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鸟世界上最小的鸟

2017-05-15

不知道大家对鸟的认识有多少呢,对于鸟的种类、知识和习性又有多少呢,今天小编就带大家了解一下鸟吧。

鸟的知识

鸟类通常是带羽、卵生的动物,有极高的新陈代谢速率,长骨多是中空的,所以大部分的鸟类都可以飞。最早的鸟类大约出现在1.5亿年前。他们的身体呈纺锤形、前肢特化为翼,体表有羽毛,体温恒定,肌胸发达,骨骼愈合、薄、中空,脑比较发达。有气囊可以进行双重呼吸,没有膀胱则可以减少身体质量。这些身体特征都很适应飞翔。

鸟的种类

1、凌波仙子———游禽

游禽善于飞翔、潜水和在水中捞取食物,却拙于行走。我省有70多种游禽,多在洪湖、沉湖、龙感湖、梁子湖等江汉湖群,为冬候鸟,著名的“洪湖野鸭和大雁”就属于这一类群。

2、湿地之神———涉禽

湿地是地球上最富饶的自然环境,中有水生昆虫、软体动物、甲壳类、鱼、虾、蛙等动植物,为涉禽提供了丰富的食物,而那些茂盛的水生植物,又为涉禽提供了良好的隐蔽场所。涉禽大多数具有嘴长、颈长、腿长的特点。我省水域生态环境比较适合涉禽的生息,近几年,来我省涉禽的数量大幅增长,分布越来越广。常见有鹭科鸟类。

3、空中雄鹰———猛禽

猛禽有强大有力的翅膀,弯曲锐利的嘴、爪和敏锐的眼睛,能迅速无声、自由地升降,准确无误地捕食猎物。我省有猛禽51种,著名的有金雕、白尾海雕、红隼等。

4、攀援冠军———攀禽

攀禽的攀援本领名不虚传,它们凭借强健的脚趾和紧韧的尾羽,可使身体牢牢地贴在树干上,攀禽中食虫益鸟比较多,如啄木鸟、杜鹃、夜鹰等。

5、竞走健将———陆禽

陆禽的腿脚健壮,具有适于掘土挖食的钝爪,体格壮实,嘴坚硬,翅短而圆,不善远飞。雌雄羽毛有明显差别,一般雄鸟比较艳丽。繁殖期常一雄多雌,雄鸟间有激烈的争偶行为,并有复杂的求偶表现。如白冠长尾雉、红腹锦鸡、白颈长尾雉等等。陆禽分鹑鸡和鸠鸽二类。

6、无冕歌王———鸣禽

在鸟类王国中,鸣禽是极富生机和色彩的一大类群。鸣禽种类数量最多,绝大多数以昆虫为食,是农林害虫的天敌,著名的有灰喜鹊、喜鹊、黄鹂等。鸣禽体态轻盈、羽毛鲜艳、歌声婉转,多可欣赏

鸟的习性

1.繁殖

春天来临,绝大多数鸟类不再像冬天那样喜欢群居生活,而是各自忙于选择理想的地方求偶筑巢。在繁殖期间.每一对鸟都要占有一块地盘.作为活动和取食的范围并在其中筑巢.这块区域叫巢区。有了巢区.鸟就不需为寻找食物而长途跋涉,避免在同种之间相互干扰,这对孵卵和育雏都有好处。巢区由雄鸟选择占据,其大小各不相同,主要与食源的多少有关。雄鸟发情比雌鸟早,常在巢区内鸣啭,还用炫耀羽毛和特殊的姿态动作吸引雌鸟并向雌鸟求爱。通常雄鸟有保护巢区的行为,不准其它同种个体进入,如果在发情的雄鸟巢区内放一个同种雄鸟的剥制标本,再播放此鸟呜叫的声音,会使这只雄鸟大声呜叫,甚至发生攻击行为。大多数鸣禽只是在发情期间结成配偶,也有些鸟类(如鹤类、雁类等)其配偶关系可以长期保持。

