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社会数学论文
数学文化的影响不断攀升,会给社会带来什么影响?社会与数学之间有何联系?接下来小编为你整理了关于社会数学论文,一起来看看吧。
关于社会数学论文篇一:浅谈数学文化给社会带来的效益
【摘 要】 在这个迅速发展的社会中,数学的教育体系备受人民的关注,与此同时,数学文化的影响力也在不断攀升。那么,应该如何发展数学教育,使数学文化发挥其更大的作用,带给社会更大的效益?为此,笔者就数学文化的含义及其影响力等方面做了一些研究。
【关键词】 数学文化 教育体制 精神
前言:在当今社会,数学作为一种文化而被人们认可,这也充分彰显了数学文化的价值。而且应用数学文化的教育方式来教导孩子们,可以培养孩子们开创新的思维模式,更能开阔孩子们的视野。如果漠视数学文化的教育作用,这无异于限制了孩子们的思维,同时也削弱了教育的本质功能。
1 数学文化的含义
数学文化的含意是什么?文化是一个内涵十分宽泛的概念,汉语词典关于文化的解释有四条,其中第二、三条释义为:知识的总称;人类在实践过程中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辞海》中是这样解释“文化”的:从广义来说,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来说,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牛津现代词典》的解释为:人类能力的高度发展,即训练与经验而促成的身心的发展、锻炼、修养,或曰人类社会智力发展的证据、文明,即艺术、科学等。当代美国社会学家戴维·彼普诺在《社会学》中定义“文化”:文化由三个主要元素构成:①符号、意义和价值观,这些都是用来解释现实和确定好与坏、正确与错误的标准;②规范准则,或者对在一个特定的社会中人们应该怎样思维、感觉和行动的解释;③物质文化,实际的和艺术的人造物体,它反映了非物质文化的意义。
如果将数学看成一门科学,那么它应该是精神生活的产物。还有两个重要原因:一是在深化人类对世界的认识或推动人类对世界的改造方面,在推动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中,起过或(和)起着积极的作用,甚至具有某种里程碑的意义。二是在这一历史进程中,通过长期的积累与沉淀,自觉不自觉地转化为人类的素质与教养,使人们在精神与品格上得到升华的。人类在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过程中,也自然会加深认识并不断改造着自己,向更高更完善的境界前进。因此,这两方面既有区别,又密切联系,总起来就组成了人类文明的进程,构成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史,也形成了现今意义上的文化。
2 数学教育的能源——数学文化
1897年,福锡斯在向英国科学促进协会发表的就职演说中提到:“数学是最古老的科学之一:也是最有活力的一个学科,因为它的力量是永葆青春的活力。”这段文字揭示了数学的特征,同时也彰显了它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数学文化对学生的学习角度方面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数的兴趣。我国数学家王梓坤院士曾指出:“数学教师的职责之一就在于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这等于给了他们长久钻研数学的动力,优秀的数学教师之所以在学生心中永志不忘,就是由于他点燃了学生心灵中热爱数学的熊熊火焰。”而当代学生的这熊熊烈火就是由数学文化点燃的。数学文化可以使学生树立明确的数量观念,“胸中有数”,会认真注意事物的数量方面及其变化规律,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使他们思路清晰,条理分明,能有条不紊地处理头绪纷繁的各项工作。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面对错综复杂的现象,能抓住主要矛盾,突出事物的本质,有效地解决问题。数学上追求的是最有用(广泛)的结论、最低的条件(代价)以及最简明的证明,可以使学生形成精益求精的风格。而且还可以使学生知道数学概念、方法和理论的产生和发展的渊源以及过程,提高他们运用数学知识处理现实世界中各种复杂问题的意识、信念和能力。同时使学生具有某种数学上的直觉和想象力,包括几何直观能力。能够根据所面对的问题的本质或特点,估计到可能的结论,为实际的需要提供借鉴。数学知识的传授,如果不满足于填鸭式的灌注,而是更多地针对数学这门学科的特点,采取启发、诱导的方式,就可以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逐步地由不自觉到自觉地将这些方面的素质耳濡目染,身体力行,铭刻于心,形成习惯,变成他们的数学教养,终生受用不尽。
