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政治哲学认识论知识点复习

2017-06-01

认识论就是指关于认识及其发展规律的理论,是高二政治哲学课本的重要概念之一,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高二政治哲学认识论知识点复习,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二政治哲学认识论知识点

(1)实践及其特征

由实践主体、实践对象、实践手段所构成的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活动。

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性的活动,又是人的能动的活动,并且是同特定的社会关系相联系的,变化发展的。

(2)实践和认识

一方面,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识的对象由实践的需要确定,认识在变革对象的实践中发生。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认识的课题在实践中不断解决又不断产生,认识的工具在实践中不断改进和提高。③实践是认识的目的。认识的根本任务是经过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认识的根本目的则是把理性认识应用于实践,去指导实践。不为实践服务的认识毫无意义。④实践又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人的认识是否同客观实际相符合,只能由实践的客观效果来检验。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

另一方面,认识也影响实践。正确的认识、科学的理论对实践有巨大的指导作用;错误的认识、不科学的理论则会把实践引向歧途。

要正确处理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学习书本知识与在实践中成才的关系。

(3)现象和本质

事物都有其现象和本质。

现象和本质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现象是个别,本质是一般;现象是易逝的,本质是稳定的;现象是表面的,本质是内在的。现象和本质密切联系,不可分割;现象是本质的表现,本质总要表现为现象。

认识的根本任务是透过现象认识本质。

(4)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占有大量可靠的感性材料和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制作是实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的必备条件。

认识事物的本质并不是认识运动的结束。认识应当在实践的基础上继续向深度开掘,向广度扩展,不断向前推移。

上述认识论的原理和观点是相互联系的,认识论同唯物论、辩证法也是相互联系的。

(5)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关系

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包括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的活动。

改造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活动是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改造主观世界的活动即是改造自己的思想(主要指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改造人的认识能力,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关系。

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改造客观世界需要改造主观世界,改造主观世界是为了更有效地改造客观世界;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改造主观世界。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最终都是为了促进人自身的发展和完善。

高二政治哲学认识论重点、难点

(1)重点

①实践和认识:认识论是关于人类认识的本质和产生、发展过程的理论。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必须在实践的基础上,通过实践和认识的相互作用、矛盾运动来把握认识问题。一方面,认识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产生,并在实践中得到检验和发展,另一方面,认识又通过指导实践,达到改造世界的目的,并推动实践不断发展,使实践达到新水平。认识离不开实践,认识从在实践中获得的感性认识开始,最终又要回到实践中去;实践也需要认识的指导,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没有一定认识作指导,绝不是人类的实践活动。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统一的辩证发展过程。

②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从认识的目的和作用看,实践要取得成功,达到改造世界的目的,需要正确的认识作指导,主要是正确的理性认识、科学理论作指导,所以认识的根本任务是通过事物的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把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从认识的过程看,认识开始于实践中获得的感觉经验,感性认识是认识的起点,理性认识依懒于感性认识,这是认识论中的唯物论,否则,理性认识则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更重要的是把握二者的区别,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不是量的不同,而是质的区别,是经过人的思考加工产生的质的飞跃,从对现象的认识上升为对本质的认识。如果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都是正确的话,理性认识则比感性认识更正确、更深刻、更可靠。因而,感性认识有待于上升到理性认识,这是认识论中的辩证法。真理,也主要是指正确的理性认识。所以把握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这一知识点,也就把握了认识过程的核心问题。

(2)难点

①实践观点:一是实践观点的重要性。所谓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如何理解?这主要是说,实践决定认识,认识离不开实践,认识在实践中产生、检验、证实、发展、发挥其作用、实现其目的。所以,离开了实践,认识既不能产生,也没有什么意义了。实践观点同历史唯物主义的群众观点是一致的。二是如何理解实践概念。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活动,认识活动属于不属于实践?实践的主体是人民群众,是人们,单个人的活动算不算实践?实践是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学生学习、演员演戏属于不属于实践?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纯粹的认识活动当然不属于实践活动,但是一些探索性的观测活动,也具有客观性,也应属于实践活动。实践具有社会性,作为社会中的一个成员、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的单个人的活动,也就具有了社会性,完全脱离社会的人是不存在的,人的本质属性就是社会性。实践具有能动性,因此,在一定理论指导下的有目的、有计划的"学习"、"演戏"活动也是一定意义上的实践活动。

②关于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一是如何理解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教材中讲了两条:第一,人的认识对象是由实践的需要确定;第二,人的认识是在变革对象的实践中发生的。就是说,人们在实践中同客观事物相接触,客观事物才能反映到人们的头脑中来,才能产生感性认识。没有成为实践对象的东西,也不会成为人们认识的对象。二是实践是不是认识的唯一来源?书本知识是不是也是认识的一个来源?一个人的知识可能来自书本和他人,但书本知识是流不是源。书本和他人的知识,仍是他人从实践中得来的。只有实践能够把主观同客观联系起来。

③关于实践标准:第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真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一种认识是否符合客观实际,既不能用已有的主观认识来判断,哪怕是真理性的认识,(因为,那样认识就不能发展了;客观事物是变化发展的,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更不能用客观事物本身来检验(因为客观事物不能回答认识是否与自己相符合),而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东西,能够把主观和客观联结起来。一种认识是否正确,即是否是真理,只能通过以这种认识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事物,如果能够达到预期的目的,就证明这种认识是正确的,是真理;否则,就是错误的。第二,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反对任何主观标准。不能以"圣人之言"、自己的观念感觉、多数人的意见、是否有用为标准。已被实践证明了的真理,对实践有巨大的指导作用,也不能用作检验真理的标准。第三,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但是由于客观实际、人们的实践和认识都是不断发展的,任何具体的实践都是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的实践,所以实践检验真理不是一次完成的,而是一个不断检验的过程。作为检验真理的最终标准的实践,不是指某时、某地的某一个具体的实践,而是指历史的、发展着的社会实践的总和。第四,"三个有利于"标准正是实践标准的具体体现。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