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对人体各部的要求
太极拳对人的身体各部有严格的要求。这种要求对提高行功效果,对气血运转,对 技击水平的提高,对防身、健身都有实际意义。下面就是小编整理的:太极拳对人体各部的要求。供您阅读!
太极拳对人体各部的要求一、头颅
1.头部的骨骼构造
主要由额骨、顶骨、 颞骨、鼻骨、上颌骨、下颌骨、枕骨、蝶骨连接肌肉、韧带组成,内有大脑、神经,耳、眼、鼻、口都在头部,头部是全身的总指挥部。
2.头部的活动范围
头的活动范围很小,惟有上、下颌骨可以开合,下颌骨可略做左右移动,在肌肉牵引下,面部可以变形,头依赖颈项部位,能前后俯仰、左右摇晃。
3.头部的拳理要求
头要保持虚灵顶劲,带领颈项和躯干的正直,随着动作、方向的变化,略做左右转动,以助眼神,提高练拳的神气。
太极拳对人体各部的要求
太极拳对人体各部的要求二、 躯干、脊柱
人体躯干主要是由脊柱、胸廓和肌肉韧带组成。脊椎有坚强的韧带和肌肉相连接。椎骨上下相叠,每个部位的椎骨受内外肌肉伸缩牵动,各有不相等的活动范围。练拳时,各部的椎骨都要配合动作开合的需要参加不相等的活动。
太极拳对人体各部的要求三、颈项
1.颈项的构造
颈项由7个椎骨上下连接而成,形态向前突。第一椎骨连接头骨,第七椎骨和第一胸椎相连接。
2.颈项部的活动范围
第一、第二颈椎的活动范围较大,它能使头左右、前后摇动,还可做顺逆旋转。
3.拳理对颈项的要求
第六、第七颈椎骨,稍向大椎后移,第一、第二椎骨微向前俯,促使下颌稍微内扣,改变昂首上仰的自然生理现象,保证头的虚灵顶劲。上述皆以意念贯注,不犯强硬。颈项不可左右摇晃、前后俯仰,要始终保持直竖,提高练拳的神气。
4.颈项在技击应用上的作用
颈项左右转动,有利于目视、耳听,对于全身起着导向的作用。头部的顶、额二骨,能前后、左右撞打,就依赖于颈项的灵活运用来实现。颈项配合肩关节,还能封拿对手的手、臂。
太极拳对人体各部的要求四、胸背
1.胸背部的构造
胸背前后称为胸廓。胸椎、肋骨,形态自然,均向前后弓突,保护着里面的脏腑,在肌肉群的连接中,皆有弹性。
2.胸椎、胸肋的活动范围
受肌肉韧带的伸缩牵动,能上拉下移,前后、左右摇动,但活动范围不大。肋骨上移时,胸腔扩张,横径扩大;下移时,胸腔收缩,纵径加深。在练拳中,要密切配合胸腔的内部活动。
3.胸椎、胸肋的拳理要求
用意念控制,胸肋不要使劲向前凸出。肋骨上拉,必然会使胸部外撑,出现挺胸浮气,不符合太极拳含胸、沉气的要求。要做到含胸、沉气,离不开用沉肩坠肘来配合,胸部要平正、松静,不能僵硬,也不可将胸部有意凹进去。
胸椎要节节松开,又要虚虚对准直竖,切忌强硬,不要前后、左右歪斜,待动作由虚变实时,大椎稍向上拔(第七颈椎下),肋骨向前卷,由此来带动胸椎微向上拉,使脊柱两侧肌肉往下沉移,与下部脊柱骨产生对拉,起到舒筋拔骨作用。
含胸与拔背,是一个要领,两个方面,二者是有机联系的。能做到含胸,就可以拔背。含胸拔背,主要是靠意念贯注、呼吸的配合来实现,决非强硬做作或模仿能成。
太极拳对人体各部的要求五、腰、腹
1.腰脊的构造
腰脊由5个椎骨上下连接,形成腰椎。腰的第一椎骨和上面第十二胸椎要连接,第五椎骨和下面第一荐骨相连接,有坚固韧带和内外肌肉固定。腰椎和胸椎不同,胸椎左右有胸肋连接。腰椎又不同于荐椎,荐椎坐落在骨盆中间,不能单独活动。而腰椎上连胸椎、下接荐椎,旁无依赖,承受着上体负荷,它是全身力量的源头。由于腰椎在构造上的特殊性,就要根据其生理规律,科学、合理地运用腰力,以防劳损。
2.腰椎的活动范围
腰的活动幅度较大,上身向前下俯,两手着地,一般弯腰能达到160°~170°,左右侧弯50°~60°,后能达仰弯曲较大,为20°~30°,还能顺逆旋转。
3.腰部的拳理要求
