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论文
马克思主义是随着历史和时代的车轮不断前进和发展的系统理论科学,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论文,希望你能有所感触!
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论文篇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解读模式的创新及启示
摘要:国内外哲学界先后产生了三种不同的马克思哲学解读模式:19世纪后期,主要流行“以恩解马”的解读模式,即主要通过19世纪后期恩格斯的一些通俗性、论战性著作,如《费尔巴哈论》、《反杜林论》等来理解马克思哲学。20世纪前期,主要流行“以苏解马”的解读模式,主要是以20世纪20~50年代苏联模式的哲学教科书体系来理解马克思哲学。20世纪后期,“以西解马”的解读模式曾流行一时。所谓“以西解马”,就是主要按照西方哲学模式来理解马克思哲学。这三种解读模式在当时产生了一定的历史意义,但对于探求马克思哲学的深层底蕴和精神实质而言,都还远远不够。
更为重要的是,今天的马克思主义发展处在一个特殊的历史关头,社会历史发展加之人类社会发展出现前所未有的问题和矛盾都显示出历史上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解读的局限性,同时也表明马克思主义哲学模式解读创新的必要性。本文旨在通过历史上解读马克思的几种不同模式进行分析,并探究新的解读模式,展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价值。
苏联哲学教科书体系解读模式
所谓苏联哲学教科书体系,即指由恩格斯阐释,经过列宁、斯大林等人具体论述的一整套哲学思想体系,简而言之,即为“以苏解马”模式。“以苏解马”集中化的成果便是斯大林编写的《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一书,在这种模式中,辩证唯物主义往往被简化为自然主义存在论,历史唯物主义则简单化地被理解为辩证唯物主义在社会领域的推广。这种解读模式试图能回答所有的哲学问题,但是缺乏知识论路向,忽视了对人生存发展的研究。
首先,苏解释辩证唯物主义的基础是抽象的物质,列宁在《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中提出关于物质比较完整的定义:“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斯大林在论述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主义特征时认为,世界本质为物质,物质是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斯大林将辩证唯物主义理解为一种与历史过程无关的自然观,并把这种辩证唯物主义作为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基础。
其次,列宁在《哲学笔记》中指出,辩证法就是研究对象自身的矛盾,他强调辩证法的三大规律。斯大林指出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法有四大特征,一是辩证法各个对象或者现象之间有机地联系着,互相依赖和制约着;二是辩证法是不断运动变化和创新发展的;三是,物质的变化是从量变转向质变;最后,列宁指出辩证法的出发点是自然界对象和现象的内在的矛盾。
“以苏解马”主要是对自然进行解析的辩证法,忽视了人的作用,而马克思的辩证法基础在于人的生存实践活动,自然的辩证运动是通过人的实践活动来进行的,否则,无所谓自然界本身的辩证运动。“以苏解马”模式中的解释远没有超出旧的唯物主义范畴,他们仍停留在对世界物质性的理解水平上,从某种程度上说,它依旧是一种知识论科学。虽然这种解读模式曾一度适应那个以战争与革命为主题的时代以及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需要,却很难适应今天新时代、新体制的需要。
西方马克思主义者解读模式
西方马克思主义者解读模式主要是针对苏联模式而言,即通过针对“以苏解马”模式的缺陷重新理解定义马克思主义哲学,他们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历史唯物主义,将其限定在人类历史领域中。从20世纪20年代以来,早期的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如卢卡奇、葛兰西等要求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中确证人的主体性,用总体性、主客体相互作用的辩证法和时间哲学等规定彰显马克思哲学的主体性。卢卡奇认为,马克思主义根基是人道主义,片面强调经济运动观点是错误的。在葛兰西看来,实践哲学是绝对的人道主义,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是一个历史的过程,他认为历史不仅仅是由物质基础所构成,在一定条件下,它首先是人的实践活动所创造的。
20世纪后期,针对“以苏解马”所存在的局限,以康德、黑格尔、费尔巴哈、海德格尔、哈贝斯等为代表的西方哲学家,他们按照西方的哲学模式来解读马克思主义哲学,这种解读模式在某种意义上更新了“以苏解马”的观点,具有一定的革命性,但是该模式仍是一定历史时期的产物,因此摆脱不了时代的局限性,并没有认清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质。
