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心理学的相关论文3000字

2017-03-27

消费心理学是研究销售者与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的心理特点和心理状态的学科。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推荐的消费心理学的相关论文3000字,希望大家喜欢!

消费心理学的相关论文3000字篇一

《浅谈绿色消费者心理与行为》

摘要:绿色消费是当前正在全球蓬勃兴起的一个新兴消费领域,也是消费者心理和行为研究中的一个新课题。充分研究绿色消费者独特的心理和行为表现,分析绿色消费市场的现状和问题,对适应和促进绿色消费潮流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此本文对绿色消费者独有的心理特点﹑行为表现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全面的分析。

关键词:绿色消费者;绿色需要;消费心理;消费行为;影响因素

1.引言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环境和自身健康的关注,对安全、无污染、高品质绿色产品的需求日益强烈。绿色消费概念一经问世便立刻受到广大消费者的认同,花钱买健康就是这种消费需求的标志性反映。人们的消费需要,不仅包括物质需要和精神文化需要,还应包括生态需要在内。恩格斯曾经把人们的消费需要分为生存、享受、发展三个层次、三种类型。消费需要这种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不断变化,反映着消费质量的不断提高。绿色消费的日益普及,生动地说明我国人民的消费类型正由生存型逐步向享受型和发展型过渡。我们所提倡的绿色消费就是要走生产发展、生活提高、生态保护的路子。

绿色消费是人类消费活动得到大自然无情报复之后的觉醒,是全新观念的理性消费,是带着环保意识的消费。伴随着绿色消费的发展和人们消费层次、消费方式的转变,对绿色消费的研究就显得颇为必要。而消费者作为消费过程中的主体和第一要素,在其中直接决定着绿色消费的可持续发展程度。只有充分研究和了解绿色消费者的心理与行为特征及影响,才能为预测绿色消费行为、开展绿色营销以及推动绿色市场和绿色产业的发展提供切合实际的科学依据。

2.绿色消费者的概念及其分类

2.1绿色消费者的概念

绿色消费者是指那些关心生态环境、对绿色产品和服务具有现实和潜在购买意愿和购买力的消费人群。也就是说,绿色消费者是那些具有绿色意识,并已经或可能将绿色意识转化为绿色消费行为的人群。

2.2绿色消费者的分类

(1)积极型

指绿色消费中走在最前面人群。他们的绿色意识已深深扎根而且表现为积极的绿色消费行为。积极型消费者对绿色消费有着全面而深刻的认识,绿色消费是他们的主要方式。

(2)实力型

又被称做美钞型绿色消费者。一般来说他们在绿色市场上不是特别活跃,忠诚度也不稳定。他们只是在一部分认为有价值的消费行为中实践绿色消费。

(3)萌芽型

这部分群体虽然关心绿色消费,但是不太愿意支付额外的费用。他们对环境决论比较慢,反映一般公众的思维方式,愿意支付的绿色额外支出大约只有百分之四。

(4)抱怨型

他们把环境保护看作他人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关心环境,但是却不足以让他们尽自己能力去做事情。抱怨型消费者表示他们太忙而无法进行绿色购买,或者抱怨产品的成本和质量。这是人类人群所受的教育较低,也比较保守。

3.绿色消费者的心理分析

3.1绿色需要的含义

所谓绿色需要,是指人类人类的生态需要,即由于人类生理机制中内生的对自然环境和生态的依赖与不可分割性而产生的需要,也是为了满足生理和社会的需要,而对符合环境保护标准的产品和服务的消费意愿。

绿色消费需要是一种超越自我的高层次的消费需要,它不仅仅考虑自身的短期利益,而更加注意人类社会的长远发展,其内容一般符合“三E”和“三R”原则(见下图):

绿色消费需要原则图

①讲究经济实惠(economic)

②讲求生态效益(ecological)

③符合平等,人道原则(equitable)

④减少非必要的消费(reduce)

⑤修理旧物(reuse)

⑥提倡使用再生资源制造的产品(recycle)

这种需要是人类自身产生的并内化于人体之中的一种机制,是绿色营销存在与发展的原始驱动力和客观基础。

3.2绿色需要产生的原因

消费者绿色需要的产生,主要缘于以下方面:

