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微信营销案例及分析

2017-02-23

随着科技和的发展,案例分析有所变化,作为制定决策的重要依据,案例分析越来越受到重视。那么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个人微信营销案例及分析,希望能够有所帮助。

个人微信营销案例及分析一:

一家江湖菜馆,25张桌,有且只有一个服务员,端菜、选菜全靠顾客“自己动手”。莫嫌店家拽,客官抢到来,这家实体店95%的订单来自微信,夏季月营收超15万。有人大赞:老板,你这O2O做得好!老板两眼一愣:啥子叫O2O?

老板陈星宇,85后,酷爱打游戏,吹垮垮。他这家屌丝气质浓郁的馆子,从两年前的不温不火,到如今的四家分店,陈星宇说,都是微信玩出来的。

“今年准备在南岸开个旗舰店。”说这话时,陈星宇又暴露了屌丝气质“到时候尝试只用微信下单,把收银员都省了。”

奇葩:

25张桌的店

员工5人不端茶送水

江北区建新东路长安医院对面,横着一排大排档,在众门店中,一家名为“钓龙无刺鲫鱼”的馆子,屌丝得容易被人忽略。灯箱广告的LED灯坏了一排,除去两扇贴了广告的玻璃门,顾客进出的过道仅1.5米。记者慕名前去采访时,往返了两道才找到了门。好在店内也算别有洞天,进门上楼拐角,贴着二维码的海报抢眼:扫码加微信,一律8.8折。这店生得怪,上二楼即为天台、下一楼则是背街,就这么也摆下了25张桌,门面虽小,夏季生意却好得让人眼红。

“主打无刺鲫鱼和干锅,95%订单从微信来,员工5人,其中1人为服务员,不端茶送水,只收发菜单顺便兼职打扫清洁。”陈星宇说,旺季一个月流水能达15万,冬天稍冷清,但也时不时有为微信好友的企业高管来包场。

发现:

全靠微信

一道菜曾火了3个月

才开馆子时,陈星宇也走过传统路线。发传单、做车载广告什么的,折腾三五次,10万元的退伍费就见底了。2012年,陈星宇守着这家不温不火的小门面。“本店小,还挤在一堆大排档里,很少引人注意。”陈星宇说,直到2013年初,在朋友的指点下,他才开始用微信做生意。

刚开始几十个好友,却有能力让一道“奇葩”菜火了三个月。“去年4月,一位老顾客忽然想吃番茄味的炒丝瓜,我硬是让厨子整了出来,顾客相当满意,当即传了微信,好友一转发,第二天有人点名来吃‘番茄炒丝瓜(:/)’。”陈星宇说,这道黑暗料理捧红了馆子3个月,也让陈星宇见识了微信之威。“爆点爆点爆点,不怕门店小就怕爆点少。”后来,陈星宇通过打折,进店就让顾客扫码关注,天天挖空心思想着如何和顾客玩。

玩法

“饮食选择有很多,能带给食客快乐,才会成为首选。”陈星宇说,而这得靠互动性极强的玩法。通过玩,他的微信好友,仅一年就从最初的三四十人增加到数千人;营业额从一天三四百元到旺季一月超过十五万元……

玩法一:玩微信要有“店魂”

要点:不开公众号 用私号像人一样写段子

商家玩微信,一定要有可持续的“店魂”,比如金晶妹儿的买家秀,烧白哥的相亲秀。“我的特点就是屌丝爱玩也爱吹垮垮。”陈星宇确定了路线,用玩的方式天天送福利。

“要和顾客玩起来,公众号不行,没人看,还要靠私号,但私号也讲究人格化。”陈星宇的第一招就是讲故事,写段子。他善于利用自嘲来逗顾客开心,每天段子不超过3条,绝对不打硬广,有时候他还像顾客一样去批评某道菜不好吃,将私号人格化。

玩法二:玩微信要有米巴活

要点:一起打飞机 打进前三就送礼

“除了吹垮垮,这个私号还喜欢打游戏,所以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去年夏天,陈星宇邀约微信好友玩手游“雷霆战警”、打飞机竞赛,每周公布一次战果,超过他的前40名送花生一份,前三名免费送菜品。游戏一推出,天天都有人加好友私聊:老板,我今天第几名?

