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视阅读题答案

2016-11-30

《平视》这篇文章会告诉你这么一个答案,面对世界,我们要平视,国与国之间平等看待,才会有一个和平的世界;面对他人。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平视》阅读题目及其参考答案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平视》阅读原文:

①站稳脚跟,挺直胸膛,面朝前方,调好焦距,让我们的目光平视。颐指气使的喝令不能让你弯腰,惠予弱者的善举不会让你倨傲。面对世界,面对他人,面对自己,我们要平视!

②面对权贵、富翁、名人,如果我们仰起脸,眯着眼,媚笑着,等待垂青,等待恩赐,等待布施,那是仰视。仰视是形象的贬损,是尊严的丧失,是灵魂的削价。

③面对弱者、贫民、凡夫,如果我们虎起脸,瞪着眼,哂笑着,或对其不屑一顾,或对其呼来喝去,或对其任意裁决,那是俯视。俯视是缺乏自知的嚣张跋扈,是丧失理性的恣意妄为,是践踏尊严的恃强凌弱。

④因此,我们要平视!

⑤平视是不带色彩的客观,是无视功利的公正,是抛却杂念的单纯。平视是一面没有弧形的镜子,是一片没有污染的竹林。文学家萧伯纳一次到苏联访问,在街头遇见一位小姑娘,就和她一起玩耍。离别时,萧伯纳对小姑娘说:“回去告诉你妈妈,今天和你一起玩的是世界著名的文学家萧伯纳。”不料,那位小姑娘学着他的语气说道:“你也回去告诉你妈妈,今天和你一起玩的是苏联著名的小姑娘卡嘉。”小姑娘单纯的世界里没有身份的尊卑,地位的高下,于是她很轻松地做到了平视。

⑥每个人生下来都是平等的,只是由于后天的发展不同才造成了差异,但是这些差异不能成为不平等待人的理由。已故美国总统林肯有一次外出,路边一个衣衫破旧的黑人老乞丐对其行鞠躬礼,林肯一丝不苟地脱帽向其回礼。随员对总统的举止表示不解,林肯说:“即使是一个乞丐,我也不愿意他认为我是一个不懂礼貌的人。”歧视别人不仅不能抬高自己,反而会降低自己的人格。即使身居高位,名噪一时,仍然不可忘记平视。

⑦但做到平视并不容易,它需要心的端庄与正直,需要情的纯洁与高尚,需要识的广博与深邃,需要度的准确与合理。

⑧面对世界,我们要平视,国与国之间平等看待,才会有一个和平的世界;面对他人,我们要平视,人与人之间平等看待,才能创造一个和谐与幸福的环境;面对自我,我们要平视,只有不自卑,不自鄙,不自亢,不自傲,才能保持心理的健康与平衡。

(选文有较大改动)

《平视》阅读题目:

1.请写出本文的中心论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⑤段画线部分运用了哪两种论证方法?证明了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怎样才能做到平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作者所反对的“仰视”是有特定含义的,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却多用“仰视”来表示尊敬和仰慕,请仿照下面的示例,用“我们不仰视……,我们仰视……”的句式写一个句子。

【示例】我们不仰视作威作福的权贵,我们仰视一心为民的公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平视》阅读答案:

1.面对世界,面对他人,面对自己,我们要平视。(或我们要平视)

2.比喻论证、举例论证,证明了平视是不带色彩的客观,是无视功利的公正,是抛却杂念的单纯。

3.做到平视,需要心的端庄与正直,需要情的纯洁与高尚,需要识的广博与深邃,需要度的准确与合理。

4.答案示例:我们不仰视巧取豪夺的暴发户,我们仰视勤劳致富的企业家。

《最美的对视》阅读原文:

孙道荣

(1)她久久凝视着,凝视着。

(2)站在她面前的,是一个16岁的男孩。与所有这个年龄的男孩子一样,他有着清澈、纯净、稚气未脱的眼睛。他也深情地凝视着她,凝视着她,然后,向她深深地鞠了一躬。

(3)几个月前,他的眼前还一片漆黑。四岁那年,因为一场大病,他失明了,从此,他的世界就漆黑一团。直到三个月前,他获得了一位刚刚去世的老人无偿捐助的一只眼角膜,才得以重见光明。

(4)那位老人,就是她的母亲。

(5)她的母亲,被社区追评为“最美的人”。她代表已经去世的母亲,上台领奖。让她没有想到的是,为母亲颁奖的,正是受捐的男孩。

(6)早在六年前,年已八旬的老母亲,就向子女表达了最后的心愿,在百年之后,将自己的眼角膜无偿捐献给需要的人。一x~.JL女都表示赞成,并和老母亲同时做了捐献登记,一家三口身后捐献眼角膜登记表的编号连在了一起,分别是“351、352、353"。这组温暖的数字,就像小时候妈妈牵着她和弟弟的两只小手一样,齐步向前走着,温情、坚定而有力。