(1)严重的环境问题,损害了人们的正常生活,引起人们的密切关注。绿色需要产生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是生态环境的恶化是其产生的主要根源地球,一个。一个生病的地球,一个恶劣的环境质量,对人类的威胁不仅是身体方面的,更加是精神方面的,环境的悲观前景以及环境问题的复杂与艰巨,会造成人类内在的不安﹑愤怒﹑绝望与无助。人们产生了生存危机的感觉,而所需要的健康和完全的感觉却没有得到满足,于是为了安全和健康的生活,人们的绿色消费需要就随之而生了。

(2)消费者经济水平已经达到一定程度,人们对环境质量和生活品质产生更高的要求。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极大丰富,再这大多数人无需再为温饱而忧虑的时代,追求高品质的生活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焦点。这种高品质是一种超脱了物质的生活,它注重质而非量,它使我们能够聆听自己发自内心的声音,追求一种真善美的,和谐自然的生活,使自己享受真正的快乐。生活品质和环境质量使息息相关的,对生活质量的追求成为人们绿色需要的又以内再动因。

(3)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科学知识的普及,以及传媒对环保运动的推动,提高了消费者在环保方面的知识与素质。很多人并没有主动意识到环境的恶化,他们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完全来自于绿色观念的宣传。例如,国际上把6月5日定位国际环保日,每年开展声势浩大的宣传活动;北京市建立的“地球村环境文化中心”,向参观者免费绍中国的环境保护的迫切性和重要性,从而不断培养消费者的绿色意思。这些活动再促使消费者的绿色消费需要从无意识向有意识转化。人们思想素质的提高,是绿色需要产生的又以促动因素。

(4)绿色消费形成流行时尚,促使绿色需要进一步扩展。人类的心理活动是微妙的,很容易受到外来环境的影响。如果说绿色需要的最初诞生是由于少数站在保护环境最前沿的人们的竭力推动的话,那么成熟了的绿色需要,很大程度上是追求绿色潮流的绿色产物。当身边越来越多的人产生的绿色意识的时候,多数消费者才有了绿色需要。这种绿色需要的产生是一种被动的接受的过程,大多数消费者其实都有属于这种被动接受者,现代社会,绿色消费渐成时尚,再生资源的利用﹑节约能源﹑反对浪费﹑保护环境﹑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等逐步成为个人素质﹑修养﹑身份和地位高低的重要标志,推崇理智消费,成为现代文明人的追求。在这种环境下,消费者追求社会需要引起的人类共同情感的积极性越来越高。所有都会对消费者心理产生良性刺激,促使其产生喜欢﹑认同和积极的态度。

3.3绿色消费者的心理过程

我们知道,一般消费者的心理活动的过程,指的是消费者在购买行为中的心理活动的全过程,大致可分为认知过程,情绪过程和意志过程三个部分,在这些不同过程中消费者的心理行为直接地反映出消费者个体的心理特征。

(1)消费者的认知过程

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心理活动,是以商品的认知过程开始的,这一过程构成了消费者对所购买商品的认识阶段和知觉阶段,是消费者购买行为的重要基础。在认识的开始阶段,消费者从广泛的途径获取有关绿色商品的知识和信息,如“绿色食品”、“绿色冰箱”等,在心理上产生刺激,从而形成绿色商品的片面的、孤立的和表面的心理印象;接着,随着绿色商品和绿色知识的不断传播,从而形成记忆、思维、想象等一系列复杂的心理过程。在此基础上,对绿色产品产生信任情感,在购买中消费者借助于记忆,对过去曾经的生活实践中感知的商品,体验过的情感或有关的知识经验,作出决定。所以在这个阶段消费者需要大量的绿色商品知识和绿色消费有关的信息,在消费者头脑中形成一定量的信息储备,以便在以后的购买决定中产生深刻的影响。

