剑”。

(三)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基地

高职院校在地方政府的支持下,利用高校科技、信息、人才等资源优势和各种服务支撑条件、优惠政策,因地制宜地建设学生创业园,从而在促进教学成果转化、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解决就业等方面不断发挥作用。作为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的窗口,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引进合作企业、学生自主开发的创新要素,以新技术专业性项目和低投入行业性项目为核心,以为学生营造创新创业环境为重点,以观念、技术、体制创新为突破口,通过建设环境和谐、基础设施完善、信息通畅的孵化办公场所,为学生打好就业的“资本”积累。面对日益复杂化的社会趋势所带来的难得机遇和严峻挑战,高职教育应以“创新”为中心,并确立全新的功能定位。当前,我国经济已经进入新常态化发展阶段,在国家创新驱动发展背景下,高职教育要不断探索新的发展模式,服务产业转型升级,最终实现高职教育在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间的新的协调关系,进而使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层次、水平、能力、结构适应并推进经济“新常态”的发展要求。

参考文献:

[1]闫军秀.浅析对高职教育功能的理解及拓展[J].内蒙古电大学刊,2006(10):59-60,71.

[2]李玉静.经济“新常态”下的职业教育改革[J].职业技术教育,2014(28):1.

[3]王殿安.论新常态下的职业教育发展方式转变[J].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3):46-49.

[4]周元芳.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孵化器———大学科技园[J].杭州科技,2004(3):42-44.

[5]张萍萍.当前我国高职教育的功能回归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12(24):217-220.

[6]朱方鸣,黄华,陈华.高职院校在创新驱动、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中的作用[J].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9):70-73.

高职教育创新改革论文相关文章:

1.高职教育教学论文

2.浅谈新形势下高职院校体育教育的改革思路论文

3.高职教育论文

4.高等职业教育论文

5.浅谈中职语文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论文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