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名人的励志小故事
中外名人的励志小故事向我们讲述了人生的道理,用故事的形式教我们怎样做自己,怎样与他人相处,怎样成为社会和谐的一分子。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中外名人的励志小故事,希望大家喜欢!
中外名人的励志小故事篇一
6月16日,昆明,拳台。
身高1米55的他,体重不足49公斤,站在拳台,凌厉的眼神却始终发出一种霸气。这种霸气让对手胆怯。几个小时后,当他身缠银腰带,被高高举起时,他有些恍如隔世。
那一年,他17岁。也是在那一年,他职高辍学。此时的他恐怕做梦都不会想到,有朝一日他会成为挑战世界职业拳王的中国第一人。
在离家100多里的地方,有一个黑矿, 17岁的他开始了自己辍学后的人生。每天要工作10个小时,能挣到10块钱。弯曲着身子在黑矿里推矿车,矿车上也有一盏矿灯,随着他的步伐晃荡。在这里危险随时降临,自己的命运如灯光般左右摇摆,他却不知如何躲避,更没想过自己的未来,直到2000年表哥从昆明回到家乡。
在这座中越边境的苗寨里,学过搏击和拳击的表哥成立了寨子里的第一支拳击队,指挥他们寻找能用的木材,就地搭建了擂台。每天劳作之余,他就跟着表哥在这里学拳。除了拉煤,他还与表哥一起种过香蕉,也做过别的工作,然而都做不久,也赚不到钱,只因他的矮小。
身体是父母给的,命运却是自己闯的,他要让生活过得更好,为了家人,为了自己。学拳的日子里他感觉到了自己对这项运动的热爱,他忘不了自己打出的那第一记拳,此时的他悄悄存下了一个在众人眼中遥不可及的梦想。
村边的擂台成了他梦想起程的地方,边做苦力边练拳的生活如流水一般,没有训练器械就自己动手制作:一根木头穿起两块大石头就是他锻炼用的杠铃,布袋装满沙土就是沙袋。艰苦的条件并没有影响他的习武热情,倒是村里的流言蜚语让他为难了一阵子。“你又不是天天打架,练这个也不顶饭吃,有什么意思嘛?”寨子里长辈们的议论让他犹豫了。
2006年,在马关县新华书店徘徊的他无意间看到了一本名叫《拳击与格斗》的杂志,其中一篇介绍云南楚雄拳手徐从良的文章让他如获至宝,他觉得自己的境况和徐从良很像,通过了解徐从良的经历,他似乎也看到了希望。他能,我也能。
当初在木头擂台上挥汗如雨时,家人并没有对他的不务正业过多干涉。他贫穷而勤劳的父母对孩子惟一的溺爱,日后成就了他这个看起来不可能实现的梦想。他带着表哥和父母凑的1800多元钱,以及对拳击的满腔热情来到昆明,开始了他的拳击生涯。
那一天,当教练刘刚看到一个干瘦的小伙子走进来,好像一阵风都能吹走的样子,忍不住撇了撇嘴。但很快这个干瘦的小伙子就改变了刘刚的看法:“他全身有用不完的劲,应该得益于挖矿和干苦力,跳绳跳了一个小时都不用休息。”
因为走的路子与体制内的运动员不同,在最初的几年时间里,他默默忍受着生活的窘迫,但拳击带来的乐趣又让他对未来充满希望,就连走路,他都要比划着挥拳的姿势。
苦过方知甘甜,从初始的懵懂无知,到日后拳击场的一发不可收。山村小河边的木头擂台最终成就了这个倔强的苗族小伙。一个23岁才出道的非科班出身的小伙,几年的时间里成了世界拳坛的明星级人物,国际排名直线上升,他由此被称为“中国小泰森”。
他叫熊朝忠,一个穷孩子出身的世界拳王。
当高高站在世界拳台上笑傲群雄时,他笑了。尽管他矮小,在拳迷的心目中却始终高大。他的人生经历堪称一部励志片,甚至吸引了电影公司的注意,准备以他为原型拍电影。
