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创业事迹新闻3个

2017-01-05

一个成功的创业者,三个因素,眼光、胸怀和实力。那么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大学生创业事迹新闻3个,就跟着小编一起看看吧,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大学生创业事迹新闻一:

郭敬佩:大学生3000元开自行车租车行赚60万元

投资3000元开自行车租车行盈利60万元,湖北工业大学的郭敬佩俨然成为大学生创业“神话”,毕业季启幕,校园里的每一场创业分享会都不想错 过他。主管学院创业工作的谭蔚老师笑言“他已是声名远扬”。实现200倍收益的创业故事在大学校园里的确够“传奇”,只因在人海中多关注了一眼“单车”, 郭敬佩的大学4年就打上了“单车迷”烙印——2012年开自行车租车行,2014年转向创办自行车资讯互动网站。

相比拥有自行车固定资产的租车行,创办网站简直“烧钱”——从线上研发、线下活动到公司大小事宜、员工薪水,流水的花销,一旦不成功都将化为乌有的风险让郭敬佩“没有退路,只能一路向前”,历经艰辛,郭敬佩更愿意说,“这一次,才终于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创业”。

3000元起步的创业神话

郭敬佩出生于河北衡水一个商人之家,父亲开了一家当地最大的面粉厂。从小耳濡目染,郭敬佩一直心怀创业梦,跨入大学校园,他暗暗给自己定下了目标:首先要顺利毕业,其次是在大学里开家公司,毕业前开上一辆比亚迪“F0”。这款车当时的售价是2.99万元,“不想依靠家里,为了凑足这笔钱我总 得干点什么”。

学习艺术设计的郭敬佩最早也动过开家广告公司或装修公司的念头,但思前想后,“有太多类似的公司了,打开市场太不容易”。

对创业的关注让他把握了先机。大一到安徽黄山写生时,喜欢户外骑行的他注意到一个现象:当地提供自行车租赁的店很少,而且租金很高。回到武汉,郭敬佩开始在学校周边转悠,“高校密集的武汉有广阔的自行车租赁市场,却缺少好的租车服务公司”,他为自己的发现欣喜不已。

“我们开一家租车行吧。”郭敬佩在寝室“卧谈会”上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室友们纷纷叫好,可最后敢于筹钱实干的只有郭敬佩一个人。他从家里借了3000元,买了10辆普通自行车,在学校附近租了一间小店面,通过张贴小广告吸引顾客前来,每辆车每天租金15元。最初,他每天早上6点钟就匆忙赶去 车行,晚上小店关门再回宿舍往往已经到了门禁时间。就这样,仅仅一个月时间,他就把3000元的本金全部挣了回来。

“这个生意可做!”摸到门道的郭敬佩开始雇同学帮忙,除去工资和房租,他把其他的钱全部用来扩大车行规模。处于上升期的市场给了郭敬佩一个成长的空间。自行车数量从20辆到100辆,再到300辆,档次也从最初的一两百元一辆提高到后来几千元一辆的都有。

自行车被盗的现象在高校校园里屡见不鲜,更何况是几千元一辆的高档自行车。“再好的防盗措施也挡不住偷车贼的惦记。”郭敬佩想到了一个两全 其美的方法,“我把所有自行车的锁都下掉了,这样做不仅节约了给自行车安防盗锁的成本,而且因为没有锁,租车人就会做到车不离人,也防止了被盗现象。”从 此,郭敬佩再也没有丢过一辆车。

为了提高租车行的知名度,郭敬佩积极和各高校的社团开展合作,为社团的户外活动免费提供自行车。郭敬佩的业务渐渐越做越大,还增添了露营设备租赁等业务,除去人力成本和车辆维修清洗费用等,他不仅还清了家里支持的费用,还拥有了一批固定资产。在谭蔚老师眼中,这是校园里一位难得的“眼界开阔 者”,“他和其他学生创业者不同的是,他不是为了玩玩票,赚点零花钱换个苹果手机,是把创业当作事业在做。”

单纯的租车盈利模式的脆弱性逐渐显露,易被复制的租车模式让郭敬佩开始思考后续的发展。后来,他尝试向更专业的户外骑行业务发展,提供帐篷等露营设备租赁,把盈利重心放到专业爱好者的身上。