鸟类在占领巢区、选好配偶之后,就开始筑巢安家。多数鸟类筑巢由雌鸟独自承担,也有雌雄鸟共同筑巢的,如家燕等。鸟巢的主要作用是保持亲鸟孵化的体温.也有利于亲鸟育雏。鸟类巢的材料一般随周围生物而就.如纤维、兽毛、羽毛,泥土、地衣等。根据巢的位置,可分为地面巢、水面巢、建筑巢及编织巢等。雉、雁、鸥、鹬类鸟以及鸣禽中的百灵鸟、云雀、柳莺等,在地面土壤上筑巢,有的直接把卵产在地面的凹陷处。小鹧鹛,红骨顶、董鸡等鸟在水面上筑成浮巢,这种巢可随水升降,水波对幼鸟不会造成危险。翠鸟、沙燕等鸟是在岩边堤基或砂土峭壁挖掘坑道状的洞穴作巢。啄木鸟、山雀、戴胜、鸳鸯利用天然树洞作巢。但啄木鸟必须自己凿洞,而家燕等要在建筑物和屋檐下做巢。鹭类、鸠鸽类等在树上用树枝编织巢,十分简陋。伯劳、黄鹂、卷尾、寿带、大苇莺等能作杯巢。短翅树莺、文鸟等为球状巢,棕扇尾莺、攀雀为瓶状巢,缝叶莺为袋状巢(图11)。

鸟类在筑巢结束之后,即开始产卵、孵化。鸟卵的形状、颜色等各种各样,大多数鸟卵呈椭圆形.啄木鸟、猫头鹰、翠鸟等是球圆形卵.金眶鸭、燕鸥及一些海鸟是陀螺形卵。洞穴内筑巢的鸟卵多为白色.但大多数鸟卵上有各种各样的斑纹.如斑点,块斑、环斑、条纹等.形成保护色,不易被敌害发现。每窝卵的数目也各有不同,一般小型鸟类每窝产卵4—6枚,天鹅每次产卵1—2枚.鹤类、鸠鸽产卵2枚,雉、鸭产

卵多达一二十枚,有些人工驯化饲养的雄、野鸭产卵可达30一60枚。产卵的时间多在清晨。雄鸟羽色特别艳丽的鸟类多由雌鸟孵卵,两性羽色差别不大的鸟类一般雌雄都参加孵卵。鸟体和卵接触的部分羽毛脱落,形成孵卵斑.该处的敞血管发达,皮肤温度高,能促进卵的孵化。卵的孵化期,小鸟为13—15天,中型鸟类为20状鸟巢一25天,大型鸟类需更长的时间。例如,大山雀约15天,鸠鸽类l?天,雉约21天,野鸭24—28天等。

鸟类的雏鸟可分为早成鸟和晚成鸟。早成鸟在孵出时已经充分发育,眼已睁开。褪脚有力,全身披着丰富的绒羽,在绒羽干燥后,就能跟随亲鸟啄食。大多数地栖鸟或游禽,如鹑、难、鹤、海鸥、雁、天鹅、野鸭等鸟的幼鸟均届早成鸟。晚成鸟出壳时尚未发育,颈软无力,眼不能睁开,不能行走,全身光裸或只有少量的绒羽.需

要由亲鸟喂养,继续在巢内完成发育过程。雀形目鸟类和攀禽、猛禽等的幼鸟属于晚成鸟。鸟类抚育幼鸟的行为是一种本能。亲鸟在育雏期间十分紧张,每天喂食活动要用16—19个小时,每天喂食往返,如大山雀近百次,斑啄木鸟高达120次。亲鸟衔

食归来踩动树枝或巢时,幼雏就产生伸头张口反应.显示口腔内特别鲜明的颜色,如红色或黄色.以激发亲鸟的喂食本能。不张口的雏鸟,亲鸟不喂食。食虫鸟喂食时,亲鸟直接把食物送到雏鸟的口中。诲鸥、信天鹅、鸠鸪类等大中型鸟类.用反刍出来消化的粥状食物来饲喂雏鸟。雏鸟留巢的时间,鸣禽几乎和孵化期相等,一般在28天后才能独立生活。离巢的雏鸟,嘴和跗踺几乎到了全长,体重已接近于成年雌鸟,体色也和雌鸟相似,但仍保留一些幼鸟的特征,如嘴角有黄色,尾较成鸟短,羽毛较深暗等,又常结成小群活动,呜叫声比较尖细。