腰是全身承上启下的关键部位,它对全身的虚实变化、进退转换,各个部位蓄势发劲等,起着“发动机”的作用。
练拳中,腰要松沉、竖直,不偏不倚,使下肢稳固有力,内劲转换灵活,上肢旋绕稳重不飘浮,上身不摇晃;腰部不正,中轴已弯,动作就无定向,上身产生摇晃,就出现飘浮、歪斜、俯仰之病。腰要随胯转动,不要脱离胯单独拧转。如果腰离开胯单独活动,就会影响腰功能的发挥,“转腰”之词,其实是转腰胯。
4.腰部在技击应用上的作用
“腰为主宰”,这就说明了腰在走架及推手、技击中,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太极拳前辈说:“掌、腕、肘和肩、背、背、腰、胯、膝、脚,上下九节劲,节节腰中发。”太极拳的八劲和八法的施用,均要依靠腰胯劲的适当配合,才能出劲有效。搏劲,靠腰的旋转,才可化开对方来力,借力捋出;掤劲,手臂前掤,靠腰做后盾;挤、按劲,两手往前的前攻势,靠腰椎二、三节后弓,即命门后撑,加强爆发力,使挤、按劲发之有效;采、挒、肘、靠的四隅劲,皆要以腰劲作为底基,才不致成为浮在上面的手臂劲,而是一动无有不动的整体劲。
在发挥腰的作用中,要注意腰力的适当运用。因为腰椎的骨骼构造由5个椎骨上下连接,它不是球盂关节,而是浅半平面连接,属于微动关节。在练拳、特别是在技击上,不能盲目乱动。要严防椎骨之间的移位,腰椎一旦受损就会四肢无力。
5.腹部的构造
胸腔之下,骨盆之内,都是腹部的部位。骨盆内叫小腹,腹部的后面是腰椎和荐椎,外有肌肉扶围,内纳大小肠、膀胱及生殖系统。中医理论有上、中、下三焦,腹部位置在中焦和下焦。在练拳中,打通三焦之气,对保健有很大好处。
6.腹部的活动范围
腹部受肌肉和呼吸肌(就是呼肌、吸肌两部分肌肉)的牵动,可收可张。在意念的导引下,还会左右顺逆旋动(收张较大,旋动较小)。
7.腹部的拳理要求
腹要松静,受纳下沉之气贯还于丹田(丹田位置在任脉的气海穴和关元穴之间)。沉气不可硬压,要沉中有松静,前辈有“腹内松静气腾然”之说。腹不松静,气就不能腾然,所以说松静是腹部的关键。
8.腹部在技击应用上的作用
腹部虽然没有骨骼,是软性部位,视若软弱无能,其实它在技击应用上亦能起到作用。过招时,气沉丹田,能稳住下部;化劲蓄势时,小腹收敛,有利于腰胯劲的转换。对方用掌按我腹部,根据掌的方向角度我肚皮一凹,配合转腰,可封其手腕;与对方正面近身时,我肚皮粘贴其腹,气向下贯,小腹突然凸,像打足气的皮球,可将对方靠向后倒(腹靠),发挥腹部的功能。
太极拳对人体各部的要求六、荐椎、臀部
1.荐椎的构造
荐椎(亦可叫髓骨)是锥形的骨骼,上大、下小,由5个椎骨组成,上端和第五个椎骨连接,下端和尾骨相连,坐落在骨盆中间,由肌肉韧带连接,形成下身的臀部。
2.荐椎的活动范围
荐椎的组成,没有关节,只有骨缝,它不能节节弯曲,只
有依赖臀的活动,随之而动。
3.荐椎、臀部的拳理要求
练拳中荐椎要直竖,并与腰椎上下垂直,使腰椎下沉有力。如荐椎歪斜,必然影响腰轴的端正,臀部也会左右扭动。
荐椎是腰轴的座盘,座盘正,上面就直。荐椎与臀部均内敛,不要外凸。
4.荐椎、臀部在技击应用上的作用
荐椎下两侧的臀部,有发达的肌肉,是平衡全身的底座在技击中能稳定重心,应付身后之敌。可坐压对方膝部,横靠对方的胯部,配合手法,荐椎向后一翘,可挑起对方全身,向己身前翻出。
太极拳对人体各部的要求七、尾椎
1.尾椎的构造
尾椎由4个椎骨组成,上和荐椎相连接,下人臀部中间。
2.尾椎的活动范围
尾骨自动范围较小。
3.尾椎的拳理要求
拳论中的尾闾中正,指的是尾椎不可歪斜,要上与人体整个椎柱对准,成一条直线,前与任脉中线对住。尾椎在练拳转变方向中,犹似航行中的“舵手”,能把准前面的方向。
4.尾椎在技击上的作用
能在攻防转变时,起导向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