如今的他实现了自己的梦想,曾经的遥不可及已是收入囊中。在山寨,他成了全村人的英雄。因为比赛,父母第一次被接到省会。母亲是纯粹的苗族人,甚至不会说汉语。站在星级酒店门口,她对拳击兴趣不大,反倒是兴致勃勃地看着前面街道上的车,用苗族话说:“好多车啊。”
6月16日的比赛为他赢得今年下半年在拉斯维加斯挑战WBC世界拳王的机会。尽管已成为世界排名最高的中国职业拳手,他仍然住在出租房里,穿着十几块钱的T恤,走在大街上,看上去和很多身材矮小的打工者没有任何区别,也无人在意刚刚擦肩而过的是不是世界拳王。
中外名人的励志小故事篇二
总在奔赴下一个战场的路上
科尔文曾经是耶鲁大学英语文学专业的高材生。大四那年,她参加了一场研讨会,讨论的是著名记者约翰·赫西关于日本广岛原子弹爆炸后情况的报道,这部美国20世纪新闻界的巅峰之作深深地震撼了科尔文。赫西是她职业生涯中的第一位导师。他使她想去报道真实的事情,也让她相信,这些报道能够改变世界。后来,她加入英国著名的《星期日泰晤士报》,并在那里结识了一支驻外记者的精英团队。每当看到他们从国外战场上发回的稿件,她都热血沸腾、跃跃欲试。于是,她申请去做战地记者。在她的笔下,炮弹不仅是一个名词,伤亡也不仅是一个数字,它们意味着烧毁的房屋、残缺的肢体、抱着孩子哭泣的女人和士兵眼中一闪而过的惊恐。她说:“我注重的是战争中的人性。它让处于和平环境的人们也不觉得遥远和陌生。”
很少有人像她一样数十年做战地报道。废墟、死亡、绑架和白兰地替代了同龄人应有的平常生活。而相对于其他战地记者来说,她是战地最资深最长寿的大姐大。她曾和卡扎菲、阿拉法特谈笑风生,也曾在黎巴嫩内战中报道贝鲁特南郊难民营里的大屠杀。随后她的报道范围扩大到世界所有战火纷飞的地区,车臣、科索沃、塞拉利昂、津巴布韦、斯里兰卡以及伊拉克、阿富汗、利比亚等。
2001年,科尔文在斯里兰卡报道战事时遭到了政府军的攻击。最终,她捡回一条命,但左眼永久失明。她系上一条黑色眼罩,奔赴下一个战场。死亡这么嚣张地逼近她,她能借以抗衡的,只有信念。“要相信,当你在国外的战场上出生入死时,很多人正等着看你的报道。要相信他们在关心战争中的不幸,并在试图阻止它。”
她说,尽管手机互联网让世界的绝大多数地方变得更为透明,但一般人还不能像参观马戏团一样去战区做报道,再传上互联网。所以,要了解战场所在地的真相,就必须有记者冒着挨枪子儿的风险去实地调查。
最艰难一役
如果没有战火,从黎巴嫩边境到霍姆斯的乡间道路会是一派田园风光。车辆穿行在纵横交错的田野,路旁的柏树和白杨整齐成行。蜿蜒穿过果园,满目尽是杏树和苹果树。但战火改变了一切。
出发去叙利亚之前,科尔文也曾与朋友说,希望早去早回。
有近三十年的战地经验,科尔文对流弹与迫击炮弹落下的巨响早已习以为常,也许她并没有想到叙利亚的情况会超乎想象。在进入叙利亚的两个星期,她发表了两篇文章,第一篇的标题是《炮弹如雨》,第二篇是《我们被大屠杀的恐惧所包围》。
在最后一篇报道的开头,她写道:这是一座饥寒交迫的城市,炮弹爆炸声和阵阵枪声在上空回响。通信中断,电力被切。在他们的记忆中,最寒冷的冬天可以用柴油锡炉取暖,但没几家人有柴油了。冻雨滴满坑洼处,雪飘进玻璃尽失的窗户。商店全都紧闭,亲朋四邻相互接济,但家中所剩无几。死伤者多是冒险出去觅食的人。
科尔文总是从人道主义的视角报道战争对平民造成的伤害、恐惧和痛苦。她和那些住在酒店出去转一圈就回去的记者不同,她会和当地人同吃同住,以获取最深的细节。