(2)消费者的情感过程

消费者对绿色商品和绿色消费的认知过程,是采取购买行为的前提,但并不是就等于他必然采取购买行为。因为消费者是生活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的,具有思维能力的人,是容易受影响的个体,因此,他们在购买时将必然受到生理需求和社会需求的支配,两者构成了其物质欲求的强度,由于生理欲求和社会欲求会引起消费者产生不同的内心变化,可以造成消费者对商品的各种情绪反应,如果情绪反应符合或满足了其消费需求,就会产生愉快、喜欢等积极态度,从而导致购买行为,反之,如果违反或不能满足其消费需要,则会产生厌恶情绪,就不会产生购买欲望。

(3)消费者的意志过程

在购买活动中,消费者表现出有目的地和自觉地支配、调节自己的行为,努力克服自己的心理障碍和情绪障碍,实现其既定目的过程,这就是消费者的心理活动的意志过程。它具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是有明确地购买目的;二是排除干扰和困难,实现既定目的。所以当消费者作出了绿色消费的购买决定后,营销者可以帮助他克服内在的和外在的种种障碍,创造温馨的绿色的销售氛围以及良好的购买环境,促使其购买行为的实现。

总而言之,消费者的心理活动的认知过程,情绪过程和意志过程,是消费者决定购买的心理活动过程的统一,是密不可分的三个环节,所以,营销实践者只有充分认识各环节的内在特征,才能与消费者进行有效地沟通,从而实现二者利益的统一。

4.绿色消费者的行为分析

4.1影响绿色消费者行为的因素

(1)社会文化因素

和其它消费行为一样,社会因素和文化因素会对绿色消费行为产生很大的影响。比如,身处一种崇尚自然的文化氛围或有着强烈环保意识的参与群体和家庭中,会对其中个人的绿色消费行为产生正面的影响。一个社会及其文化绿色程度,会直接影响该文化群体的环保意识和绿色思想,进而影响绿色消费行为的模式。绿色消费也可以说是一种社会性的消费文化和消费习惯,绿色消费行为一般容易形成社会性的潮流趋势,其具体的消费模式会被绿色社会文化所带动。一个社会的绿色文化和环保意识越强烈,该社会群体的绿色消费行为一般就越成熟。

(2)消费者自身因素

绿色消费者的购买决策最后主要还是受个人特征的影响,包括年龄、家庭、职业个、个性及自我概念等。其中收入、个性因素、教育水平的影响尤为突出。①收入是实际购买选择的重要制约因素。

根据美国人均收入达到5000美元以上,人们就会花钱用于改善环境,包括进行绿色消费,而在此水平下,人们则没有能力涉及环境。该项研究,表明在影响人们绿色消费的诸因素中,收入是最重要的。

收入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消费者的购买力。由于绿色产品或绿色服务的价格相对较高,对于那些价格因素权数大于绿色因素权数的消费者而言,收入在消费方面的分配对其绿色消费是一种制约。

②个性因素也能影响消费者对绿色消费的态度和行动。

一个人的个性可以划分成内在控制型和外在控制型。外在控制型的人相信命运或运气,而内在控制型的人相信自己可以掌握更大的控制权。在关心生态问题上,内在控制型的消费者可能会积极看待绿色生活方式,从而更可能购买绿色产品。相反,外在控制型的消费者面对污染问题会有无助的感觉,认为自己买不买绿色产品对整个环境的改善于事无补。

③教育水平对人的行为影响巨大。

一般来说,受过良好教育的人更能正确认识人类与环境的关系,更具有社会责任感,更能接受绿色消费的观念。国外学者的研究成果也表明,年轻、受过良好教育政治上比较自由的人群比其他人群更关心。我国的研究也表明,教育水

平最高的一组消费者对绿色产品溢价接环境受能力最强,对以往购买绿色产品的价格满意度最高。

(3)消费者心理因素

①绿色消费行为源于消费者追求生活品质的动机。

当消费者基本的生理需求满足以后,他们开始追求超越物质的生活,向往美好的生活品质,关注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关心人类与自然的可持续的、协调的发展。

②人们的态度与绿色消费行为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关系。

态度是一个人对某些事物或观念长期持有的好与坏的认识上的评价、情感上的感受和行动倾向。德国学者巴得加的研究认为,一个消费者对污染问题的认识程度会影响他对环保的态度,对环保的态度又会影响他对绿色生活方式的态度,对绿色生活方式持积极态度的人会参与绿色产品的购买和消费活动。简单地表示,即对污染的认识环保的态度——对绿色生活方式的态度——绿色消费行动。

