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中医护理学论文_有关中医护理学论文

2017-05-26

中医护理技术受多方面因素影响,正面临着继承和发展的危机。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探讨中医护理学论文,供大家参考。

探讨中医护理学论文篇一

《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中药服药护理 》

【摘 要】 介绍了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中药服药护理,服药时辰选择,服药方法及服药后护理。

【关键词】 红斑狼疮,系统性;红蝴蝶疮;中药;服药;护理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SLE)是一种常见、复杂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是在遗传易感性基础上由环境因素诱发的一种进行性损害性疾病。其病理损害不仅侵及皮肤、关节肌肉,甚至可以侵犯心、肺、肾、消化系统、血液系统、神经系统等多个系统,严重时可危及生命[1-2]。SLE在我国古代文献中有相似的记载,如《金匮要略》中的阴阳毒病篇记录了“阴阳毒”,其表现为“面赤斑斑如锦纹”“面目青”“身痛如被杖”[3]。

《丹溪心境》记载了阴阳毒发热、手指发冷的症状;《诸病源候论》记载“温病始发,出于肌肤,斑烂隐疹,如锦纹也”,这些症状与SLE发热、红斑皮疹相近[4-5]。《外科正宗》曾对“葡萄疫”有详细描述“郁于皮肤不散,结成大小青紫斑点,色若葡萄,发在遍体头面”,此处“葡萄疫”类似红斑狼疮的皮下紫斑[6]。此外,《灵枢经》《临证指南医案》都对“周痹”有详细描述,其描述和SLE、干燥综合征的症状颇为相似[7-8]。因SLE特征性的蝴蝶形红斑,中国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把本病正式命名为“红蝴蝶疮”。中药在治疗SLE过程中要发挥最大疗效,必须有正确的服药方法,讲究服药时辰,根据病情调适药温,同时给药途径必须合理等。因此,中医临床的服药护理尤为重要。

1 服药时辰

SLE属“阴阳毒”范畴,中药服药时间也应和阴阳毒中阴阳的消长、疾病的盛衰等人体内部的病理生理节律相一致[9]。解阳毒药用于阴气渐长时,解阴毒药用于阳气渐旺时。升药用在升时,降药用于降时[10-11]。如选用升发阳气、温中散寒、活血化瘀、散结消肿的治则或方药时,应选辰时、巳时、午时服用,此时处于“阴中之阳”“阳中之阳”,阳气渐旺,有助于发挥最大药力,以利于扶助正气,驱除病邪;反之,如服用滋阴潜阳、清热解毒、重镇固摄、安神定惊之品,当在未时、申时、酉时服用,此时为“阳中之阴”“阴中之阴”,药物擅长发挥养阴、清热、摄纳、潜藏之功效[12]。因此,根据阴阳毒之阴阳性质和药物升降浮沉之药性,合理掌握服药时间,既可以增效,又可以减毒,从而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

