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规定
受限空间化学品生产单位的各类塔、釜、槽、罐、炉膛、锅筒、管道、容器以及地下室、窨井、坑(池)、下水道或其它封闭、半封闭场所。下面是小编为你整理的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规定,希望对你有用!
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规定
1 目的
确保进入受限空间作业人员的安全并在紧急状态下安全撤出。
2 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塔里木油田公司甲乙方各单位。
3 术语和定义
3.1符合以下条件的称之为受限空间:
3.1.1物理条件(同时符合以下3条)
a)有足够的空间,让员工可以进入并进行指定的工作;
b) 进入和撤离受到限制,不能自如进出;
c) 并非设计用来给员工长时间在内工作的。
3.1.2危险特征(符合任一项或以上)
a) 存在或可能产生有毒有害气体;
b) 存在或可能产生掩埋进入者的物料;
c) 内部结构可能将进入者困在其中(如,内有固定设备或四壁向内倾斜收拢);
d) 存在已识别出的健康、安全风险。
3.2受限空间进入计划
控制并保护人员免遭受限空间危害和管理进入受限空间作业的综合计划。
3.3进入者
被授权进入受限空间的人。该进入者必须了解潜在的危害、要采取的预防措施、规定的工作范围和极限、撤离和沟通程序,以及清楚与进入有关的其他人员。
3.4进入
当身体任何部位越过受限空间的口径,并足以让整个身体能够进入受限空间的开口平面时的一个起始动作,就被视为进入受限空间。
3.5进入许可证
为控制进入受限空间而签发的书面文件。
3.6进入管理者
负责核实并保证进入受限空间作业的所有安全条件,有权批准进入或取消进入的人。进入管理者由油田所属单位确定。
3.7监护人
被指定在受限空间外负责监督进入者,并与其沟通、控制进入距离、保证满足进入许可证所规定的进入条件以及启动救援计划的人。
3.8挖掘
挖掘、移动或堆置土壤或类似物料,从而产生符合受限空间定义的区域。即深度大于1.2 m的,或作业时人员的头部在地面以下的。
4 进入受限空间管理
4.1 进入受限空间的原则
4.1.1 所有人员在进入受限空间前,必须制定和实施书面受限空间进入计划(参见附录A《受限空间进入计划的编制指南》)。
4.1.2 所有进入受限空间的作业必须持有有效的进入许可证。
4.1.3只有在没有其它切实可行的方法能完成工作任务时,才考虑进入受限空间。
4.1.4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前,必须进行危害识别,列出危害因素清单,危害因素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
a)气体危害
b)窒息危害
c)有毒有害气体
d)可燃气体和爆炸性气体
e)被淹没/埋没
f)机械危害
g)其它,如电击、温度、辐射、噪音等
4.1.5必须采取以下危害预防行动
a)评估进入之前和进入期间潜在的危害的程度;
b)制定措施消除、控制或隔离在进入之前和进入期间的危害;
c)在进入之前和进入期间检测受限空间中的气体环境;
d)保持安全进入的条件;
e)预测在受限空间里的活动以及可能产生的危害;
f)预测空间外活动对受限空间内条件的潜在影响。
4.1.6按照以下次序和控制手段处理危害:
a)消除危害。
b)使风险减低至可接受的水平。
c)使用个人防护装备。
4.1.7在进入受限空间前,制定具体的救援计划(参见附录B《救援计划制定指南》),各类救援物资必须到位备用。
4.1.8在进入受限空间前,相关的人员已经接受培训。
4.1.9进入受限空间时,监护人应将所要求的表格和记录存放在现场。包括: 安全工作许可证
