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代的散文状况
30年代,是散文创作的丰收期,散文在这个年代创作的文体意识进一步增强。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30年代的散文状况,供大家欣赏。
30年代的散文状况(一)
三十年代,民族的自尊、血性在越来越具体的描绘中呈现出更加丰富的趋向。只有用大爱拥抱全人类的人,才能在社会的文明进步中存在,彰显文化的价值。鲁迅、刘半农、朱自清、冰心等面对时代与社会的茫然、苦难,已不写或很少写散文诗。散文诗作为20年代的宠儿,在瓦解分化中沉淀成更加规范的散文诗,或分化出散文、杂文、议论文。如鲁迅著名的杂文,朱自清、矛盾、冰心等人的散文。
现代散文诗与散文的苍茫精神
时代与社会的变迁,不可避免在人文科学界、学术知识界打上烙印。散文诗在动荡挤压中,成为标志民主、自由、平等的课题。很多作家在叙事、议论、抒情中“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可见:“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文心雕龙》时序》。散文诗也不能脱离现实,偏安一隅。
冰心的《寄小读者》、《往事》等,充满着人文的关爱,同社会责任联系在一起。文笔婉约、清新、率真,与鲁迅作品风格形成鲜明对照。而他们的情感、思想、目标,都是一致的,在散文诗的基础上,依赖自己的独特体会,以及生活、艺术阅历追问生命的终极意义。
30年代,如历史长卷中的一个折子,对于志存高远的中国作家,在思想、文学领域、艺术风格方面,都在不断实践中创新、完善。散文诗在这个时期少了,却更加成熟了。由此完善、发展的现代散文等,由形而下的物质层面,上升到形而上的哲思层面。文以载道,鲁迅杂文的洗礼,让我们在深邃的历史中,看到所有封闭的思维,都可以面向世界打开。这是历史的广阔,也是艺术的广阔。是作家面对风云变迁的时代,以刀笔抒发壮怀激烈的情感,站在历史高度调整自己,使文学作品融入时代。在与现实相通中,建立一种诗意的情感,把血性与温情统一起来。
现代散文诗与散文的互生
一、意象、意境之间的互通
“意”即作者的主观情感,“象”即寓意的艺术形象,“境”是二者融合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它们的范围是不同的。但不是所有的文学作品都能产生意境,只有优秀的文学作品才能在读者心中形成想象的画面——意境。散文诗与散文的不同在于,散文诗没有完整的叙述或线索,具有弹跳、波动、动荡性,而散文反之。除此之外,二者之间还存在互生的关系。如何其芳的《黄昏》,题目本身意象暗示,这是一篇孤独、落寞、惆怅的写意。
马蹄声被演绎成小花,是作者借助外来的美好,抒发自己的渴望。可以说是水到渠成,自然成文。运用了象征等手法,把“小山巅的亭子”比喻为希望,却又在忧郁中徘徊不前。表现出文人在历史的坐标上,历史流程中内心的丰富与现实的矛盾性。这种立体的描述,注重生命感悟、人生哲思,是对生命底蕴的情感化和境界化的思考。这种靠向散文的叙述,在意境中潜意识的流动,引发了散文等文体的出现。那个“小山巅亭子”的叙述,从中可以读出作者对人生的理解,在回忆中用象征的方法,朝向内心的困惑。有意无意运用了散文的手法。30年代深度写作中,散文诗与散文意象、意境之间有了互生关系。因历史与现实的注视,使散文诗、散文等文学作品突出了诗言志的社会功能。
二、形式之间的互通
散文诗讲究内在的音乐美,很多采用以句式长短为格式。散文注重情节、线索等,一般分段。这个时期的散文诗因为大多倾向于散文,格式也较多采用了散文的格式。这是散文诗与散文互生的又一个重要原因。
三十年代散文诗向外转型。文学作为“投枪”、“匕首”,呼吁正义、良知、人性、道义,暗示生命与社会的责任,在历史发展过程起到了积极进步作用。散文诗、散文等是人与世界、自然的亲和,智慧的光芒。可以说这是散文诗的低谷,却不能说是中国文学的低谷。散文诗成就了散文、杂文等文体的辉煌,这也是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结合的力量,便于揭露黑暗,促人猛醒。给人以彻底、明确的痛感或快感。散文诗苍茫独步的精神,包含时代的硬度,在批判中发展,引领中国文学的创造,以及人类的正义。
30年代的散文状况(二)
30年代,是散文的一个收获期,散文创作的文体意识进一步增强,同时,由于社会的空前政治化,导致散文创作也受到政治和党派色彩的影响,根据政治倾向,散文主要分为三大类:左翼作家、自由派作家(周作人、林语堂)、京派和其他作家的散文。
一、鲁迅的杂文
战斗风格和文体风格的成熟。(参见《鲁迅》一章)
