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投资行为金融学分析论文

2016-12-01

证券市场变幻莫测,加上投资者心理认知的偏差和非理性行为的干扰,投资行为更是举步维艰,不过只要投资者能根据市场环境特点,仍能从中寻找到一些投资规律。

今天小编要与大家分享:证券投资行为金融学分析相关论文。具体内容如下,欢迎阅读!

证券投资行为金融学分析

1、概述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金融管理逐步趋向于市场化,而证券市场作为整个经济行业的指向针也开始蓬勃发展,证券市场上的投资者数量逐年递增,投资种类和投资技术也向多样化趋势发展,传统的金融学理论已无法对当前的投资行为做出合理的解释,由此产生了一门新兴的学科———行为金融学。该学科将心理学理论与投资学理论相结合,通过对投资者的心理分析,对证券市场中的异常现象进行解释,以便对传统的金融学理论形成有效补充。

2、证券投资的行为金融学分析

2.1有界理性

有界理性是指人们的行为规划能力受到自身因素和外在因素的制约,因而没有足够的理智和智慧去寻求最佳的解决方案。造成投资者有界理性的主要原因包括三个方面:第一,生理、心理能力的局限性。人的心理能力,尤其是计算预测能力有限,在理性方面无法达到绝对的完美状态,这一点与传统理论中的理性经济人的假设是不一致的。这种有限性在投资行为上会表现出暴涨热昏、任意夸大等一系列非理性行为。第二,投资环境复杂。证券投资环境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较为突出,这给投资者的正确决策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在经济环境中不同信息会对投资者的行为造成不同的干扰,而投资行为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可能会随时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导致投资者投资失误。第三,信息量大。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人们对信息的分辨能力和挑选能力逐渐提升,但仍无法完全摆脱无关信息和干扰信息的影响。信息的真伪难以辨认,给投资者的投资行为造成了极大的障碍。

2.2羊群效应

羊群效应是一种从众行为,是在社会群体行为的影响下,放弃自己的意见而保持与群体一致的一种行为,这种行为在日常生活中也屡见不鲜,是人类的一种本能。在金融投资市场中,从众行为表现为投资人受到大多数投资人行为的影响采取投资策略,而不是根据自己持有的信息进行理性判断采取投资决策,在证券投资中,常见的看涨买进、看跌卖出的行为都属于从众行为。根据调查结果显示,我国证券市场的从众行为要远远高于美国,但从众行为所带来的市场收益却是极低的。造成羊群效应的最根本原因是信息不对称,证券市场中的信息较多,每个人都掌握着股票的独家信息,但无法确定信息的真伪,只能通过观察其他投资人的行为,对自己的决策做出调整和修正,从而形成了羊群效应。

2.3过度自信

过度自信是人们对自己的能力缺乏真实、客观的判断,从而过高的估计了自己对事件判断的准确性,过度自信会影响投资者的决策,使投资者相信自己能够控制偶然事件带来的影响。在证券市场中,过度自信通常表现为投资者确信自己能够对股票价格的走向进行准确预测,因此在短期内进行频繁的交易,尤其是在牛市顶峰和熊市底部时表现得更为突出。过度自信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三点,首先,投资者对自己的成功缺乏客观的认知,将失败归结于偶然,而将成功归功于自身的能力;其次,对投资知识和技巧的依赖性较高,投资者在以专家自居时,往往会过高估计自身的能力;最后,控制力错觉。投资者能够通过不同的途径获得多种信息增强了自信心,在错误心理暗示的指导下,盲目相信自己对于证券市场不确定因素的控制能力。

2.4心理账户

心理账户是指人们对结果在心理上进行了编码、分类和估价,从而对自身的决策提供指导,而这一账户的管理方法却与经济学运算规律相矛盾,导致投资者的决策行为也会违背经济法则。根据研究,人们在建立心理账户时会根据资金来源分为三类,薪资收入账户、资产收入账户和未来收入账户,三类账户的消费倾向各不相同,其薪资账户消费最为频繁,而未来账户几乎不消费。同样,根据资金的用途也分为了安全投资和风险投资两类,尤其是后者的存在,是投资人进行证券行为的内因。心理账户理论在证券投资上的典型表现是对于抛掉的亏损和账面上的亏损对于投资者的影响是不一样的。账面的盈利相比于真实的盈利带给投资者更多的愉悦,而实际的亏损比账面亏损更让人痛苦。

3、证券投资应学习的几种理论

证券市场变幻莫测,加上投资者心理认知的偏差和非理性行为的干扰,投资行为更是举步维艰,不过只要投资者能根据市场环境特点,仍能从中寻找到一些投资规律。以江恩的空止损理论和巴菲特的见好就收理论为例,对理论的有益部分进行简单介绍。

3.1空止损论

江恩的空止损论认为人们投资失败的原因主要是过度交易、没有止损,尤其是对市场知之甚少,其提出的《24条永恒的法则》也被各界人士给予重度重视,值得所有投资者学习。理论主要包括:①将资本分为10等分,每次交易资本控制在1/10以下;②用离成交价3-5点处的止损单进行交易保护;③不违反资本规则进行过度交易等共计24相法则。

3.2见好就收理论

沃伦•巴菲特认为,在进行股票投资时,应确保自己的现金持有能力,以便在合适的时机能够抓住良好的投资机会,也就是要懂得见好就收。每支股票在升值过程中会达到最高点,但投资者对最高点的准确把握难度极大,只能通过预测一个合理的范围进行股票抛出,以便于在下一次投资机会来临时能够及时抓住。

4、结语

经济的发展促使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从事证券投资,而信息时代的到来更是增加了投资环境的复杂程度,多种信息干扰给投资者的决策带来极大的挑战,而同时投资者本身也存在着一些局限性,因此会出现有界理性、羊群效应、过度自信、心理账户等系列异常行为,只有对自身的能力进行客观判断,利用科学的理论才能减少投资损失,赢取更大的利益。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