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审计研究论文范文

2017-02-21

内部审计是随着受托责任的发展而发展,它通过完善整个企业的经营系统来提高经营工作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内部审计研究论文,供大家参考。

内部审计研究论文范文一:商业银行增值型内部审计研究思考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营环境的变化,商业银行的内部审计职能也发生了重大的改变,即由传统型审计向增值型审计转变。传统型审计侧重于事后监督,而增值型审计则侧重于咨询服务。内部审计增值目标的提出,为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向增值型转变指明了方向,同时有利于提高商业银行合规经营意识,增加组织价值。本文从商业银行增值型内部审计的特征入手,阐述内部审计实现价值增值的途径,并分析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对策。

关键词:商业银行;增值型;内部审计

内部审计工作是商业银行治理结构中的重要组成内容,与商业银行发展有着非常紧密联系。内部审计属于一种较为独立、客观的咨询活动,其目的主要在于增加组织的价值,使得组织可以更为良好的运行。内部审计工作开展可以利用科学、合理的手段加强组织风险管理,降低组织运行过程中承担的风险,为企业的经济效益进行保护。商业银行对内审计工作必须要提升重视程度,找寻内部审计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应用有效措施进行改善,从而将增值型内部审计具有的重要作用充分体现出来,为银行实现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一、商业银行增值型内部审计的特征

增值型内部审计与传统内部审计进行综合性比较,增值型内部审计在商业银行中的应用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特征:第一方面就是增值型内部审计与传统内部审计的目标不同,增值型内部审计目的在于增强商业银行的价值。内部审计部门不仅需要注重事后监督工作开展,还需要更多的考虑商业银行的长期和短期发展目标。掌握高级管理层的管理目标,服务于商业银行的整体战略规划;第二方面是增值型内部审计的核心在于对商业银行运行中的风险进行识别,通过有效措施加强对风险的的控制,为商业银行赢得更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加强客户对商业银行业务开展的信赖程度。第三方面是增值型内部审计服务职能有所提升,以往传统的内部审计更加注重的是监督控制职能,从以往的“事后发现”转变为“事前预警”,应用多种手段进行审计工作开展,促进审计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提升,深化审计意见,使审计工作可以更好的为商业银行发展服务。

二、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实现价值增值的途径

1.更新内部审计理念实现价值增值。以往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工作开展是以财务规范为导向的,在增值型内部审计工作则是以风险控制为导向的。内部审计部门必须要对商业银行现阶段发展情况进行全面了解,以促进商业银行发展为核心,具有良好的大局观。不断的加强风险控制,将商业银行发展战略目标作为主要的价值取向,抓住难点、焦点问题,明确审计内容,设计合理审计方案,使得商业银行审计工作开展的重要意义充分体现出来。

2.转变内部审计监督模式实现价值增值。通过审计工作及时找寻商业银行运行中存在的不良问题,提出全面化、科学化的审计评价,并且对审计工作提出的修整内容进行跟踪监控,加强责任制度落实,这也是商业银行审计工作需要高度重视的内容。内部审计工作开展需要全面转型,不仅需要体现在审计目标方面,不能只是在发现问题后进行控制,更多需要注重对商业银行运行风险的预防。审计工作承担的角色也需要进行转变,要注重自身服务意识提升,起到为商业银行发展出谋划策的作用。审计内容方面要从财务收支审计转变成为商业银行的综合效益审计。以往审计手段过于落后,需要派遣众多工作人员到现场进行审计。而现阶段需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优势,应用计算机实现非现场审计方式。

3.完善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实现价值增值。商业银行与其它类型银行经营目标方面存在巨大的差异性,在商业银行运行发展过程中,需要不断对各项规章制度进行健全和完善,加强商业银行运行风险识别和控制,对于商业银行运行风险不仅需要注重事前控制,还需要注重事中控制和事后监督,将风险控制落实到商业银行运行始终。内部审计是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体系中的重要组成内容,对于增强银行内部监督有着积极影响。商业银行需要对现有内部控制制度进行综合分析,找寻内部控制制度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应用有效措施进行改善,使得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体系科学化、全面化、现代化,提升商业银行的资产安全,抑制不良腐败风气的滋生,为商业银行创造出更多的经济效益。

三、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存在缺陷,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审计增值目标的实现。

