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演讲五分钟
叶圣陶先生曾用“口头为语、书面为文”来诠释“语文”的内涵,可见口头表达能力在语文学科中的重要性。下面是小编为你整理的几篇语文课演讲五分钟,希望能帮到你哟。
语文课演讲五分钟篇一
开卷有益,百读不倦,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没有人会否定《孙子兵法》是如此的杰出。也许正是因为这样,才让我们觉得它离我们很遥远,而父亲告诉我:“不要管自己的见解是否是正确答案,‘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答案因情况而不同。”既然如此,那么不要背负过于沉重的使命,我翻开了它,紧接着,一叶智慧的轻舟开始驶向我心灵的港湾。
孙武先生开篇就指出必须通过敌我双方五个方面的分析,七种情况的比较,得到详情,来预测战争胜负的可能性。这是战前的十分重要的准备。其实不仅是在战争中,事前准备应该成为我们每个人的日常习惯之一。虽然不可能任何事都在事前作好准备(当然也没这个必要),但这的确是个重要的习惯。
我曾听说过一个会前通知单的故事。
一个企业在开会之前会向每一个参会者发通知单,上面指明了会议的主题、参会人员的范围、会议的主持人等。不要看这只是一个很小的举动,它传达了许多必要的信息。这些信息会自然而然的提醒并督促与会者为会议作提前的思考和准备。如此,不仅提高了会议的质量而且提高了效率。
养成事前准备的习惯,使我们在处理一些大的问题上有更全面地了解、分析事物的能力,从而处理好我们所要做的一切。
“孙子曰: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意思是说:以前善于用兵作战的人,总是首先创造自己不可战胜的条件,并等待可以战胜敌人的机会。是自己不被战胜,其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敌人能否被战胜,在于敌人是否给我们以可乘之机。
这告诉我们要掌握主动。如果你不选择,别人会替你选择的。我们都不愿作任人摆布的棋子。在有些关键的时候,我们根本不能使自己处于被动,在无从选择的境地里做出被迫的选择,那一定不是最优的选择。
由于对比,世界变成了另外一个样。此即为“乱生于治,怯生于勇,弱生于强。”因此,在我们面对一个无论是多么大的困难的时候,请在心中默念这句话,把困难看作是弹簧一样。如果你在它面前腿软,它会变得比你想象的更不可征服,你注定要失败的;如果你傲视它,那么当困难向你屈服,你会发现,你战胜它完全是因为你相信你比它强。
孙子说:将领有“五危”即为将者的五个弱点。而且强调:“覆军杀将,必以五危,不可不察也。”看来这“五危”的确是“致命”的。
人应该牢记他的弱点。在我们所做错的事情中,有相当一部分源于我们的弱点。有时我们并未察觉,但会因自己的弱点而下意识地犯错。因此绝对不能小视。
既然将领的五危可以被总结并列举出来,说明我们的弱点是可以被察觉的,除了你是个不会分析和反思的人。
这段日子,我并没有弄懂什么叫做战争,我只是从书中的话语里获得了自己的体会。也许这些体会很不成熟、很不完善,但既然这是一本学以致用的经典,只要会用,就是有收获的。《孙子兵法》文字不超过五千言,可带给我的东西将会是无穷无尽的。说实话,不能在此继续与大家分享我的感言,真让我有些遗憾。还有那么多的思想等待我去探讨、去发现。
还是父亲说得对:“每个人都能有不同的收获;从不同的角度可以解读出不同的思想;在不同的年龄可以品味出不同的味道;处不同的心境可以感受不同的意蕴;经不同的体验可以顿悟出不同的哲理……所以,它可以反复读。读他千遍万遍,思它千回万回,议它千次万次,用它千事万事……”
《孙子兵法》,这智慧的轻舟,你将载我领略不同的风景,载我驶向那云烟缈缈的深处,探索未来。
语文课演讲五分钟篇二