受限空间进入许可证
受限空间援救计划
受限空间进入检测表
受限空间监护人/进入者名单表
受限空间进入前会议记录
适当的材料安全数据表
书面的受限空间进入计划/风险评估
4.1.10救援人员(每班至少有两人作为救援人员)必须在现场,当接到报警时,能够实施有效救援。
4.2 适用原则
4.2.1 每年对当年所有的受限空间进入计划进行评审。
4.2.2 辨识本区域的受限空间
4.2.2.1对每个装置进行评审,确定受限空间的数量、位置,并制定出受限空间登记表。
4.2.2.2对已辨识出的受限空间,必须实施进入之前和进入期间的危害评估,并在进入许可证中明确对这些潜在危害的预防措施。
4.2.2.3在所有受限空间进入点附近清楚地标上醒目的警告标识。
4.2.3 隔离
根据受限空间的构造选择最佳的隔离方法,这些方法包括但不限于: a)移除管线(物理上断开)并加装肓板。
b)加装肓板。
c)两头截止,中间排放隔离。
肓板压力等级应和系统压力相匹配。肓板必须密封且有安全保护措施(如密封套、密封罩等)。肓板必须上锁、挂签。
4.2.4 清理、清洗
清理、清洗受限空间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做法:
a)腾空空间。
b)清扫空间 (如冲洗、蒸煮、洗涤和漂洗)。
c)中和危害物。
d)置换。
4.2.5 气体检测
在进入之前和进入期间应检测受限空间内的气体环境。
4.2.5.1 仪表校验
a)用于检测受限空间中气体的检测仪必须在校验有效期内。
b)在每次使用前、后,检查检测仪是否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c)为了验证连续检测仪的正常工作,应周期性地用其它检测仪进行比对。
4.2.5.2 代表性抽样
1)应根据受限空间结构和可能存在的危害物质制定抽样方法。应在受限空间内有代表性区域进行抽样,并特别注意人员可能工作的区域。除了最小的空间外,要对空间各个部位取样,即至少包括顶端、中部和底部的抽样。测试的正常次序应当是氧含量、易燃性,然后是毒性。
2)应当在停止任何气体吹扫时抽样,以减少采样人员的风险和保持抽样时符合现实的环境。
3)样品检测数据符合本标准规定的范围方为合格。
4)只有经过培训的人员才能取样。
4.2.5.3 氧浓度标准
受限制空间内的空气质量应当与空间外的相同。氧浓度保持在19.5%到23.5%范围之间。
4.2.5.4 易燃性标准
应保证受限空间内部任何部位的可燃气体浓度:当其爆炸下限>4%时,浓度应
4.2.5.5 毒性标准
受限空间内的有毒、有害物质不得超过国家规定的“车间空气中有毒物质的最高允许浓度”的指标。作业期间应每隔4h取样复查一次,也可同时选用有效的便携式检测仪对受限空间进行连续检测,如有一项不合格,应立即停止作业。
4.2.5.6 连续监测和重复测试
1)当受限空间内的作业可能改变空间内的气体环境时,或在进入期间,由于受限空间外部的影响,可能会改变空间内的气体环境时,要对受限空间的气体连续监测。检测仪要始终显示处于工作状态。
2)受限空间气体监测至少有三个精度相同的检测仪表,其中一个应连续监测,连续检测仪应安装在受限空间进入者能看到或听到任何报警的地方。
3)受限空间气体监测应优先选择连续监测方式。如果采用间断性监测,通常间断性监测间隔时间不超过2h。
4)如作业中断,再进入之前必须重新进行气体检测。
4.2.6 危害控制措施
4.2.6.1监护
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必须设专人监护,不得在无监护人的情况下作业。监护人和进入者必须明确联络方式并始终保持有效的沟通。进入特别狭小空间作业,进入者应系安全可靠的保护绳,监护人可通过系在进入者身上的绳子进行沟通。
4.2.6.2 温度
受限空间内的温度不应对作业人员产生危害。
4.2.6.3 通风
为保证受限空间内空气流通和人员呼吸需要,可自然通风,必要时须采取