1.1 根据药物类别确定服药时辰 SLE往往涉及多个系统,变证多端,其治当虚则补之,实则泻之;寒证热之,热证寒之;急证用急药,缓证用缓药;兼表证当解表,里证当治其里。因此,SLE的中药治疗可涉及多种类别功效的药物。补益药总体上当饭前空腹服用,便于吸收,及时发挥补益功效。补阴药当未时至亥时服用,晚上睡前顿服最佳,此时阴气渐盛,易于补阴;镇心安神药可睡前1~2个时辰服用;SLE危急重症,当及时予以急药,少量频服,先解决急症,缓解后继续补充给予;SLE患者常易感冒,当及时给予解表药,以免病邪渐深,病情加重。散寒解表药最好于卯时至午时等阳分时间给予,此时阳气渐旺,有助于药理发挥;清热解表药在未时至亥时服用最佳;敛汗摄精药当早、晚各给予1次。阳毒盛者易致津亏液耗,腹满坚痛,正气不虚者,当予以泻下药,遵“日晡人气收降”的理论,最好入夜睡前给予。当然,病情急重者,当立刻给予,缓解后再随病情酌定给药时间。SLE患者大都伴有气血津亏,常需施以润肠通便药,此类药物当空腹服用,以便清除肠胃之积。脾虚泄泻者,急则治标,缓则治本,因此止泻药当及时给予,泻止停服,然后给予补脾健胃渗湿等治本之剂。SLE伴干燥综合征者,常予以润燥生津之品,此类药物辰时服用最佳,不拘时服用亦可。痰盛者予祛痰药,当空腹服用,此类药物刺激胃膜,支气管分泌液亦增加,从而痰液稀释,便于排痰。SLE伴咽喉肿痛者,服中药当不拘时多次频服,缓缓咽下,使得药液缓缓侵润咽喉。SLE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当固护后天脾胃,烧心、泛酸者,予以瓦楞子、海螵蛸等制酸药,此类药物当空腹服;开胃药亦宜饭前服;消食导滞宜饭后服;涌吐药当卯时至午时等阳时服,因“平旦至日中,天之阳,阳中之阳也,此天气在上,人气亦在上……故宜早不宜夜”[12]。对胃有刺激的药物宜饭后少量频服。

1.2 根据发病部位确定服药时辰 《神农本草经·序录》中曰:“病在胸膈以上者,先食而后服药;病在心腹以下,先服药而后食之;病在四肢血脉者,宜空腹而在旦;病在骨髓者,宜饱满而在夜。”指出了服药时间当随疾病部位的变化而变化[13-14]。阴阳毒侵犯上焦心肺者,其药多在餐后服用;犯及中焦脾胃、下焦肝肾者,则宜在餐前服药;而毒犯四肢、骨髓者,宜在夜间吃饱饭后和在早晨空腹服药。

1.3 根据病情确定给药次数和时间 《千金方》中指出“凡作汤药不可避晨夜时日吉凶,觉病须臾,即宜便治,不等早晚,则易愈矣。下痢诸不差,用乌梅黄连蜜丸日三夜二。疟疾寒热日再三发,恒山甘草汤相去如人行五里一服”[15]。以上说明,疾病一旦发生,就应该根据SLE病情之轻重缓急、遵医嘱给患者服药,而服药的次数也应随病情的不同而变化。在服药时间上,一般病情每日2~3次,餐后0.5~1 h给药;病情危重者,当选择使药物能最快发挥药效的给药途径,如鼻饲、灌肠、纳肛等。

2 中药服药方法

2.1 汤剂服法 ①分服法:中药汤剂一般每日1剂,可将煎煮好的中药分2~3次等量分服。汤剂药液不可过多,如超出1日服用量,当浓缩后服用;胃刺激性药物对小儿、老人等服药困难也可采用少量频服。②顿服:一次性将1剂汤药服下,以便能快速发挥药效,缓解病情。危重症的抢救常使用此服药方法,如参附饮。③频服:多用于SLE伴口腔、咽喉病变的患者,是指将一天的药量,少量多次服用。④连服:是指在较短时间内连续给予较大剂量药物的服用方法,多适用于治疗SLE急症、重症,如SLE引致尿毒症、狼疮性脑病等,旨在短时间内使体内能达到较高的理想的药物治疗浓度。 2.2 中成药服法 一般包括冲服、送服、含化、调服、喂服等多种方法。①送服:是将药放入口内,用温开水或药引、汤剂送服,多用白水送服,其取用方便,不影响药效等。如治疗SLE常用的雷公藤粉可用白水送服。②冲服:是将药物用温水冲成混悬液后服用,如狼疮静颗粒、自身清颗粒需冲服。③调服:是将一些散剂用温开水或白酒、醋等调成糊状后口服。在治疗SLE危急重症时,常用的安宫牛黄丸、紫雪丹等均可调服给药。④含化:是将丸、丹剂含在口中,让药慢慢溶化,缓缓咽下。如用蜂胶片治疗阴虚火旺型SLE时,当含化。⑤喂服:主要用于生活不能自理的婴幼儿、年老、身体极度虚弱或急危重症患者。该法指将中成药或中药调成液状或糊状,逐口喂给患者。如喂食烊化的阿胶、薏米粥等。

