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正确练习太极拳的松

2017-01-13

要掌握好太极拳的松,就要掌握练习太极拳松的正确方法,这样对于练习太极拳是非常有利的。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怎样正确练习太极拳的松。欢迎阅读!

怎样正确练习太极拳的松

第一,顶头悬

也叫头部“松”。就像是头顶有绳悬着一样,感觉自己头部有悬空的感觉,要找到让头坐到脖子架上,舍掉脖子肌肉的感觉。

在脖子僵硬时,“松”颈部肌肉,摆正头颅,把头放在颈椎架子上。有这个位置,可让头颅不偏不倚,仿佛悬空,轻盈灵活。

练拳时,最容易紧张的还有脸部,而脸部的紧张还反映身体的僵硬,脸部真正做到“松”了,精神就能真正的“松”。

关键做法是头颅要放正,眼睛平视,下巴处分开两股力量沿着两脸颊骨下侧紧贴两耳后根上行至两耳正上方,再由双耳正上方上行至百会穴,练习时找到这两股力量并在百会穴汇集。

如此,就能很容易做到顶头悬,此时,不但能反观内听,且能耳听后方。

第二,松肩

也叫沉肩。要松肩,先体会胳膊的“松”感觉,两腿站直后弯腰,两臂自然下垂,感受此时的肩部、肘部、腕部的感觉,记住这种感觉,在练拳中始终保持这种感觉。

检查肩关节,想象着这两条胳膊不属于自己,而像两件身外物挂在肩上,手指就会慢慢有肿胀的感觉,如果微微把手指张开,感觉更强,如此长时间练习,就可以将胳膊“松”透。

在练习中,注意肩膀不能上提,注重上肢梢节的“松”,手指千万不要用力,寻找或者保持“松”透的感觉,即涨、热、麻的感觉,仿佛有细绳拴在手腕处,来牵动两臂上移,长期如此练习,胳膊松透指日可待。

经过上述方法练习,肩关节好“松”开,肩胛骨不容易“松”,但只要肩关节由着肘尖的动作方向外展,不久肩胛骨也会“松”开。

肩胛骨“松”开后,两手臂才能内劲贯通,含胸后形成拔背,含胸拔背、劲由脊发就是这个道理。

但如果肩胛骨没“松”开、内劲没贯通,而是仅仅用意念执著妄想,往往会引起后背、脖子僵硬,身体不能中正,练到肩胛骨“松”开后,自然一点即通、一说就明,这是初学者必须注意的一点。

太极拳的运气法

1、松是前提

在行拳走架及推手中要想使自己的“气”畅行无阻,首先一条是要做到身体的放松。拳论曰:“筋骨要松,皮毛要攻,节节贯串,虚灵在中。”这里强调了练太极拳要求身体从上到下、从里到外一定要放松。

“节节贯串”就是强调动作由形整而劲整,把人体的四肢和躯干视为三节,三节之中各节又可分为三节,节节再分。运动时由下而上,或由上而下,顺节序而动就能达到“整”字诀的要求。

学习太极拳运气,我们就要把握好整体和局部的关系,通过局部丹田的运气来贯穿全身。

如能做到了这一点,那么虚灵就会自在其中了。这里需要指出的是,所有外面的动作,要由内劲(内气)带动,所谓内不动外不动,以气运身,内气鼓荡,外形饱满,身体上下两个关节都要在意识韵指挥下,一节节松开运转,如同一串珠子在抖动、在旋动。

2、意是主导

太极拳讲究用意不用拙力,对初学者虽然有一定困难,但也不是不可理解。练拳时可以从“假想”人手,练习意气的感知。

关于意念“假想”,如其桩法中讲意念的“头如线吊”、“双手抱球”、“手按水中漂木”等等。这些意念活动的目的,主要为帮助初学者以抽象思维方式来正确地掌握姿势,体会力量,抑制杂念,放松人静。

太极拳是生命之学,它既练身又炼心,既重形又重意,性命双修,整个修炼过程以意为主导,以丹田为核心。杨澄浦公云:“气能人丹田,丹田为气的总机关,由此分运四肢百骸,以周流全身。”

太极拳一定要把腰劲(丹田劲)练出来,腰劲出不来,不管你怎么动都是“单摆浮搁”。有些人拳架外形练得也不错了,可是细品其味,总觉得淡了许多。观其打拳,动臂摇膀,动腰扭胯,总是扭扭捏捏,感觉别扭不雅。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