强制通风方法,严禁向受限空间通纯氧。在特殊情况下,作业人员应佩戴安全可靠的呼吸面具、正压式空气呼吸器和长管呼吸器,但配戴长管面具时,必须仔细检查其气密性,同时防止通气长管被挤压,吸气口应置于新鲜空气的上风口,并有专人监护。
4.2.6.4 照明及电气
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应有足够的照明,照明要符合防爆要求。进入受限空间作业所用照明应使用安全电压小于24V的安全行灯,在金属设备内和特别潮湿作业场所作业,其安全灯电压应为12V且绝缘良好。使用手持电动工具应有漏电保护设备。当受限空间原来盛装爆炸性液体、气体等介质的,则应使用防爆电筒或电压不大于12V的防爆安全行灯,行灯变压器不应放在容器内或容器上。作业人员应穿戴防静电服装,使用防爆工具、机具。
4.2.6.5 防坠落
受限空间作业面存在坠落风险时,必须按照高处作业相关规定制定防止坠落的安全措施(包括如何在行走表面、工作平台和升降电梯、脚手架、梯子上防人员坠落的措施及救援方法)。
4.2.6.6 个人防护装备
根据作业中存在的风险种类,依据相关的防护标准,确定个人的防护装备并确保正确穿戴。
4.2.6.7 静电防护
如存在静电危害时,应采取可靠的接地措施并进行检测,接地电阻值应小于10欧姆。
4.2.6.8工具、材料清点
进入受限空间作业的工具、材料要登记,作业结束后应清点,以防遗留在作业现场。
4.2.7 受限空间进入许可证(格式见附录C《塔里木油田公司受限空间进入许可证》)
进入受限空间必须经进入管理者批准,有进入许可证。
4.2.7.1 授权和签字
1)进入管理者必须经过上一级安全部门培训、取证。
2)进入管理者可以授权他人签署进入许可证,授权必须是书面形式,且被授权人须是经过培训、取证的合格人员。
3)委托授权人书面授权后仍承担受限空间进入的安全责任。
4)被授权人在每次确认作业安全条件后必须向委托授权人汇报情况,得到同意后方可签发受限空间进入许可证。
5)进入者和监护人须在进入许可证上签名,以确认其阅读了该许可证,并了解要做的工作、与工作有关的危害和预防措施。
4.2.7.2 时限和延期和中断
1)进入许可证时限通常为12h。但在召开进入前会议时,确认需要更多的时间来进行工作,可延长许可证时限。协议工作时限和延期次数须清楚地在进入许可证上注明。
2)如果在进入许可证时限内中断作业超过半小时,必须进行气体检测合格方可继续作业。隔日继续作业的,必须召开每日进入前会议,确认安全措施到位,并做好记录。
3)如许可证需要延期,进入管理者须重新检查工作区域,以核实所有要求的安全措施仍然具备且工作区域的情况没有发生变化。任何新的安全要求(如夜间工作的照明)都应在申请上注明。在新的要求都落实以后,进入管理者才能在延期确认单上签字延期。延期确认单必须与许可证一起张贴在施工现场明显处。
延期确认单应包括:
1)进入许可证编号;
2)延期原因;
3)新的安全要求;
4)延期时限;
5)进入管理者或其授权人签字。
4.2.7.3 进入许可证的内容:
a)受限空间和工作任务的描述;
b)最初以及在活动期间可能存在的危害的清单;
c)准备进入受限空间和进入期间的控制措施清单,如个人防护装备, 救援
计划和沟通程序;;
d)气体检测数据和检测时间;
e)进入管理者的签字;
f)进入者、监护人和检测人的签字;
g)终止活动工作任务完成和完成进入的时间。
4.2.7.4 范围变更
作业范围改变,须重新办理进入许可证。
4.2.7.5 保存许可证
进入许可证保存两年。
4.3职责
4.3.1 进入管理者
进入管理者负责认可并评估整个作业过程的危害,规定必要的预防措施,并授权进入。进入管理者的职责包括:
a)清楚可能存在的危害;
b)评估进入受限空间作业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条件变化;
c)清楚如何控制和管理危害;
