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献对成功的作用
奉献是利人,也是利己。有时奉献对成功产生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以下是小编分享的奉献对成功的作用,一起来和小编看看吧。
奉献对成功的作用篇(一)
● 地点:潮州迎宾馆
● 人物:陈伟南
陈伟南,爱国实业家、香港潮属社团总会创会主席。1919年出生于广东省潮安县沙溪乡, 1936年毕业于广东省立韩山师范学校,翌年赴港谋生。几经辗转,半辈辛劳,他创办实业,辛勤经营,成为港澳工商界的佼佼者。他满怀仁爱之心,投身慈善公益事业,二十多年来,累计捐资过亿元,对发展祖国文教和各项公益事业作了杰出的贡献。他情系桑梓,积极承担企业社会责任,在家乡捐资办学、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即便是在90多岁高龄,他仍然时不时回到潮州走走、看看。
趁着老先生驻留潮州之机,本报邀其做客“道德讲堂”, 与我们分享他的人生经历和感悟。从这位经历了近一个世纪变迁的老人家身上,年轻一辈能学到对待奉献、幸福、财富和健康的态度。
■语录
● 几十年来我用我的座右铭做人生的导航:事业的成功在于努力,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我不管你身家多少,就看你对社会奉献多还是少,人生的价值应该体现在于此。你有很多钱,不拿出来奉献,那跟你没有钱就没区别。
● 一个青年,他有心向学,如果因为交不起学费放弃了,这是社会国家的损失,因为青年是国家未来的希望。我作为老一辈人,能支持的我都会尽力支持。人生都会有很多挫折,年轻人可能遇到失败会陷入彷徨,会自暴自弃,我也很愿意通过与他们座谈,给他们指导。
● 做公益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一个人,谋生当然是第一位,能生存之后,有能力就要投身公益事业。如果在有能力的情况下,不去做公益,我觉得那是违背人生价值的。
财富与奉献
奉献不论钱多钱少
潮州日报:最初是什么想法让您在事业有成后转身投入公益事业的?
陈伟南:我小时候不懂什么是“租界”,大人告诉我,就像在家里划一块地方给外人使用。我追问“怎么能这样?”大人又告诉我,我们国家弱,没办法。我年轻时,离开家乡外出打拼,当时的外国人是把中国人视为“三等公民”的。在上海租界还挂起“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牌子,种种事情,我看在眼里,心里那种爱国的情感就更强烈,那时一心希望祖国强大,我们这些在外的中国人就不会被看不起。所以,那时就想,等有能力的时候,一定尽力帮助自己的国家强盛起来,让中国人也能扬眉吐气,就是这样的想法,才促使我在事业有成之后投身公益。今天看来,这个梦想没错,而且越来越近了。
潮州日报:现在是什么理念让您坚持在家乡公益事业上不断投入?
陈伟南:我想要帮助别人,如果仅仅送钱给需要帮助的人,钱总有用完的时候。“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所以这近30年来,我在公益投入上,对教育事业有比较大的倾斜。把更多的资金投在教育事业上,帮助人们学到谋生技能。只有国人有文化、有知识,才不会被外国人看不起。而且,国家的教育事业发展得好,科技发展起来,国力才会随之强盛。这是我从过去的经历中体会到的。现在事实也证明,我的选择是对的。
潮州日报:您怎么定义“奉献”?
陈伟南:有不少年轻人在网上给我留言,说他现在要努力打拼,赚到很多钱后再像我一样捐出来助人。但其实要我说,做公益事业并不是一定要拿出很多钱送给他人,不是只有富人才能做公益,普通人也可以。一个人需要帮助,我们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帮助他,这就是公益。奉献不一定需要金钱,即便需要,也无所谓钱多钱少。一个人没饭吃,我们送碗饭给他,一位老人过马路,我们去搀扶他,这些都是奉献。
财富应该发挥作用
潮州日报:您认为一个人拥有了财富之后,应该怎样处置他的财富?
陈伟南:如果辛辛苦苦赚了很多钱,却只是存在银行,不拿来为社会做贡献,那么这些财富也是没用的,跟他没钱时是一样的。就像搞科技研发,就应该是为了运用技术,如果有技术却只保留在书上而没有拿出来使用,跟没有这些技术是一样的,是不是?所以一个人积累了相当的财富之后,要懂得把财富拿出来回报社会,建设也好、帮助有需要的人也好,要奉献出来,财富才有意义。
有位知名人士说的几句话我一直印象深刻,他说:“权力是暂时的”,因为他总会退休的;“金钱是他人的”,因为钱生不带来死不带走,你存在银行里,也是那些向银行贷款的人在用;“身体是自己的”,这个很简单,就是健康很重要;“名誉是永久的”,你对社会有贡献,待人很好,所到之处人们就都敬重你。这几句话让我懂得怎样看待权力、怎样处理财富。
一直以来我也这么做,比如我资助很多学生上大学,他们因为是受助才有了读书机会,所以会更努力,现在这些人多数都事业很成功,我也很开心。
十几年前,我曾帮助一个孩子上大学。到了第二年的时候,他家里觉得不好意思再接受资助,想卖掉家里唯一一头牛筹集学费。牛是维持生活用的,我知道后就不同意,表示继续支持他。后来那孩子毕业成了教师,就能自食其力,还供他弟弟上学,现在两人都工作了,他们家庭就过得好起来了。我当时用了很少的钱,帮助到他们整个家庭,那些钱就是真正发挥了作用,你说这值不值得我高兴?