另外,店里每出一道新菜品,陈星宇会在微信上发布征集菜名。名字被选用的,素菜可在店里终生免费,荤菜则享受高额折扣。被选中菜名的顾客钟宇蛟就获得了一道素菜的终生免吃权:“吃了一个夏天现在都吃够了,不过关键是好耍!”

玩法三:线下跟着微信玩

菜单做成答题卷 点菜请做简答题

“微信上大家都叫我屌丝老板,菜馆也要贯彻屌丝路线。”陈星宇说,在线下,他将菜单做成答题卷:选择题是12道固定主打菜,顾客只需选菜画勾,简答题为配菜,顾客可根据店内黑板上每天提供的机动食材,随意搭配。答题卷上,老板友情备注:认真填写,可用拼音替代。

“很多顾客看了菜单都会拍上微信传播。”陈星宇说,因为依靠微信订单,店里几乎不需要跑堂,陈星宇顺势推出实体店店魂,在墙上两排歪歪扭扭的手书——论江湖,粗乱杂,请随意,莫客气,自己动,丰衣足——钓龙无刺鲫鱼宣。为了鼓励这种自助服务,陈星宇会送每位顾客酸角汁一瓶,相当于把节约的人力成本变成赠品。

没文化,那就做到娱乐化

记者:很多人称赞你O2O做得好,你觉得餐饮店转型的关键是什么?

陈星宇:其实我不懂什么叫O2O,我也没什么文化,只知道好耍,大家都要娱乐化。现在好味道很多,能够真正留住顾客,要打破传统饮食习惯,让他们觉得是一件好玩的事请。

记者:餐饮店微信营销的精髓是什么?

陈星宇:微信做生意要有个性,比如我的性格就很屌丝,江湖菜很粗犷,这个店就是“屌丝江湖路线”。(文/熊平,赵伟平)

相关微信餐饮案例及方案:

微信有几个特性,注定了餐饮行业非常适合做微信营销,

1. 高分享性:吃喝玩乐,是大家高度愿意与粉丝,朋友分享的事情。很多人都养成了这样的习惯:别吃,我先发个微信;聚餐时:合影发下微信。

2. 广泛性:餐饮服务是本地化服务,是人们最基本的生活消费之一,人们对餐饮类实用信息的需求十分广泛,每天都有人问:有什么好吃的推荐么?

3. 实时性:人们需要的餐饮方面的信息,往往是实时的、实用的信息,微信的传播速度最快,刚好满足实时的需要。

那么到底怎样才能利用微信营销来做好餐饮业务呢?很多人面对这个问题,可能会微微一笑,并说:“这很简单,只要申请一个微信公众号,然后到餐厅周围发送宣传单,在宣传单上印上微信公众号码的二维码,然后吸引大家关注。最后再在微信上为用户送上一系列的优惠券以及最新活动策划。”但真的是这样就可以了吗?试想一下,你如果到了一个陌生餐厅周围,你会去关注这家餐厅的微信号吗?可能性不大。所以,光凭借这种理论上的做法,显然行不通 。而且,我们也可以想象一下,全国有那么多餐饮企业,大部分都会采取微信营销,但是为什么用微信营销取得成功的却并不多?我们就一起来看下餐饮企业如何运营微信。

1. 餐饮微信用来做什么

基 于微信自身可以获取周围用户这一特点,微信附近商家、移动商圈的业务是微信正在开拓的新方向。对于用户来讲,又增加了一项便捷的功能;而对于商家来讲,则 是又增加一个推广方式和营销商机。建议餐饮类商家先注册公众账号,在粉丝达到500之后申请认证进行营销,因为这样更有利于商家品牌的建设,也方便商家推 送信息和解答消费者的疑问,更重要的是,可以借此免费搭建一个订餐平台。

2. 餐饮微信如何推送内容

首先,应将促销与内容分开各做一个公众账号。这样做的好处是,当用户想使用优惠券的时候,不至于在诸多推送信息里找,只此一张,方便快捷。单独用来推送内容的账号可看作是专为品牌的忠实粉丝提供,满足他们希望了解更多企业信息的需要。

同时建议商家对每天群发的信息做一个安排表,准备好文字素材和图片素材。一般推送的信息可以是最新菜式推荐、饮食文化、优惠打折等方面的内容。粉丝的分类管理可以针对新老顾客推送不同的信息,同时也方便回复新老顾客的提问。这种人性化的贴心服务肯定会受到顾客的欢迎,一旦触发顾客使用微信分享自己的就餐体 验,就进而形成口碑效应,会大大提升商家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3. 餐饮微信如何让用户知道