20世纪60年代,法国西方马克思主义者阿尔都塞认为,以卢卡奇为代表的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者简单地将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解为抽象的人性等非科学规定,从而使马克思丧失了强有力的战斗性,他提倡要用真正科学的形式解读马克思主义哲学。
“以苏解马”和“以西解马”两种思想体现了人本主义和科学主义的逻辑冲突,但是两者均未能准确地理解马克思哲学的革命性,马克思要求我们从人的客观事实去理解现实的存在,阿尔都塞只是把社会历史过程和规律当成一种非人的课题和无主体物质过程来理解,卢卡奇虽然发展了能动方面在社会历史的作用,但是却被极端地理解。
“以马解马”的解读模式
通过对以上几种解读模式的解析,可以清楚地看到,“以恩解马”、“以苏解马”、“以西解马”三种主导的解读模式存在着历史局限,对于探求马克思哲学的深层底蕴和哲学革命的精神实质而言,都是远远不够的。笔者认为,必须实现马克思哲学解读模式的根本创新,采用“以马解马”的全新解读模式。
何谓“以马解马”解读模式呢?“以马”是途径,后边“解马”是目的,即“解读马克思哲学”;这里需要着重对这个提法的前一半(“以马”)的具体含义作出科学规定,也就是具体揭示,通过什么途径,来达到科学解读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目的。
具体而言,“以马解马”首先必须要从马克思的文字出发,即从马克思的著作出发,在阅读的过程中还原马克思著作的时代性和历史性,在独特的语境下去把握马克思每一个重要的论述,从中去总结马克思关于哲学的重要思想和重要原理,如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任何一种表述都不能脱离上下文的语言环境,不能单纯的断章取义,仅通过支言片语去下结论,这样的做法本身是违背马克思主义思想的。
其次,需要把握马克思思想的来龙去脉,要想对马克思 哲学有很好的把握,还需要站在马克思哲学思想 发展的制高点,对于马克思哲学体系了熟于心,只有这样才能去判断马克思各个时期和各个文本中所蕴含思想的走向及内涵所在。否则,完全陷入对马克思著作的研究中,只会导致所得出的结论如同“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最后,要确认理论起点。马克思哲学是一个博大的体系,里面有着丰富的逻辑关系,因此,要想将马克思主义哲学解读得十分恰当和到位,必须结合整个体系,参照内在逻辑来理解马克思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启示
站在新世纪的起点,必须要突破传统的马克思解读模式,实现创新,上文提出的“以马解马”,笔者认为是触及了马克思哲学研究的一个重大的时代课题,是基于时代和民族精神的重要创新。我国正处于现代化进程的转型期,转型期间各种层面的矛盾和问题都会爆发,此时,以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对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首先,马克思哲学建构了和谐的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的 实践活动离不开客观世界,因此,必须要懂得尊重客观世界规律。作为独立个体的人若抛弃客观世界规律,站在世界之外去审视、解释世界,进而试图去把控世界,带来的恶果将是“ 环境恶化”、“资源枯竭”、“人口膨胀”、“环境污染”、“生态失衡”等等。当前,中国 经济发展迅速,但是片面地追求经济效益增加的同时带来了一系列环境问题,本质而言,这是违背了马克思哲学的,我们必须要重视并采取措施减少环境问题给 社会带来的危害。
其次,马克思哲学实现了人与自身的统一。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个体常常会忽视对人生存状态的关注,人与人的外在化导致个体愈发感觉精神家园的缺失。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人的生存状态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人的解放和发展, 文化价值核心是“自由”,即人不是为了生存而生活。
马克思哲学生存论的当代解读对于突破我们当今人类所面临的困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解读的新模式,其实质就是“以马解马”,自此基础上充分发挥其历史的开放性和时代性,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
在刚刚开始的“十二五”规划中,我国的建设和发展极大地遵循了马克思哲学原理,这体现在经济领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利益分配机制与激励机制方面;在改革 政治体制和行政 管理体制,提高行政效率,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方面;在文化领域形成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