二、林语堂与幽默闲适小品
林语堂(1895--1986):福建龙溪人,现代散文大师。提倡幽默、闲适和独抒性灵的散文创作,是对明末公安派性灵文学的承续。林语堂追求对现实作冷眼旁观,以一种冲淡心境,心中藏我佛慈悲之念,在一种平和中使读者得淡然之味。主张小品文“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格调”,“两脚踏中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以谈话的形式将东西方比较的人生哲理从容道出。小品文取材甚广,“宇宙之大,苍蝇之微,皆可取材”。故林语堂的散文题材复杂,文化内涵丰富,艺术上呈现出潇洒超脱、幽默睿智、飘逸空灵的“热心人冷眼看人生”的自由主义特征。
林语堂散文超越现实引起了左翼文学的批评,1934年9月创刊的《太白》,1935年创刊的《芒种》左翼倾向的文学杂志,发起了对林语堂散文风的论争。指责林语堂的散文提倡闲适、性灵,实际上是与时代脱节。
林语堂的散文收在《大荒集》、《我的话》等散文集中,著有《吾国与吾民》、《生活的艺术》、《孔子的智慧》等文化书籍,宣传中国文化。林语堂的散文拓展了散文的审美领域,成为现代散文闲适风的一派宗师,融贯东西方智慧,对学养有一定的价值和意义。
三、左翼作家的散文
在国民党的文化围剿中,左翼作家注重散文的现实批判性和论战效果,把散文作为向国民党进攻的文化工具,出现了散文创作的一个高峰。进步刊物有:《萌芽月刊》、《前哨》、《北斗》、《十字街头》、《海燕》、《芒种》等。主要作家有鲁迅、瞿秋白、茅盾、唐弢、巴金、徐懋庸等。出现了一批师法鲁迅的杂文作家,他们用杂文针砭时弊,多数属于政论性质的文章。
四、京派及开明同人散文
京派主要作家有何其芳、李广田、吴伯箫、师陀、沈从文、萧乾等。何其芳的《画梦录》成就甚高,以独语体的形式,细致地组合美丽的心灵感念世界,受到读者的称爱。李广田的《画廊集》、《银狐集》、《雀蓑集》,主要是对故乡风土人情的抒写,文笔浑厚,素淡中透出情思,“使人在平庸的事物里,找到美和真实”,追求一种朴野无奇的境界。吴伯箫的《羽书》,内容充实,文笔沉厚,多乡野味。沈从文的《湘行散记》,记录了故乡湘西特异山水和人情,对淳朴人性赞美。
李广田的散文30年代散文多收录于《画廊集》、《银狐集》《雀蓑集》中。其散文中有浓厚的乡土情结,叙写乡土人生,风格平实厚重感情沉郁悲凉,情景交融。
何其芳的散文:1936年前的散文主要是抒写知识分子孤独灵魂的独语,写知识分子找不到现实出路的寂寞、孤独之情和有所期待而无所追求的苦闷心理。作品收录在《话语梦录》、《刻意集》。1936年后,散文以朴实的笔触和高昂的格调写现实人生,风格发生了由诗意画梦到质朴写实的变化。
五、报告文学与游记
在五四时期萌芽的报告文学,在30年代得到了较大的发展,突出的有夏衍的《包身工》、宋之的的《一九三六年春天在太原》等,茅盾主编的《中国一日》,以1936年5月21日这一天发生在全国的事件为题,从3000多篇稿件中选择了500多篇编辑出版。阿英的《上海事变与报告文学》等。30年代,形成了报告文学的热潮。
其他有名的报告文学作家和作品还有邹韬奋的《萍踪寄语》,萧乾的《流民图》,范长江的《中国的西北角》、《赛上行》等。
游记重要的有:朱自清的《欧游杂记》、《伦敦杂记》;王统照的《欧游散记》;郁达夫的《屐痕处处》、《达夫游记》;钟敬文的《湖上漫拾》等。
30年代的散文状况(三)
三十年代的散文创作
一、散文创作的丰收期
1.二十年代的散文:
现代散文的产生——散文文体的自觉——杂文、美文的成熟
2.三十年代的散文:
杂文繁荣——抒情散文艺术创新——报告文学兴起
二、杂文
(一)现代杂文的演变轨迹
1.“五四”文学革命时期:杂文兴起
2.二十年代 :杂文已臻成熟;大革命失败后,一度趋于沉寂
3.三十年代 :杂文繁荣鼎盛,进入高潮期
(二)三十年代的杂文成就
1.繁荣的杂文园地:刊物多——作者多——作品多
2.杂文的“鲁迅风”:以鲁迅为典范的杂文创作潮流
A 鲁迅后期杂文
B 瞿秋白、茅盾等的杂文创作
C 师承鲁迅杂文的新秀创作:徐懋庸、唐弢、柯灵、巴人、聂绀弩等。
3.杂文理论贡献 :瞿秋白的《〈鲁迅杂感选集〉序言》
(三)杂文新秀
1.徐懋庸(1910——1977),原名徐茂荣,浙江上虞人。作家,翻译家。杂文集:《不惊人集》、《打杂集》、《街头文谈》
2.唐弢(1913 —— 1992),浙江镇海人。作家,评论家。杂文集:《推背集》《海天集》《投影集》《短长书》
30年代散文相关文章:
1.程乃珊散文集
2.人生的经典文章:人生的奇妙缘分
3.浅谈二十世纪20-30年代中国画画坛的国学回潮
4.俄罗斯抒情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