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炎患者如何用药 肝炎患者的用药方法
肝炎是一种比较复杂的病症。那么肝炎患者怎样用药呢?接下来小编为你分享一下肝炎患者的相关用药方法,一起来看看吧!
肝炎患者用药的方法
1.肝炎患者体内内毒素含量较高,机体处于超敏感状态,对于药物中的微量毒素敏感,无论是口服或注射给药,均较正常人群容易发生过敏,所以用药时需格外注意。尽量杜绝多种药物合并混合输液,因为混合后的药物微量毒素可以累加超过限量,容易引起过敏。由于过敏反应的种类和表现往往具有不可预测性,因此,中药注射液、生物制剂、抗生素等药物原则上应单独输液。
2.用药一定要掌握好时间,饭前还是饭后使用一定要搞清楚。拉米呋啶、泛昔洛韦等核苷类抗病毒药物,食物不会影响其生物利用度,可以在吃饭时同服;中药复方和中成药,一般不受食物影响,多在饭后服用;降黄药物思美泰片剂必须在两餐之间整片吞服,熊去氧胆酸片不宜与消胆胺或氢氧化铝等合用;胃动力药物,如吗叮啉、普瑞博思,应该于餐前15~30分钟服用。
3.一些肝病患者常用药物,服用时必须注意:调整肠道功能的微生态制剂中,死菌制剂(整肠生等)可与抗生素合用,活菌制剂(培菲康、丽珠肠乐等)不宜与抗生素同时使用。口服补钾药物补达秀缓控释制剂,应该整片吞服,排便时,药片完整排出。口服头孢类抗生素应该于饭前半小时~1小时空腹口服。吡哌酸、环丙沙星、氧氟沙星应与食物同服,以减轻胃肠道反应。
4.需要含服的药物有复方甘草片、华素片、西瓜霜、心痛定。不能嚼服的药物有洛赛克、得美通,美施康定等。
肝炎的种类
1、甲型病毒性肝炎
由甲型肝炎病毒(HAV)引起,是一种消化道传播的肝炎,通常是通过粪便污染的食物或水经口传播的,其特点是起病急,起病前多有发热、全身无力、消化道症状明显、食欲下降、恶心、腻油、可伴有腹泻,继之出现尿黄、皮肤巩膜黄染、呕吐、肝区疼痛、肝功能异常,这就是急性黄疸性肝炎,也有一部分不出现黄疸称为急性无黄疸性肝炎,本型预后良好,一般不引起肝脏慢性病变。
2、乙型病毒性肝炎
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是传播最广泛,传播途径复杂的肝炎,除血液传播为其主要传播途径外,密切接触,饮食亦为其传播途径,与甲肝相比,乙肝起病相对较慢,潜伏期长。急性期可有发热、腹泻、恶心、纳差等症状,但发生率低于甲肝。部分患者可变成慢性,反复发作,成为慢性活动性肝炎或迁移性肝炎,乙肝病毒携带者,仍可将病毒传染给他人。慢性患者少部分可演变成肝硬化和肝癌。
3、丙型病毒性肝炎
是由丙型肝炎病毒引起(HCV),一般通过血液传播,患者多有输血、输血制品史。起病隐匿,病情相对较轻,肝功能异常主要表现为转氨酶(ALT)呈中度或轻度升高,很少患者出现黄疸。慢性化率高,治疗效果差。与肝硬化、肝癌关系密切,据统计,慢性丙型肝炎20%将变成肝硬化,肝硬化中又有20%将发展成肝癌。
4、丁型病毒性肝炎
是由丁型肝炎病毒(HDV)引起,HDV是一种缺陷病毒,它必须在有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存在的情况下,才可能感染人,因此丁型肝炎严格讲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丁型病毒性肝炎具有感染性,一种是和乙肝病毒同时感染,另一种是在慢性乙肝病毒感染的基础上再感染。在乙肝病人中再感染了丁肝病毒,可使病毒加重,甚至于发展成重症肝炎,此型肝炎在几种肝炎中最少见,但最危险,因为同时有两种疾病在起作用。
5、戊型病毒性肝炎
是由戊型肝炎病毒引起的,戊型肝炎和甲型肝炎有许多相似之处,经消化道传播,一般不导致慢性肝炎,平均病情重于甲肝,黄疸发生率高,病情恢复比甲肝慢。易发生胆汁淤阻,使黄胆不能顺利排出。孕妇特别是中晚期妊娠患罹戊肝往往后果严重。
肝炎病人的饮食注意事项
一、肝炎病人绝对禁止饮酒,酒精可以引起肝细胞的急性损伤,转氨酶上升,加重肝炎病情,导致脂肪肝、酒精性肝炎和肝硬化。
二、对一些刺激性食物,如姜、葱、辣椒等应少食为好,因为这些都属于辛辣之品,可以助湿热,使肝脏湿热加重,从而导致临床症状加重。
三、尽量避免油腻煎炸之品,因其不易消化,同时易生湿生热,不利于疾病恢复。
四、饮食以天然食品为主,尽量避免食用合成方便食品,因其或多或少都有一些人工合成的色素、防腐剂。同时在食用天然食品时,尽量洗净,以免上面的农药加重肝脏的损害。
五、急性黄疸性肝炎为湿热内盛,因此在饮食上忌食辛热之品,如韭菜、羊肉、鸡肉、八角茴香、丁香、胡椒等。
六、肝硬化病人因为门静脉高压而致不同程度的静脉曲张,主要有食管静脉曲张、胃内静脉曲张及食管下端静脉曲张,如果饮食不注意,很容易导致这些静脉破裂,出现消化道出血,诱发肝昏迷,严重者导致死亡,所以,肝硬化病人应避免食用生硬、带刺或带骨的肉类,以及含植物纤维素过多的蔬菜,因这些食物很易伤及曲张的静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