1.职能定位与现实需求存在一定差距。商业银行是经营风险的企业,各种风险尤其是商业银行的内部风险越来越引起重视,商业银行的内部审计部门是保证银行在追求自身经济利益过程中实现安全运行的现实需要,但实际情况是银行的内部审计工作长期以来得不到充分的重视,得不到员工的理解,被审计者往往对审计工作存在排斥的心理。此外审计工作的着眼点还停留在对具体业务操作的监督上,这与银行对内部审计的需求存在不小的差距。

2.内部审计力量薄弱。对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进行深入调查发现,很多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工作人员综合素质较差,不能满足现阶段开展审计工作的实际需求。审计工作人员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金融专业基础,同时还需要具备丰富的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工作经验。但是现阶段我国对于此类审计工作人员数量较少,对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提升也造成了一定限制。一些工作人员在商业银行审计工作岗位上已经工作了较长时间,他们有着较为丰富的内部审计工作经验,但是自身金融专业知识缺失严重,对于银行业务不断更新、扩展,业务类型也逐渐增多,审计人员工作开展时常感到力不从心。还需要注重的是很多内部审计工作人员都是从基层岗位上选拔出来的,他们对商业银行业务工作开展较为熟悉,但是对审计工作相关的法律法规还不够了解,不能掌握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对国际贸易知识掌握程度也不高,不能将审计工作具有的重要作用充分体现出来,对商业银行的进一步发展也会造成一定影响。商业银行审计工作人员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因为不仅需要与其他相关部门进行沟通和交流,同时还需要向上级部门汇报审计工作。审计工作人员需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对审计工作认真负责,不能因为情感或者其他因素影响降低审计工作的真实性。

3.审计手段和方法滞后。必要的信息技术支持是有效开展审计工作的保证,然而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内部审计无论在审计的事前准备、风险评估、实施审计过程中,还是审计报告的制作时,都多采用人工搜集、整理信息的方式,导致审计质量很难得到保障。其次多数银行的内部审计还仍然停留在现场检查、主观判断的工作方式上,科学的风险分析方法运用较少,这与其业务发展极不适应,造成了内部审计风险的增加,并使得内部审计存在随意性大、科学性差、审计期长、审计成本高、审计效率低下等弊病。

四、商业银行构建增值型内部审计体系的对策

1.树立服务第一的审计理念。内部审计人员首先要提高自身的服务意识,不能居高临下,以审查者的身份自居。内部审计是为银行自身服务的,不仅要善于发现问题更要善于解决问题,内部审计可以将对问题的解决方案作为对被审计者提供的服务,使之理解内部审计的工作目的不在于“揭短”而在于“补短”,通过提出有价值的改进意见而建立起相互信任的关系,使之更易于接受和改进。内部审计不是“警察”,是内控体系的“免疫系统”,审计发挥的是预防、揭示和抵御风险的功能。内部审计人员只有时刻牢记自己服务者的身份才能达到自身的工作目标,使各级管理层主动接受审计,积极采纳审计意见,实现理解互信、沟通协作的良好局面。

2.优化内部审计人员知识结构。针对审计人员不足,专业技能不高的现状,商业银行应着力组建拥有综合能力的复合型内部审计队伍,并有计划的开展后续教育,促使内部审计人员自发地提高职业素质。一方面应在吸引审计专业人才的基础上,引进有丰富基层工作经验的员工投身于审计工作;另一方面,开展针对性培训:一是对审计专业人员加强银行业务培训。二是对基层工作人员加大审计基础知识培训,鼓励考取证书。三是开展新产品、新业务培训,参加经营机构业务培训会议,及时掌握银行经营动态。

3.保障内部审计的独立性。中国银监会在2016年4月印发的《商业银行内部审计指引》中提到“商业银行应建立独立垂直的内部审计体系。董事会对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和有效性承担最终责任。”基于此,商业银行应建立隶属于董事会、独立的内部审计部门,同时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建立相应的审计准则,规定内部审计人员的职责及权限,为内部审计发挥增值工作提供合理保障。

4.加强对审计质量的控制。内部审计质量的优劣与商业银行的稳健经营紧密相关。商业银行应从以下两个方面加强内部审计质量的控制。一是完善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组织和人员保障,团队领导应在审计队伍中有较高威望,执行人员必须有较强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工作经验以保障质量控制的有效性;二是健全内部审计的制度保障。建立和完善审计制度体系,对影响和制约审计质量的各环节建立控制标准,从而满足精细化管理的要求,使审计机构和人员有章可循,有规可依。

