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北师大八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数学教案作为数学教师对课堂教学的一种预计和构想,在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2016北师大八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仅供参考。
2016北师大八年级数学下册教案范文
探索三角形相似的条件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教学知识点
1.掌握三角形相似的判定方法1.
2.会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1来证明及计算.
(二)能力训练要求
1.通过亲身体会得出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2.利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1进行有关计算及证明,训练学生的灵活运用能力.
(三)情感与价值观要求
1.经历对图形的观察、实验、猜想等数学活动过程,发展合情推理能力,并能有条理地、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
2.通过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类比得出三角形相似的判定方法,进一步领悟类比的思想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以及推导过程,并会用判定方法来证明和计算. 教学难点:判定方法的运用
三、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相似三角形的定义,即三角对应相等、三边对应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是相似三角形,同时这也是相似三角形的一种判定方法,即定义法.那么,除此之外,还有没有其他方法呢?本节课开始我们将进行这方面的探索.
(二)新课
[师]在三角形中有六个元素,即三个角和三条边,要进行相似的判断,就是要看在这两个三角形中角或边需满足什么条件,两个三角形就相似,而在判断两个三角形全等时,也是讨论边、角关系的.下面我们先回忆一下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然后进行类比,好吗?
[生]好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有:ASA,AAS,SAS,SSS,直角三角形除此之外再加HL. [师]那么,相似三角形应该如何判断呢?
1.做一做.
投影片
[师]大家可以按照上面的步骤进行,这里的由自己定,为了节约时间,请大家一 101个组取一个相同的k值,不同的组取不同的k值,好吗?
[生]好.
[师]经过大家的亲身参与体会,你们得出的结论是什么呢?
[生]结论为∠A=∠A′,∠B=∠B′,∠C=∠C′
△ABC∽△A′B′C′,理由是:
∠A=∠A′,∠B=∠B′,∠C=∠C′
根据相似三角形的定义可知:△ABC∽△A′B′C′.
[师]其他组的同学的结论相同吗?
[生]相同.
[师]经过大家的探讨,我们又掌握了一种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即三边对应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2.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3.
[师]前面两种判定方法我们都是只从角或只从边的方面去考虑的,下面我们要从两方面来考虑.还是要类比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在全等的判定方法中有ASA,SAS,AAS,其中ASA、AAS我们就不用考虑了,因为我们已经有判定方法1、3,下面来验证SAS,大家还是先猜想,然后再验证.
[生]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生]按照要求作出的△ABC与△A′B′C′中,有∠B=∠B′,∠C=∠C′,因此根据判定方法1可知,△ABC∽△A′B′C′.
[师]大家同意吗?
[生]同意.
[师]好,我们又探索出一个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即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3.想一想
[师]下面验证SSA,即两边对应成比例,其中一边的对角对应相等,这两个三角形相似吗?
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中SSA就不成立.大家还可以仿照上面的验证过程来进行推导,下面是小明和小颖分别画出的一个满足条件的三角形,由此你能得到什么结论? 102
[生]从上面的图中可以得出结论:有两边对应成比例,其中一边的对角相等的三角形不相似.
4.做一做
[师]在这两节课中我们已经学完了一般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下面请大家总结一下有几种方法.
[生]一共有四种方法.
第一种: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相似.即定义法.
第二种:即判定方法1
两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第三种:即判定方法2
三边对应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第四种:即判定方法3
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师]从这四种方法中我们可以看出,第一种判定方法比较麻烦,需要研究三对角、三对边,而后面的几种方法最多只需要研究三对边或角,因此定义法一般不利用.如果已知条件只涉及角,就用第二种判定方法;如果已知条件只涉及边,就用第三种判定方法;如果既有角又有边,则可考虑用第四种方法判断.
5.议一议
如图,△ABC与△A′B′C′相似吗?你有哪些判断方法?
[生]解:△ABC∽△A′B′C′.
判断方法有.
1.三边对应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2.两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3.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
4.定义法.
(三)巩固应用,拓展研究
下面每组的两个三角形是否相似?为什么?
生]解:(1)△ABC∽△DEF
∵
∴△ABC∽△DEF
(2)在△ABC中
AB=2,AC=6
∵∠A=∠A
∴△ABC∽△AEF
(四)练习巩固,促进迁移
依据下列各组条件,判定△ABC与△A′B′C′是不是相似,并说明为什么.
(1)∠A=120°,AB=7 cm,AC=14 cm,
∠A′=120°,A′B′=3 cm,A′C′=6 cm,
(2)AB=4 cm,BC=6 cm,AC=8 cm,
A′B′=12 cm,B′C′=18 cm,A′C′=24 cm. 解:
又∵∠A=∠A′
∴△ABC∽△A′B′C′(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两三角形相似)
(2)
∴△ABC∽△A′B′C′(三边对应成比例,两三角形相似)
(五)回顾联系,形成结构
本节课主要探讨了相似三角形的另两种判定方法,即三边对应成比例与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培养了大家的探索精神,同时让学生懂得了数学活动充满 104
八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角平分线的性质
一、本节学习指导
角平分线的性质有助于我们解决三角形全等相关题型。其实不仅仅是角平分线,还有三角形的中位线、高、中心都是解决三角形题目有效的途径。
二、知识要点
1、角平分线的定义:从一个角的顶点出发把一个角分成两个相等的角的射线叫做角的平分线。
如下图:OC平分∠AOB
∵OC平分∠AOB
∴∠AOC=∠BOC
2、角的平分线的性质: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重点】
如第一个图:
∵OC平分∠AOB(或∠1=∠2),PE⊥OA,PD⊥OB
∴PD=PE,此时我们知道△OPE≌△OPD(直角三角形 斜边是OP即公共边,直角边斜边)
3、角的平分线的判定:角的内部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角的平分线上。
如第一个图:
∵PE⊥OA,PD⊥OB,PD=PE
∴OC平分∠AOB(或∠1=∠2)
4、线段的中点的定义:把一条线段分成两条相等的线段的点叫做线段的中点。
∵C是AB的中点
∴AC=BC
5、垂直的定义: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有一个是直角,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如图:【重点】
∵AB⊥CD
∴∠AOC=∠AOD=∠BOC =∠BOD=90°
或∵∠AOC=90°
∴AB⊥CD
注意:要判断两条直线垂直,只要知道这两条相交直线所形成的四个角中的
一个角是直角就可以了。反过来,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它们的四个交角都是直角。
6、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ABC≌△A'B'C'
∴AB=A'B',BC=B'C',AC=A'C'; ∠A=∠A', ∠B=∠B', ∠C=∠C'
三、经验之谈:
本节的重点是第2点,角平分线的性质,这条性质在以后的几何题型中用的非常多,本章的三角形全等也不例外,如果我们碰到题目中出现角平分线,我们要会利用它的性质。告诉大家一个秘密:在几何题型中,99%的题目给出的条件都是要用到的,除非此题属于难题范围,故意给些误导性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