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陈式太极拳之 晃

2016-12-02

本文主要谈陈式太极拳之“晃”, 陈式太极拳行功走架过程中出现的晃动现象,是一种常见的现象。但用原理去衡量,却存在着两种不同意义的“晃”法。

陈氏太极拳,是太极拳最原始的拳种,是陈王廷集老子阴阳学说创编而成,陈氏太极拳传人将秘不外传的陈氏太极拳传给了杨露禅,后来陈氏太极拳分成了杨、吴、武、孙四大流派。陈式太极拳有着其他太极流派没有的招式套路如跳跃,腾空,震脚等。陈式太极拳不仅有拳术,还有朴刀、双刀、单剑、双剑、梨花枪、白猿棍、春秋大刀、长杆等传统器械。陈式太极拳有四大金刚--陈小旺,陈正雷,王西安,朱天才。陈氏太极拳不仅可以强身健体,防身自卫;还可以使人气息通顺,延年益寿,其上乘的技击作用及独特的演练风格吸引着越来越多的爱好者。

陈式太极拳的主要特点

陈式太极拳虽有小架、大架之分,但其运动特点基本一致:整套动作在快慢、刚柔、开合、曲直等矛盾的相互依存、互相转化中,相连不断,一气呵成。

在太极拳招式熟练后,特别是陈式拳节节贯穿、连绵不断、螺旋缠丝、螺旋上升、螺旋下降、蓄发相变、虚实转换、对称折叠、松活弹抖、快慢相间等原理的要求下,为了使整套动作不丢不顶,八面支撑,一动无有不动,为了蓄发动力,让意气通畅无滞,周流全身,有一些技术上的晃动,只要是头顶悬起,中轴不偏斜,就是符合太极原理的。这样的晃动,是为了导引内气随动作而循行,是为了起落承转,把劲力蓄满。这种晃,是为了达到以意领气,以意催形,劲力饱满,气韵流畅,纵放伸缩之目的,也是因为懂得了周身缠丝,阴阳互变,由腿而腰达于四肢的太极劲力,功夫上身了,才有的晃动。严格地说,那不是晃动,是内气开始充盈,有周流循环迹象的外在表现。晃不可大,不可久,太极还是要遵循“无过不及,随屈就伸”。圈要越来越小,渐渐无形,也就是无圈。如果是这样的“晃动”,说明境界有了提升,走进了太极的殿堂,是正常的。但“晃”不可造作,造作与功夫的提升无关。有人故意模仿陈式太极拳名家陈正雷先生的晃动,却知其表不知其里,殊不知人家是螺旋上升和螺旋下降。不懂的人就变成了断续的、僵直的、根基不稳的摇晃,是毛病。应该首先端正规范拳架,走架至纯熟懂劲后再体验螺旋升降。不然,就会误入歧途,或出现偏差而难以提高了。

暂时的“晃”是内气循行初级阶段的表象,随着功力的不断加深,内景隧道不断畅通,这种晃动会逐渐变微,直至看不见,那就是连招式也不太明显了。即“其象在内,其内劲不为人知”了。

延伸阅读 陈式太极拳的各大流派

太极拳自陈王廷首创之后,在陈家沟世代相传,陈式子孙妇孺皆知,老幼皆练。陈家沟的人丁越来越兴旺,练太极拳之风也愈来愈盛,后浪推前浪,历代都有名拳师。三百年来,历经陈氏子孙及其门徒的不断丰富和发展,太极拳便成为我国重要的拳种之一。

从《陈式家谱》可知,陈王廷三子一孙的拳艺一般,玄孙甲弟则拳艺精到,但从此后继无人。然而,陈王廷的族系第四代秉壬、秉旺、秉奇三兄弟,是陈家沟著名的太极拳手,人称三雄,与同族陈公兆、陈大兴齐名。不过,这时陈王廷所创的七种拳套,已由博返约,原有的一百零八式长拳和太极拳(十三式)第二路至第五路,在陈家沟已很少有人练习,而第一路、炮捶(现代陈式太极拳第二路),推手和粘枪,则精益求精。至五传陈长兴和陈有本时,为适应不同的学习对象,第一路太极拳又有老架和新架之分,至六传又派生了赵堡架。

新架据说是陈有本所创,架式与老架一样宽大,逐渐扬弃了某些高难度的动作,陈家沟人称之为“略”。陈有本的门徒族侄陈清萍,也创造了一套架式,小巧紧凑,动作缓慢,练会后逐步加圈,在不改变套路的原则下,由简到繁,以至极为复杂,逐步提高拳艺的技巧难度,与陈有本同时的陈家沟拳师陈长兴,承祖辈的老架系统,架式宽大,难度高,直到他的学生杨露禅在北京传习拳艺时,为了适应保健需要,有逐渐改变了拳套动作,遂成杨式太极拳。后又从杨式派生了吴式太极拳,其创始人为吴鉴泉。

永年人武禹襄先从杨露禅学陈式老架,又从陈清萍学新架套路,其后自创一派,称武氏太极拳。后由武氏又派生了孙式太极拳,其创始人为孙禄堂。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