数学教育在大学数学中发挥着三大作用:其一是学生掌握数学工具的主要课程;其二是培养学生理性思维的重要载体;其三是学生接受美感熏陶的一种途径。数学通过特有的符号语言对数学对象进行逻辑建构,并以抽象的形式追求高度精确、可靠的知识。这种严谨化、理想化、精确化、模式化和分离化的数学逻辑建构活动必然要求从事者具备科学的求知探索态度。再就是数学来源于实践,服务于实践,且数学在对世界的秩序化、形式化、结构化的抽象和定量的描述中,涵盖了演绎、推理、证明等解题的思想方法,包容了天文、地理、历史及生活中的现实问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锻炼个人的思维能力、动手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从发展角度来看,研究数学思想史,可以增强全局观念,提高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对中文摘要数学的理解,有利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数学知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数学文化在思想方面的影响也是深远的,譬如:实用思想;神秘思想;算法化;数值化和离散化的计算思想;朴素的辩证思想;正统思想等都为我国的教育增添了色彩。
3 如何使数学文化魅力四射
数学文化是涉及数学与其它文化,乃至整个文明的关系,同时还有数学本身的文化系统和结构。数学作为人类文化的组成部分,它不断追求最简单的、最深层次的、超出人类感官所及的宇宙的根本。由此可见,努力提高我国的数学文化是对数学教育体制改革的一大飞跃。数学的教学不能仅仅看成是知识的传授,而应该是学生学习知识、培养能力和提高素质诸方面。首先,建立重视教学过程的活动数学观,数学教学应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和学习数学的概念、定理、法则等知识的发生、发展和应用的过程,注重对知识本质的理解,关注相关的史料和发展状况,让学生参与到讨论、交流和探索等数学活动中。再就是克服数学的孤立主义倾向,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联系的紧密性与丰富性,开阔学习视野、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塑造精神品格是数学文化思想在数学教育中的意义所在。
我们国家应该兼顾数学文化和数学教养方面的要求,无论是弘扬数学文化,还是增进数学教养,都应该是也能是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实现的,是必须以认真学习数学知识、严格加强数学训练作为载体来完成的。我们应该将弘扬数学文化作为数学课堂教学以外的东西,想设法从外面引进来,应该认识到这是数学课程教学的内在要求和有机组成。
4 结语
笔者从数学文化的含义,数学文化对教育的影响以及对数学文化的几点建议等方面,系统的给大家讲述了数学文化的重要性。但是我国的数学文化尚不完善,在数学教学方面的应用更是不理想。因此,在今后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好数学文化,以其为指导思想,揭示其数学的精神意义,不断培养学生的精神品质。总之,我们应该努力揭示数学文化的内在含义,并将其运用到教学中,将其变为一种资源,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数学观,并能自己充分感受数学文化,享受智慧人生。
参考文献
1 张乃达.数学文化教育特征初探[J].中学数学,2002(7)
2 张传开等.西方哲学通论[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4
3 张奠宙.中国皇权与数学文化[J].科学文化评论,2005(1)
关于社会数学论文篇二:联系社会问题,促进中学数学教育
摘 要: 社会问题教育是高中数学教育课程改革中应该注意的课题。社会问题教育的提出和兴起,既是教育发展的结果,更是社会发展的要求。社会问题在促进中学数学教育方面有着习题无法代替的作用。
关键词: 数学思想 数学知识 社会问题 中学数学教育 习题
近年来,社会问题教育越来越引起高中数学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视,这既是教育发展的结果,更是社会发展的要求。同时我们注意到,中学数学社会问题教育在实践中取得了很大成功,但在某些方面效果依然不是很理想。问题产生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在理论上数学解决社会问题没有得到很好解决,另一方面是因为以习题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方法仍束缚着中学数学社会问题教育的实践。因此,笔者认为,促进中学数学社会问题教育的重要措施,就是要将社会问题大量引入数学教育中,从而达到提高中学数学社会问题教育效能的目的。