无人问津。只是我依然喜欢在大风穿堂时,听风的吟唱,像许多年前一样,仿佛又回到了从前。想起曾经读过的一首诗:“谁见过风?你没有,我也未曾见过。但每当大树点头鞠躬,那便是风的行踪。”而那些被风吹过的夏天,又何尝不是风的行踪呢?只是如今他们成了一枚枚流光溢彩的琥珀,留在了我们心中那永恒的后花园里……
童年的夏天是一部节奏舒缓而又迷幻的电影,流动的各种声音在我清晨的梦境里来来回回的穿行:安安静静的石板路上回荡着行人匆忙的足音,夹杂着裂帛般的泼水声,空旷而突兀;屋檐下有飞鸟拍打翅膀的声音,旋起的风惊动了安睡的叶,绿叶摇曳,“沙沙”声此起彼伏;自行车的铃声从小路的这一端一直传到另一端,如苏格兰风笛声般悠长;偶尔飘落钢琴纯净的音色,旋律流淌而过,渲染了那些没有跌宕的年华。
那时的我是个喜欢风的孩子。我常常站在狭小的阳台上,在朦胧而熹微的晨光里,听风的吟唱。早晨的风微凉如薄荷,像琉璃般有透明的质感。风从四面八方吹来,带走栏杆上的水汽,大大小小的水珠开始逃逸,蒸发。阳光在水滴的折射下呈现出七彩斑斓的光泽,恍如旖旎华美的锦缎。叶片全都蒙上了一层薄薄的光雾,上面晶莹的露珠在风的拂动下缓缓移动,冲刷了多余的尘埃,深绿的叶脉宛然可见。
气温骤然上升,空气炽热得让人窒息,水泥路面几乎龟裂,阳光洒在上面白花花的无比刺眼。夏天的午后流于忧郁和浮躁:整个城市有一半都躲在树木的阴影里,蝉鸣从繁盛的树叶中传来,如同收音机里持续不断的杂音。
自然界的风已然黏稠、停滞,唯一的凉风只源于家里的风扇。我总是在这冗长的午后,不知不觉地安然入睡,梦里会遇到童话书中的动物——聪明的狐狸,俏皮的松鼠,
勇敢的海鸥,乖巧的驯鹿,还有善良的蜘蛛夏洛,他们让那些原本苍白单调的梦境美好得如同一个个精致的蝴蝶标本。醒来时常会看到阳光透过纱窗,空气微尘飞扬,花瓣蘸满了阳光,皭然如空谷幽兰一般。
到底是孩子,无忧无虑。于是一大堆人不顾炎热,拿着白纸到楼下折一架架纸飞机,最后比谁的飞得高、飞得远。纸飞机载着孩子单纯的梦想,在空中划过一道道平稳的弧线后,在地上落成白茫茫一片,那瞬间的美成为日后凭吊时无从诉说的感动。而孩童的笑声是一场迟来的季风,不断蔓延,最后散落在时光深处。累了,就靠在树旁休息,那些深绿色的大树散发着夏日里特有的辛辣的气息,茂密的树叶覆盖了视野所及的整个苍穹。
后来不知是谁发现的天空黄昏时的美景。至此黄昏成了一个波光潋滟的美好时刻。我们会聚在一起,安静的欣赏黄昏时那嫣然凄迷的景象:天空飘浮着瑰紫的薄云,绚丽的如同油画中的风景;夕阳渐渐沉落,白鸽背对着夕阳,站在房顶上眺望,羽毛被镀成金色;光影和谐,城市留下了它一天中最完美的一道剪影。自然界中流动的风开始回归,而我站在风里像个虔诚的信徒,似乎笃信会有什么奇迹发生,出神地望着各家灯火初明,直到暮色四合才依依不舍地离开。
夏夜悄悄来临,隐去了白天的桀骜嚣张,浮现出幽深宁馨的面容。余热尚未散去,但阵阵凉风还是令人觉得清爽舒适,有许多人拿着蒲扇在露天乘凉,影影绰绰的,相互谈论些家常琐事。月亮在树木轮廓的优美纹影之间时隐时现,月华安静地泻下来,使人们的脸庞变得朦胧而安详。星星是淡黄的遥远的灯散布在天幕上,而萤火虫则是地面附近最小的灯,在昏黄的路灯下一闪一闪的,掩入夜的背景中。运气好的话,在晴朗的夜晚能看到一条宽广的银河穿越天际,星空浩瀚如史诗一般,而我则仰望天空,看着神秘的天河,听妈妈讲那些古老的传说。
很多个夏天就这样飞鸿踏雪般掠去了,许多往事就这样被岁月贴上了标签,成了标本,成了回忆,成了稍纵即逝的流年。
渐渐明白,许多时候,幸福是条单行道,走过时毫无知觉,等回望时,却发现只能翘首远观,再也无法沿路返回。失去、空白、怅然。谁在谁的回忆中想起了谁,谁用谁的故事祭奠谁,谁把谁的传奇留给了谁。
无人问津。只是我依然喜欢在大风穿堂时,听风的吟唱,像许多年前一样,仿佛又回到了从前。想起曾经读过的一首诗:“谁见过风?你没有,我也未曾见过。但每当大树点头鞠躬,那便是风的行踪。”而那些被风吹过的夏天,又何尝不是风的行踪呢?只是如今他们成了一枚枚流光溢彩的琥珀,留在了我们心中那永恒的后花园里……
语文课演讲五分钟篇三
一篇脍炙青少年口的《杯中窥人》,让“才露尖尖角”的韩寒一举成名。小寒从水杯里窥到了肮脏的社会,窥到了一杯让“性本善”者沉入杯底的水,这是他对人生的思考。