店面是充分发挥微 信营销优势的重要场地。在菜单的设计中添加二维码并采用会员制或者优惠的方式,鼓励到店消费的顾客使用手机扫描。一来可以为公众账号增加精准的粉丝;二来 也积累了一大批实际消费群体,这对后期微信营销的顺利开展至关重要。店面能够使用的宣传推广材料都可以附上二维码,当然也可以独立制作x展架、海报、DM 传单等材料进行宣传。

4. 利用好玩的游戏

微信其实是为商家提供了一个与用户沟通的新渠道,通过不同的沟通形式和内容可以达到不同的效果,例如通过互动游戏,可以提高用户黏性,如果游戏设计得合理,还可以引发用户带动周围的朋友一起参与,达到口碑营销的效果。

5. 签到打折活动举例,用活动吸引消费者参与

微信营销比较常用的方法就是以活动的方式吸引目标消费者参与,从而达到预期的推广目的。要根据自身情况策划一场成功的活动,前提在于商家愿不愿意为此投入一定的经费。当然,餐饮类商家借助线下店面的平台优势开展活动,所需的广告耗材成本和人力成本相对来说并不是不可接受的,相反,有了缜密的计划和预算之后完 全能够实现以小成本打造一场效果显著的活动。

个人微信营销案例及分析二:

李晶和罗丹:创业卖香肠和鸡蛋 平均每天卖蛋3000枚

香肠、鸡蛋、农家坛子菜,是人们最喜爱的传统食品,但现在人们很难吃到这几样食品的原味了。在邵阳,两位美女通过电商平台又把它们原汁原味地摆到您的餐桌上,吃上一口就唤起儿时的记忆。她们把土鸡蛋和手工自制的香肠通过电商销到全国各地,近一年已发展代理商150多家,微商们送给她们两个既别致又贴切的外号:“蛋姐”和“肠妹”。

她们爱好旅游和跳舞唱歌,喜欢参加文艺活动。她们说,带有理想主义色彩的“文艺范儿”让创业更有激情、更有趣。当然,“儿时的味道,妈妈的手艺”背后,蕴含的是有诗意的情怀和说不尽的故事。

“肠妹”叫李晶,90后;“蛋姐”叫罗丹,80后。她们是湖南某公司的创始人。文艺女孩为何选择做“村姑”忙农活?在山茶花盛开的季节,三湘都市报《创周刊》记者闻着“记忆中的味道”采访了两位美女。

A

一见如故,姐妹相遇碰出创业火花

邵东灵官殿镇大云山远近闻名,李晶和罗丹的家就在这里,一个家住民主村,一个家住夫和村。

小时候,最让李晶和妹妹高兴的是家里杀年猪,母亲会做出让人“嘴馋”的香肠。从小,香肠制作工艺就刻在了李晶记忆的底片。

高中毕业后,李晶选择了湖南农大动物医学专业,希望学成回家后能帮到父母扩展自家的养殖场。2013年大学毕业后,她真的回到家乡与父母一起养起了猪。2015年,她开始发展猪肉加工产业链,香肠成为首选。

无独有偶,与李晶相隔不远的夫和村,有一位姑娘叫罗丹。小时候,放学回家帮妈妈捡土鸡蛋是她童年最快乐的时光。“将来一定要办一家好大好大的养鸡场,捡好多好多的土鸡蛋。”梦想,在少女的心里扎下了根。

罗丹家里条件苦,初中毕业后就跟着院里的堂哥堂嫂到深圳打工。两年后,她听说玩具厂毒性大,便回到了家里。在家乡邵东,罗丹先后做过茶馆、饭店、面包店等行业的服务员。“那时候很苦,每月工资才三四百元。自己留点零用钱,剩下的寄给爸妈。”罗丹的眼里泛着泪花。

2007年是罗丹人生的转折点,她跟着远嫁浙江的表姐一起到浙江开店做服装生意,表姐出钱开店,罗丹进货卖货,几年下来罗丹挣得了创业的第一桶金。“既然创业就要做自己的品牌。”2014年冬,罗丹回到家乡重拾儿时的梦想,决心办一家养殖场。

