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生态学转变论文范文

2017-03-11

生态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其研究内容重点关注有机体的生存条件以及其与周围生活环境之间的关系,提倡有机体与其生存环境的相互作用。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浅谈生态学转变论文范文,供大家参考。

浅谈生态学转变论文范文篇一

《 地方高校生态学实验教学探析 》

生态学是研究地球生命系统与环境系统相互关系及其作用机制的一门学科,具有交叉性、强应用、重实践等特点,且日益发展成为一门综合性基础学科[1-2]。目前,国内高校生物生态及地学与环境类专业普遍开设了生态学课程及相关实验课。笔者多年来一直从事生态学及其实验教学,对其课程特征和实验教学自身特点较为熟悉,经近年来的系统思考与实践,现就生物环境类专业生态学实验教学存在的现实问题及其成因进行探讨,旨在与广大同行交流,以共促生态学实验教学发展。

1问题的提出

众所周知,生态学学科分支众多、知识体系庞杂,是当前最活跃的研究领域之一。同时,其实践性强,应用面广,尤其与农林牧渔生产实践和环境污染修复治理结合紧密。此外,近些年新技术、新方法的广泛应用,也使得生态学学科研究着眼于当前人类所面临的很多重大问题,如全球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等。因此,生态学作为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较强的学科,其实验课程对加深学生对生态学理论的理解和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具有重要的意义。生态学作为一门典型的实验性学科,其实验教学一直广受关注,但国内大学尤其是地方高校长期以来沿袭传统的教学模式与相对陈旧的教学内容,这与目前生态学蓬勃发展的现状和应用型人才培养不相适应。因此,笔者深感生态学实验教学,仅停留在教材层面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坚持深入社会生活和生产实践,尤其应面对全球及区域生态环境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进行分析和探索。此外,由于历史原因,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在师资队伍、仪器设备条件以及学科专业体系构建等方面存在先天不足;由于长时间以来区域化、单一化发展模式的束缚,导致教育教学理念、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等存在诸多不足,进而对具体课程的实验教学也产生较为严重的不利影响。

2态学实验教学面临的现实困境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生态学已日益发展成为一门应用性强、多学科交叉的综合性基础学科。而生态学实验教学则是生态学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当前国内高校生态学实验教学在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内容、考核评价等方面尚存在诸多问题,导致学生在动手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科研创新能力等方面存在不足。笔者结合多年来的生态学实验教学实践及教学反思,对高校生态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梳理归纳,总体可概括为如下5个方面:

2.1实验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师主导功能和学生主体作用难以得到充分体现

传统教学理念中一直认为实验教学是理论教学的辅助与补充,但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和国内社会经济的发展,对应用性人才需求愈发强烈。因此,实验教学对于当今高校专业人才培养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尤其对生态学这样一门实践性强、综合性强的课程而言,加大实验教学改革力度更是迫在眉睫。但当前生态学实验教学存在较为突出的课程教学目标不明确问题,更由此导致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主导功能和学生主体作用难以得到充分发挥的情况出现。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对实验教学的重视不足,实验课程处于从属地位,且其不健全的实验内容体系难以突显一个明确的主线和培养目标,因此由目标定位不明确和思想不重视共同导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性得不到充分体现。

2.2实验内容繁杂,课内教学时数严重不足

生态学课程内容繁杂,涉及多尺度、多层次的生态现象、生态过程和生态机制问题。而相对于理论教学,生态学实验同样包含分子生态学、生理生态学、种群生态学、群落生态学、生态系统生态学,直至景观生态学、区域生态学和全球生态学等若干方面的内容,若再以实验对象和作用方式来分,则其包括的内容更为繁杂[3]。由于当前各高校在专业教学计划调整和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过程中,总学分和学时数有较为严格的上限要求,因此生态学实验教学同样存在课内学时数严重不足的问题[4]。要在有限的时间内,讲授足够多的内容,开展足够的实验项目,使学生能够接受生态学基本科研技术和方法的训练,锻炼和提高学生动手动脑与初步的科研实践技能,这显然是一项极为艰巨的任务。换言之,仅靠课内实验教学是难以实现的。基于上述情况,国内一些高校开展了“第二课堂”,即由专业教师作指导,学生开展课外科技创新训练,或教师吸纳学生参与有关科研课题。毋庸置疑,“第二课堂”的开辟与运行,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课内教学时数的不足,同时也带来一个问题,即教学和科研实验室对学生的完全开放后的安全管理与维护问题。

