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产品经理,你得先get到这些正确秘决

2017-03-15

PM这个职业中很大一部分工作,都是基于这四项技能衍生的。###做产品经理,你得先get到这些正确秘决:

第一阶段:听

有的人可能天生比较爱表达,有的人却惜字如金,不管是什么样的类型,在进入PM这个领域后第一件事就是要学会倾听和观察。产品新人在刚进入角色时,可能会愿意多表达自己对产品的认识和看法,或者凭借较为主观的经验和认识对人或事加以评判:谁不会说几个体验上的不足,挑几个设计上的毛病呢?这些凤毛麟角且浮于其上的表达并不会有助于自己的进步,不会改变别人对你的看法,也不会令你显得更专业,恰恰相反,由于对事物没有完整的了解,这种判断和表达往往是突兀、不切实际的,这反倒会让与你共事的人给你增加一个鲁莽幼稚的标签,这绝对不是一个好现象。

正确的姿势是,在新到一个环境或一个行业后,即使你心里有万千澎湃的想法,先闭嘴。要去倾听团队的交流方式,去了解产品设计的前因后果,很有可能你会发现,你之前的某些经验或认知是错误的,但由于你的收声,这些错误只有你自己知道,这是对你来说最幸运的事情。

刚才说的是在内部面临的问题。如果你上来就进入公司开疆扩土的战场,负责和外部客户接触沟通,那该怎么办呢?让我们设想这样一幅场景:和公司有合作关系的客户要做一款App,这款App在其内部有相当重要的战略意义……你坐在对面听着客户喷出的痛点和不满,马上想到了一个解决方案,于是你告诉客户我们马上可以balabala……千万不要这么做,赌博似的对话只能是毁掉整个团队的努力。要明白,客户真实需求和期待一定会在他的只言片语中体现出来,就看你能否把握。而这一切发生的前提是,你要把话语权交给客户,自己做一个优秀的倾听者。

听对于许多人来说,简直比绝食还难受。的确,话到嘴边而又不说出口需要极强的自我控制力,这是一个极具挑战的考验。但是,适当的收声,把时间留给信息的接收和思考是成为一个优秀PM的必经之路。

你可以为自己设定1个月的时间,刻意的训练一下这个技能,在产品讨论中,在客户交流中……在此之后,你并不会发现别人因为你的沉默而忽视你,相反,自己的意见被倾听和尊重,没有无谓的反驳和争论,反而令你在同事或客户中的形象有所提升。而对你来说,也可能收获一些不易显现的细节,一些喧闹之后的背景。这对你来说,绝对是最踏实且稳定的第一步。

第二阶段:说

经过了1个月的缄口不言,你仿佛已经到了极限。但你渐渐发现,一些不假思索需要脱口而出的问题,自已已经有了答案。这时候就可以进行第二个阶段:说的训练了。把自己的想法,顺利且尽量无损的表达出去,是PM的一个重要技能。毕竟别人看不到你思维的链路,大脑的沟壑以及那个美妙的王国。我们先来看看对于一个PM,涉及到说的都有哪些场合:

– 内部沟通(同事间,部门间,与领导的沟通)

– 外部沟通(客户沟通,同行沟通,媒体沟通)

当然,我们并不会针对每种场合告诉你一些“金玉良言”以让你无往不前,事实上没有一种谈话秘籍能够适应工作中的各种情况,但你却可以通过训练让这个过程尽量的高效和愉悦(对沟通双方都是)。在这里不妨试试如下的流程:

明确目标:尽量以简短,清晰,且有力的话语描述你的目标,并观察别人的反应(是否理解,或有困惑?)如果你无法迅速让大家理解你话语的含义,一定是你自己出了问题,语言进化到今天,想说明白的话一定会说明白。如果不,是否增加了过多修饰渲染的词汇?是否将用户引导到了错误的目标上?如果以上都不是,那只有是你自己还没有对目标明确,这就无从谈起了。

阐述逻辑:简明阐述支持你提出目标的原因(市场?数据?用户?体验?)让人感觉到你所说的一切都不是空穴来风。不少人会问:为什么产品经理的职位都要求技术背景?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理科生拥有严谨缜密的思维逻辑,这在语言的表达上将会让双方受益匪浅,理论可行可落地,不会出现凭空想象且荒谬的“幻想”;第二就是言语和思想上的严谨逻辑让所有言语都彼此支撑有法可依,不会出现到最后逻辑混乱,让人不明所以。

讨论明辨:有时,这个环节又称为撕X。这是一个必经的过程,每个人都因其个性拥有不同的思维或意识,围绕你提出的问题意识角度不同,意见则会不同。这个过程中,遇到自己了解明确的就要勇敢提出,遇到自己不清楚的也要勇于承认并虚心接受。许多从头吵到尾的团队反而拥有超强的凝聚力,是因为在这个过程中畅快的“争吵”让大家看到了彼此的互补,彼此更加珍惜这种soulmate的关系。

达成共识:需要说明的是,PM的存在,从来不是为了要压倒其他人。沟通和协调作为职业描述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词,已经表达了行业对PM的要求。即使步骤3再激烈,最终总要有共识的达成。在言语上的引导,思想上的妥协都是为了将事情向前推动。所以在沟通时要学会给对方下台阶。在你有足够的实力向其他人说bullshit之前,老老实实的记住这条规则。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