一、社会问题与习题的比较。
大家常说的社会问题,一般是指自然界及社会生活、生产中客观存在,反映一些科学概念和规律且未被加工的典型科学现象和事实。而我们所做的习题就是由这些概念和规律加工出来的。学生在做习题的过程中往往迷失在推导与演算中,对于习题掩盖的实际问题学生充耳不闻。其外在的表现形式为:做题得心应手,快而准,但是当遇到此类实际问题时,却无从下手。这样的教学模式严重地违背了数学教育的初衷——数学的根源是数学现象,限制了对学生的数学社会问题教育。
数学现象就是由习题在形式上表现出来的,但它只提供了极其完美数据,根本上并没有给学生提供真实而有效的数学情境,因此学生在解决社会实际问题的时候就不会像做习题那样得心应手了。社会问题则是把每个数学量掩藏在真实而复杂的数学现象中,而不是赤裸裸地给出来的,需要学生随机应变,根据当前面临的情境,通过有目的的假想、估计等手段获自己所需的数学量,再构建出自己理想的数学模型,经过认真仔细的研究推敲,最终得出与事实相符的结论,这样就可以把数学教育社会问题化落到实处。因此,我认为有效促进中学生数学社会问题发展的教育方式应是把习题教学与社会问题教学相结合,使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与数学现象紧密结合起来。
二、运用社会数学问题进行教学,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和科学品质。
数学思想是人类在创立和发展数学科学理论的过程中,对数学知识与方法进行概括而形成的科学认识。它对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具有潜在意识导向作用。它所具有的思维创造性、内容科学性和观念指导性对学生的数学学习乃至今后的生活有着潜移默化的向导作用。
社会学思想是社会数学问题的指导。社会数学问题把数学知识描绘成数学现象并以社会问题的形式呈现,主张把原来习题的严格性转化为自然、真实的数学环境,并在其中揭示数学教育活动的因果关系。学生通过社会数学问题的训练,可以激发创造性思维,发展创造力,是某种数学思想在其头脑中建立。这一数学思想可能使得他们受益终生,对他们的生活有着方向性的指导作用。数学科学品质是数学学科中所蕴含的人文社会问题因素,它与数学学内容和人们的数学认识活动相联系。数学科学品质包括科学精神、科学态度、科学道德、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社会数学问题是客观存在的现实,学生在解决这种问题的过程中,必然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教师应引导学生大胆批判、大胆创新,鼓励学生为了追求真理而勇于进取,这无形中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精神。中学生的心智没有发展成熟,心理波动激烈,在尽力社会问题的过程中,会认为某种现象是理所当然的,凭借主观臆想,而不是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要适时地给学生介绍一些数学史,告诉他们一些数学学家的科学活动,让学生树立起实事求是、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教师在总结的过程中,要给学生着重强调解决任何问题都要遵守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这是解决问题的主要宗旨。无论是谁,违背了这一真理,必然会走向失败。
三、运用社会数学问题进行教学,可以传授给学生“活”的数学知识。
在提倡社会问题教育的今天,教师应该教给学生“活”的数学知识。所谓“活”的数学知识就是要将数学知识与数学现象密切联系,要使学生在接受数学社会问题教育的过程中不仅仅是学到一些知识,学会解题,而是形成自己的品味,即对所学的数学知识有自己的鉴赏、欣赏、体验、品位乃至审美,对数学的意义有一些了解,有一些欣赏,知道数学学中哪些东西是重要的,哪些东西是美妙的,哪些东西是值得跟人辩论得面红耳赤而不放手的,从而把中学数学社会问题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科学现象与事实都是社会数学问题的背景,都是社会生活、生产中客观存在的。这些特点决定了学生在以“社会数学问题”为载体进行数学概念、数学规律等数学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必然是开放性的。在这种学习情景中学生才能体会到学习数学的好处和妙处所在,感受到学以致用是多么的有成就感。这样就会使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从而让学生喜欢数学,喜欢用数学。而在以往习题式教学中,学生学会的都是理论知识,在做练习时显得得心应手,但是遇到解决实际问题需要解决时,就手忙脚乱、不知所措了。最典型的例子:学生在做物理练习是很顺利,但是如果家里电路有了问题,灯泡不亮了,让其找出原因时就不知所措了。
