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与茶道与茶艺的论文
茶艺重点在“艺”,重在习茶艺术,以获得审美享受;茶道的重点在道“,旨在通过茶艺修心养性、参悟大道。下面是小编精心为你整理的有关与茶道与茶艺的论文,一起来看看。
有关与茶道与茶艺的论文1
茶文化
摘要:中国文化博大精深,自古以来都有其独特的韵味,茶文化就是其中之一,她不仅是一种茶艺更是一种茶道,如何正确认识茶文化和理解茶文化的丰富知识,本文通过对茶的各种知识和本人对茶文化的深刻认识及感受阐明了茶文化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
关键词:茶文化 精神 饮茶 茶道
一、茶文化的概述
从自己懂事开始就知道中国人喜欢以茶会友,每逢有客人到自己家做客时父母总会泡上一壶好茶配上一些点心招呼客人,然后边饮茶边聊天,从那时开始就对茶道有一种浓厚的兴趣,从各方面去了解中国的茶文化,而真正全面了解茶文化是在大学选修课上所学到的茶文化知识体系。
茶文化与其他传统文化都有着相关性,例如: ○1茶文化与儒、佛和道教, 儒学思想是中国文化的核心,是中国茶文化的精神之源,茶艺的形式和内容体现儒家平等、仁爱的思想。如功夫茶中的“公道杯”、 “关公巡城”和“韩信点兵”,茶文化与禅文化的融合促进了茶艺的成熟及普及。道家所倡导的“天人合一,物我两忘”的无为思想演变成茶道 “无我茶会”的无己思想○2茶文化与诗词、戏曲歌舞、美术,在中国古代有不少的文人墨客以茶为题写出了传承千古的诗词歌赋,白居易的《琴茶》、采茶戏、壁画--妇人饮茶听曲图等等,无论是在诗词、戏曲歌舞或美术各方面茶文化都也不同的形式表现在我们的生活中。所以茶文化是茶艺与精神的结合,并通过茶艺表现精神,
是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老师在课堂上的认真讲解后,我可以把茶文化归纳为六个方面○1茶史学○2茶文化社会学○3饮茶民俗学○4茶美学○5茶文化交流学6茶文化功能学。中国茶文化历经千年也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关于茶的○
知识,学习到了茶的起源、传播与发展,懂得茶叶如何分类与加工,喝茶对我们的健康有哪些影响,茶叶的品质是如何评定,茶的品饮艺术,中国各民族茶俗文化有哪些,茶艺与茶道有什么不同,茶与文学艺术的关系,学习到这一系列的茶文化知识体系
(一) 茶的起源、传播与发展
有的人认为饮茶起源于神农,唐代陆羽在《茶经》中说:“茶之为饮,发乎神农”(参考文献1)有人认为饮茶起源西周,皆纳贡之。有人认为饮茶起源于秦汉以王褒撰写的《僮约》为主要依据。无论茶最早出现在哪个朝代,从各种文献资料中我可以总结出世界上的很多地方饮茶的习惯是从中国传过去的,茶最早肯定是在中国起源和传播并不断发展起来的。(参考文献2)
(二) 茶的分类与加工
学习了茶文化我也懂得了如何分类和加工茶叶,按照初加工时茶树鲜叶是否经过酶性氧化以及酶性氧化的程度分:绿茶、黄茶、黑茶、白茶、乌龙茶(青茶)、红茶。绿茶的加工工艺为将鲜叶摊放(晾青)一段时间然后杀青、揉捻、干燥。红茶的加工工艺将鲜叶放一段时间让其萎凋然后揉捻、发酵最后干燥。乌龙茶茶的加工工艺将鲜叶萎凋、做青、然后杀青、再进行揉捻最后干燥。黄茶的加工工艺是先将鲜叶
处理(摊放)然后经过杀青再揉捻和
焖黄最后进行干燥。黑茶的加工工艺先进行鲜叶处理(摊放)然后进行杀青和揉捻再渥堆(亦可初干后) 最后进行干燥处理。白茶的加工工艺只需将鲜叶晾晒然后干燥即可。但是在制造过程中是既不能破坏酶的活性,也不能促进氧化的作用,不炒不揉,要顺其自然。
(三) 茶与健康
我们知道茶是苦涩的,大家也听说过茶水有药用功效,确实,茶叶对人体有医疗保健功效:明目、减肥、利尿、降压、降脂的保健方法。茶叶经过分离鉴定已知化合物药有500 多种,其中有机物450种以上,无机物约30种。归纳起来,分为两大类:水分和干物质。所以饮茶有益健康(参考文献3)