2.3实验项目设置随意,内容体系不完善

如前所述,生态学实验内容繁杂,而面临的第一困境便是课内教学时数不足这一现实问题。因此,很多高校在生态学实验教学方面,为符合课时数要求,在实验项目设置方面常有随意化的现象出现。而实验项目的机械叠加和堆砌,常导致实验教学内容体系的不完善,甚至培养目标的错位和主旨的缺失。虽然,近年来很多高校将生态学实验独立设课,并在实验项目中分出基础性实验、设计性实验以及综合性实验等类目,但划分标准和依据模糊。另外,由于地方本科院校实验仪器设备等基础条件先天不足,在生态学实验教学中,还常出现一种现象:实验项目列出多、开设少,实验类目层次多、效果差。基于上面问题,笔者认为需要大力加强生态学实验教学改革,尤其对其内容体系和实验项目构成进行改革与完善。

2.4实验教学过程管理不到位,实验报告欠规范

显而易见,由于上述问题的存在,加之实验保障条件有限以及任课教师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投入的不足,自然导致实验教学从课程设计到项目执行直至最后考核一系列问题的出现。如在实验教学开展过程中,教师对组织教学重视不够,通常以完成形式上的课程教学为主要目标,同时对于分组进行的某些实验项目管理不到位,导致很多学生在实验开展过程中处于身份游离或角色缺失状态。另外,也存在学生实验报告撰写不规范,实验结果缺乏必要的统计学方法的应用和数据统计分析,最终导致生态学实验教学效果不理想。

2.5考核方式单一,学生学习评价不全面

现有的生态学实验课程考核,多采用笔试形式进行,而学生为完成考核,则只需简单复习相关实验项目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即可。而即使设置实践操作能力测试环节,期考核内容也多以已在课上做过的实验项目为主。这仍属传统考核形式,无法通过考核进一步巩固强化生态学理论基础和拓宽学生实践能力范围。换言之,缺乏一种对学生实验课程学习情况的过程考评机制,以及最后对学生结课考核的综合测评。综上,现有生态学实验教学内容、教学模式、考评方法等各方面均存在不足,与培养“知识-能力-素质”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目标间存在偏差。

3现实问题的主要成因

3.1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不完善,课程功能属性和目标定位不明确

课程是构成人才培养方案的基本要素,是实现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全面协调发展的基本载体。而在具体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课程并非单一孤立的存在,而是作为有机体系要素而发挥作用。因此,对于课程教学目标进行准确定位当是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和完善的首要任务。但目前对于新建地方院校来讲,恰恰缺乏培养方案制定前的充分调研与论证,甚至照搬照抄其他高层次本科院校相关专业教学计划、课程体系,导致目标不清、定位不明。

3.2重理论、轻实践,课程内容缺乏设计论证,实验保障不力

由于生态学具有综合性、应用性和多学科交叉性等特点,因此在实验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有很大的空间和余地。怎样科学设计课程内容,优化完善实验项目体系便是首先要考虑的问题。但国内高校中长期以来形成的重理论教学、轻实践教学的风气,致使在实验课程教学方面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均不足。尤其对于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而言,其前身多是高专类院校(以高等师范专科学校为主),无论在师资队伍,还是仪器设备、专业结构、学科水平等方面均较薄弱;同时,因多地处欠发达地区,升本后后续发展优势不突出、特色不鲜明,加之经费紧张,致使实验教学平台体系建设滞后。对于生态学实验等需要大量测试分析仪器的课程而言,更是难以保证其教学质量。因此,在实验项目设置上、内容体系的构成上,均处于为开课而开设、重数量轻质量的状态。