大三那年,郭敬佩已拥有了150辆山地车,附带出租的帐篷等露营设备达30套,在武昌、洪山等10余所高校设立了租车点,2013年租赁业务带来的销售收入超过30万元。

长途骑行带来的创意与释放

张腾是郭敬佩的班长,也是他在班上最好的朋友。在张腾眼里,郭敬佩积极向上、具有掌控能力。实际上,创业的每一天,郭敬佩都身处高压状态,但无论如何他总能给身边人带来“积极、乐观、好脾气”的印象。

掌控情绪,郭敬佩有自己的一套方法,“来一段长途骑行,一路上静到只能和自己对话”。每逢不堪重负时,他都会投入一段长途骑行,在释放压力 中思考未来。从武汉到咸宁、宜昌、长沙甚至老家河北,他在一路的骑行中迸发了关键的创意。比如在单车租赁之外增加露营的项目,还有,就是创办“单车迷”网 站。

武汉的租车市场渐渐趋于饱和,租车行生意如何发展成为困扰在郭敬佩心里的一道难题。2014年春节,郭敬佩选择从武汉骑行回几百公里之外的 河北老家。在路上,他想起从武汉骑行到长沙的经历,那是他第一次骑长途,带了很多东西,但等到车胎爆了的时候才发现,真正需要的东西都没有准备。创建一个平台,打造服务于“单车迷”的网络之家的想法随之催生。

受互联网汽车营销平台“汽车之家”的启发,他发现目前国内还没有供单车爱好者交流的专业平台,于是他决定办一家专业的自行车资讯互动网站。

郭敬佩说,在普通人眼里,自行车只是代步工具,而在骑行爱好者眼中,自行车从品牌到配件,从保养到维修,有很多值得分享交流的话题,单车迷们“迷”的就是这些。“比如有人打算从武汉骑车到拉萨,他需要准备备胎、打气筒等备用工具,还要提前计划好路线和露营地点,如果把相关的整车、配件销售植入进来,就能达到宣传和推广的目的。”

通过在北京风投公司工作的姐姐,郭敬佩认识了一位同样爱好骑行的天使投资人,递交商业策划书,几轮交流下来,他获得了200万元的风投资金。

有了这200万元,加上个人投资的60多万元,郭敬佩心里有底了。他和计算机学院的朋友冯文杰认真研究“汽车之家”的商业模式,通过分析自 行车用户群体兴趣热点,规划网站构架及调试更新后,2014年11月,郭敬佩的“单车迷”网站正式上线,网站定位是提供买车、用车、养车信息以及与之相关的全程服务的营销平台。

只要坚持,办法总比困难多

早在高中阶段,为了自己的艺术梦,郭敬佩曾三度高考,仍与八大美院失之交臂。但他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的“笔头功夫”。至今,他的出租房里一直放着画板,没事儿的时候最喜欢“涂涂画画”。

这背后,是他对自己“梦想”的坚持追求。

因为创业,郭敬佩成了大学课堂的稀客,每个月仅在月初和月末才现身课堂,但平时他会准时上交作业,他也没忘记要“在工作中学习,在创业中运用艺术设计的知识”。

在租车行的时候,他利用专业优势,设计了一份“点车菜单”,学生们可以根据菜单选择车型和时间。后来,在“单车迷”的发展过程中,公司名片、网站广告、宣传广告等各方面,郭敬佩都发挥优势,“设计得和别人不一样,有自己的特色”。

创办网站之初,缺乏市场考察与技术能力的郭敬佩一度将网站外包给专业公司,却常遇到后台维护难题。最终他下决心把网站收回来自己做,重新组建技术团队,因为资金问题聘请以学生为主的技术团队,又让网站摸黑走了一阵子。他说:“学生没经验,流动性大,对网站的技术造成了很大的困扰。后期聘请专业人员,又因为公司规模等原因,很多人面试完就走了。”

面对“单车迷”一路走来的弯路,郭敬佩第一次真正意识到创业的风险与艰辛。技术遭遇难关、网站至今未达投资标准、技术人才难以招募……每一样都牵动着郭敬佩的心。

为了留住难得的技术人才,郭敬佩为每个技术员工分了公司的虚拟股份,他觉得只有这样大家才能拧成一股绳。现在,公司拥有一支14人的队伍,每个人各司其职、加班加点护着“单车迷”一路成长。“让‘单车迷’网站发展为中国的‘单车之家’”是郭敬佩目前最大的心愿。