四、运用社会问题进行数学教学,可以有效地进行社会学方法教育。
要实现数学社会问题教育的目标,中学数学教学在注重知识教学的同时,必须加强社会学方法教育。因为它是我们培养学生生活能力的主要途径。所谓社会学方法,是指人们在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活动中总结出来的正确的思维、行为方式,是人们认识和改造自然的有效工具。社会学方法在本质上与科学知识是统一的。但严格说来,两者又有不同的特点。社会学方法所涉及的是人类认识物质世界的途径与方式,是高度抽象的,而不是具体的物质世界本身。社会学方法有它自己独特的表达方式,不直接由学科的知识内容来表达,而是隐藏在知识的背后,支配着知识的获取和应用。社会学方法的这些特点决定了社会学方法既不易学习,又不易掌握。因而,在中学数学教学中进行社会学方法教育,必须结合社会数学问题。这是由于,社会学方法的真正掌握,必须在探索和发现之中实现。而社会数学问题恰好为社会学方法教育搭建了一个理想的“平台”。社会数学问题贴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们这个突飞猛进的时代,所以,在社会数学问题教学中,学生就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首先运用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社会学方法将社会数学问题转化为数学习题,然后用假设、类比、等效模型、近似等社会学方法去进一步解决问题。
五、运用社会数学问题进行教学,可以有效地训练学生的技能。
在中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除了需要向学生传授数学知识和社会学方法外,还需要训练学生的技能。而训练技能的有效方法就是引入社会数学问题。因为,社会数学问题给学生的感觉它就是我们身边所发生的现象,具有原社会的特点。学生一旦遇到这种社会实际问题,就会觉得“活”才是数学的根本,是与现实生活相通的,并非就是书本上死板的知识。于是他们便有了亲身实践的冲动,就会想办法在生活中使用自己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使自己所学到的知识在生活中发挥作用,哪怕是一点点也会欣喜若狂的。
综上所述,社会数学问题在促进中学数学社会问题教育上有着习题无法代替的作用。当然,习题也不是一无是处,它也有自身的很多优点可取。我们希望通过对社会数学问题的探讨,深化对社会问题教育理论与实践的认识,改变中学数学教学中习题教学一统天下的局面,充分认识数学社会问题教育“以习题演练为基础,以社会问题解决为升华”的意义,从而将数学社会问题教育引向深入。
参考文献:
[1]丁尔陞.九年义务教育初级中学数学教学大纲的审查说明[J].学科教育,1992(05).
[2]曹才翰.关于中学数学教学目的的几个问题[J].宁夏教育,1989(Z1).
[3]曹才翰.论数学教育及其研究[J].数学通报,1987(09).
[4]余元庆,吕学礼,徐松,鲍珑.新编初中《数学》第三册简介[J].江苏教育,1979(Z1).
[5]纪思.介绍新编中小学数学课本[J].人民教育,1963(03).
关于社会数学论文篇三:让数学学习多元化,渗透社会认知
【摘要】数学这一科目在《新课标》课程的大环境下,与社会实践的联系程度不断加强,在各方面的学习都与融会贯通、息息相关,从生活出发,让学生能“学以致用”――这是《新课标》课程的最基本的出发点和归宿。由于城乡的差异,在我所任教的小学里,学生的社会认知与城填里的学生有着较大的差异,因而对数学教材中的一些事物或合乎情理的情境、生活片段都无法深刻理解。针对这一情况,我在教学过程中作出了一定的调整,把数学学习的内容充分的并尽量多的与生活实际相联系,从提高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入手,使数学学起来更富趣味性。
【关键词】数学;社会认知;学习