d)确认进入受限空间的安全条件,包括检查有代表性的气体抽样结果是否符合进入条件;
e)批准和终结进入。
4.3.2 进入者
a)清楚可能存在的危害;
b)清楚危害是如何受控制的;
c)参加对进入受限空间作业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条件变化的评估;
d)掌握正确使用进入装备和个人防护装备的方法;
e)清楚紧急情况时的撤离方式;
f)熟悉安全进入的术语和条件以及与监护人的信息沟通方式。
4.3.3 监护人
a)清楚可能存在的危害;
b)清楚危害对进入者的影响;
c)负责监督影响受限空间作业的条件;
d)始终掌握在受限空间内人员的情况,与进入者保持沟通;
e)负责发出救援信息;
f)受限空间内有人作业时,必须在入口处监护;
g)防止未经授权的人员进入;
h)启动撤离行动;
i)进行不进入受限空间的救援;
j)清楚最近的电话、安全淋浴、出口、报警器和外部应急装备的位置。
4.4 培训(参见附录D《参与进入受限空间人员的培训指南》)
4.4.1所有进入受限空间的作业人员,必须接受培训、取证。培训、取证由所在单位的安全部门负责组织。培训内容包括但不限于:
a)职责;
b)一般术语;
c)受限空间进入计划;
d)受限空间的特性;
e)受限空间内潜在的危害;
f)进入受限空间的程序;
g)工具、检测仪、个人防护装备的正确使用;
h)救援程序。
4.4.2存在下列情形时,须在进入前,重新培训有关人员:
a)原有的受限空间危害有变化;
b)受限空间进入计划有变化;
c)与进入许可证或进入程序有偏离;
d)员工知识或技能不够。
4.4.3可能参与救援的人员,每年至少进行一次模拟演习,每2年至少进行一次复培。非操作运行类承包商承担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必须在作业前对参与救援的人员进行培训、取证,并进行救援模拟演练,培训、取证在生产单位监督下进行。
4.4.4 培训记录
保留员工最近一次的培训记录。
4.5 特殊情况
当无法确定是否是受限空间时,宜按进入受限空间作业进行管理。
4.5.1 无需进入许可证的受限空间
与受限空间内工作有关的危害已完全确定,并已得到控制,可以不填写进入许可证,但必须不含以下四个条件中任何一个条件:
a)存在或可能产生有毒有害气体;
b)存在或产生可能掩埋进入者的物料;
c)内部结构可能将进入者困在其中(如,内有固定设备或四壁向内倾斜收拢);
d)存在已识别出的健康、安全风险。
4.5.2 未明确定义为“受限”的空间
有些区域或地点不符合受限空间标准,但是可能会遇到类似于受限空间进入时发生的潜在危害(如把头伸入30cm直径的管道或洞口或进入一个氮气吹扫过的罐内)。在这些情况下,要进行工作危害分析,并采用适当的措施来控制这些危害。应采用受限空间进入许可证来控制此类作业。
4.5.3 惰性气体吹扫空间
用惰性气体吹扫受限空间,可能在空间进入口附近产生气体危害,因此,在进入准备和进入期间,应当确定包括开口周围的危害区域,防止不经意进入这些区域,要设置路障和警告标志,并进行气体检测,确定危害区域的大小。
4.5.4 围堤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围堤,视为受限空间:
a)有高于1.2m的垂直墙壁围堤,且围堤内外无修建到顶部的台阶;
b)在围堤区域内,身体暴露于物理或化学的危害之中;
c)可能存在比空气重的有毒有害气体。
4.5.5挖掘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挖掘,视为受限空间:
a)沟渠或挖掘深度大于1.2m,或作业时人员的头部在地面以下的;
b)在沟渠或挖掘区域内,身体暴露于物理或化学的危害之中;
c)在沟渠或挖掘区域内,可能存在比空气重的有毒有害气体;
d)没有撤离通道的。
受限空间试题