等完成上线修正和抗压测试后,郭敬佩会重新开始寻找新一轮的投资,一个利好的消息是,“单车迷”在各大搜索引擎同类网站搜索中排名第一,“环保是一种趋势,单车的普及与网站的发展也是必然的,我不会退缩,相信‘单车迷’可以迎来春天”。

大学生创业事迹新闻二:

蒋沈雄:北大学子建太空翼足球教育作儿童足球培训

北京四中、北京大学元培学院经济学方向……一路从名校走来的蒋沈雄今年才23岁。这个将《我国互联网理财产品对保险业的影响分析及政策建议》作为毕业论文的90后毕业后没有选择去投行、咨询、保险公司工作,而是选择了自己创业。

认识的人都知道他对于足球教育的热爱,连他微信的个性签名都是“足球教育也是生命教育。”毕业后他创办了一家名为“太空翼足球教育”的机构,将自己的爱好和事业真正结合在一起,还得到学校和学院的大力支持。“我们90后似乎都喜欢自主性强一些的工作。学校里的创业气氛也特别浓厚,老师们都帮我们出谋划策。”

蒋沈雄介绍说,“太空翼”这个名字源于动画片《足球小将》中的主人公“大空翼”,只是“多了一点”。这部动画片刚播出的时候,日本足球还明显落后于中国,但目前,中国足球却和日本有了差距。“这个名字寄托了很多年轻人对于足球的梦想,而我们现在的梦想是要超越日本,并且要做超越足球本身的全面教育。”

“太空翼足球教育”的教练团队全部毕业于北大、清华、人大等著名高校,不少还是省市状元,不仅是校队成员,还拥有丰富的国内外培训经历,是支名副其实的精英团队。“其实足球和学习并不矛盾,甚至是相互促进的关系。因为足球从来不是一项仅仅依靠身体和技术的运动,智慧起到的作用绝对不逊于以上两者。”蒋沈雄说。

“初创时期,总会有家长和朋友问及我们为什么要创办太空翼,这家机构与一般的足球俱乐部有什么不同。”面对这样的疑问,蒋沈雄选择用北京大学老校长蔡元培先生的一句名言来回答,“那就是‘完全人格,首在体育’。我们创业的宗旨就是在中国普及以足球运动为载体的、完全人格的理想主义教育。”

他希望“太空翼”能成为一座连接足球和人格的桥。“我们像重视球技一样重视学生每一个恰当或不恰当的行为,我们力争用每一次触球引导学生的思考和决策,我们通过每一次竞争培养学生的自信和坚韧,抑制自负和孤傲。”

球场上,蒋沈雄和其他教练们就是孩子们的榜样。训练中平等交流、比赛时淡化结果,在与孩子们一起享受足球快乐的同时,教练们更多地会让小球员面对决策情景,提高实战和思考能力。同时,在球场下,教练们还举办了《博雅讲堂》,把自己感兴趣的天文、化学等知识教授给小球员,全方位地引导孩子成长。

一名叫傅泳豪的小球员在参加了“太空翼”组织的足球特训营后写了一篇日记,透露了这样一个细节。“第四天,正在踢比赛,忽然下起了大暴雨。我想:‘下雨了,衣服都湿了,赶快回去吧。’但是教练却说比赛还没有结束,继续努力……”就这样,他们一直踢到比赛结束。

不仅锻炼了毅力,足球这样注重团队合作的运动还能锻炼孩子的社交能力。有家长这样对蒋沈雄说,“儿子本来很内向,但是接触足球后有了很大变化,不仅在比赛中敢抢敢拼,与队友鼓励互助,还在比赛间隙和对方球员聊天说笑,这太让我们欣慰了。”

尽管创业才一年多,“太空翼足球教育”执教过的小球员已经逾1000人,年龄段跨越4岁到14岁。蒋沈雄希望通过团队的努力,让更多孩子走入球场、感受足球、享受比赛,得到身心全方位的成长。“真希望有更多家长愿意把孩子带进足球的世界,众人拾柴火焰高,我相信中国青少年足球的未来一定会更美好。”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