数学这一科目在《新课标》课程的大环境下,与社会实践的联系程度不断加强,在各方面的学习都与融会贯通、息息相关,从生活出发,让学生能“学以致用”――这是《新课标》课程的最基本的出发点和归宿。加上儿童学龄期是“自然人”向“社会人”过渡的关键期,在这段时期内,学生与社会的相互作用过程中,通过学习与内化社会文化而胜任社会所期待、承担的角色,并相应地发展自己的个性,为今后的人生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但当代儿童以“独生子女”为绝对主体,其“社会化”进程有渐缓、渐弱的趋势。据我在小学任教低年级的这几年中观察观察到,由于我所任教的是农村学校,学生对生活中的事物的认知也就是社会认知上也是极其有限的:他们可以把中国国髓――京剧的脸谱说成是一个面具;对足球、排球和篮球不能区分;有一部分学生由于受家长的过分保护,连怎样用钱都不会……。这些情况都与学生的社会性素质的发展程度有关,特别是社会认知的发展程度不高所导致的。这些都让我深深的感觉到:若要让学生更好地把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更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就必须让学生的社会认知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以下是我在这几年来的一些经验总结:
一、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丰富学生的社会认知。
在《新课标》课程的大前提下,任何一个科目都不是单独存在的,他们之间有着相互联系,相辅相承的关系。数学就更不能例外了,特别是低年段的数学更是生活中的最基本知识,学生所学的在日常生活中都经常会用到。但由于我们学校是一所农村学校,学生所接触的环境与氛围的不同,再加上有某部分的家长的过度保护,让学生有一些本应是理所当然要懂的知识他们反而是没有掌握到。这也不难看出,这都是城乡差异的一部分。因此,我根据国家课程标准的总体要求,参照教育评价目标分类的方法,我着重从以下的几个方面对学生的社会认知进行加强:
1、初步认识自己生活所需要的基本知识
2、初步了解生活中的自然、社会常识。
3、保护环境,爱惜资源。
4、初步了解有关祖国的知识。
如二年级上册的第五单元观察物体是这一学期中的教学难点,特别是轴对称图形这一内容更是难中之难,于是我在课前准备了非常多的对称图形让学生去辨别、分类,当无出示“脸谱”并问了一句“这是什么?”的时候,我所得到的答案却是“面具”。作为中国国髓――京剧的道具之一的“脸谱”是一样众所周知的东西,也是非常常见的,但由于农村学生的社会认知的局限性,他们对这些理所当然的事物却一无所知。有鉴于此,我适时更改的一下课程内容,加强了“脸谱”在这一节课中所占的分量,以“脸谱”来引导学生学习对称图形,一边为学生简单介绍脸谱是中国戏剧中最常用的道具之一,是直接用油彩画到脸上的,可以根据其颜色的比例分为白脸、黄脸、黑脸、红脸等几种,而且每个脸谱所代表的人物都不一样。并让学生观察脸谱上的花纹,找出对称的脸谱和不对称的脸谱。课后,我更联系《品德与社会》的老师商量,设计了一节关于“京剧”的品德课,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脸谱这一中国特有的传统文化产物。
这样,把数学教学与生活知识融为一体,让枯燥的数理学习因有生活知识的加入而变得有趣;让学生对社会的认知因数学的学习而得到丰富。使学生的学生在“双赢”的状态下稳步前进,而学生的各方面能力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这样的过程却有着很大的随机性,使学生的学习带有很大的局限。使学生的所学能更广、更多是我一直努力的方向。
二、以学生已有的社会认识创设问题情境,培养低年级学生的提问能力。
“提问”是从一年级就已经开始出现的一个“解决问题”学习的后延学习,也是把生活经验应用到“解决问题”上的一种体现。而这里的提问不单指解决问题中的“提出问题”,它还包括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根据问题情境所提出的问题。学生通过老师所创设问题情境中学习提问,到最后会提问,是有一个必须的过程的。所谓创设问题情境就是为了培养学生会提问的能力,而在各种时间、各种场合及教学中,设计一些场景,为学生提供思考的空间,帮助学生提问。所谓提问就是愿意主动的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而且能够叙述正确,表达完整,也愿意通过各种方法解决自己所提出的问题。而问题情境的创设如与学生的生活贴近、以他们已有的社会认知作背景,学生们对提出问题的掌握会更容易、更深刻。
课堂中创设问题情境时,我是遵循以下几点来进行:
1、直观性。
创设的问题情境是学生已有的社会认知并可用感官直接接受的、直接观察的,然后进行质疑。无论是文字说明还是图片说明,都能给小学生质疑指明方向,激发小学生提问的欲望,从而培养学生会提问的能力。
2、多样性。
问题情境的创设多种多样,是学生生活中随时可遇的情境,并以文字说明、录像出示一个个情境片断、一张张图片、一段段生活片断(某种社会现象)等来出示。
3、实效性。