潮州日报:对于没有巨大财富的普通人,您觉得他们该怎么做?
陈伟南:财富的积累是一个艰难的过程,这个过程需要刻苦耐劳,所以,对于没有财富的穷人,应该“人穷志不穷”,努力奋斗。潮汕地区漂洋过海的华侨很多,大部分成功的人都是从打工开始的,而且成功的人毕竟只是少数,古话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这是做人的基本道理。
作为年轻人,吃苦耐劳是很重要的品德。特别是刚进社会的年轻人,就业时不能对金钱斤斤计较。我知道现在毕业的人很多,就业很困难。但你必须看到事业的前途,有前途的职业就算目前回报不多,也要努力做下去。
建议与期望
年轻人奋斗要因时制宜
潮州日报:对于正在承受生活重压的年轻人,您有什么建议?
陈伟南:现代社会竞争大压力大,年轻人也抱怨。比如房价问题,现在很多年轻人还是认为没有房子就成不了家,可是房价那么高,跟他的收入根本不成比例,这个问题不只是大陆才有,香港现在的年轻人也面临这个问题,他们也很彷徨。对于这种情况,我想年轻人应该“因时制宜”。
我刚到香港的时候,条件也很困难。那时在香港的进出口贸易商行做事,一个月赚10元,我耐住性子做了七八年。可后来遇到日本攻打香港,导致香港与外界隔绝,进出口做不了。但那时候我在街边做点小生意,反倒慢慢积累了财富。可没几年,家里父亲年老需要我照顾了,我又回到家乡,农村里做不了小生意。为了能生存,我种田、养猪,什么农活都干,也不会挨饿。这就证明一个人刻苦耐劳,因时制宜,就一定能生存。
我有个亲戚,一个月工资扣了社保只有几百块钱收入,怎么生存?他就利用工作之余的时间去做别的事,去帮人冲洗相片,收入就增加了。人就应该这样,不能坐以待毙,要学会变通,因时制宜,寻找机会,寻求突破。
父母不要溺爱孩子
潮州日报:比起您这一辈人,您感觉现在的年轻人抗压能力是不是弱了?
陈伟南:眼下的年轻人抗压能力的确不高。为什么这么说?第一,现在生活好了。我们小时候,无所谓“享受”,父母能做的,就是让孩子能吃得饱,无所谓零花钱,一年到头有双新鞋就高兴很久,其他的都顾不上。现在基本每个家庭一个“小皇帝”,要什么就给什么,非常溺爱。生出来要养,要供他读书,这是理所当然。可读书毕业了,还要给他找工作,工作安定了,要给他张罗成家……全程安排妥当。在我们那时候,这些事情都要靠自己面对、自己解决,所以我们那一辈的人很早就独立了。
还有,现在社会上一些“富二代”,这些孩子拿父母的金钱大肆挥霍,一点也不心疼父母挣钱时的辛苦,又没有学到赚钱的本事,我见多了这样的事,觉得这是很不好的行为。年轻人绝不能染上这种挥霍的恶习。刚走上社会,要做正经事,不走邪路。勤俭、努力是最起码的。明明一人吃饭两三个菜就够,非得点八九个菜摆满桌,就是暴殄天物。
所以我也认为,为人父母的,不应该太溺爱孩子,也不要把所有财产都留给儿女,留够他们不挨饿,剩下的应该拿出来帮助社会有需要的人。
知足与宽容
幸福的关键是“知足”
潮州日报:现代社会节奏加快,人们普遍感到生活压力大,有些人抱怨物质条件提高了,但幸福感却降低了,作为一位长者,您是如何看待“幸福”这两个字?
陈伟南:把幸福和金钱挂钩,我认为未必就是对的。幸福与金钱是两码事。一个人如果赚很多钱,然后花钱去享受,他也不一定能感到幸福。比如一个公司的总裁,他每天要思考很多经营管理的问题,甚至连休息的时间都没有,那么他未必是幸福的。我觉得幸福的关键在于“知足”,赚到钱能满足生活需要了,就要知足,要珍惜已经拥有,这才会有幸福感。知足以后,再去努力发展,如果永远不知足,赚到再多的钱,也不会觉得幸福。而且,就算拥有很多钱,可如果不健康,生病了,同样也是不幸福。
待人要有宽容之心
潮州日报:在您90多年的人生经历中,您都如何对己与待人?对于年轻人的待人处事,您有什么建议?