(四) 茶叶品质评定
茶叶品质评定需要有两方面进行评定○1茶叶感官品质○2茶叶感官审评。评茶的程序1)称样(取样、抽样)2)把盘或称摇样盘3)撮小样。一)干茶的审评主要从嫩度、条索、色泽、整碎、净度等几个方面去辨别。二)开汤审评是将准确称取的3.0-5.0g茶样放入已准备好的审评杯中,冲入沸水加盖并准确计时,至冲泡时间后,及时将茶汤沥出,然后按次序先嗅香气、快看汤色、再尝滋味 、 细评叶底
(五) 茶的品饮艺术
茶的评饮艺术包括泡茶用水选择、茶的冲泡艺术、茶艺表演欣赏、茶具种类、选用与鉴赏。对水源的选择强调用活水,认为天水(雨、雪等)与泉水是煮茶首选。冲泡时主要是根据不同的茶类、加工方法、
茶的特性,掌握好茶的用量、开水的温度、冲泡的时间
(六) 我国各民族的茶俗文化
在我们生活中不同的名族有着不同的茶俗文化,汉民族的饮茶习俗主要是清饮,少数名族大致可分为藏族酥油茶、白族的三道茶、维吾尔族的奶茶和香茶、土家族的擂茶、苗族的八宝油茶汤、回族的盖碗茶(刮碗子茶)、蒙古族的奶茶、基诺族的凉拌茶和煮茶、纳西族的“龙虎斗”和盐茶、拉祜(hù)族的烤茶、布朗族的青竹茶、佤族的烧茶、布依族“姑娘茶”、滇西凤庆的离婚茶
(七) 茶艺与茶道
根据课上老师讲解和一些资料查找,可以知道一些早在我国唐代就有茶道这个词语,我认为茶道既是“把茶视为珍贵、高尚的饮料,饮茶是一种精神上的享受也是通过饮茶的方式,对人民进行礼法教育、道德修养的一种仪式。中国茶道包含茶艺、茶德、茶礼、茶理、茶情、茶学说、茶道引导七种义理,既有艺术观赏性也有精神修养
二、茶文化学习中的体会、收获、启示
(一)我在课堂中知道了有关于茶文化各方面的知识。也体会到了中国茶文化的博大精深,通过茶文化的学习后我发现所有关于茶文化的问题不外乎是关于人的问题,主要是人们对茶的认识。我们在学习可以知道中国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分支,中国茶文化也是在儒道佛思想塑造下形成的, 承载了儒道佛的思想,反映和表现了中国的核心思想文化。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的形成也是人们经验的总结,茶文化也是如此,在茶文化的形成过程中,不仅融合了自然科学
和社会科学也融汇了我们所信仰的儒、佛、道诸家深刻的哲理,人们通过不同方式不同环境不同品种的饮茶体会饮茶乐趣,形成高雅的精神文化。所以我们在学习茶文化中会很经常的听到一句话“茶道讲求的是精神内涵”所以我认为中国茶道的历史及其发展,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饮食文化更是人们的精神之道,茶品既人品,又怎样的心态就有怎样的饮茶味道。
(二)茶文化的学习不仅让我顿悟什么是真正的茶道而且让我懂得了各种茶的起源、加工工序、品评、茶俗文化等。满足了自己从小对茶文化的好奇心,见识到中国茶文化在世界上的领先地位和历史悠久。在各种饮料的不断出现的同时茶之所以可以一直传承至今而不被淘汰是因为这种文化已经深入人心,在我们的生活中是不可或缺的饮品。有些茶虽然苦涩,但是却是有着养生的效果,可以做药用,茶文化中的礼仪也让我折服,不同的茶有着不同的饮茶礼仪,可欣赏性也很强。收获到的不仅仅是技巧和知道关于茶的更重要的是我学习到了茶文化中的一种精神
(三)无论是学习茶文化中的茶道、茶德、茶礼、茶艺。唯一不变的就是茶文化带给我的一种精神享受,在幽雅清静的环境和古朴的陈设下可以,造成一种空灵静寂的意境让我们舒缓心情,让疲惫的身心得到暂时的休憩。让我们感受到“独坐观念”的意境(参考文献5)所以一定要精心泡一杯乌龙茶或其他静坐反思。茶文化也是唯一融合了儒、佛、道的独特文化,学习茶文化也让我学习到了儒、佛、道的处世之道,遇事都要向茶道学习,懂得静思,此为茶道至高境界。所
以学习茶文化后让我懂得了做事要懂得静思不可莽撞。
三、学将茶文化所学的知识、理念落实到学习和生活之中