没有科尔文和其他少数的战地记者发回的报道,在伦敦、华盛顿及纽约联合国大楼办公室的官员们就没法确切地知道什么样的灾难正在上演。
叙利亚之行,是56岁的科尔文26年战地报道生涯中最凶险的一役。
为避免成为攻击目标,科尔文乘坐的车辆只能在乡间小路颠簸,骨头都要被震得散架了。
反对派武装在控制区域设立了检查站。寒冷的冬夜,有人聚集在检查站边的篝火旁,虎视眈眈地盯着任何形迹可疑的车辆。
科尔文在黑暗中攀越墙壁,钻过布满泥泞的战壕,终于在凌晨抵达黑漆漆的城市。这位外国记者的到来,受到一群人的欢迎。他们渴望外国记者向全世界披露这座城市的苦难,期待国际社会不再作壁上观。科尔文被簇拥着登上一辆敞篷卡车,开着大灯,疾驰而去。
叙利亚军队发现了他们,随即用机枪猛烈开火,他们赶紧开进一座废弃的建筑物隐蔽起来。到了白天,科尔文看到,这里几乎每一栋建筑都伤痕累累,炮弹像暴风雨一样刮过每条街道。
科尔文也很快见识了前所未见的危险,她生前的一段录音描述了当时霍姆斯的状况:“叙利亚人不准任何人离开,如果有人出现在街道上,他们不是被流弹所伤就是被子弹击中,到处都是狙击手。让人心寒的是,这些狙击手毫无同情一心,他们肆无忌惮地袭击民房,令人震惊。”
两个星期的无情炮击令这座城市摇摇欲坠。每个人的嘴边都挂着一个疑问:“世界为什么抛弃我们?”
“这座城市就是一幕巨大的人间悲剧,居民生活在恐怖中。”2月19日,科尔文从霍姆斯发出的第一篇报道刊登在《星期日泰晤士报》,未料却成绝笔。
2月21日,在遇难前几小时,科尔文在一栋被炮弹削掉顶层的建筑物内,应约分别与BBC、CNN的新闻节目电话连线。她在BBC节目中说,当天看到一个婴儿死去。“太可怕了,这个婴儿才两岁,脱下他的衣服后,看到弹片击中他的左胸。医生什么也做不了,婴儿的肚一子一直在起伏着,直到死去。”
当天,科尔文更新了她的Facebook:“很无助,天气也很冷,但我会继续发出报道。”
真相的代价
美国东部时间2月22日凌晨5时,纽约州长岛一栋楼房里的电话铃突然响起。时间这么早,居住在这里的科尔文的母亲深感大事不妙。26年来,女儿总是出现在最可怕的地方,老太太不免担惊受怕。
2月22日,科尔文本应离开叙利亚,报社总编以叙利亚形势太过凶险为由,要求她立即撤离。但科尔文还是留了下来,因为她正在做一篇重要报道。
母亲深知女儿的执著:“如果一你认识我的女儿,就知道,劝她远离战场只是白费口舌。她如此坚定不移,对自己的采访充满热忱,这是她的生命。”
自2001年报道斯里兰卡内战失去左眼之后,科尔文一直戴着黑色眼罩。不少老同行离开了战地记者的圈子,不再奔走于第一线,科尔文却不知疲倦,成为同代人中最杰出的战地记者。
许久以前,科尔文曾远离一线,在《星期日泰晤士报》国际部办公桌后面待了几年。那段时间,她几乎无聊死了。不久后,科尔文又登上飞机,奔赴下一个危险之地。
当朋友或同行带着家人出游或度假时,科尔文作出了自己的选择——投身到战地记者事业中去,其他诸如健康、家庭、个人生活的一切,统统排在第二位。她有过三次婚姻,却都以失败告终,也从未生儿育女。
从战场归来的她发现自己已经不适应“和平年代”,因为生活安静得让她发慌。她回忆说,“在经历了战争、炮火和逃亡以后,我真的很难跟别人谈论什么住房抵押或内衣的流行款式。”“得奖也让我焦躁不安,我始终有一种负罪感,感觉自己是从战争中受益的人。我们把那些人身上发生过的可怕故事榨取出来,然后就从他们的生活中消失。”她因此曾产生一种负罪感。
“战地报道本质上和从前一样,总有人要去那里,看看发生了什么。”科尔文在2010年的一次演讲中称,“如果你不亲临那个人们被子弹射中的地方,那个有人向你开枪的地方,你不可能得到真正的消息。”