1.受限空间是指(A),可能存在(BCD),对进入人员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构成威胁的(E),如反应器、塔、釜、槽、罐、炉膛、炉筒、管道以及地下室、窨井、坑(池)、下水道或其他封闭、半封闭场所。
A 进出口受限 B通风不良 C易燃易爆 D有毒有害物质或缺氧 E封闭、半封闭设施及场所
2.受限空间作业是指进入或探入受限空间进行的作业。这种说法是否正确。(A)
A 正确 B错误
3.安全隔绝的方式有:(ABC)
A受限空间与其他系统连通的可能危及安全作业的管道应采取插入盲板或拆除一段管道进行隔绝,不能用水封或关闭阀门等代替盲板或拆除管道。
B与受限空间相连通的可能危及安全作业的孔、洞应进行严密地封堵。
C受限空间带有搅拌器等用电设备时应停止运行并有效切断电源,在电源开关处上锁并加挂警示牌。
4.氧含量一般为18%~21%,在富氧环境下不得大于(C)。
A 21.5% B 22% C 23.5%
5.可燃气体浓度是指当被测气体或蒸气的爆炸下限大于等于(C)时,其被测浓度不大于(D)(体积百分数);当被测气体或蒸气的爆炸下限小于(C)时,其被测浓度不大于(D)(体积百分数)。
A 18% B 21% C 4% D 0.2% D 0.5%
6.作业前(B) 内,应对受限空间进行气体采样分析,分析合格后方可进入。
A 60 min B 30 min C 90 min
7.分析仪器应在校验有效期内,使用前应保证其处于正常工作状态。蓝星系统内部要求(C)校验一次。
A 1年 B 6个月 C 3个月 D 3年
8.进入受限空间前,所进行的监测点位应有代表性,容积较大的纵向受限空间,应采取(B)各部位进行监测分析。
A左、中、右 B上、中、下 C上、下 D左、右
9.受限空间内,涂刷具有挥发性溶剂的涂料时,应做(B)分析,并采取强制通风措施。
A间断 B连续 C定期
10.受限空间内作业中断时间超过(A)时,应重新进行分析。
A 30min B 90min C 120min
11.在缺氧或有毒的受限空间经清洗或置换仍达不到(ABC)要求时,应佩戴隔绝式呼吸器,必要时应拴带救生绳。
A氧含量一般为18%~21%,在富氧环境下不得大于23.5%。
B 有毒气体(物质)浓度应符合GBZ 2 .1的规定,不应超过受限空间内的特定物质的规定极限值。
C可燃气体浓度:当被测气体或蒸气的爆炸下限大于等于4%时,其被测浓度不大于0.5%(体积百分数);当被测气体或蒸气的爆炸下
限小于4%时,其被测浓度不大于0.2%(体积百分数)。
12.受限空间作业过程中,每(B)小时监测一次。如监测分析结果有明显变化,应立即停止作业,撤离人员,对现场进行处理,分析合格后方可恢复作业。
A 3 B 2 C 1
13.受限空间照明电压应小于或等于(C),在潮湿容器、狭小容器内作业电压应小于等于(B)。
A 220V B 12V C 36V D 24V
14.使用超过安全电压的手持电动工具作业或进行电焊作业时,应配备(A)。在潮湿容器中,作业人员应站在(C)上,同时保证金属容器接地可靠。
A 漏电保护器 B 地面 C 绝缘板
15.在受限空间外应设有专人监护,作业期间监护人员(A)。
A 不应离开 B 短时间离开
16.在受限空间作业时应在受限空间外设置(ABCD)
A 安全警示标志 B 空气呼吸器(氧气呼吸器) C消防器材 D清水
17.多工种、多层交叉作业应采取互相之间避免伤害的措施。这种说法是否正确。(B)
A 错误 B 正确
18.有限空间安全作业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BCDE)
A必须严格实行作业审批制度,严禁擅自进入有限空间作业。
B必须做到“先通风、再检测、后作业”,严禁通风、检测不合格作业。
C必须配备个人防中毒窒息等防护装备,设置安全警示标识,严禁无防护监护措施作业。