然而我更喜欢另一种对人生的比喻:把萝卜、鸡蛋和咖啡放进滚烫的沸水中,结果萝卜变软了,鸡蛋的内部反而变硬了,咖啡则改变了环境,和沸水融合在一起,散发出浓香。
这三种物质,或者说,这三类人,他们所处的环境是一样的,他们的命运却迥然不同,我不能评价哪种命运绝对得好或坏,因为人生本来就不能用好坏来定义,这给我们的启示或许是:不同的人生取决于不同的人生态度。
尽管萨特的存在主义认为“存在先于本质”,但站在经验的角度上来看,我们不得不否认荀子的“人性本恶”或其他的“人性本无”,而相信“人之初性本善”。帕斯卡尔也说:“智慧把我们带回到童年。”可见,伦理上我们总是认为“人之初”是集人类的美好于一体的。这就告诉我们,所有杯中之人的主观起点都是一样的,只是在客观环境里,他们在主观上的不同表现确立了他们不同的人格,书写了他们不同的人生。
萝卜型的人,我们习惯于称之为“弱者”,这倒不是说他们是所谓“弱势群体”,只是他们在发展的过程中不具备人们所认同的反抗斗争精神,而这种精神在人类进化中至关重要。达尔文的《进化论》向我们阐述了“自然选择”的理念,严复在近代译着赫胥黎的《天演论》时又指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萝卜在接受自然的选择面前挂起了白旗,所以沸水淘汰了他;萝卜型的人在具有挑战性的环境里打了退堂鼓,于是环境放弃了他,使他成为失败者。
相比于萝卜,鸡蛋应当是那种喜欢硬碰硬的人,不达目的,绝不被白煮一顿,即便最后两败俱伤。《水浒》中的草莽英雄大多有这个习性,但也是这原因,使他们终究还是一帮草莽英雄。但至少鸡蛋敢于斗争,这是难得的。普罗米修斯的斗争使他受到埃斯库罗斯的歌颂,甚至马克思说他是“哲学历史上最高贵的圣者和殉道者”。这类人在斗争中使自己强大,但这往往很难把握尺度,而方法和尺度是非常重要的,万里长征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对于个人来说也一样,鸡蛋的斗争使他成就坚硬的五脏六腑,但我们不得不为文天祥、孙武这类人的命运感到庆幸——斗争精神应该与方法结合起来,否则鸡蛋迟早要龟裂,“圣者”迟早要成为“殉道者”,英雄主义迟早也会成为悲剧英雄主义——要知道,“活着是革命的资本”!
如果人类史是钱锺书按照《围城》的手法写成的,读者可能会觉得,萝卜和鸡蛋是那些繁多的比喻,咖啡才是构成小说情节的骨架——普遍的观点认为历史是强者谱写而成的,但这显然是错误的。但如果把前两种人都看做普通人的话,那么也只有咖啡能称得上是强者了,因为只有它对环境产生了大的影响——只有强者才会对历史产生巨大的影响。咖啡不像萝卜的逆来顺受,不像鸡蛋的横冲直撞,他敢于反抗,更善于反抗,正如美国年初常说的“巧实力”;他了解环境,更了解自己,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他不喜欢正面的冲突,而是运用头脑,用智慧变换问题的性质,运筹帷幄。如果说人类今天的发展是建立在改变环境、开发自我的基础之上,那么这种人完全顺应了时代的真正需求。值得注意的是,一个优秀者应当是“外圆内方”的——不管他用多么灵活的方式处理问题,那都应该是基于纯粹的正义和大爱之上的,否则这类人只会成为反角儿。
也许用萝卜、鸡蛋、咖啡远不能概括杯中人的所有类型,正如现在已经不能用男人女人来给人类分类了。但不管是什么类型的人,他的人生更大程度上在于于自己,在于自己的态度。
然而,杯中之人无一不会沉入时间的杯底,但不甘做萝卜的,总会给时间留下一些沉淀,即使暂时得被认为是浑浊,但经过时间的洗礼,这些沉淀总会在清澈的水中留存下来,供后人瞻仰,那应当是智慧的沉淀,亘古不灭!
猜你感兴趣:
1.课前五分钟励志演讲稿
2.2017语文课前五分钟演讲稿
3.课前五分钟的励志演讲稿
4.语文课前的五分钟演讲稿
5.语文课课前五分钟演讲素材
6.语文课前五分钟演讲可以讲哪些
7.高一语文课前5分钟演讲范文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