2.3 服药温度 SLE中药需注意调适药温。药温一般指服用中药汤液的温度或用于送服的液体温度。常分为热服、温服和冷服3种。热服是指将刚煎熬好的药液以较热的温度服下。常用于寒证或虚热证的治疗,正体现了《素问·至真要大论》所论述的“寒者热之”“热因热用”等治则。用热药,宜热服,或真热假寒证用寒药时,属“寒者热之”和“寒因寒用”之法,以减少患者服药格拒。温服是将煎煮好的汤剂或送药的水等放置至适宜的温度再服用,一般选择不凉不热的温度。临床上如无特殊要求,一般汤剂均应用温服法。冷服是将煎好的汤剂放冷后服用。常用于实热证或真寒假热证的治疗,体现“热者寒之”“热因热用”等治法。

2.4 服药后的护理 总体上讲,SLE中药服用后应注意休息,减少剧烈活动,以免影响吸收,同时应及时观察有无毒副反应。在服用峻烈药性或有毒性的药物后,更应密切观察患者的重要体征,一旦发现有任何不适,应立即停药,必要时予对症治疗,以减少烈药、峻药对身体的损害。其次,应及时观察药物的效果和反应,如SLE患者易感受风寒或风热,在服解表药后,可以给患者服用热粥或热饮,以助药力;冬令感冒尚需覆盖衣被,让患者周身微汗。SLE患者常用活血化瘀药,孕妇在使用此类药物时应密切注意其适应症和禁忌症。服用涌吐药后要及时观察和记录呕吐物的质、量和频次,以便及时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服泻下药后的观察内容亦如此。再次,对中药、西药同时服用的患者,应告知患者中西药服用的方法和间隔时间,坚决不能西药和中药汤汁混服。最后,注意饮食禁忌。中药有很多药物均可作为食物食用,如薏苡仁、山药、大枣、桑葚、赤小豆等。这些药物在作为食物食用时,仍需考虑其四气(寒、热、温、凉)五味(甘、辛、酸、苦、咸)之药性,尽量避免食用导致疾病加重的药物,如尽量避免光敏性食物(灰菜、茴香、雪菜、莴苣、苋莱、紫云英、荠菜、萝卜叶、芹菜、菠菜、荞麦、红花草、香菜、芥菜、油菜、无花果、柠檬、柑橘、芒果、菠萝、螺类、虾类、蟹类、蚌类等)。此外,外感病忌补益、油腥;避免食用生肉和半生肉,避免食用外面买的熟食和冷熏类海产品;避免食用未经高温消毒的饮料;避免生食蔬菜菜芽;避免可能引起过敏的食物等;内寒患者忌寒凉生冷,内热者忌辛辣厚味等。SLE活动期患者,应当注意避免魔芋、公鸡肉、羊肉、醪糟等辛辣厚味等燥性食物,以免加重病情。

3 小 结

中药的服药方法在SLE药物增效减毒中发挥重要作用。自古以来的医家均重视中药的服用、服药后的护理和调养。如著名的解表方剂桂枝汤当水煎服,其服用极为讲究:煎成取汁后“适寒温”服用,“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且“稳覆令一时许”,并禁食生冷油腻,酒肉腥恶之品,尤其需注意的是“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可见,中药的服用护理方法,对于获得最佳临床疗效至关重要。SLE为系统性疾病,其病损可涉及表里内外、卫气营血和上、中、下三焦,表现复杂多变,中药服药护理对于SLE的中医药治疗有决定性的意义,值得进一步深入探讨。

4 参考文献

[1] 王海英,李吴萍,朱彩侠,等.影响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预后的临床因素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13,40(12):2358-2361.