“我们总是问自己为这样的报道付出的风险是否值得,以及如何区分勇敢与鲁莽。”科尔文在演讲中说。她的答案是值得,哪怕她为此付出了左眼,甚至生命。
中外名人的励志小故事篇三
2012年1月,正在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数学系读书的20岁沈阳女孩郭萌,被评为“全美数学最优秀女生”。这项评选,在美国每年评选一次,每次只有三四个名额。作为最优秀学生,郭萌的名字将被镌刻在香槟分校主图书馆的墙上永久保留,这是中国学生首次在美国获得此项殊荣。
与此同时,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大学、斯坦福大学、麻省理工大学、哥伦比亚大学、芝加哥大学、耶鲁大学等十几所美国著名高校都向她发出了博士研究生录取通知书。哈佛大学还向她承诺,学费全免,每年还将提供3万美元的生活费。
郭萌,一个阳光、美丽的90后中国女孩,凭着她优异的学习成绩,引起了美国各界的广泛关注,成为美国青少年学习的榜样。
1991年3月,郭萌出生于沈阳市。从小,她就对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遨游在数学王国里,她感到十分快乐和幸福。她仿佛看到了天堂的模样:美丽又芬芳。
上学后,郭萌从不参加什么课外补习班,也不参加奥数学习班,一切按照自己的学习兴趣进行。她对习题肯钻研,有一种锲而不舍的精神。一道题目,常常用不同的方法解题,学习方法灵活多变,在理解上下工夫。
郭萌在学习上肯刻苦、钻研,在文体上,也有十分突出的表现。她的小提琴独奏多次在学校表演,那行云流水般的琴音,袅袅娜娜,婉转悠扬,给大家留下了十分难忘的印象。她喜欢书法,并具有很高的造诣,作品多次获奖;她的英语口语非常流利、纯正。当有外国人到学校参观时,她是全程陪同翻译;她还是学校主持人,学校大会上,常常出现她青春、活泼的主持风格……
郭萌的父母都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数学系。在学习上,父母从不关心她在班上考第几名,关键是要她对题目的理解。在父母眼里,一次考试不理想,并不能说明什么,孩子的学习能力、理解能力、思考能力的培养和锻炼,才是更为重要的。在这种循循善诱的指导下,郭萌十分善于动脑筋、想办法,学习十分自觉,从不要父母操心。
2004年,郭萌获得辽宁省中学“希望之星”数学竞赛第一名;2005年,又获得全国高中数学竞赛二等奖。这一系列优异成绩的取得,给了郭萌无穷的学习兴趣和快乐,她在向着更高的目标迈进。
2007年,郭萌参加了美国大学的入学考试;2008年,她被好几所美国高校录取。她最终选择了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数学系,这里是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曾经工作过的地方。
当她被评为“全美数学最优秀女生”,并即将跨入美丽的哈佛大学后,有记者采访她,请她谈谈学习体会。
郭萌说道:我学习的动力,就是来自于学习本身的乐趣,兴趣,它们就是我最好的老师。我相信无论谁,无论学什么,只要有兴趣,就能学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