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政策的传导机制是什么

2017-03-28

财政政策是指政府变动税收和支出以便影响总需求进而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政策。以下是小编整理分享的财政政策的定义的相关知识,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财政政策的定义

财政政策是指为促进就业水平提高,减轻经济波动,防止通货膨胀,实现稳定增长而对政府财政支出、税收和借债水平所进行的选择,或对政府财政收入和支出水平所作的决策。或者说,财政政策是指政府变动税收和支出以便影响总需求进而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政策。变动税收是指改变税率和税率结构。变动政府支出指改变政府对商品与劳务的购买支出以及转移支付。它是国家干预经济的主要政策之一。

财政政策由国家制定,代表统治阶级的意志和利益,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并受一定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相应的经济关系制约。财政政策是国家整个经济政策的组成部分,同其他经济政策有着密切的联系。财政政策的制定和执行,要有金融政策、产业政策、收入分配政策等其他经济政策的协调配合。政府支出有两种形式:其一是政府购买,指的是政府在物品和劳务上的花费--购买坦克、修建道路、支付法官的薪水、等等,其次是政府转移支付,以提高某些群体(如老人或失业者)的收入。税收是财政政策的另一种形式,它通过两种途径影响整体经济。首先,税收影响人们的收入。此外,税收还能影响物品和生产要素,因而也能影响激励机制和行为方式。

实施中的问题

在财政政策实施中还存在许多实际问题,这些问题要影响到政策效应。

首先,任何一种财政政策都有其正效应,这就是说,在一项政策实现其最终目标时必然产生某些副作用。例如,扩张性财政政策在刺激经济的同时,也会导致通货膨胀加剧,实现充分就业的代价是通货膨胀;财政政策在刺激总需求的同时又会使利率上升,抑制投资,这就是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这种挤出效应减少了财政政策刺激总需求的作用。

其次,宏观经济政策仅仅是从经济的角度来分析政策问题,实际上政策效应还要受到许多非经济因素尤其是政治因素的影响。国际上的政治斗争、国内的政治问题,都要影响政策效应。因此,仅仅从经济角度来分析政策效应是不够的。实际上,决策者在决定政策时要对各种经济与非经济因素作出综合的分析,否则很难达到预期的政策效应。

最后,就经济因素而言,宏观经济学也并不是完全的,这样,也就难免作出错误的决策,从而影响财政政策效应。

协调与配合

为了达到某种经济目标,往往不能只采用一种政策工具,为了实现最优的政策效应,必须把各种财政政策工具配合使用。如何使各项政策协调配合是决定政策中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这种协调与配合包括各种财政政策工具的配合使用,也包括国内外政策的协调。只有政策的协调与配合得当,才能获得最理想的政策效应。这种协调与配合当然也有某种规律可以遵循,但更多的时候却是要根据具体情况随机应变。

财政政策实施中的这些问题,正是运用政策的困难所在,如何运用各种政策达到理想的财政政策是一门高深的学问,远非经济理论所能描述的。

热点详谈

问:2012年恰逢"十二五"棋至中局,又遭遇经济增速放缓挑战,积极的财政政策在稳增长中发挥了哪些调控作用?

答:针对经济运行的新情况、新问题,财政部门按照稳中求进的总要求,把稳增长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在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同时,不断加大预调微调力度,进一步提高政策的前瞻性、针对性和灵活性,促进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民生改善。

在具体调控措施上,一方面落实并完善结构性减税政策,努力扩大消费需求,多举措促进投资及外贸稳定增长。另一方面,积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进一步加大对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等方面的投入力度,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问:2012年以来,我国出台了哪些结构性减税政策,以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和保持物价稳定?

答:2012年以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经济环境,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物价水平基本稳定,在继续实施已有减税政策的同时,国家根据经济运行实际进一步完善了结构性减税政策,出台了一些新的减税政策。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2012年开始实施的营改增试点,是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重头戏",是以结构性减税促进稳增长、调结构的"关键点",既是重大的改革举措,也是有效的发展措施。截至目前,上海市试点成效明显,有力推动了产业结构升级,促进了服务业和中小企业加快发展;试点范围也稳步扩大,从8月1日起至年底将分批扩大至北京等11个省(直辖市、计划单列市)。

此外,还取消253项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对小微企业暂免征收22项收费,预计每年减轻企业负担150亿元。

问:稳增长关键要解决需求不足问题。在扩大消费需求方面有哪些举措?

答:主要是继续增加财政补助规模,扎实落实引导和扩大消费需求的一系列财税政策。

一方面落实家电摩托车下乡政策。1至9月全国(不包括山东、河南、四川、青岛)家电下乡产品销售5730.8万台,实现销售额1538.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2.1%和21.6%。

另一方面,大力实施"节能家电惠民工程"。此外,大力促进商贸流通体系建设,支持部分省市开展农产品流通综合试点等,为城乡居民创造良好消费环境。

问:稳增长还离不开稳定投资需求。在这方面有何举措?

答:一方面按照"十二五"规划尽快启动一批重大项目,加快中央基建投资预算下达进度。截至9月底,中央基建投资下达预算3905亿元,占全年预算指标的97%,比上年同期进度提高8个百分点,重点在建、续建项目和新开工国家重大项目建设资金得到较好保障。

另一方面配合相关部门出台"新36条"相关领域的实施细则,落实促进民间投资的财税优惠政策,鼓励民间投资。同时,着力优化投资结构,严格控制新上项目,防止重复建设。

问:2012年以来外贸形势不容乐观,在稳定外贸出口方面出台了哪些举措?

答:为促进对外贸易稳定增长,重点实施支持外贸稳定发展的财税政策。加快出口退税进度,确保准确及时退税。

同时,清理规范进出口环节行政事业性收费和经营服务性收费,取消不合理收费项目,减少收费环节,降低收费标准。

此外,加大出口信用保险支持力度,认真落实大型成套设备出口融资保险专项安排,扩大出口信用保险规模,提高出口信用保险覆盖面。进一步推进贸易便利化,积极扩大进口,促进贸易平衡。

问:2012年以来,面对凸显的财政收支压力,民生支出需求如何保障?百姓获得了哪些新实惠?

答:2012年前三季度全国财政收入同比增长10.9%,尽管增幅同比回落18.6个百分点,但全国财政支出实现了21.1%的增长,民生等重点支出得到保障。

2012年以来,中央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前9个月累计,全国农林水事务支出7300亿元,同比增长24.9%。

支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前9个月全国教育支出12588亿元,同比增长32.6%。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强社会保障和就业工作。1至9月,全国医疗卫生支出4935亿元,同比增长24.4%;全国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9432亿元,同比增长17.8%。

促进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前9个月全国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1288亿元,同比增长20.3%。

此外,进一步加大对保障性安居工程的补助力度,截至目前,2012年中央财政已下达补助资金2330亿元,比上年全年实际下达数增加617亿元。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进展顺利,1至9月全国保障性安居工程支出同比增长34.1%。截至9月底,保障性安居工程基本建成480万套,新开工720万套,开工率97%。

问:为促进实现2012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下一步积极的财政政策还将在哪些方面发力?

答:一方面要看到经济增速趋于稳定并继续出现积极变化;另一方面也要清醒认识到,经济趋稳的基础还不够稳固。

下一步,财政部门将密切跟踪国内外经济形势发展变化,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继续把稳增长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切实将出台的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到位,跟踪和观察政策作用的效果,并根据经济运行的态势,加强预调微调。

同时,进一步优化支出结构,加强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加大对教育、医疗、社会保障和就业、文化、保障性住房等方面的支持力度,努力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