③学习对绿色消费行为的产生、强化有极大的影响。

人们绿色消费意识的产生和绿色消费的实践行动,主要来源于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损害了人们的正常生活,引起了人们的密切关注;二是环保知识的普及推广,全社会对环保运动的推动,提高了消费者在环保方面的素质。三是消费者的个人绿色消费经验的积累,从中感受到绿色消费对自身和社会的好处。比如一个消费者开始尝试了绿色食品,出现了好的效果会产生强化作用,增强他对绿色产品的好感和信心,然后也许会扩大绿色消费的范围,如购买节能家电、绿色家具等。

4.2绿色消费行为特点

女性消费者更喜欢绿色产品。调查显示,有的女性50.9%和39.7%的男性在购物时特意选择绿色产品。

老年消费者购买产品时很少特意选择绿色产品。调查显示,只有20.3%的50岁以上的老年消费者在购物时特意选择绿色产品,这与老年消费者收入水平相对较低,对绿色消费了解不多有关。而岁及以下21-35岁和36-50岁这三个层次的消费者的选率大体一致,分别为40.7%.44.85.46.3%,相对来讲,青少年是绿色产品的积极消费者,这与父母对孩子的关爱是分不开的。

绿色产品的消费需求受收入水平的影响较大。调查显示,月收入在6000元以上的消费者有半数以上的人在购物时会特意选择绿色产品,而月收入800元及以下的消费者特意选择绿色产品的只有38.5%,相差个11.5%百分点。这也验证了收入水平影响绿色消费观念形成的结论。

参考文献:

[1]何志毅.对绿色消费行为者生活方式特征的研究[J].南开管理评论,2004,(3)

[2]任文静.浅谈我国现阶段绿色消费行为的引导[J].江苏商论,2005,(6)

[3]梁琦.论绿色消费与观念更新[J].消费经济,1995,(4)

[4]李明生.试论绿色消费观[J].经济学动态,2000,(8)

[5]王润如.以全新的理念驱动绿色消费[J].消费经济,2001,(5)

[6]周雪梅.绿色消费:一种全新的消费理念[J].,商场现代化,2007,(4)

[7]同继红.浅议绿色消费[J].中国环保产业,2007,(3)

[8]樊茗玥.影响绿色消费行为者心理因素的问卷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7,(12)

[9]邓国用.发展“绿色消费”是当今的大趋势——“绿色消费”研讨会综述

[J].消费经济,2001,(06)

消费心理学的相关论文3000字篇二

《论大学生消费心理问题与对策》

摘要: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消费群体在日益扩大着,现如今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他们的消费也是社会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在现代社会的消费观念、生活方式、流行时尚的影响下,消费心理和行为往往产生彼此间的相互影响,产生了与其他消费者不同的消费需求,具有比较特殊的消费心理,外观为不同的消费行为。同时,大学生是大众文化及消费的前端,但是由于社会环境的影响、学校消费教育的缺失、大学生个性心理特征等因素的影响,在大学生群体中还存在许多不良的消费心理,需要社会、学校以及个人通过加强价值观教育和消费教育,让大学生学会科学理性消费,以构建大学生健康的消费心理。

关键字:大学生;消费心理;问题;原因;建议

一、大学生消费心理现状

消费心理是指指人作为消费者时的所思所想,是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和消费商品过程中的一系列心理活动。它是消费者对客观消费对象与其自身主观消费需求的综合反应。大学生所受的教育、大学生所处的特殊的校园环境、大学生的年龄特征等因素的影响,使得大学生成为社会上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具有有别于其他群体的消费心理特征。