陈伟南:人生在世,要想别人对你好,你必须先对别人好。如果有人对你不好,你还是对他好,那他总有一天会觉悟,发现自己不对,最后矛盾就能化解。而如果那个人对你不好,你以牙还牙,对他不好,那两人可能成为仇敌。
所以我常常对孩子说,凡事要学会包容,如果遇事就爆发出来,那事情就更加不可收拾。总之,对人应该有一种宽容的心。年轻人,火气总是比较盛的。但我是比较自律的,我年轻时,每天晚上入睡前都会反省,对自己一整天所做的事进行检讨,看看自己今天哪里做得不好,有没有待人不好,这样明天还可以改进。
健康与心态
没有健康一切免谈
(采访进行了近一个小时,考虑到老先生的年纪,我们不敢叨扰太久,没想到老人家精神极佳,谈兴未尽,主动与我们谈起身体健康的问题。)
陈伟南:我还想讲一讲健康的问题,没有健康,事业、幸福什么都不用谈了。
坚持早睡早起,注意饮食,坚持多运动,这是身体健康的重要秘诀。这么多年,我每天晚上10点前睡觉,早上5点前起床,每天都有锻炼身体。对身体不好的食物,比如煎炸的、辛辣食物我向来都不吃。像早餐,就只吃红薯、玉米这些食物。
良好的心态也是很重要的,我这个人很少发脾气,对一些烦心事经常“一笑置之”,这也是我保持身体健康的关键。20多年前,我公司有一名员工把公司40多万元货款给私吞了,我没有发怒,也没追究。我觉得,钱没了就没了,打他骂他钱也拿不回来。总之,保持良好的心态,以爱心对人,人才会健康长寿,生活才会过得好。
奉献对成功的作用篇(二):奉献的意义
奉献:“奉”,即“捧”,意思是“给、献给”;“献”,原意为“献祭”,指“把实物或意见等恭敬庄严地送给集体或尊敬的人”。两个字和起来,奉献,就是“恭敬的交付,呈献”。
简单的说,“奉献”指满怀感情的为他人服务,做出贡献,是不计回报的无偿服务。
回顾历史上所有奉献人生价值的人,他们为人类积累的财富有些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如果说汉字是‘一字千金’的话,这也是需要通过至理名言来表现的。而用有限的语言表达出永恒的真理和智慧,这种奉献对于人类来讲就是永久的精神财富。
神对于他造成的人有着自己的安排,不仅向全人类奉献出《圣经》预言这样的经典,还曾献出自己的儿子耶稣基督来替人受罪而遇难。显而易见,神的作为也是为了未来而准备的。在此之前的人还曾开创了佛教文化、道教文化、儒家文化等,以及更早时期的《易经》与命名事物、表达思想的初级语言体系。
奉献对成功的作用篇(三):奉献与名人故事
1)、爱迪生一生有1000多项发明。这无数次试验的时间从哪里来?就是从常常连 续工作两天三天的极度紧张中挤出来的。后来不断的挤出时间,所以他永远有用不完 的实验时间。从而变成了科学家。
(2)、鲁迅以“时间就是生命”的格言律己,从事无产阶级文艺事业30年,视时间 如生命,笔耕不辍。
(3)、巴尔扎克用如痴如狂的拼劲,每天奋笔疾书十六七个小时,即使累得手臂疼 痛,双眼流泪,也不肯浪费一刻时间。
(4)、爱迪生为了科学发明,紧紧抓住每个“今天”,每天都工作十几个小时,除 了吃饭、睡觉、活动,几乎没有闲过。每天延长工作时间就等于延长了生命。因此, 当地79岁生日时,便称自己是135岁的人了。爱迪生生活了85岁,仅在美国专利局登 记的发明专利就有1328项,平均15天就有一项发明。
(5)、我国国画大师齐白石,坚持每日作画,除身体不适外,从不间断。85岁那 年,一天他一连作画四幅后,又特为昨天补画一幅,并题字道:“昨日大风雨,心绪 不宁,不曾作画,今朝制此补之,不教一日闲过也。”
(6)、“不教一日闲过”,所有业有所成者莫不为此。请看鲁迅最后一年(1936 年)的生命历程,从一月到十月(10月26日逝世),卧床8个月,还写杂文和其他文 章54篇,翻译《死魂灵》第二部残稿三章并作附记两则,复信270多封,并给不少青 年作者看稿,病中坚持写日记。病逝前三天,还给一翻译小说写序言。在逝世前六年 的时间,鲁迅一直住在上海虹口公园附近,从他的住地到公园只有几分钟的路程,却 从没去公园玩过。这就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功夫都用在工作上"的鲁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