[2] 吉恒东,吴利俊,林静,等.基因拷贝数变异在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病中的研究进展[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2,1(5):68-74.

[3] 刘维,吴晶金.从《金匮要略》阴阳毒辨治系统性红斑狼疮[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3,28(1): 185-187.

[4] 苏亚平,朱建新.系统性红斑狼疮中医命名之我见[J].甘肃中医,2009,22(4):5-6.

[5] 辛小红,安莉萍.中医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认识[A].中国中西医结合系统性红斑狼疮研究学术会议[C].2009:154-157.

[6] 聂莉芳.紫癜性肾炎的中医辨治经验[J].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13,14(1):1-3.

[7] 娄玉钤,李满意,杨亚飞.《灵枢经》周痹浅议[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3,2(3):45-48.

[8] 董超,唐勇,姜维龙,等.从气血探讨骨性关节炎的病因病机与防治思路[J].新中医,2009,41(12):1-2.

[9] 叶聿隶,茅建春.茅建春中医治疗小儿系统性红斑狼疮医案举隅[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3,2(2):51-54.

[10] 郑晓蕾,袁泉,王燕.哮病辨证施护在临床中的运

用[J].光明中医,2012,27(12):2542-2543.

探讨中医护理学论文篇二

《 中药熏蒸治疗骨痹的效果观察及护理 》

摘要:目的 观察中药熏蒸治疗骨痹的疗效。方法 选择骨痹患者90例,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均为45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自拟辛温祛寒、祛风止痛、舒筋活血、强筋壮骨方,通过中药熏蒸床对患处进行熏蒸,治疗2个疗程,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56%,对照组为80%。结论 中药熏蒸治疗骨痹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中药熏蒸;骨痹;治疗;护理;健康宣教

中药熏蒸疗法又叫蒸汽疗法、汽浴疗法、中药雾化透皮疗法,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利用药物煎煮后所产生的蒸汽,通过熏蒸机体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中医外治疗法。我院骨科自2012年10月~2013年10月,选择90例骨痹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均为45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自拟辛温祛寒、祛风止痛、舒筋活血、强筋壮骨方,通过中药熏蒸床对患处进行熏蒸,治疗2个疗程,取得满意疗效。现将临床效果和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90例患者,治疗组45例,男15例,女30例;年龄30~76岁,平均57.4岁;病程1w~33年,平均608.5d。对照组45例,男18例,女27例;年龄32~74岁,平均55.6岁;病程1月~34年,平均650.5d。两组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有可比性。

入选标准:符合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中痹症的诊断标准[3],有典型症状、体征的患者,病程不限,男女均可,能配合定期治疗。

排除标准:合并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包括心脏病、心肺功能衰竭、高血压、中风、急性感染期、恶性高热、孕妇、婴幼儿以及感觉障碍、不能自理患者等。

1.2方法

1.2.1方剂组成 路路通10g、苏木10g、独活10g、薄荷10g、伸筋草10g、牛膝10g、三棱10g、律草10g、透骨草10g、威灵仙10g、刘寄奴10g、赤芍10g、小茴香10g、没药3g、乳香3g、桑枝10g、木瓜10g、细辛10g、桂枝10g、羌活10g、红花10g、川椒10g、防风10g。功效及主治:辛温祛寒、祛风止痛、舒筋活血、强筋壮骨。

1.2.2 治疗方法 采用广州市今键JS-809A型医用智能汽疗仪,主要结构由卧式蒸汽舱、药品添加盒、电脑控制部分组成,属于卧式局部理疗型,为敞开式。将中药粉碎装进特制的纱布袋,放入药品添加盒内,然后设定温度为37℃,预热30min。患者暴露疼痛部位,卧于熏蒸床上,覆盖浴巾,再按年龄不同,对热耐受程度不同,设定温度为40~44℃[1,2],时间均为30min。10次为1疗程,1次/d,疗程间隔为1w,观察2个疗程。