D 必须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培训,严禁教育培训不合格上岗作业。 E 必须制定应急措施,现场配备应急装备,严禁盲目施救。
19.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前:(ABCD)
A必须按规定进行安全处理和可燃、有毒有害气体和氧含量检测分析。
B必须办理进入受限空间作业许可证。
C必须检查隔离措施、通风排毒、呼吸防护及逃生救护措施的可靠性,防止出现有毒有害气体串入、呼吸防护器材失效、风源污染等危险因素。
D必须安排具备基本救护技能和作业现场应急处理能力的企业人员进行全过程监护。
20.在受限空间进行动火作业:(A)
A 应按动火作业安全许可制度的规定进行作业。
B 开受限空间作业许可即可
受限空间的3E 对策
受限空间作业危险有害因素多,容易发生事故,一旦发生事故施救难度大,盲目施救或救援方法不当,又容易造成伤亡扩大。分析受限空间作业危险有害因素,按照3E原则,制定了相应的技术、教育、管理对策。
论文关键词:受限空间; 3E对策;有害因素
1 引言
受限空间是指封闭或部分封闭,进出口较为狭窄,未被设计为固定工作场所,自然通风不良,易造成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积聚或氧含量不足的空间。
受限空间分为三类:
(1)密闭设备:如船舱、贮罐、车载槽罐、反应塔(釜)、冷藏箱、压力容器、管道、烟道、锅炉等;
(2)地下受限空间:如地下管道、地下室、地下仓库、地下工程、暗沟、隧道、涵洞、地坑、废井、地窖、污水池(井)、沼气池、化粪池、下水道等;
(3)地上受限空间:如储藏室、酒糟池、发酵池、垃圾站、温室、冷库、粮仓、料仓等。
据有关部门统计,2001年至2009年,我国在受限空间中作业因中毒、窒息导致的一次死亡3人及以上的事故总数为668起,死亡人数共2699人,每年平均300多人。因此,有针对性的分析受限空间作业危险有害因素,制定相应的技术、教育、管理对策是十分必要的。 2 受限空间作业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本文按照国标GB/T13861-2009《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将受限空间作业过程中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分为四大类: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环境因素、管理因素。
2.1 人的因素
2.1.1 作业人员因素
作业人员应该不了解在进入期间可能面临的危害;不了解隔离危害和查证已隔离的程序;不了解危害暴露的形式、征兆和后果;不了解防护装备的使用和限制,如测试、监督、通风、通讯、照明、预防坠落、障碍物、以及进入方法和救援装备;不清楚监护人用来提醒撤离时的沟通方法;不清楚当发现有暴露危险的征兆或症状时,提醒监护人的方法;不清楚何时撤离受限空间,可能导致事故发生。
2.1.2 监护人员因素
监护人不了解在作业人员在进入期间可能面临的危害;不了解人员受到危害影响时的行为表现;不清楚召唤救援和急救部门帮助进入者撤离的方法,就不能起到监督空间内外活动和保护进入者安全的作用。
2.2 物的因素
2.2.1 有毒气体
受限空间内可能会存在很多的有毒气体,既可以是在受限空间内已经存在的,也可能是在工作过程中产生的。聚积于受限空间的常见有害气体有硫化氢、一氧化碳、甲烷、沼气等,这些都对作业人员构成中毒威胁。
(1)硫化氢(H2S)是无色气体,有特殊的臭味(臭鸡蛋味),易溶于水;比重比空气大,易积聚在通风不良的城市污水管道、窨井、化粪池、污水池、纸浆池以及其他各类发酵池和蔬菜腌制池等低洼处(含氮化合物例如蛋白质分解产生)。硫化氢属窒息性气体,是一种强烈的神经毒物。硫化氢浓度在0.4mg/立方米时,人能明显嗅到硫化氢的臭味;70~150mg/立方米时,吸入数分钟即发生嗅觉疲劳而闻不到臭味,浓度越高嗅觉疲劳越快,越容易使人丧失警惕;超过760mg/立方米时,短时间内即可发生肺水肿、支气管炎、肺炎,可能造成