3.3专业教师队伍薄弱,实验课程组织教学不力

对于高校课程教学,应该既注重教学过程,又重视教学效果。对于生态学实验教学来讲也是一样,不仅要求学生把握好学习过程,也应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但对于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而言,其师资队伍人员构成复杂,学历水平、业务能力参差不齐。以笔者所在高校为例,系由3所高专类学校及3所中专类学校合并组建而成,原单位教师按相应学科专业并入有关院系。在实验课程的开设过程中,大量无专业背景的教师充当实验管理、实验教学教师进行实验课程讲授,因此,实验教学质量难以保证。此外,虽然近年来新引进大批硕士、博士等青年教师,但很多青年教师无教学经验或师范教育背景,在授课过程中不注重教学设计、组织教学等环节,常导致实验课堂上学生不注意听讲、纪律涣散、秩序混乱等状况出现。另外,很多实验指导教师不熟悉实验设计与数理统计分析等技术方法,因此导致在学生实验报告撰写和数据分析指导中存在数理统计方面的缺失。

4结语

当前高等教育改革的关键问题之一是加强学生能力的培养,实践性教学是培养学生能力的关键环节。新建地方本科高校通常以培养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广适应的应用性人才为主,因此以实验教学为重要组成的实践教学在其教学计划和人才培养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但地方高校因先天基础薄弱及后续发展相对迟缓,导致在相关课程实验教学方面存在诸多问题。本文仅就生态学实验教学存在的现实问题及其成因提出个人浅见,要从根本上改变目前生态学实验教学现状,还需要广大生态学教学工作者共同努力和实践。

浅谈生态学转变论文范文篇二

《 生态学视域下休闲方式的转变 》

伴随知识经济社会的来临,未来社会生产力飞速发展,人们为物质生产而付出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越来越少,相应的人所拥有的闲暇时间将越来越多。休闲对于人的自我完善和自我超越将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现如今,人们应的休闲方式愈发丰富,但大多还离不开物质的消费。随着能源匮乏、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等一系列生态危机的出现,人们选择什么样的方式休闲?什么样的休闲方式能使人们既享受闲暇时光,又不累及生态环境?传统休闲方式如何转变才能适应生态文明时代的需要,以及建设美丽中国的愿景?休闲与生态这两个看似不相关的概念,实则有着丰富的内在联系。如何将两者紧密地结合起来,突破传统休闲方式的桎梏?问题的答案,也许正如习近平同志指出的那样:“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决不是对立的,关键在人,关键在思路。”

一、生态学与休闲的内在联系

1.生态学的内涵

1866年,德国生物学家Haeckel最早将生态学定义为:生态学是研究生物和周围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其中的环境包括生物环境和非生物环境,生物环境包含同种或异种的有机个体,非生物环境包含温度、水、阳光等[2]。这一定义的诞生,拉开了生态学研究的序幕。在他之后,1927年,美国科学家乔治•埃尔顿•梅奥将生态学定义为:生态学是研究生物(包括植物和动物)的生活方式,研究生物为什么按照自己固有的生活方式而生活的科学。在我国,著名生态学家马世骏于1980年提出:生态学是研究生命系统和环境系统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由此可以总结出有关生态的内涵,即生态是指在一定的自然环境条件下生物的生存状态。研究和发展生态学就是要求我们掌握人和自然相处的方法,实现人类融入自然环境,和自然环境和谐相处,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2.休闲的内涵

休闲既是一种生活方式,更是一种社会现象。它最早出现在古希腊时期,被称作使人在生活中得到实现的文明之一。1899年,休闲理论的创始人凡勃伦将休闲描述成“非生产性的时间消费”。美国著名的休闲研究者布莱特•比尔曾提出:休闲是指应付生存必需以外的时间,做完必须做的事情后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是由个人自主选择而利用的时间。我国著名休闲研究专家马惠娣则曾提出“:休闲是指人在完成了社会必要劳动之后,为不断满足人的多层次需求而处于的一种生命状态和行为方式。同时休闲也代表着一种价值观,它是人类自由选择的对自身有意义的活动。”