作为当代大学生的一员,对现在的大学生生活费状况还是比较了解的。就以我们安理工的学生来说,具体到我们班级,现在月生活费总体状况为:一般大学生的月生活费低者700到900元,高者1300元以上元以上。他们日常消费资金来源有家庭,贷款、勤工俭学和奖学金以及平常做兼职的工资等渠道,不过还是以家庭为主。大学生日常消费构成包括:饮食消费,它算是大学生最基本的消费支出;学习消费,主要是花费书报费、学习用品费、考证费和电脑消费等;休闲娱乐消费,大学生的休闲娱乐消费的项目比较多,如上网、练歌、看电影、旅游消费等;人际交往消费,这种消费是在和老师、同学和朋友的相处之中,主要是同学之间,与老师之间的人情交往并不多;服饰消费,许多大学生比较注重自己的形象,在大学刚开始的时候关注较少,尤其是到了高年级,面临就业的大学生这项消费的比重更高;恋爱消费,在谈恋爱的大学生中,恋爱的消费是一笔较大的开销。

二、大学生消费心理问题

消费者购买商品的心理活动是消费者在购买行为的全过程中发生的系列心理活动,它是消费者对客观消费对象与其自身主观消费需求的综合反应,是消费的一个决定性因素。现代大学生在消费心理上表现出以下特点:

1、盲目消费

大学生在校生活,由于大部分是第一次远出家门,可以说是刚开始接触社会,在消费的时候,并没有更深刻的消费意识,消费经验不足,消费目的并不明确,只知道自己缺什么。却不知道自己明确的缺少什么,买什么样商品,具体有什么样功能。造成决策失误,而只是有一种盲目的跟从心理。比如说,有部分大学生是追星族,也有那么部分是爱美族,在看到某广告中某知名明星为此产品代言,就会盲目的认为明星代言的就一定好,因为这一个明星效应,大学生就会盲目的不假思索的购买此产品,也不会考冷静的考虑此产品的用处、功能与自己所需要的产品具体差别及一些其他的问题。虽然,作为大学生应该有自己独立的判断能力与消费观念。但是,当今社会的快速进步并不让人反应过来,就把这产品淘汰了。

2、从众心理

趋同心理表现为消费者看到别人购买某种物品时这一物品自己并不需要,但也随之去购买。消费的目的,只是为了让自己保持与社会群体的所谓一致性。这种从众心理虽然不只是表现在大学生身上,但对大学生来讲,任意的跟风带来的结果未必是好的。

大学的校园生活也算是接触社会,生活的社会性,使得他们在消费心理上会受到社会环境和社会群体的影响及周围同学压力下产生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并呈现出“从众”的现象,为使自己保持与社会群体的一致性。大学生消费时由于自身的群体化特征,往往采取与大多数人相一致的消费行为,多数大学生在消费过程中“从众”性较强,这也就是大学生消费时的“趋同心理”。最近的“快餐”一词,成了大学生伙食的主要来源,本来大学生中的生活方式并不是固定的,可以说是方式不同,快餐的出现,经过大量的宣传,同学们一个个都在网上订餐,一些不了解情况的学生发现自己跟不上潮流,就也会放弃自己以前的生活方式跟着订餐。虽说订餐方便了大家吃饭,大学生订餐会把他们固定在寝室中,在外活动的机会大大减少。

3、攀比心理

大学生的攀比心理是基于大学生对自己所处的阶层、身份以及地位的认同,从而选择所在的阶层人群为参照而表现出来的消费行为。大学生推崇世俗化物质享受时,在群体模仿式的消费行为中自然会滋生压倒对方而求独领风骚的畸形心理,从而产生攀比消费。当代的大学生受社会文化,家庭环境以及同学间的攀比行为影响,过分追求时尚和名牌。人们总是选择他人作为自己的参照标准。大学生在生活、学习、人际交往及休闲娱乐中,总是有意无意的与他人比较,以求得心理平衡,获得自我认同。凡此种种虽然不是主流,但都不容忽视,就拿最近风靡全球的iPhone6来说,大学生认为iPhone6是身份的象征,也不管是哪种职业身份象征,看到网上疯传,身边家庭比较富裕的同学朋友买了一个,就自己非要买,想着法子的凑钱,虽说没有到卖肾的地步,但也是省吃俭用几个月才可以拥有,有的甚至不考虑家庭经济情况,向父母要钱,花他们的血汗钱。它既给家长加重了经济负担,也阻碍了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甚至会导致部分学生滑向歧途。因此,如果是不考虑自己的经济状况,一味地攀比会促成不合理的消费行为,这样也将会扭曲大学生的心灵。

