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文化的意义

2016-11-12

七夕文化

农历七月七日是牛郎织女相会之日,但到底缘何牛郎织女要在七月七日这天相会呢?

我国传统节庆源于农耕文明,并紧扣二十四节气,加上数字在人们的观念和心态中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正月到腊月,每个月均形成了数个节日。在这些节日中,人们尤其看重重叠数字节日,如二月二,三月三,五月五,九月九等。而七月七日为牛郎织女相会日,我以为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其一,牛郎织女传说最早起源于星辰崇拜,是人们将牵牛星和织女星神化和人格化的产物。人们对星辰的命名,源于自己的生产生活实践。星象对于人间的意义,主要是在于其授时功能,也标志了节令的转换和农耕时序,正如《尧典》所谓 “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古今中外都是这样。而且,牵牛织女二星的命名显然源于农耕文明时代的男耕和女织。从星象上说,七月处在夏秋之交,这时候的织女星最为璀璨夺目。牵牛星隔着银河,与织女星遥遥相望,脉脉含情。

其二,我国古人将初七定为“人日”。古人相信天人感应,人与气候、节令关系极大。按董勋《问礼俗》曰:“正月一日为鸡,二日为狗,三日为羊,四日为猪,五日为牛,六日为马,七日为人。以阴晴占丰耗。正旦画鸡于门,七日贴人于帐。”“ 今一日不杀鸡,二日不杀狗……七日不行刑,亦此义也。”刘臻妻陈氏《进见仪》曰:“七日上人胜于人。”后来人们逐步将初七这一天定为“人日”、“人胜节”、“人节”、“七元日”。到清代,人们也沿习此俗,据清顾禄《清嘉录》记载:“俗以七日为人日,八日为谷日,九日为天日,十日为地日,人视此四日之阴晴,占终岁之灾祥。”“七”在华人看来是非常有意义的,是最吉祥的数字之一,也是一个神奇的数字。天有北斗七星,地有七大洲;人的头上有七窍,一嘴两耳眼鼻孔;儒家认为人的感情有七种,喜怒哀惧爱恶欲;光有七色,赤橙黄绿青蓝紫;乐有七音,宫商角徵羽变徵变宫;日常生活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人死后要做七,每隔七天要祭祀一次,至七七四十九日;文体——赋有七体,枚乘《七发》,张衡《七辩》,曹植《七启》,左思《七讽》,王粲《七释》,傅毅《七激》……足见“七”在人们心目中占据着很重要的地位,七月七日为两个吉祥神秘的数字相遇,即人与人相逢,且在这一天,织女星和牵牛星最为耀眼,距离最近,那么牛郎和织女七夕相会就成为必然的了。

关于七夕文化。汉武帝非常迷信神仙之道,他修建的昆明池上应天象,象征银河,在河两岸立两颗巨石,象征天上的牵牛星、织女星,把本来练兵用的昆明池变成了自己休闲娱乐的“天上人间”。天上的织女传说来到人间,与民间的牛郎结合,逐步演绎为一个非常感人的爱情传说。后来当地人们就把这两尊石像供奉为“石婆”、“石爷”,与此相关的庙会活动就形成了,牛郎织女也就有了正月十七的结婚日和七月初七的相会日。长安斗门牛郎织女故事的传承,已经融入了老百姓的日常生活,牛郎、织女已成为老百姓心中的神灵,千百年来一代又一代流传至今。牛郎织女故事传说从诞生之日起,向各个地区、各个民族流传辐射,并同时形成了影响巨大的 “七夕节”、“乞巧节”、“女儿节”等节日。也流传到了韩国、日本、越南以及东南亚地区,且在全球华人中也有着非常深广的影响。随着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不断的丰富和完善,七夕中的乞巧和祈福活动也更为人们所看重,且传播得非常迅速、广泛,已经形成为内涵极其丰富的七夕文化。