创设的问题情境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具有可操作性并对学生具有一定的启发和教育意义,因此往往能激发学生的提问欲望,激励学生进行提问从而获得成功。学生获得成功,给他们带来了喜悦,带来了自信,从而学生变老师创设情境引发他们的提问兴趣到学生自发的想进行提问,学生的提问意识与能力也就形成了,因此创设问题的情景具有实效性。 在一年级的“元、角、分”的认识这一内容里,我是这样操作的。首先,在一间超级市场里拍了一段顾客买东西的录像(着重拍摄顾付钱,收钱员找钱的过程),再特地拍了几张收钱员把钱分类放好和放钱的抽屉的特写照片。在课堂上,我先放录像,再让学生观察照片后进行思考:为什么钱要这样放呢?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意见。 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元、角、分的区别,知道元、角、分之间是有一个进律的。使学生的更加深刻的认识元、角、分。
学生“会提问”,就证明了他们已经懂得自发地进行学习,各方面的能力的都发展比一个较高的层次。学生的提问必须经过观察、内化、思考、推理后再提出的。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我进行了对比实验,不是以学生已有的社会认知、知识经验为背景所创设情境的班级,学生间的交流、师生间的互动都不若以学生已有的社会认知、知识经验为背景的问题情境的班级来得活跃、热烈。这就使我更坚持以学生已有的社会认知、知识经验为背景创设问题情境了。
三、在解决问题的教学中,引发学生主动探究社会认知的欲望。
数学不是单一的学科,数学的学习也可以是一个知识积累的过程,特别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必须通过对一定的知识的理解、分析才能进行对题目的理解与分析。这是“解决问题”这一教学内容所特有的一个特质。而“解决问题”的题目绝大部分是对现实生活的描述、是日常生活中的一个片段。要想理解好“解决问题”的题目,就必须对题目所描述的情境有一定的认知,这也就运用到学生已有的社会认知。但在小学的低年级阶段,学生的社会认知又如此的贫乏,那要如何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观察、积累生活经验,从而促进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呢?
波利亚曾说:“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刻,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不难理解,这里所要求的就是要学生活动地进行探索。要让学生主动的积累生活经验除了可以从兴趣入手外,还可以抓准时机,通过机遇教学引发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在二年级上册P23的提出问题的题目(如图)题中分别出示了这三种有着明显特征的球,这应该是学生的认知范围内的。但我所任教的两个班在做这一题的时候竟然有一大部分的学生问我:“麦老师,哪个 是篮球”、“麦老师,哪个是排球”、“麦老师,哪个是足球”。针对这一情况,我在教学的过程中,我除了为学生们讲述了三种球的不同特征后,我还说了这么一句话:如果你们如果想认识真正足球、排球和篮球,可以到文具店或体育用品店去摸一摸、看一看,那里的球是最正规、最漂亮的,你们一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就我所知,在这节课后真正去看过、摸过这三种球的学生不在少数,而且这部分同学在认识这三种球的同时还在家长的陪同下,认识了这三种球的玩法及比赛规则;有部分同学更把其它的球类,如网球、高尔夫球……等球的特征也收入囊中。这难道不是学生对社会认知的主动探索吗?
我认为教材在一定意义上,更多的是学生的学材。是学生进行主动学习的引子,是学生对日常生活的一种深化。生活源自于社会,数学这一学科与生活的息息相关更启发我引导学生对社会的探索、研究,并在这基础上进行积累、内化,这充实生活经验的过程难道不是学生善于观察、善于交往、善于交流、善于合作的过程吗?这些都是学生进行数学学习过程中所必须具备的品质。这也是我让社会认知走进数学课堂的原因。
参考文献:
[1] 刘京莉.《数学实践》.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9月。
[2] 曾晓洁.《小学新课程教法新探》.湖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7月。
[3] 王伟成.《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年5月 。
[4] 赵颖,高乃芳,窦桂梅,焦玫.《自主・愉快・创造性地学习》.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