2.换羽

鸟类经过紧张辛劳的繁殖期。羽毛逐渐变旧、磨损或折断,因此,大多数鸟类在幼鸟离巢飞走以后便开始换羽。换羽过程有一定的顺序,缓慢而对称地进行,以不致完全丧失飞翔能力.但此期间飞翔能力圾弱,所以换羽期间鸟类多隐蔽生活。换羽的顺序,通常先从尾羽和飞羽开始,最后换体部羽毛。换羽时,左右翅在同一时间内对称地脱落羽毛.以保持与体的平衡.如燕鸥。也有些鸟类,如鸭科鸟类等,在换羽时飞羽同时脱落,失去飞翔能力,多集群藏匿生活,渡过它们一年中最危险,最困难的时期。换羽次数,大多数每年在繁殖后更换一次,燕子及一些猛禽在冬季换羽,也有些鸟类除秋季完成换羽外。在繁殖前还有一次部分分期换羽。

3.迁徙

野生鸟类到了秋季,绝大多数在北方繁殖的鸟类带着幼鸟成群结队迁往南方越冬。第二年春天再返回北方生儿育女。鸟类这种随季节周期的更替而往返的行为,称为迁徙。根据鸟类迁徙的性质,可把它们划分为候鸟和留鸟。留鸟是终年栖居.在繁殖季节也不迁走的鸟类。常见的有麻雀、喜雀等。候鸟是随季节的变化.沿固定的路线在繁殖地与越冬地之间移居的鸟类。观赏鸟经过人们的驯化,基本为留鸟。

迁徙的距离一般在2000—2500千米。飞行速度.通常小、中型鸟类每小时l0一40千米,日程100—200千米.飞行高度100—1000米,大型鸟类更高、更快、更远。

世界上最小的鸟

说起世界上最小的鸟,相信大家都不会陌生。那就是蜂鸟。蜂鸟作为一种美丽而又奇特的鸟,因其在飞行时,震动翅膀发出嗡嗡的声音而得名。

蜂鸟从分类上,隶属于鸟纲的雨燕目蜂鸟科,蜂鸟作为世界上体型最小的鸟,体重大约在2克到20克之间,体长大约在5厘米到22厘米之间。

蜂鸟是世界上最美丽的鸟类之一,羽毛颜色多为蓝色或者绿色,不仅如此,在它们的羽毛上,还分布着一层角质物质。这种角质,在阳光的照射下,会变得五颜六色,因此蜂鸟被人们赋予了“飞舞的宝石”的美誉。

蜂鸟的栖息地十分广泛,这或许与它们的食物有关。蜂鸟的主要食物是植物的花蜜,但偶尔也会吃一些小昆虫。每当蜂鸟将它纤细的嘴伸入花冠中时,其头部就粘上了许多的花粉,当它们再到其他花上采蜜的时候,就把一朵花的花粉传到了另一朵花上,这就有利的促进了植物之间的传粉。在繁殖期间,由雌鸟筑巢,孵卵和哺育雏鸟,是名副其实的“全职妈妈”。蜂鸟每次产卵2枚,但有时候也会3~4枚。蜂鸟的卵呈白色的椭圆形,孵化期大约为2到3周左右。当小蜂鸟孵化出来以后,母鸟便会开始辛勤的喂养自己的宝宝。在喂养雏鸟时,雌鸟通常盘旋在空中,将细长的嘴伸入雏鸟的嘴里,然后灌入蜂蜜或者小昆虫。虽然蜂鸟宝宝的体形很小,但食量却很大,每十五到20分钟就要喂一次。

虽然蜂鸟的体型小,但相比于娇嫩的花来说,仍然是不堪重负,所以蜂鸟在吸食花蜜时,不是站在花上,而是对着花瓣飞翔,在整个过程中,一刻也不能停。因为这个习性,使得蜂鸟的翅膀变得越来越发达,翅膀大约能占到蜂鸟体重的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

而为了保持悬浮的状态,蜂鸟的翅膀每秒能够扇动五十多次,而这是其他任何鸟类所望尘莫及的。除了这些,蜂鸟还有一个特殊的本领,就是无论处在什么样的角度,水平的,垂直的,亦或是倾斜的,蜂鸟翅膀总是水平的,以此可以看出,蜂鸟翅膀部位的关节是可以旋转的。

由于蜂鸟的运动量大,所以蜂鸟消耗的能量也十分巨大,导致。蜂鸟在白天必须大量的摄取食物,以维持正常的生命运作。所以人们见到的蜂鸟大多数都是在摄取食物的。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