生命危险;超过1000mg/立方米,可致人发生电击样死亡。
(2) 一氧化碳(CO)是无色无臭气体,微溶于水,溶于乙醇、苯等多数有机溶剂;属于易燃易爆有毒气体,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一氧化碳在血中易与血红蛋白结合(相对于氧气)而造成组织缺氧。轻度中毒者出现头痛、头晕、耳鸣、心悸、恶心、呕吐、无力,血液碳氧血红蛋白浓度可高于10%;中度中毒者除上述症状外,还有皮肤粘膜呈樱红色、脉快、烦躁、步态不稳、浅至中度昏迷,血液碳氧血红蛋白浓度可高于30%;重度患者深度昏迷、瞳孔缩小、肌张力增强、频繁抽搐、大小便失禁、休克、肺水肿、严重心肌损害等。
2.2.2 氧气不足
受限空间内的氧气不足是经常遇到的情况。氧气不足的原因很多,如被密度大的气体(如二氧化碳)挤占、燃烧、氧化(比如生锈)、微生物行为(如老鼠分解)、吸收和吸附(如潮湿的活性炭)、工作行为(如使用溶剂、涂料、清洁剂或者是加热工作)等都可能影响氧气含量。作业人员进入后,可由于缺氧而窒息,而超过常量的氧气可能会加速燃烧或其他的化学反应。
2.2.3 可燃气体
在受限空间中常见的可燃气体包括:甲烷、天然气、氢气、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等。这些可燃气体和蒸气来自于地下管道间泄漏(电缆管道和城市煤气管道间)、容器内部残存、细菌分解、工作产物(在其内进行涂漆、喷漆、使用易燃易爆溶剂)等等,如遇引火源,就可能导致火灾甚至爆炸。在受限空间中的引火源包括:产生热量的工作活动、焊接、切割等作业、打火工具、光源、电动工具、电子仪器,甚至静电。
2.3 环境因素
过冷、过热、潮湿的受限空间有可能对人员造成危害;在受限空间时间长了以后,会由于受冻、受热、受潮,致使体力不支。
在具有湿滑的表面的受限空间作业,有导致人员摔伤、磕碰等的危险。进行人工挖孔桩作业的事故现场,有坍塌、坠落,造成击伤、埋压的危险。清洗大型水池、储水箱、输水管(渠)的作业现场有导致人员遇溺的危险。作业现场电气防护装置失效或误操作,电气线路短路、超负荷运行、雷击等等都有可能发生电流对人体的伤害,而造成伤亡事故的危险。
2.4 管理因素
安全管理制度的缺失、有关施工(管理)部门没有编制专项施工(作业)方案、没有应急救援预案或未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缺乏岗前教育及进入受限空间作业人员的防护装备与设施得不到维护和维修,是造成该类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未制定受限空间作业的操作规程、操作人员无章可循而盲目作业、操作人员在未明了作业环境情况下贸然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场所、误操作生产设备、作业人员未配置必要的安全防护与救护装备等,都有可能导致事故的发生。
3 对策
3.1 Engineering——技术对策
(1)受限空间的作业场所空气中的含氧量应为19.5%~23%,若空气中含氧量低于19.5%,应有报警信号。有毒物质浓度应符合GBZ 2.1和GBZ 2.2规定。
(2)受限空间空气中可燃气体浓度应低于可燃烧极限或爆炸极限下限的10%。
(3)当必须进入缺氧的受限空间作业时,尽量利用所有人孔、手孔、料孔、风门、烟门进行自然通风为主,进入自然通风换气效果不良的受限空间时应采取机械强制通风。采取机械通风作业时,操作人员所需的适宜新风量应为30 m3/h~50m3/h,满足稀释有毒有害物质的需要。