今天,我们如何深刻挖掘七夕文化的价值意义呢?归纳起来有两点。

首先,七夕文化中的牛郎织女神话传说歌颂了忠贞不渝的婚爱观,体现了人们对理想爱情的向往和追求,它传承发扬了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美德,体现的是一种强烈的责任心,不同于西方文化中更多的浪漫色彩的爱情观。在农耕社会中,家庭不但是一个基本的生产生活单元,而且是社会构成的细胞,夫妻恩爱、家庭和睦直接影响着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弘扬牛郎织女故事传说倡导的追求美好生活和坚贞爱情的婚姻爱情观,在当前西方文化的冲击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谈到我们中华民族的婚爱观,就不得不提大家最为熟悉的宋人秦观的《鹊桥仙》中的“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这句话,既是对中华民族婚爱观的一个概括,又对它产生了强大的推动作用。他不是单纯地对牛女悲剧的同情,而是以一个新的视角,讴歌真挚、纯洁、坚贞的爱情。在责任心的驱使下,虽远隔万里,长期分离,却还能够保持婚姻的稳定性、长久性,不仅在中国的封建社会,即使在现在这都是一个很普遍的现象,在这里责任与爱情达到了统一。这恐怕也就是王宝钏能十八年寒窑苦守薛平贵的原因吧!从另一个视角看,这也是导致中国封建社会中妇女婚爱悲剧的重要原因。

其次,七夕文化中的乞巧、祈福活动体现了中华民族勤劳智慧、自强不息、勇于创造,不断追求更加幸福美好生活的精神。

文化精神就是在历史上起了推动社会发展的作用,成为历史发展的内在思想源泉。文化精神既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为大多数人民所接受领会,又是一个民族的生命之所在。一个失去精神支撑的人如同一具僵尸,一个失去文化精神的民族就等于该民族的消失。七夕文化中的乞巧、祈福就是这种文化精神的集中体现。乞巧活动的开展就是激励人们追求聪明才智,不断创新,自强不息,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年年创新,代代传承,从而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人是社会生产力的第一要素,故人的素质的提高,是社会发展的第一要素,乞巧活动恰恰就是为了提高人的素质而开展的。如果让乞巧活动进一步适应现代社会生产生活的需要,将会产生更大的积极作用。乞巧看重的是人们素质的提高,而祈福更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不断追求。祈福从根本上讲就是祈求平安、幸福、和谐、和平,它深刻体现了中华民族和合文化的精神实质。从某种意义上说,儒家文化精神的价值取向是中和,道家文化和墨家文化精神的价值取向亦是中和,而民间文化追求和合圆满的精神更是以上文化精神的根源。因此,和合是中国文化精神的精髓。从最近接触的资料来看,日本韩国及东南亚各国民间在七夕祭活动中也非常看重祈福,祈求平安、幸福、和谐、和平。足见七夕文化中的乞巧、祈福活动的开展对于当前构建和谐社会,落实十七大提出的“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精神和促进世界和平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七夕与情人节。目前,有人提议将农历七月七日确定为“中国的情人节”,媒体和商家也纷纷炒作所谓“中国的情人节”。我认为此提法不妥,容易造成概念和观念上的混乱。

我认为,情人节是西方的节日。我和樊列武先生曾撰文谈到,它是在强权政治下,青年男女相爱欲举行婚礼而不得,有牧师私下为其举行婚礼,牧师被杀,人们为纪念他而确定的节日。而我国的七夕节,是因为牛郎织女夫妻美满家庭被强权拆散,通过他们坚贞不渝的追求终获相会而确定的节日,从文化内涵上讲两者有着根本的不同。七夕节是我国已有两千多年的传统节日,已深深地植根于人们的精神生活中,现在提出将七夕节改为“中国的情人节”,这是一种不负责任甚至荒唐的提法。无论是把“七夕节”改名叫“中国情人节”、“中国爱情节”还是“中国情侣节”,都流露出了我们对中国民族文化传统自信的丧失,甚至是文化主权的丧失!而且,仅仅把七夕节定位成一个只与情感有关的节日,就未免把七夕节所包含的文化精神曲解了。这种迎合西方文化的心态是非常可悲可怕的。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