五、结束语

随着我国银行业竞争的日益激烈,商业银行越来越重视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而组织价值的增加为核心竞争力提供了更大的提升空间。这一过程中,内部审计人员必须要通过自身的努力实现为组织增加价值的目的,才有可能提升自身在组织中的地位。本文从特征、途径、问题、对策四个方面阐述了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由传统型向增值型转变的紧迫性及建立增值型审计体系的方法。但是本文所做的研究还远远不够,笔者将在以后加强学习,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

参考文献:

[1]马志娟,黄杉杉.对商业银行构建增值型内部审计的思考[J].中国内部审计,2011,(3):22~25.

[2]毕翼.商业银行增值型内部审计研究[J].审计月刊,2013,(12):6~8.

[3]刘颖.商业银行增值型内部审计研究--基于某银行的案例分析[J].金融纵横,2016,(3):56~64.

[4]康静.我国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以X银行为例[D].厦门大学,2014.

[5]李逸.公司治理中苏州银行内部审计问题研究[D].云南大学,2015.

内部审计研究论文范文二:集团公司内部审计研究

摘要:内部审计是集团公司内部控制的关键环节之一,也是集团公司运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内部审计不仅对集团公司经营管理全过程进行有效监管,还对各项管理活动作出有效评价,促使企业填补漏洞,完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通过对以往文献的梳理,对我国集团公司内部审计的特点、现状、问题及对策建议等方面研究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集团公司;内部审计;内部控制

集团公司的内部审计工作是企业进行风险管理、内部控制等公司治理活动的重要手段。近年来,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我国集团公司内部审计工作也在不断完善和发展,已然显示出良好的发展势头。有效的内部审计工作已成为企业生存、经营和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集团公司的内部审计工作通过对企业集团内部的各项经营管理活动进行有效的监督与评价,帮助企业集团填补漏洞,完善经营管理,提升经济利益,提高市场竞争力,在完善企业集团经营管理制度、促进企业集团健康持续发展等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例如创维集团自2000年以来,其集团公司的内部审计部门运用有效的运作模式,为公司追回了巨额经济损失,查出集团公司员工违反公司章程等行为多达200余起,并将这些案例信息反馈给了集团法律部,最终移交国家司法机关处理10余人。在“世通”案件中,内部审计也起到了积极作用。因此,加强集团公司内部审计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一、集团公司内部审计的重要性及特点

国内外众多学者都从不同角度对集团公司内部审计的重要性和特点进行了分析。CynthiaHarrington(2004)指出集团公司内部审计工作能够运用系统化、规范化的科学方法帮助企业实现增值、提高组织的运作效率,它能够对内部控制、风险管理等公司治理过程进行评价并敦促其加以完善和改进,集团公司的内部审计工作实质是一种客观、独立的保证和咨询活动。Sherer,Michael和DavidKent(2006)从公司治理角度对集团公司内部审计工作的发展过程进行了研究,概括了集团公司内部审计工作的本质和特点,分析了内部审计工作的受托管理责任的职能。并指出,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本质上就是企业管理层对企业进行管理、控制的重要手段之一以及集团公司内部审计工作具有证实、评价与指引三项职能。陈艳利、刘英明(2004)认为集团公司因具有多层次并存、多纽带联结、多元化经营等特点,从公司治理的角度分析完善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要性,认为有效的内部审计工作不仅是集团公司内部控制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公司治理结构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之一。综上所述,多名学者一致认为集团公司内部审计具有重要性,并且由于集团公司具有由多个经营实体组成、多层次并存、多元化经营、地理分离等特点,导致其必然面对各个实体间的空间距离和多业经营等问题,同时集团公司的内部审计工作较一般企业方式更复杂、内容更繁杂、障碍更多。