3.两者的关系

休闲与生态两者是相辅相成、密切联系的有机整体:人们的休闲活动,离不开生态环境;而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又与人们的休闲活动、休闲方式是否有利于生态的保护息息相关。无论是人们在室内的休憩、阅读、看电视,还是室外的游戏、娱乐、购物、交友、旅游、体育运动等等,都与生态环境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随着人们休闲需求的不断增长,环境对提升文明的休闲生活质量也愈发重要。处理好发展休闲活动与保护好生态环境越来越成为一个十分敏感而又重要的问题。

比中国更早进入休闲时代,休闲经济更加繁荣的西方国家,在处理休闲与生态的关系上有许多教训值得吸取,有许多经验可以借鉴。法国存在主义哲学家高兹明就曾一针见血地指出:经济理性对人取得了绝对的支配地位,突破了“够了就行”的底线,对于物质和利益的追求使人们崇尚“越多越好”的原则。这样,在无止境地消耗自然资源的过程中,导致了整个社会的浪费和生态危机的降临。相反“,生态学有一种不同的理性:它使我们意识到经济活动的效用是有限的,经济依赖于经济之外的条件。

它尤其能使我们发现,试图克服相对匮乏的经济努力在超出一定的界限之后反倒成为了绝对的、不可超越的匮乏。结果成为否定性的东西;生产的破坏性远远超出了其创造性。当经济活动侵犯了原初的生态平衡或破坏了不可再生或不可重新组成的资源时,就会发生这种颠倒问题。”[5]从狭义的角度来看,生态和休闲都属于文化的范畴,它们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产生和发展,二者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生态学视野下的休闲,是在对自然的体验和感知中完成休闲、享受休闲。

二、生态学视域下休闲方式需要转变的原因分析

休闲作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其实质是生活态度、生活信仰、生活行为的改变。这种新的生活方式,除了人的物质生活发生变化外,还有两个最易识别的要素,即:人的自由感,责任感。选择休闲的形式,实际是对生活方式的选择。良好的生活方式,不仅有益于身心健康,也有益于一个人在社会中所产生的价值的大小,有益于生活质量的提高,有益于良好的社会生态环境的建立。休闲是“成为人”的过程,成为快乐、自由、富有创造力和责任感的人。休闲的终极目标是使人回归生命的诗意,追求快乐和谐可持续发展的生活。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休闲的本质目标,而人的全面发展离不开生态环境质量的提高和改善,我们不可能脱离生态文明谈人的全面发展。面对中国这样的一个人口大国,无论是青山、绿水还是蓝天、森林,这些人们赖以生存的决定要素,它们都是比金山、银山更值得宝贵的。不仅因为人对于它们须臾不可离,而且也因为它们十分有限并很难再生。所以,要正确处理好生态环境保护与满足人民大众休闲活动需要之间的关系就要求我们要了解生态环境的现状,限制我们贪婪的欲望,转变我们的休闲方式,唯此,我们才能在永续发展的良好生态环境中享受真正意义的休闲生活。

习近平同志就曾指出“:中国将按照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贯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更加自觉地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形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为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清的生产生活环境。”

三、生态学视域下休闲方式进行转变的路径探讨

1.个体层面

价值观及由此而形成的休闲观,是规范个体休闲行为的重要指针。生态文明时代的到来使人与自然的关系发生着根本性的变化,人的休闲态度必然相应地发生变化,得到调整。生态学视域下的休闲不再仅仅被看做是恢复精神和体力的手段,也不再单纯的表现为生活资料的消耗和个人物质财富的享受这一特征。休闲既是与社会沟通、与他人交往的社会途径,也是实现个人自我价值的手段,其最终目的是达到人类的自我实现和发展。现如今,休闲也不再具有阶级性,不再如从前一样,是贵族的特权,任何一个人都可以休闲,都有休闲的权利,都可以利用休闲来促进自身的发展。

闲暇时间不再是毫无用途的“空洞时间”,而是充满了活力,蕴含着巨大生命力的时间。每一个现代人都有意无意地从中获取最大的利益。因此,我们应该确立“绿色的”休闲观念,提倡“适度消费”的生活原则,改变传统的休闲方式,逐步向生态休闲方式转变。要将生态休闲融入人们的生活,成为大众发自内心的真实渴望,营造和谐的休闲氛围,绿色的休闲观念至关重要。