2015年初,李晶和罗丹在一个朋友的聚会上初次见面。她们聊儿时的梦想,聊家乡的趣事,当聊到养殖和电子商务时,两人相见恨晚。聚会后,两人合计着一起创业。

“既然选择回乡创业,那么项目肯定要和农村、农民、农产品联系起来,高大上的东西我们不去沾,扎扎实实围着土特产做好文章。”采访中,李晶笑着说,“人们总是怀念记忆深处的那种味道。其实我们做的事情就是想还原食物的本味,把记忆中的那种味道呈现出来。”一拍即合,李晶和罗丹注册了湖南某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

B

微商代理,产品畅销全国

“现在养鸡都工厂化了,在商场买回的鸡蛋硬是少了点什么味道。”于是,她们下定决心,产品一定要最正宗的土鸡蛋。爱吃鸡蛋的“蛋姐”罗丹就发挥特长,负责土鸡养殖项目。

“现在市场上香肠品种繁多,口味也是千奇百怪,还有些香精味甚至盖过了肉质的味道。只有农户养殖的猪肉纯手工制作、炭火烤制,顾客才会喜爱。”“肠妹”李晶对香肠情有独钟,说起香肠滔滔不绝。

公司成立一年,她们已建立4个土鸡养殖基地,生态山林里五谷杂粮放养。因为品质有保障,土鸡蛋有了一群相对固定的“粉丝”,3元多一个的鸡蛋平均每天能售出3000多枚。去年春节前还出现了一蛋难求的局面,有一家企业一次就下单1100箱,过了5天货才发出去。

“肠妹”李晶则师承当地一位做了几十年香肠的老师傅,用什么部位的肉,放多少盐,腌渍、熏制多长时间都很讲究,反复试验并改进后,香肠项目也正式上线,原味、甜味、麻辣等多种口味可满足不同人群。“绝对不加防腐剂等添加剂,仓库也没有一根事先做好的香肠,都是按订单现做现卖。下一步我们要推出香肠熟食,打开包装直接可以吃到屋里的味道。”李晶一脸严肃。

“你看,又有一位广州的客人发微信要订20斤香肠。”这是李晶当天的第16单生意。

现在,公司已在全国各地有158个微商代理,也为其他电商平台和线下供货,并建有网站、公众号微信商城和淘宝店铺。

C

坚守传统,做中国第一生态农产品

“山村林地好风光,阿妹来把土鸡养,生态养殖鸡儿欢,土鸡蛋啊不愁销。”5月3日,在邵东魏家桥镇包留村一组的土鸡养殖场里,李晶和罗丹提着篮子,哼着自己编写的歌谣捡拾土鸡蛋,欢快的歌声在养鸡场回荡。

鸡蛋真不真,一扫便知晓。员工在每个绿壳土鸡蛋包装盒上贴上二维码标签,只要拿手机扫一扫,就可在视频上看到土鸡养殖的整个场景。“传统推广太贵也不够精准,我们会深耕微信,做一对一的交互平台。”李晶说,当第一批贴上二维码标签的绿壳土鸡蛋发到微信上时,没花一分钱的推广费竟获得了数千浏览量,一时订单不断。

“农村有很多的好农产品,这些东西又是城里人梦寐以求的,我们通过‘互联网+农业’平台,实现田间到餐桌的无缝对接。”对创业鱼(微信号:cyy2022)说起规划,李晶思路非常清晰,要以“发现乡间美味”为宗旨,提供“妈妈手艺和儿时味道”,发展绿色生态农业。 “只要我们不改初心,用心经营,相信‘土里生金’绝对不会是一句空话,我们用行动证明,生养我们的这片土地可以让更多的年轻人实现梦想!”对未来,她们信心百倍。

如今,李晶和罗丹在当地已小有名气,经常会有创业青年上门取经。李晶和罗丹说,公司将迁往新邵县电商产业园,结合当地特色农产品开发新品,年底之前想推出黑猪香肠。“我们的目标就是做中国第一原生态放心绿色农产品,让您感受纯正的传统美味。”

创客说

“不改初心,生养我们的这片土地依然可以实现梦想。”——李晶

“创业花朵,只有奋力拼搏全心浇灌才能绚丽地绽放。”——罗丹(三湘都市报 文/图尹建国 陈志强 陆益平)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