二、我国集团公司内部审计的现状及问题

对于集团公司内部审计工作的现状分析,各位学者各抒己见。耿云江(2006)认为我国集团公司内部审计尚不完善,主要表现在对内部审计认识不足、内部审计缺乏独立性、内部审计职能定位不明确、内部审计方法落后、内部审计人员素质不高、内部审计尚未职业化等方面。吕欣航(2006)认为集团公司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原则缺乏实质性的保障,查账式的内部审计还未完全向管理审计转型,传统的内部审计还未完全与现代的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相结合,内部审计制度不完善。对于集团公司内部审计所存在的问题,各位学者众说纷纭。郑海航、戚幸东(2003)指出我国集团公司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公司领导内部审计意识不强、审计机构不健全、独立性不强;内部审计人员少、职业素质不高;内部审计过分外部化、审计效果局限性大等。张玉(2005)认为集团公司内部审计受到的重视程度不够,缺乏必要的独立性;审计目标单一、范围狭窄;审计的取证方式落后等。杨远(2009)认为目前我国集团公司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有:内部审计职能在实际操作中模糊不清;内部审计机构地位不明确,独立性受到限制;集团内部审计机构的人员配置单一;内部审计工作中存在若干误区等。由此可以,学者们分别从内部审计模式、内部审计机构设置、内部审计制度建立及内部审计人员配置等方面对我国集团公司的内部审计现状进行分析。目前我国集团公司内部审计机制尚不完善,仍存在内部审计模式不合理、内部审计机构不健全、内部审计人员职业素质不高等问题。

三、完善我国集团公司内部审计的对策建议

学术界提出很多完善集团公司内部审计的对策建议。Laughlin,R.(2005)认为集团公司内部审计应以风险导向审计为主,通过审计评估企业在经营管理中的各种风险,剔除影响企业发展的各种因素,帮助实现企业目标,促进企业健康发展,从而为企业集团创造更多的价值。郑海航、戚幸东(2003)认为可以从转变内部审计目标定位、完善内部审计程序、逐步健全内部审计职业规范、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相结合等方面来完善我国集团公司的内部审计工作。吕欣航(2006)认为,改进我国集团公司内部审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适应现代企业制度发展需要,推进审计内容从财务收支审计向管理审计转化;从事后审计向事中及事前转移,防范风险;拓展内部审计范围,实现审计电算化;创新内部审计方法、手段;规范内部审计工作;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素质等。由此可以看出,国内学者对于我国集团公司内部审计的改进是针对我国集团公司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而提出的,也是多方面的。但是国外学者的研究主要是以国际内部审计理论与实践为主,并没有系统的针对我国集团公司内部审计的研究,难以有效地发挥对我国集团公司内部审计实践的指导作用。综上所述,国内外的部分文献已经明确了集团公司及集团公司内部审计的基础理论问题;一些重点的权威文献分析了我国集团公司内部审计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建议,尤其是郑海航、戚幸东(2003)、吕欣航(2006)和杨远(2009)的论文在我国集团公司内部审计问题的治理对策方面阐述得较为详细,值得借鉴。但是,我国集团公司内部审计实践和理论研究起步较晚,至今尚未形成具有较强实践指导意义的完备的理论体系,内部审计理论发展严重滞后于实践。大多数国外学者的研究仅停留在国际内部审计理论与实践层面,并没有对我国集团公司内部审计开展系统研究,难以有效地发挥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刘实.企业内部审计论:基于管理学视觉的理论思考[M].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5.

[2]曹廷求.公司治理理论面临的三大挑战[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3(2).

[3]陈艳利,刘英明.基于公司治理的内部审计问题研究[J].审计研究,2004(5).

[4]耿云江.集团公司的内部审计[J].审计监督,2006(2).

[5]吕欣航.内部审计问题研究[J].财经界,2006(10).

[6]时现.现代企业内部审计的治理功能透视[J].审计研究,2003(4).

[7]汪国银,林钟高.公司治理框架下的内部审计研究[J].财会通讯,2005(2).

[8]王光远,瞿曲.公司治理中的内部审计———受托责任视角的内部治理机制观[J].审计研究,2006(2).

[9]杨远.论集团公司内部审计机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9(1).

[10]郑海航,戚幸东.集团公司的产权结构与法人治理结构研究[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3(5).

[11]朱荣恩.内部控制理论概述[J].中国审计,2001(8).

[12]CynthiaHarrington.InternalAuditNewRole[J].JournalofAccountancy,2004(9).

[13]Laughlin,R.C.AModelofFinancialAccountabili-tyandtheChurchofEngland[J].FinancialAccountabilityandManagement,2005(7).

内部审计研究论文范文相关文章:

1.内部审计论文经典范文

2.内部审计论文参考

3.论企业内部审计论文

4.审计专业毕业论文

5.审计论文

6.审计论文案例分析论文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