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企业高管的薪酬福利
导语:一份上市央企高管薪酬排行榜引爆了网络。少数几个人组成的企业高级管理层决定着企业未来的命运,因此他们成为了一家公司里薪水最高的一群人这并不难理解。但网友高呼“看不下去”的是,部分企业是常年亏损,高管却仍然能够拿到高薪。这其中的原因是什么?这样的高薪究竟合理不合理?央企薪酬体制怎样设计才算合理呢?
据同花顺统计数据显示,截至4月28号,已经披露总经理薪酬的中央企业有323家,这其中既涵盖了国资委[微博]管理的中央企业,也包括了银监会、保监会等中央国家机关和大学等等机构直属的众多央企,可以说是中央管辖下上市公司的薪酬总排行。其中,中集集团总裁麦伯良以869.7万元年薪,不但夺取了央企总经理薪酬之冠,而且在所有已经披露的上市公司总经理薪酬中同样居于首位。
返回头去再看看,去年麦伯良也是第一名,连续两年蝉联央企“打工皇帝”。看在普通人眼里,这样的年薪足够让人瞪大双眼、张大嘴巴。不过年报显示,过去4年里,中集集团的净利润都在二三十亿的水平,开源证券高级策略分析师杨海认为,中集麦伯良坐上薪酬榜第一并不难理解:
杨海:出现这个应该不奇怪,因为他这个出现主要靠的是高端制造业,升级不要把它理解为是一个集装箱产业,他的概念就是一个高端制造业,这恰恰反映了咱们国家对这个行业发展,是我们目前急需发展的一些行业,这个行业整体的发展形势也是比较好的。
其实在发达国家资本市场这个高端制造业行业的利润回报应该还是相当可观的,这个应该没有超出市场的预期,这个行业恰恰又是一个人才密集和管理密集型的行业,离了这些高端的管理人才和高端的技术人才,这行业是发展不起来的。
分行业来看,年薪过百万的央企总经理薪酬中有近三分之一出身制造业,余下很多也集中在金融业、房地产业和批发零售业,似乎印证了券商机构的看法。不过,换个角度去比比看,这个薪酬榜的很多地方可能就没有那么合理了。
数据显示,比前一年薪酬涨幅在100%以上的有12家央企,其中*ST大荒总经理薪酬涨幅竟然高达2000%多,可公司的亏损还比前一年多了不少。公司连年亏损、业绩持续下滑,总经理的薪水却飘红,多少有些说不过去了。而披星戴帽连年亏损的央企里,仍然拿着高薪的总经理可不止这一位。其中,有的企业以强调“经营者个人贡献”为由,自定高薪酬;有的则宣称实行“股权激励”,高薪都有合理的说法。但不管什么方式、何种理由,都难以说服公众。
“高薪酬来自央企垄断”,成为社会舆论口诛笔伐的主要论断。财经评论员叶檀[微博]认为,关键并不在于薪酬多少,而在于很多央企的薪酬管理体系并不合理:
叶檀:央企高管的薪酬有合理的有不合理的,但是关键问题是我们没有办法给央企划定一个界限,说这个界内就是合理的,界外就是不合理的,这个是现在央企薪酬里面最难的一件事情,这样的薪酬体制不是健康的,不是正确的激励机制,他会让企业的效率下降。
当然,怎样去制定一套合理的薪酬制度体系,这在每个企业管理过程中都是很难的一部分,拥有复杂身份和人员构成的央企则更是如此。不过,多劳多得是众所周知的原则。只有市场化、高管的薪酬与公司业绩挂钩,才能真正产生出激励效应:
叶檀:最重要的是顶层设计,也就是说央企的高管必须是从市场挑选而来,不应该是以官以商的角色,其次是央企的薪酬是应该跟他的高管的能力和绩效挂钩的,像我们国资委[微博]是有绩效考核的,如果他们没有完成的话,应该是有惩戒措施的,所以这个必须要跟科学的考核体制结合起来一起来做的,央企的激励机制要跟市场一样从业绩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