4、炫耀心理

许多大学生以拥有各类名牌物品作为炫耀的资本。这种现象实际上反映出大学生心理上的一个症结,用富裕的物质生活来充实美化自己的形象,或以此来提高自己在集体中的地位和显示自己的社会价值。尤其是一些家庭条件好而学习成绩不甚理想的学生更想以此来塑造自己的形象,以求得心理的平衡。这种现象也会对周围的同学产生影响,导致重物质的消费风气。校园里的这种炫耀之风,不仅玷污了大学生的声誉,还腐蚀了大学生的心灵,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

5、人情娱乐消费

除了上述的几种情况的消费,当代大学生的精神消费也是比较的严重。就拿人情娱乐消费来说,当代大学生人际关系的类型繁多,师生、同学、朋友、社团等等,大学生发展和延续这些人际关系,在某些情况下就不得不以人际人情消费为依托。现代社会本就是由人与人之间关系组成的,大学生中的正常的人际人情消费本无可厚非,但有些大学生人际人情消费过了度,消费项目增加、消费水平增高、消费比重扩大、消费金额膨胀,并呈现出愈演愈烈的趋势,这就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了。

6、恋爱消费的比重不断上升

现在的大学生已经算是成年人了,在大学里认为大学恋爱是一门必修课,无论是学校还是社会对大学生的恋爱行为均采取默许的态度,已经成年的他们有追求个人生活的权力,甚至有家长鼓励自己的孩子去恋爱。然而大学生在恋爱中的消费数额也在逐年增加。每个月少则几百元,多则上千元。这笔消费在大学生每月消费中占据着很大的比重。虽然大多数的大学生承认,为了追求情感需要一定的物质投入。但在现实中,却经常的难以理性把握适度消费的原则。

三、影响大学生消费心理的原因

在大学生消费的问题上,大学生消费中出现上述不良消费心理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不能用传统的教育方式以期达到抑制大学生消费的目的。作为引导者,应更多地关注现代大学生的消费状况,把握大学生的消费心理特征和行为导向,实施与时代相适应的消费教育,使大学生自觉自愿地做到个性、文明、科学适度的消费。

1、社会文化因素

一般来讲,社会文化决定社会心理。大学是文化的集中体现地和传播地,大学校园文化的特征是具有开放性和超前性的。大学时代是人生的重大转折点,是为了以后的生活和工作奠定重要的基础。大学生的消费意识因其心理发展尚不成熟而表现的容易受外界的影响。

首先,现在的大众媒体广告传播是影响当代大学生消费行为的重要的社会文化背景。媒体的传播力量影响着大学生的消费倾向和消费选择,尤其是现在各类明星所代言的产品慢慢地成为大学生消费时的第一选择。大量的广告在大学生消费中起着重要的催化作用与示范效应,诱导甚至支配着他们的消费行为。媒体文化的传播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产生深入的影响,它是时尚及流行迅速传播的快捷途径,同时也具有更鲜明的主题和个性化的表现形式,这是大学生消费日趋个性化的社会根源。

其次,大众文化的日趋多元化也是影响大学生消费结构多样性的重要因素。大学生最先步入的不是人才或者劳动力市场而是消费市场,他们的消费观念或消费方式促进了其生活方式的变化。大学生多样性消费特点的根源在于大学生多元化价值目标的存在。这种多元化的目标,一方面使大学生的思想活跃,有益于大学生充分发挥个人的聪明才智和创造能力,善于理财、理性消费。另一方面,也可能导致大学生受不良倾向的影响,出现一些消极的消费类型。