1.3疗效观察 疗效标准 参照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中痹症的疗效评定标准[3]。显效:临床症状及体征全部消失或基本消失,功能活动恢复正常。好转:主要症状基本消除,主要关节恢复或明显进步,生活能力有较好恢复。无效:临床症状、体征等无改善。

2护理

2.1治疗前的准备

2.1.1汽疗仪准备 汽疗仪保持清洁,每次熏蒸完毕后护理人员均用含氯消毒剂进行擦拭消毒;每日紫外线空气消毒1h。地面干净、防滑。备好急救药品。

2.1.2患者准备 ①向患者告知汽疗仪的性能、操作方法、注意事项及可能产生的副作用。②向患者解释和分析病情,使其消除恐惧心理,以平和心态接受治疗和护理。③嘱其饮水约500ml,进餐前后30min不宜熏蒸,以免虚脱或出现休克。④醉酒人员、妇女月经期不宜熏蒸。

2.2治疗中护理 注意观察病情:①观察患者汗出情况,及时给与补充水分,以防汗出过多,出现晕厥。②观察患者疼痛情况,如春夏之交头痛如裹,肢体酸重疼痛为湿邪困表,卫气被郁;关节漫肿疼痛,下肢重浊麻木,屈伸不利为湿邪袭络,流注关节。

2.3治疗后护理

2.3.1健康宣教 根据中医"风寒湿气杂至合而为痹",外邪痹阻肢体,经络气血运行失畅,不通则痛机理,我们告知痹症患者应顺四时、适寒暑,工作、生活起居应避风寒湿,饮食宜温热、忌生冷。

2.3.2情志护理 "骨痹"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种之一,严重影响广大患者的正常工作和生活,西医通常采取抗炎止痛及手术治疗,疗效一般且副作用大[4]。多数患者心情忧郁、烦躁,故护理人员应关心体贴患者,用亲切、诚恳的语言及高水平的治疗和护理取得患者的信任,使其积极配合治疗护理。

3结果

治疗组45例,显效19例,占42.22%;好转24例,占53.33%;无效2例,占4.44%;总有效率为95.56%(43/45)。对照组45例,显效15例,占33.33%;好转21例,占46.67%;无效9例,占20%;总有效率为80%(36/45)。两组间治疗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通过对90例骨痹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显示中药熏蒸疗效显著。在治疗组中,有1例患者在治疗中感胸闷不适,经降低温度并及时饮水后症状缓解,继续完成治疗。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

4讨论

4.1中药熏蒸依据"渍形以为汗","疏其汗孔、宣导外邪"的中医理论而创立。运用药物煎煮后的蒸汽熏疗,"热"与"药"共同作用,疏通经络,调和气血,促进机体功能恢复,以达到防病治病健身之目的。

4.2在中药熏蒸疗法的护理中,护理人员应掌握扎实的中医基础理论知识,在整体观念、辩证论治思想指导下,针对治疗的各种患者做好临床护理,制定不同计划,实施生活护理,心理护理、卫生健康宣教等。

参考文献:

[1]刘燕,刘爱珍.中药熏蒸温度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止痛效果的影响[J].护理学杂 志,2002,17(06):436-437.

[2]杨湘华,黄玲丽,刘燕. 中药熏蒸温度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腰椎活动度的影响[J].湖北中医杂志,2004,26(08):48.

[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265.

[4]任继花.谈骨痹的治疗方法[J].中国民间疗法,2013,21(01):47.

有关探讨中医护理学论文推荐:

1.中医护理学结业论文

2.中医护理学毕业论文

3.有关中医护理论文范文

4.浅谈中医护理毕业论文

5.有关中医内科护理论文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