(一)在我们的学习或生活中存在着这挫折就像茶刚入口时的苦涩,我们只有品尝完苦涩之后才能感受到甘甜,所以我会努力的学会改变心态积极向上,茶文化的精髓在其思想精神上,凡是到要讲求静,急是泡不出好茶的,也只有火候到了才能达到最佳的状态,就像我们在向着目标前进的时候急是没有用的,只有慢慢前行,善于抓住机会。
(二)茶之所以有那么多人喜爱,就因为她有着包容一切的态度,也有着不同的味道和感觉,一视同仁,在我们的生活交际中就是要学习这样的精神,要包容每个人的缺点,己所不欲忽施予人,不把自己的不快洒在别人身上。也要懂得察言观色。
结语 :
茶文化是我们传统文化的重要一部分,我们应该将她传承下去也要努力的学习茶道中的精神,把茶道精神运用到生活中,社会在发展,相信茶文化也会不断的传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茶的起源与传播》 中华美食网
【2】《植物种志》 瑞典科学家林奈
【3】《中国茶经》 1992 年编著
【4】《中国茶道》 黄墩岩1990.10
【5】《茶汤一会集》 井伊直弼
有关与茶道与茶艺的论文2
我看茶文化的未来
摘要:有着几千年历史的茶文化需要新血补充,茶的综合利用将拓宽茶文化的领域,扩大茶文化的影响范围。
关键词:茶文化;综合利用;另类应用
茶的历史源远流长,最早可追述到原始社会,唐代陆羽所著《茶经》是这样介绍茶的来源的:“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齐有晏婴,汉有扬雄、司马相如,吴有韦曜,晋有刘琨、张载、远祖纳、谢安、左思之徒,皆饮焉。”《茶经》所述不一定是历史现实,但是从中还是可以看出我国制茶和吃茶的历史之长。而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茶不仅是作为一种饮料,而且形成了一种文化——茶文化。名优茶的供不应求的,大宗茶的滞销,种种迹象都在表明,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之一的茶文化是时候有所创新了。茶的食用方法不应该仅限于冲泡茶叶,各种茶饮料,茶零食等茶制品将丰富茶文化本身。
1茶文化的现状
一般人概念里的茶,无非就是用沸水冲泡茶叶,然后大家和泡出来的那个茶汤,至于泡茶后的茶叶,这当然是丢弃。现实却是恰恰相反,在茶的发展历程里,茶叶曾经用于食用,而冲泡茶叶是在后来才出现的。现在西南的某些少数民族,仍然保留着吃茶的习俗。茶的用途绝不仅限于冲泡,而且还有更多的食用方法。目前,茶的利用主要是茶叶的冲泡,还有各种以茶为原料的零食,饮料。其中,传统的茶叶冲泡占了其中的大块。名优茶在国内十分抢手,未来几年仍然是供不应求。而廉价大宗茶却出现了滞销,市场基本饱和。在出口贸易结构中,目前中国茶叶出口以大宗绿茶为主,其他种类主要有红茶、花茶和普洱茶。
1.1 六大茶类的现状
传统意义上的六大茶类是:红茶,绿茶,黄茶,黑茶,乌龙茶,白茶。2006年,中国国内茶叶消费量首次超过印度,总消费量增幅为13. 6%,其中绿茶消费量约占茶叶总消费量的70%以上。[2]而在国内各个地区,六大茶类的消费情况也有所
不同,江浙地区偏爱绿茶,广东的潮汕地区偏爱乌龙茶。而黑茶的代表普洱茶则因为其降血脂、降血压、抑菌抗龋、助消化及抗癌防癌等多种保健功效而流行全国。至于黄茶和白茶,现在喝的人则越来越少了。
1.2茶保健作用的科研现状
茶叶中含有化学物质达500种左右。主要包括:咖啡碱、茶碱、可可碱,胆碱、嘌呤类、黄酮类、茶鞣质、儿茶素、萜烯类、酚类、醇类、醛类、酸类、酯类、芳香油化合物、碳水化合物,多种维生素、蛋白质及氨基酸等;此外,茶叶中还含有钙、磷、铁、氟、碘、锰、钼、铜、镁等多种矿物质元素。[3]现代科研表面,茶具有兴奋神经中枢,利尿,抑制动脉硬化,降低血脂,减肥等保健功能。目前已经开发出不少以茶为材料的保健品。
2 茶文化的新出路
传统的茶文化需要新血补充,有几千年历史的茶文化是时候有所变化。近年来,人们逐渐发现茶所具有的保健作用,茶更被誉为“21世纪的饮料”。一系列的研究都在证明茶是一种十分健康的食品。乘着这股东风,大力推行茶的综合利用,这无疑会更加丰富茶文化的本身,同时能够为茶产业带来生机,给社会创造巨大财富。