2、家庭环境因素

我们这一代的大学生大多都是独生子女,家长从小把自己的孩子视为家庭的重心,有些家长对孩子过度呵护。家长对孩子的消费基本上都是实行满足供应的政策,做父母的总有“再苦不能苦孩子”的想法。同时,父母对孩子的消费行为也是基本上不过问,有求必应。但是,父母这种对孩子的溺爱行为并不只是对孩子的爱,而更大程度的强化了大学生的这种消费欲望,使其消费欲望膨胀,认为无论怎样,父母都会对自己有求必应。尤其是经济条件相对优越的家庭更是为大学生的高消费提供了经济基础,创造了各方面的条件,使他们自身有一种高于别人的优越感,这些学生的高消费行为也在一定程度上给身边的同学起了误导作用。经济条件相对一般的家庭,经济上得到基本的保证。但经济条件差的家庭往往都会节衣缩食,举债借钱甚至卖血也得满足子女的需要。这些,充分显示出现在社会的家庭环境对大学生的消费行为的影响是很大的。

3、个人因素

大学生正处在迅速走向成熟,而又未真正成熟的阶段。在家从小有家长的关怀和呵护,中学面临高考的压力,许多家长为了避免他们分散学习精力,从来不要求他们分担家里的经济状况,因此有许多学生不知金钱的来之不易,不了解家里的困难,也没有理财的过程和经验。到大学后又远离家长独立生活,在不正确的消费观的误导下,他们不会有计划的开支,也不会考虑父母的感受,只知道伸手要钱。此外,还有虚荣消费和情绪化消费也是大学生消费中常见的现象。

四、大学生消费行为的建议

1、优化社会消费环境

环境对人大学生消费的观念理性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从全社会的大环境来说,要大力培养科学、理性的消费观,要旗帜鲜明地反对奢侈、腐化的生活方式。

1.1倡导文明消费。通过倡导文明消费,使大学生树立科学的消费价值观,弄清什么是正常的、适度的、健康的消费;什么是有害身心健康的不良消费,从而正确地评价和选择自己的消费行为。提高大学生对国情、社情和家情的认识,要对学生的消费加以科学的指导,使大学生的消费步入健康、科学、适度的轨道。

1.2消除不良消费。有些大学生一味地想得到情感上的满足和心理上的平衡,而不顾目前个人和家庭的经济承担能力去赶时髦、追新潮,这样的消费追求会使内心满足是永无止境的。这不仅会助长讲名牌、好攀比、爱虚荣等不健康的消费观念,还会出现过度消费的情况,带来不必要的浪费。因此,应该在大学生中倡导文明消费行为,加强自身修养,抵制畸形消费,消除不良消费。

2、校园加强学生管理

2.1高校应进行适当的消费和理财培训。当前大学生在消费上追求的不再是温饱,而是如何实现理性消费、如何提高消费品位。适当的理财知识应纳入高校的辅导或选修课程,通过灵活的形式和鲜活的内容对大学生消费和理财行为进行培训,以培养大学生健康向上的理财及消费习惯。

2.2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学校要密切关注大学生的消费动向,现在大学生精力旺盛,学有余力,如果校内缺乏让其消耗过剩精力和时间的文化氛围,他们必然会跨出校门。可以加强校园文化的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通过有组织、有目的是活动,把大学生的兴趣吸引到追求健康的精神生活上来,形成良好的消费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并进行适当引导这对于大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都是大有裨益的。

3、个人自我加强约束

大学生要学会记账和编制预算。这是控制消费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做一个简单的记账簿,抽空整理一下,就可以掌握自己的收支情况,看看哪些是不必要的支出,哪些是可以控制的支出,哪些是可有可无的支出,对症下药,对今后的开支作出必要的修改,达到控制的目的。

总结

大学生是国家未来消费时尚和方向的领导者,是将来的主力,而且他们的消费方式对整个市场有一个引导的作用,因此应正确引导大学生的消费心理,关注大学生的消费,社会、家庭以及校园合理的教导大学生消费都是很有意义的。现代大学生消费也会为整个社会商品消费的起到“指示灯”的作用。要关注大学生科学消费的培养,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把大学生的兴趣吸引到追求健康的精神生活上来,形成良好的消费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并进行适当引导这对于大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都是大有裨益的。

参考文献:

[1]张旭亮:大学生消费行为及消费心理探析.边疆经济与文化,2005,(11)80-82

[2]刘志伟:在校大学生的消费心理特点及企业营销策略.商业研究,2002,(24):85-88

[3]彭小丁:目前我国大学生的不良消费行为及其对策研究.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16-26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