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析并修改病句技巧

2017-06-01

修改病句,指对一句有语病的句子进行修改,使其不改变原意,句子更通顺。辨析并修改病句技巧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辨析并修改病句技巧,欢迎阅读

辨析并修改病句技巧1

1.整体把握看看句意是否明确;内容是否合理,如褒贬上、程度上、范围上有无不当;句间关系与关联词语是否一致等。这些往往诉诸直觉,语感好的人较容易察觉这一类毛病。

2.检查“主干” 保留句子的主要成分——主语、谓语、宾语,去掉句子的次要成分来检查句子的正误。通过紧缩检查句子有没有残缺,主干搭配是否恰当。

3.检查 “枝叶” 即检查附在主语、谓语、宾语上的各个修饰、补充的成分在搭配是有无问题,它们的排列是否恰当等。句子的六种成分位置应牢记三句话:“句子主干主谓宾,定语常居主宾前,谓前为状谓后补。”

除以上几种方法外,下面检查语病的“快捷方式”也是做题时必须掌握的:

① 如果是单句,则应多从词语运用、语法结构、逻辑内容等角度思考;

② 如果是单句中的判断句,则要检查主宾语搭配是否得当;

③ 如果单句的附加成分较多,则应检查附加成分的顺序是否合理,附加成分与中心语是否搭配;

④ 如果句子中有并列成分,则应检查并列成分与中心成分能否完全搭配;

⑤ 如果单句的谓语是有承接性的动词构成的并列短语,则应检查这个谓语的顺序是否恰当;

⑥ 如果单句的主语位置出现了介宾结构,则应检查是否缺少主语。

⑦ 如果谓语后面是一个长宾语,则应检查是否缺少宾语的中心语。

⑧ 如果是复句,则应检查关联词语的运用是否准确,分句的顺序是否合理。

通过逐层分析,句子的毛病一般可查清楚了,至于修改,关键是对症下药。

常用的修改方法有补、删、换、调等。成分缺的“补”,多余的、会导致结构混乱的“删”,不搭配的词语可“换”,语序不当的则“调”。考题大多限制在只改动一处,只有找准病因才能找准这“一处”。修改原则是“多就少改,不变愿意”,即在保留原意的条件下变动越少越好,而且改后不能出现新的语病。

辨析并修改病句技巧2

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有人认为科学家终日埋头科研,不问家事,有点儿不近人情,然而事实却是对这种偏见的最好说明。

B.政府执法部门的各种罚没款必须依法上缴,不能截留自用,其经费来源只能来自国家财政拨款。

C.黄昏时分,站在山顶远远望去,只见水天相接处一片灯光闪烁,那里就是闻名中外的 旅游胜地——水乡古镇东平庄。

D.现在许多小学学生上课时喝水、上厕所,甚至在老师讲课中插嘴,这些历来被看作违反纪律的行为已经得到纠正。

解析:正确的选项是C。A句中“然而”表示对前半句话的转折,而“事实是说明”却承认了前面的偏见。应改为“事实证明这是一种偏见”。B项病因是句式杂糅,可说成“其经费只能来自国家财政拨款”或“其经费只能来源于国家财政”D项中学生们的种种行为,尽管被认可,但并非正确的做法,与句末的“纠正”的“正”不合。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投资环境的好坏,服务质量的优劣,政府公务人员素质的高低,都是地区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B.依据纪律处罚办法,决定给予该队员停止参加今年余下所有甲级队比赛资格,并罚款人民币4万元。

C.铭文中记载有关西周王朝单氏族内容的铜器,在这27件眉县青铜器发现之前已先后出土了40多件。

D.观摩了这次关于农村经营承包合同法的庭审以后,对我们这些“村官”的法律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答案:C A项犯了不合逻辑的语病,“投资环境好,服务质量优,政府公务人员素质高”才是“地区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B项犯了成分残缺的语病,“给予”缺少宾语,应在句末加上“的处罚” D项犯了成分残缺的语病,整个句子缺少主语,删除“对”

3.许多附近的妇女、老人和孩子都跑来看他们。 (“附近的”移到“许多”前面。)

4.在新中国的建设事业上,发挥着他们无穷的蕴藏着的力量。 (“蕴藏着的”移到“无穷的”前面。)

5.里面陈列着各式各样列宁过去所使用的东西。 (“列宁过去所使用的”移到“各式各样”前。)

6.夜深人静,想起今天一连串发生的事情,我怎么也睡不着。 (把“一连串”移到“事情”前)

7.这种管子要不要换,在领导和群众中广泛地引起了讨论。(“广泛”应移到“讨论”前,“地”改为“的”)

8.他把我们几个团的负责干部叫到一起。 (“几个”应放在“负责干部”前)

下面句子里数量的表示法不妥。

9.工作者的多数是农村来打工的。 (“多数”移到“工作者”之前,去掉“的”)

10.解放前,约有百分之七十的中国农业人口是贫雇农。(“中国农业人口”移到“约有”之前,去掉“的”。)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