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诗四首优化测控卷
相关话题
八年级语文语文的古诗难度加大,在课文诗四首的课程即将结束之际,同学们要准备一些相关的优化测控卷来巩固所学知识点,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关于八年级语文上册诗四首优化测控卷,希望会给大家带来帮助。
八年级语文上册诗四首优化测控卷:
一、积累与运用
1.给下列字词注音。
草盛( ) 荒秽( ) 草木长( ) 燕( )然
候骑( ) 鸡豚( ) 叩( )门 萧( )关
箫( )鼓
2.解释下列加点字的含义。
①晨兴理荒秽( ) ②带月荷锄归( )
③道狭草木长( ) ④但使愿无违( ),( )
⑤使至塞上( ) ⑥单车欲问边( )
⑦江入大荒流( ) ⑧仍怜故乡水( )
3.填空。
①《归园田居》选自 ,共有 首,本诗是第 首。作者 ,我们曾经学过他写的诗前序 。成语“ ”就出自他的这篇文章。
②《使至塞上》是作者 出使边塞时所作,他是唐代著名的 诗人,苏轼曾评论他的诗“ , 。”
③《游山西村》选自 ,作者 ,字 ,号 , (朝)著名诗人。
4.填写诗句。
① ,带月荷锄归。
②衣沾不足惜, 。
③ ,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 。
④山随平野尽, 。 ,云生结海楼。
⑤ ,柳暗花明又一村。 ,衣冠简朴古风存。
二、阅读
阅读下列各首古诗,回答诗后问题。
(一)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5.全诗表达了作者陶渊明什么思想?
6.“但使愿无违”一句中,“愿”具体指什么?
7.说一说“带月荷锄归”一句写出了什么意境?这一句包含了作者什么感情?
8.体会一下全诗在语言运用上有何特点。
(二)
使至塞上
王 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9.本诗从体裁上看,是一首 诗。
10.本诗首联交代了 和 。
11.说一说本诗中写得最精彩的是哪两句?写出了什么意境?你能用画笔描绘出来吗?
12.找出本诗中的对偶句,并用自己的话解释一下。
(三)
渡荆门送别
李 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3.本诗首联交代了远渡的 和此行的 。
14.颔联写景,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是从什么角度来写景的?
15.在颔联中,有两个字用得好,找出来谈谈它好在何处?
16.颈联描写长江的近景,请谈谈这两句诗所描绘的意境。
17.从尾联来看,这首诗是否是为朋友送行?抒发了作者什么感情?
(四)
游山西村
陆 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18.全诗紧扣一个“ ”字,按 推移展开叙述。
19.首联写出了什么内容?
20.“古风存”一句用来赞美农民的什么品格?
21.本诗中哪两句流传最广?含有什么哲理?你是怎样理解这两句诗的?请结合自己的体会谈一谈。
三、写作
22.对本课中的任意一首诗歌进行情境再造,用300字左右的叙述性文字来进行,要求进行合理的想象和补充。
八年级语文上册诗四首优化测控卷答案:
一、1.shènɡ huì zhǎnɡ yān jì tún kòu xiāo xiāo
2.①野草 ②扛着 ③生长 ④只,违背 ⑤出使 ⑥慰问 ⑦广阔无际的原野 ⑧爱
3.①《陶渊明集》 五 三 陶渊明 《桃花源记》世外桃源 ②王维 山水田园 诗中有画 画中有诗 ③《剑南诗稿》 陆游 务观 放翁 南宋
4.①晨兴理荒秽 ②但使愿无违 ③征蓬出汉塞 长河落日圆 ④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 ⑤山重水复疑无路 箫鼓追随春社近
二、(一)5.表现的是归隐山林的思想。
6.蕴含了不要在那污浊的现实世界中失去了自我的意思。
7.月下的诗人,肩扛一副锄头,穿行在齐腰深的草丛里;洋溢着诗人心情的愉快和归隐的自豪。
8.用语平淡自然,而于平淡中又富于情趣,全诗在平淡与幽美,实景与虚景的相互补衬下相映生辉,柔和完美。
(二)9.五言律
10.出使原因 目的地
11.最精彩的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在一片大沙漠上看到远处烽烟直冲霄汉,大河上一轮落日,没有云翳,显得格外圆而且大。
12.对偶句: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三)13.地点 目的
14.山势随着平原渐渐消失,江水向辽阔的原野缓缓地流淌。此联写远景。
15.“随”、“入”二字,能给人以空间感和流动感。
16.明月倒映入流速缓慢的长江水中,好像从天上飞来一面明镜,天上的云彩,层层叠叠,构成海市蜃楼。
17.不是。抒发了作者的思乡之情。
(四)18.游 时间
19.写出了丰收的年景和农民热情好客的淳厚性格。
20.用农民服饰的简朴盛赞他们性格的淳厚质朴。
21.“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用来比喻人在遇到困境时会生出许多希望。
三、22.(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