生态休闲以休闲为基础,突出人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融入自然环境的一种生活方式和生存状态。抑或说,生态休闲是在自然环境中,人的理念从以人为中心向顺应自然和感受自然环境的方向转变,使身心处于“无为”或“归零”的状态。生态休闲倡导一种健康、积极和创造性的,且有利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休闲活动,它对于个人及社会都具有重要的作用与价值。只有人们休闲观念发生根本性的转变,牢固树立起生态休闲、绿色休闲的理念,个体的休闲方式才会发生转变。同时,要想使个体的休闲方式发生转变,提倡“适度消费”的生活原则也迫在眉睫。早在1899年,西方著名的经济学家凡勃伦就曾指出:有钱人将休闲花费视为证明其高人一等地位的方式,休闲被用于炫耀财富和其他人买不起的物质商品,然后,社会上其他人努力模仿有钱人的休闲模式。

这是休闲最差的状态:它使人更加物质化。而国人正处在这样一个危险的边缘。人们传统的休闲方式往往是吃、喝、玩、乐一些纯物质的享受,对于更深层次的发展性休闲和生态休闲还认识甚浅。人们追求奢侈甚至攀比,用休闲来包装自己,把休闲作为一种炫富的手段。突破了“够了就行”的底线,对于物质和利益的追求使人们崇尚“越多越好”的原则。这样,在无止境地消耗自然资源的过程中,导致了整个社会的浪费和生态危机的降临。所以,我们应该提倡“适度消费”的生活原则,使人们的休闲方式从消费享受型往生态休闲的方向转变,鼓励人们更加关注心灵的放松和愉悦,而不是对自然的无度索取和对物质的贪婪消耗。

2.政府层面

政府政策与措施以及对于公众的积极引导,对生态休闲的发展将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新的一届领导集体就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和新要求:“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内容”“;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2015年5月5日,新华社受权播发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紧紧围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这是继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对生态文明建设作出顶层设计后,中央对生态文明建设的一次全面部署。“《意见》的一个亮点是提出‘绿色化’,并将其与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并列,进一步丰富和深化了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为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实现绿色繁荣明确了实践路径。”

《意见》中提出的“培育绿色生活方式、推动绿色消费革命”的具体措施与生态休闲所倡导的理念不谋而合。生态文明建设是一场能够影响个体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进而改变公众生活方式和休闲方式,继而推动整个社会消费模式和生产方式的更加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深刻变革。倡导勤俭节约的消费观。广泛开展绿色生活行动,推动全民在衣、食、住、行、游等方面加快向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方式转变,坚决抵制和反对各种形式的奢侈浪费、不合理消费。大力推广绿色低碳出行,倡导绿色生活和休闲模式。以绿色消费革命,生态休闲,绿色生活方式倒逼生产方式转变,进而循环促进人们的消费理念和休闲需求走向更加理性、文明的阶段。

最终,彻底完成整个社会传统休闲产业绿色化改造。当然“,要化解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各种矛盾,必须依靠文化的熏陶、教化、激励作用,发挥先进文化的集聚、润滑、整合作用。”[8]在建设“美丽中国”的当下,要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个体休闲方式转变的积极引导作用,使人们在休闲活动中保持对自然的适度敬畏,牢牢确立人与自然构成须臾难离的“共同体”与“家园”意识;在休闲产业的发展中始终坚持经济效益与生态保护的“双赢”以及环保优先的绿色原则。使绿水常绿、青山长青,人民生活悠闲自得、美丽中国早日复兴。

作者:高菲 汪才明 郑爱龙

有关浅谈生态学转变论文范文推荐:

1.生态学论文范文

2.浅谈生态环境保护论文范文

3.浅谈生态文明建设毕业论文范文

4.生态文明教育建设毕业论文范文

5.有关生态环境论文范文

6.生态环境保护论文范文

7.浅谈生态文明建设本科结业论文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