(4)在可燃气体的受限空间场所内使用防爆照明设备。在潮湿地面等场所使用的移动
式照明灯具,其安装高度距地面2.4m及以下时,额定电压不应超过36V。锅炉、金属容器、管道、密闭舱室等狭窄的工作场所,手持行灯额定电压不应超过12V。手提行灯应有绝缘手柄和金属护罩,灯泡的金属部分不准外露。手持电动工具应进行定期检查,并有记录,绝缘电阻应符合有关规定。
(5)动力机械设备、工具要放在受限空间的外面,并保持安全的距离以确保气体或烟雾排放时远离潜在的火源。同时应防止设备的废气或碳氢化合物烟雾影响受限空间作业。
(6)受限空间的坑、井、洼、沟或人孔、通道出入门口应设置防护栏、盖和警告标志,夜间应设警示红灯。防止无关人员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场所,提醒作业人员引起重视,在受限空间外敞面醒目处,设置警戒区、警戒线、警戒标志。当作业人员在与输送管道连接的封闭、半封闭设备内部作业时,应严密关闭阀门,装好盲板,设置“禁止启动”等警告信息。
(7)存在易燃性因素的场所警戒区内应按GB 50140设置灭火器材,并保持有效状态;专职安全员和消防员应在警戒区定时巡回检查、监护,并有检查记录。严禁火种或可燃物落入受限空间。
(8)应急器材放置在作业现场,急救药品应完好、有效。
3.2 Education——教育对策
进入受限空间前,应对从事受限空间作业的人员进行培训,内容包括:
(1)作业前针对施工方案,对作业内容、职业危害等教育;
(2)对紧急情况下的个人避险常识、中毒窒息和其他伤害的应急救援措施教育;
(3)按上岗要求的技术业务理论考核和实际操作技能考核成绩合格。
3.3 Enforcement——管理对策
企业安全管理部门应配备专门人员负责受限空间作业安全工作,并制定完善的受限空间作业管理制度,包括以下内容:
3.3.1 作业前认真进行危害辨识
(1)是否存在可燃气体、液体或可燃固体的粉尘发生火灾或爆炸而引起正在作业的人员受到伤害的危险 ;
(2)是否存在因有毒、有害气体或缺氧而引起正在作业的人员中毒或窒息的危险 ;
(3)是否存在因任何液体水平位置的升高而引起正在作业的人员遇到淹溺的危险;
(4)是否存在因固体坍塌而引起正在作业的人员掩埋或窒息的危险;
(5)是否存在因极端的温度、噪音、湿滑的作业面、坠落、尖锐锋利的物体等物理危害而引起正在作业的人员受到伤害的危险;
(6)是否存在吞没、腐蚀性化学品、带电等因素而引起正在作业的人员受到伤害的危险。
3.3.2 作业前实施隔断、清洗、置换通风
采取措施针对许可空间进行保护,如加盲板;拆除部分管路;采用双截止阀和放空系统;停电和挂牌;对实施作业的受限空间进行清洗、置换通风,使作业空间内的空气与外界流通,从而保证作业人员安全。
3.3.3 作业前严格进行取样分析
对作业空间的气体成分,特别是置换通风后的气体进行取样分析,对各种可能存在的易燃易爆、有毒有害气体、烟气以及蒸汽、氧气的含量要符合相关的标准和要求。
3.3.4 安排专人进行作业安全监护
进入受限空间作业要安排专人现场监护,并为其配备便携式有毒有害气体和氧含量检测报警仪器、通讯、救援设备,不得在无监护人的情况下作业。作业监护人应熟悉作业区域的环境和工艺情况,有判断和处理异常情况的能力,掌握急救知识。
3.3.5 佩戴检测仪器,必要时采取个体防护措施
进入一氧化碳、光气、硫化氢等无嗅或有毒、剧毒气体作业场所都应该佩戴便携式有毒有害气体检测仪。必要时,按规定佩戴适用的个体防护用品器具。如佩戴隔离式防护面具等。 4 结语
受限空间作业,涉及的领域多,作业环境复杂,不确定的危险因素多,一旦遇险,施救困难。应该按照3E原则,从技术(Engineering)、教育(Education)、管理(Enforcement)三个方面着手,改善作业环境,提高作业人员安全素养,完善受限空间作业安全许可制度,防范受限空间作业伤亡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