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气急救处理及危害预防措施

2017-05-12

氨(ammonia,NH3)为无色有特殊刺激性臭味的气体,极易溶于水成为氨水(又称氢氧化铵),常温下加压可液化成液氨。急性氨中毒以呼吸系统损害为主要表现。严重者可出现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乃至猝死,为常见职业中毒之一。那么,你知道氨气急救处理及危害预防措施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氨气急救处理及危害预防措施,希望能让大家有所收获!

氨气致病原因

1. 短时间内吸入高浓度氨气,常见于冷库、化肥、制药、塑料、合成纤维、石油精炼等作业。运输或检修过程中氨水盛器或液氨罐、管道、阀门等意外破损爆裂致氨大量逸放引起中毒,常有居民、路人受害。少见喷洒氨水时不戴口罩吸入多量氨气而中毒者。人吸入700mg/m3持续30min即可中毒,吸入1750~4000mg/ m3可危及生命。

2. 误服、误吸氨水至胃肠道导致中毒,一次咽下10ml浓氨水即可致死。

氨气急救处理

临床抢救治疗过程分为两个阶段:

1. 抢救治疗阶段:

1.1 合理吸氧,解除支气管痉挛,保持呼吸道通畅。可应用氨茶碱250mg+20%葡萄糖注射液20ml静脉注射。如有呼吸抑制,可给予呼吸中枢兴奋剂。

1.2 立即应用2%硼酸液或清水彻底冲洗被污染的眼和皮肤,同时注意保暖。

1.3 防治中毒性肺水肿是治疗的关键。严密观察24~48h。根据病情需要做血气分析监护。应合理吸氧,及早给予糖皮质激素,必要时给予654-2及快速利尿剂,可以选用消泡剂,如二甲基硅油气雾剂(但不宜长时间应用)。

1.4 气管切开:发生呼吸窘迫、紫绀进行性加重,有窒息预兆者,应立即行气管切开。当动脉血pH值低于7.35,二氧化碳分压超过8.6 kPa,有严重喉头水肿,肺水肿24h不缓解者即为气管切开指征。气管切开宜早进行,有增加肺泡通气量、减少死腔、利于吸出分泌物等优点。

1.5 雾化吸入疗法:不论病情轻重,都是雾化吸入的适应证。可用地塞米松5mg、氨茶碱125mg、庆大霉素8万u、(-糜蛋白酶5mg加入生理盐水20ml雾化吸入。根据病情第1个24h内每隔30~60min吸入一次,每次10min,同时用3%硼酸水20ml交替雾化吸入。各药剂量视病情加减。以超声雾化为佳。

2. 系统治疗阶段:除继续以上的治疗外,主要以控制感染、防止并发症为重点。

2.1 加强防治继发感染的综合措施,如病室中的消毒隔离、口腔及呼吸道护理、气管切开后护理、合理使用抗生素等。

2.2 纠正低氧血症是治疗中的重要环节。在血气分析监护下,选用合理的给氧方法和相应的氧流量,有二氧化碳潴留者采用鼻导管法低流量持续给氧,一般不宜采用高压氧治疗,以防肺泡破裂造成气胸、纵隔气肿。

2.3 在呼吸道护理时要注意,气管、支气管的烧伤粘膜坏死脱落可发生于病后2~14d,多在7d前后,务必要及时使病人咯出或吸出之,以确保呼吸道通畅,忌作气管镜检查,以免将坏死粘膜推向下呼吸道,造成窒息。

2.4 密切观察:因呼吸道粘膜受损严重,故病变吸收慢,病程长,易反复。注意有无气胸等并发症发生,防止窒息。若发现有并发症发生,应立即采取措施。

2.5 眼灼伤:分秒必争彻底冲洗后,采取综合疗法:?在24h内以3%硼酸液15~30min冲洗一次;? 维生素C 100~200mg球结膜下注射,每日1次,一般连用3d;? 0.387%依地酸液滴眼,15~30min滴一次,可用1~3d;? 夜间用0.5%四环素或红霉素眼膏涂眼。

2.6 皮肤灼伤:?流动的3%硼酸液或清水冲洗;? 2%~3%硼酸液湿敷24~48h;? 浅度者用湿润灼伤膏;深度者切痂后涂湿润灼伤膏。

氨气预防

1. 生产过程中加强密闭化,液氨管线阀门应经常检修,防止意外破裂。加强通气,使车间空气中氨气最高容许浓度控制在30mg/L。贮存和运输液氨或氨水时,应防热、防晒,免受震动,以免膨胀炸裂;使用时应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做好个人防护。

2. 平时组织对意外事故急救工作演练,一定要明确群发性急性氨中毒的急救程序,即现场救护程序(包括事故前准备阶段和现场救护阶段)与临床抢救治疗程序。

3. 严格执行“氨标”中规定,凡从事氨作业人员均应进行就业前体检,有明显的呼吸系统疾病、肝或肾脏疾病、心血管疾病者应禁忌从事氨作业。根据接触情况,对作业者每1~2年进行体检一次。

氨气预后劳动能力鉴定

轻度中毒预后好,治愈后可回原岗位工作。中、重度中、重度中毒预后欠佳,病程长,易反复,死亡率高。如有明显呼吸系统症状、体征恢复不全,应调离刺激性气体作业岗位。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