2.1充分利用低档茶
由于产地,气候,生产工艺等原因,不可避免会产生低档次的茶叶。甚至在生产名优茶的过程中,也会产生部分不良品。这类茶占了中国茶生产的大块。这部分茶叶应该如何处理呢?近几年来的大宗茶的市场表现不尽人意,低档次茶叶的利润很低,商家转而投入更多资源到高利润的名优茶。如何发挥数目庞大的大宗低档次茶叶成了茶产业的一块心病。
目前对于低档次茶叶的利用,主要是低价直接卖出,其次是以这些茶叶为原料,制造一系列的茶零食,茶饮料等。今年来,市场上涌现了很多牌子的茶饮料,有冰红茶,绿茶,乌龙茶等品种。
如今茶饮料已经在中国软饮料市场占有了一席之地,大大地冲击着传统碳酸饮料的市场。纵观碳酸饮料的发展史,它诞生于美国,短时间内已经成就了风靡全球的辉煌,而如今,该市场也出现疲软状态,逐渐被其他饮料所追赶抑或超越
在日本,以绿茶饮料为主的无糖茶饮料市场在不断扩大。在美国,高级水果饮料盛行;在韩国,非碳酸饮料增长迅猛,茶饮料逐渐占主流。[4]相比传统碳酸饮料,茶饮料在营养价值上更有优势,如今开发出的无糖茶饮料更是得到众多消费者的欢迎。现在,国外饮料制造企业也开始推出自己的茶饮料,茶饮料市场在众多厂家的竞争下必定会更加精彩,同时也更加丰富茶文化本身的内涵,中国产量巨大的大宗廉价茶也将找到一条更好的出路。
2.2茶的另类应用
现在市场上涌现了很多以茶为原料的产品,例如以茶叶为枕芯的枕头,萃取绿茶精华的牙膏,洗发水等。茶的应用已经不仅限于食品类了。各种日用品,化妆品,保健品都纷纷采天然茶叶作为原料。
在化妆品市场,茶护肤在全球悄然兴起。几大化妆品牌相继推出了自己的茶系列护肤品。如韩国DE-OPROCE公司的绿茶系列、日本资生堂推出的绿茶男士须后水、日本植村秀的绿茶洁面霜等均受到消费者的普遍好评。同时,欧美品牌也在推出自己的绿茶护肤产品。绿茶护肤品的突然走俏不是偶然的,之前频频爆出护肤品重金属含量超标,消费者更加青睐于使用天然草本精华的护肤品,绿茶因其养颜,抗氧化功能,受到众多消费者的欢迎。各大护肤品品牌也纷纷投入到茶护肤品的研制之中。
在洗发水行业,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草本洗发水,外资洗发水品牌也推出了各自的汉方洗发水。霸王的成功让大家突然发现传统中药洗发水的威力,一时间,市面上出现了很多汉方洗发水。作为有着良好保健功效的茶,当然也被开发成洗发水。而且取得不错成果。
茶的应用已经超出了食用的范围了,随着对茶的进一步研究,将会有更多的茶产品推出,茶文化也会因此扩大自己的影响范围,打进之前没有涉及的领域,同时能够令世界上更多人认识茶的存在,进而引导更多人认识博大的茶文化。
2.3茶类的创新
如今的茶叶大致可分为六大茶类,自清朝以来,就没有听说有新的茶类。可以肯定的是,茶叶的制作绝不仅限于这六种,新茶类的诞生也是必然的。虽然每种茶类之下还有众多茶叶品种,但终归是同一类茶,喝多了自然会腻。现在流行收藏普洱,一方面是有人跟风炒作,另一方面是茶客看中了生普一天一个味。在
茶类创新上沉寂了一个多世纪的中国,新茶类的推出,肯定会对当今茶叶市场造成重大冲击,同时也为茶文化注入了新的生机。
3 展望
有着几千年历史的茶文化需要新血补充,茶的综合利用将拓宽茶文化的领域,扩大茶文化的影响范围,通过各种新的茶产品,我们可以让更多的人认识茶文化,让茶文化继续薪火相传。
参考文献:
[1] 蔡晓红 屠幼英,科学引导茶叶综合利用,推动茶产业发展,中国期刊网,2010
[2] 蔡晓红 屠幼英,科学引导茶叶综合利用,推动茶产业发展,中国期刊网,2010
[3] 中国文艺网//www.wenyi.com/culture/tea/chawen/cdbjzy.htm
[4] 碳酸饮料市场:挑战与机会并存,凤凰网财经,2010年06月0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