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怎么查重

2017-06-17

很多同学投了论文稿子被拒,原因是查重没有通过,下面是小编整理的sci论文的查重方法,希望你能从中得到感悟!

sci论文的查重方法

SCI(Scientific Citation Index)是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ISI)编辑出版的引文索引类刊物,创刊于1964年。分印刷版、光盘版和联机版等载体。印刷版、光盘版从全球数万种期刊中选出3300种科技期刊,涉及基础科学的100余个领域。每年报道60余万篇最新文献,涉及引文900万条。进入SCI这一刊物的论文即为SCI论文。

SCI选录刊物的依据是文献分析法,即美国情报学家加费尔德提出的科学引文分析法。该分析法以期刊论文被引用的频次作为评价指标,被引频次越高,则该期刊影响越大。

在一定时期(通常是前两年)内,某一刊物发表的论文,被已经进入SCI刊物的论文所引用的总次数,除以该刊物这一时期内的论文总数,即为该刊物的影响因子。一般来说每一年的6月份公布影响因子,影响因子并不是该年度,而是上一年度的影响因子!

关于大学的sci论文范文

大学定位探究

摘要 大学发展至今已有将近一千年的历史,大学的定位在大学的发展过程中对大学结构、大学管理、大学教学以及大学课程等各方面都起着关键的指导作用。本文在中外大学的定位基础上对大学的定位进行了探究。从大学环境、大学精神实质、大学操作体系三个方面论述了大学定位。

关键词 大学;定位

大学的雏形最初只是智者进行学术交流的一种组织形式,而后随着规模的扩大,功能的多样化,逐渐形成了传统意义上的大学。无论是在国外还是在国内,大学都随着历史的变迁而不断地发展。如今国内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大众化阶段,《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提出:"引导高校合理定位,克服同质化倾向,形成各自的办学理念和风格,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争创一流。 "可见大学对其定位的准确与否将直接决定着大学的生存和发展。

根据目前学术界对于大学定位的定义观,可分为以下四种观点。 第一种是以刘献君为代表的"坐标位置说",刘献君认为"高等学校定位是指高等学校在办学过程中如何确定自己的身份和地位"。[1]即通过定量的数学分析方法确定大学在高等教育系统中的位置。肖海涛认为大学定位是确定大学在整个社会系统以及在整个高等教育系统中的位置,进而明确大学发展的远景(vision)。[2]二是"战略规划说", 陈厚丰认为高等学校定位是准确把握自身角色基础上而进行的一系列前瞻性战略思考和规划活动。[3]即将高等教育视作一种产业,从战略管理角度分析大学定位。马霆则直接把大学定位看作学校发展可以依赖的"战略目标"。[4]三是"要素分解说",刘振天、杨雅文认为大学定位就是明确在未来一定时期学校目标定位、类型定位、层次定位、学科定位、服务面向等方面的定位。[5]这种观点将大学定位所包含的主体要素进行分解,进而给出大学定位的定义。四是"特色价值说", 这种观点是以现代广告传播学中的商品特性为理论依据。刘一彬认为实施差异化、突显核心优势、创造第一、做到与众不同、实现类的独特性是大学定位的核心要素。[6]詹捷慧、王志君认为大学定位是大学对未来社会中所能扮演角色的一种价值判断。[7]

笔者在综合了上述对大学定位的四种观点的基础上,结合了大学发展过程中中外大学的理念从大学环境,大学精神实质,大学操作体系三个方面论述了大学的定义,认为大学是凝聚智慧,以人为本并传承、研究、融合、创新高深学术的最高学府。

大学环境——大学是凝聚智慧的场所

无论是古代西方的智者,古代中国的诸子百家,还是现代的大师和学术共同体,都是大学的灵魂人物。大学从古发展至今,学术交流既是最初的凝聚力,又是最终的影响力。而学术交流的前提是智慧的凝聚,只有智慧凝聚了,学术交流才能得以进行,怀特海曾在《教育的全部目的在于产生活的智慧》中写道:"教育的全部在于产生活的智慧。"学术交流的过程产生了教育,而教育又孕育了智慧。这一过程是动态的,这也是为什么大学凝聚的是智慧而不是知识,因为"智慧不是获取知识,而是掌握运用知识的艺术",所以大学不仅仅是图书馆,大学不是物质的,它的灵魂是大师,是大学的智慧中流露的精神。

大学精神实质——大学本质大学以人为本

布鲁贝克提出:"高等教育与中等教育、初等教育的主要差别在于教材的不同,高等教育研究高深的学问。"这一说法在西方很具代表性,且在国内也一直以来颇受追捧。但是在高聚焦的背后往往容易忽略一些重要的前提。大学若只有高深学问,过分看重教育内容,而忽视教育对象,即忘记以人为本,就容易走向理想主义或功利主义的误区。这也是为什么用"以人为本"的教育哲学观来分析孔子儒学的"以伦理道德为本位"的教育理想会存在历史局限性的原因。工业革命以后,社会的大变革,使得人才需求多样化,从大学的双重价值观出发,以崇尚学术的内在价值和适应社会的外在价值的平衡被打破。而解决方案就是走多样化路线,无论是人才培养模式还是大学办学模式,都应当以人为本地走多样化路线,同样的,之后提出来的"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相结合的提出也是从以人为本为出发点,在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同时,也养成人的健全人格、开发人的理性和潜力,革新人的天赋,扩大人的生命内涵,为人的一生奠基。

大学操作体系——大学是传承、研究、融合、创新高深学术的最高学府

大学最初的功能就是教育功能,而区分高等教育与当代大学的方法就是其本质。古代的大学是"封闭的象牙塔",大学就是单纯的教育功能,而当代的大学的本质是一种与社会的经济和政治机构既相互关联又鼎足而立的传承、研究、融合、创新高深学术的最高学府. [9]教育的对象仅仅是人,而大学的对象不仅包括人,还有人类创造的人类文化。因此教育是一种通过文化促进人的发展的活动,而大学是一种功能独特的文化机构。因此可以说当代的大学是"开放的象牙塔"。不仅限于教育,不仅限于传承高深学术的教育责任,还包括研究、融合、创新高深学术的学术责任,服务和引领社会责任以及国际责任。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曾指出:"大学是研究和传授科学的殿堂,是教育新人成长的世界,是个体间富有生命的交往,是学术勃发的领地。每一项任务借助参与其他任务,而变得更有意义和更加清晰。"随着高深学术不断地被大学研究和创新,两千多年来,大学理念在中国的发展经历了从"孔子儒学"的"以伦理道德为本位"到"注重理性,学术自由"再到邓小平提出的"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发展,大学在传承的过程中也存在取舍和融合。大学应该努力超越功利性与非功利性之对立,探索一种能够兼容作为"个体"的人和作为"整体"的人类社会二者都能得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有远见的价值观念和价值目标。

参考文献

[1] 刘献君.论高等学校定位[J].高等教育研究,2003,(1).

[2] 肖海涛.大学的理念[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1:4.

[3] 陈厚丰.浅论高等学校分类与定位的若干理论问题[J].中国高教研究,2003,(11).

[4] 马霆.河南科技大学的定位和发展[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6).

[5] 刘振天,杨雅文.大学定位:观念的反思与秩序的重建[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3,24(6).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