(7)随着年龄增长,老母亲的身体每况愈下,尤其是她的眼睛,因为白内障而使视力严重下降,看东西都是模模糊糊的。她说服母亲去做白内障手术,这是个小手术,可以恢复不少的视力。可是,老母亲却死活不肯答应。老人说,自己身上的器官都老化了·,没啥用了,只有这眼角膜还行,将来还能够捐给别人,万一做了手术,损坏了眼角膜,那可怎么办?而且,自己也活不了几年了,看不清楚也没什么关系,但保住眼角膜,就可以让别人一辈子都看得见。老人固执己见。最后,还是眼科医生说服了老人,做白内障手术,对眼角膜不会有任何损伤,老母亲这才放心地接受了手术。

(8)老母亲又生病住院了,这一次,病情凶险。自知时日不多,老母亲心里惦记着的,仍然是捐献眼角膜的事,这可是她这一生最后的愿望。担心自己临终时,可能无法再清晰地表达捐献的意愿;也害怕自己一旦撒手走了,子女悲痛之中也许会忘了这重要的一茬,老人将那张“自愿捐献眼角膜登记卡”,放在了自己的病历本中,好让子女或者医生,在最后时刻,也不忘她的心愿。

(9)一个静悄悄的凌晨,老母亲安静地走完了一生,溘然长逝。

(10)她强忍悲痛,第一时间通知了有关部门。眼科医生小心翼翼地取走了老人的眼角膜,那“O.5克的挚爱”。

(11)老母亲的眼角膜,很快就被移植给了受捐人,为他人点亮了光明。

(12)在母亲节那天,她发了一条微信:“我知道,有些人正用您的眼睛看着这个从未谋面的世界。说不定哪天,我们的目光在茫茫人海中再相视,我知道,那是您爱的目光。”这是老母亲离开之后的第一个母亲节,她再也不能喊一声“妈妈”了,但她知道,母亲仍在注视着这个世界。

(13)她没有想到,会在这个场合,再一次看到母亲的眼睛。她凝视着,凝视着,热泪盈眶。

(14)男孩也惊喜而羞怯地凝视着她。

(15)两个人的目光,就这样对视,凝视。那是思念的目光,那是充满柔情的爱的交汇,那是我们所见过的最美最亲的对视。

(选自2014年9月17日《黄山日报》)

《最美的对视》阅读题目:

17.结合第(6)~(9)段中某一具体细节,说说母亲这个“最美的人”身上体现出的美德。(5分)

18.体会本文用“0.5克的挚爱”指代“眼角膜”的深层含义。(5分)

19.品味第(13)段画线句,发挥想像,试将“她”此刻的心理描写出来。(不超过60字)(6分)

20.本文最后一段在结构和内容上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5分)

《最美的对视》阅读答案:

17.早在六年前,老母亲就向子女表达了最后的心愿,在百年之后,将自己的眼角膜无偿捐献给需要的人; (1分)老母亲死活不肯答应做白内障手术;(1分)老母 亲将那张“自愿捐献眼角膜登记卡”放在了自己的病历本中。分)这些细节表现了母亲热心公益、关心他 人,有一颗金子般的爱心。(2分)解析:此题考查对 文章细节的分析。第⑥?⑨段中有许多细节描写,要找出与母亲相关的细节进行分析。

18.“5克”是眼角膜的重量,(1分)“挚爱”是深 爱,(1分)两者之间形成了反差,写出了母亲捐献“眼角膜”精神的伟大。(3分)解析:此题考查词语的深层含义,“5克”极言其轻,而“挚爱”又是深爱。“让5克 的挚爱”和“眼角膜”表达的意思相同,将两词替换进行 比较后就能感受到它们在表达效果上的不同。

19.示例:妈妈,如果您在九泉之下有知,您应该感到欣慰,您的眼睛复活了,您让这个男孩重见了光明,看到了这缤纷的世界。您的眼睛永远地亮着呢。(6分) 解析:此题考査分析、想像能力。人物的动作神态是人物心理的具体表现,解答时先要根据具体的语境分析“凝望”和“热泪盈眶”表现了人物怎样的心理,然后用描写的方法将这一心理描述出来。

20.照座开头,首尾呼应,使文章浑然一体;(1分) 再次点题,揭示文章中心,深化文章主旨,(2分)突出了母亲令人可敬的品质,是“最美的人”。(2分)解析: 此题考査文中重点段落的作用。最后一段在结构上一般是总结前文、呼应开头,照应题目;内容上是揭示主旨、突出中心等,要联系具体的内容进行分析。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