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养豆青虫的方法是什么
豆青虫是一种常见于豆田里的害虫,幼虫以啃食豆叶为主,在我国很多大豆产区都因此造成严重虫灾。下面是小编精心为你整理的饲养豆青虫的方法,一起来看看。
饲养豆青虫的方法
放养时期:根据田间调查观察,本地豆无蛾幼虫多在 7 月中下旬至 8 月上旬发生,到8月底至9月初陆续入土越冬。因为从幼虫个体发育来看,放养适 期提前有利于幼虫取食生长 增大个体虫重。太迟则不能发育到 5 龄,虫体小,影响幼虫产量。
幼虫以7月下旬至8月初大豆结荚初期放养为宜,早的可提前到 7 月上中旬放养。此时大豆叶片生长旺盛, 豆叶已充分展开。接入的 l-2 龄幼虫小,食量少,对大豆生长影响不大,从而使 豆荚生长与幼虫生长两者相互影响最小,获得最大的综合效益。
大豆品种的选择:为了能提供尽可能多的豆叶食料,大豆品种应选择具有植株高大、生 长旺盛、叶片多而大的无限结荚习性的类型,可增加养虫量,提高单 位面积的幼虫产量。
根据大豆的长势具体掌握养虫量:长势好、枝叶茂盛的豆田,可适当多养,反之应减少放养量。如放养过多,总虫量虽有所增加 但因食料缺乏,虫体发育不良,提前人土,经济效益差。
豆青虫的成长特点
豆青虫是豆天蛾的幼虫主要分布于我国黄淮流域和长江流域及华南地区,主要寄主植物有大豆、绿豆、豇豆和刺槐等。
豆天蛾每年发生1~2代,一般黄淮流域发生一代,长江流域和华南地区发生2代。以末龄幼虫在土中9~12厘米深处越冬,越冬场所多在豆田及其附近土堆边、田埂等向阳地。
成虫昼伏夜出,白天栖息于生长茂盛的作物茎秆中部,傍晚开始活动。飞翔力强,可作远距离高飞。有喜食花蜜的习性,对黑光灯有较强的趋性。卵多散产于豆株叶背面,少数产在叶正面和茎秆上。每叶上可产1~2粒卵。
初孵幼虫有背光性,白天潜伏于叶背,1~2龄幼虫一般不转株为害,3~4龄因食量增大则有转株为害习性。在2代区,第一代幼虫以为害春播大豆为主,第二代幼虫以为害夏播大豆为主。
豆天蛾在化蛹和羽化期间,如果雨水适中,分布均匀,发生就重。雨水过多,则发生期推迟,天气干旱不利于豆天蛾的发生。在植株生长茂密,地势低洼,土壤肥沃的淤地发生较重。大豆品种不同受害程度也有异,以早熟,秆叶柔软,含蛋白质和脂肪量多的品种受害较重。豆天蛾的天敌有赤眼蜂、寄生蝇、草蛉、瓢虫等,对豆天蛾的发生有一定控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