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大国崛起有感_大国崛起读后感
《大国崛起》描述了自15世纪开始500年的时间里,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等九个国家相继称霸世界,并日益成为超级强国的历程,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读大国崛起有感,供大家参阅!
读大国崛起有感篇1
《大国崛起》是一本吸引人的历史书。它最大的亮点在于以大国崛起作为主线,把15世纪以来9个世界性大国的历史穿梭起来,产生一种“规模效应”,在中国提出“和平崛起”理念以及大国的态势呼之欲出的时代背景下,是很容易激起国人的兴趣的。
其实,历史上的大国并不止这9个,比如罗马帝国、阿拉伯帝国、蒙古帝国、波斯帝国都是在自己的时代具有世界影响的大国,即便是中国,在唐朝就一直向西扩张,直到与阿拉伯人争夺中东地区的战争中失利,才停止西征的脚步;在明朝,其势力也远达东南亚,《明会典》中记载的63个朝贡国有2/3位于马六甲之西,郑成功七下西洋,最远的足迹抵达了地中海;在清朝,其版图涵盖了今日的贝加尔湖。
但是编者舍其余而不取,集中记录这9个国家的崛起,是颇具匠心的。因为,只有从15世纪的葡萄牙的扩张开始,世界历史才真正具备了全球性的概念,仅仅这一点,对于近几十年才从封闭状态中解脱出来的中国人来说,无疑具有巨大的魅力。何况,今日中国之崛起,必须站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以全球性的眼光来远眺自己的崛起之路。
当然,粗粗浏览此书,也很容易发现它的缺陷。最突出的一点,就是灵感之光有余,智慧之果不足。用老师评价我的毕业论文的话就是:“才华大于思想”。尽管编者宣称是“以历史的眼光和全球的视野,解读15世纪以来9个世界性大国崛起的历史”,但很明显,他们“解读”得不够系统,不够深刻,有许多潜藏于历史事实中的“矿藏”没有发掘出来,对于普通读者而言,是难以有大的收获的。
读大国崛起有感篇2
“以史为鉴,展望未来”,热爱历史的我对各国的历史一直都很有兴趣。早前曾迷上中央二台的“大国崛起”,最近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大国崛起》一书更是让我爱不释手,让我的头脑更加充实。
为什么不断有一个又一个国家骤然兴盛,成为所向无敌的霸主?为何历史上的强国都只能维持一个世纪左右的霸权?这其中有着怎样的规律和共性?今天,中国的复兴和崛起已经成为举世瞩目的不争事实。如何从历史上主要大国的兴衰历程中得到有益的借鉴,如何顺应世界发展大势寻求现代化的有效途径,已经成为十分重大的战略问题。这本书是试图站在人类文明发展的高度,以历史的眼光和全球的视野,通过解读15世纪以来世界性大国崛起的历史,追踪和研究世界性大国兴起轨迹,总结大国崛起的个性特征和基本规律,探索新形势下中国发展的战略选择,为中国的发展寻求镜鉴,以期有利于中华民族复兴这一宏伟目标的实现。所以这本书是很值得一看的。
对书中9国历史进行了一番浏览以后,日本崛起的历史使我印象深刻。在中国的历史上,日本可以说是从中国获益最多的国家却同时也是对中国伤害最大的国家。在中国的盛唐时期,日本实行的大化革新,其实基本上就是对中国政治经济制度的全面复制,甚至日本文字所谓的平假名片假名其实也是来自中国的汉字。不夸张地说,若没有中华经济文化的影响,日本人生活在蛮荒蒙昧时代的日子必然会更加漫长而黑暗。而在近代历史上,从1895年到1945年整整50年的时光里:甲午海战割台湾、八国联军主力烧北京、九一八割满洲、七七事变全面侵华.......日本,这个从中国获益无数的国家反过来主导了中国人民的苦难史。所有当日中国对日的民族主义仇恨都基于这样一个令人痛苦的看法:日本,如同中国母亲无私喂养了千年的一条白眼狼,在中国母亲年老体弱的时候却反过来一口口地无情啃噬欺凌!不过,在这背后,当然还有一个不那么冠冕堂皇的原因:日本这个中国老师千年来的小学生,中国老大边上年年上表进贡的小弟弟。不仅在过去的一百年里在军事上压倒了中国,在经济上也作为全球第二高高地俯视着发展中的中国。
作为亚洲第一个民主化的国家,作为亚洲唯一跻身帝国列强的国家,作为亚洲唯一一个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日本以无可置疑的成绩单向世人证明了他的优秀。当然,日本的优秀和其他崛起的大国是有巨大差别的。看完《大国崛起》,更坚定了我一向的看法:日本的崛起,不是如西班牙般的勇于闯荡冒险与开放,不是如荷兰的民间小资本家自发组织协调社会发展,也不是如英国般的科技进步引导工业革命,更不是如法国大革命那样扫荡一切旧王权。日本的崛起正在于其民族一向善变善学的特点。
《大国崛起》里头有一幕给我比较震撼的场景是:现在日本每年还在纪念百年前的黑船事件,就是当年美国人佩里带领几艘蒸汽战船侵略日本内海,逼迫幕府当局开放国门的历史故事。这一事件对日本的意义其实类似与中国遭遇的鸦片战争,但中日两国对待外来文明的敲击表现出来的绝然不同的态度直接导致了两国后来截然迥异的命运。我们对于英法逼迫开放的反应是最先的军队抵抗,其次是民间的不满,最后是义和团式的破坏。我们的皇帝把英国人送来的蒸汽机步枪等设备丢弃在圆明园的地窖里尘封。我们的社会在左派思潮影响下一次次的文化革命扫荡了“封建残余”,同时也丢掉了我们千年来的“礼义仁信”。我们的学生至今所受的教育还是悲情式的控诉多于自省式的反思。而日本人对欧洲列强逼迫开放的反应则显得灵活许多,他们直接答应了门户开放的要求,他们面对西方先进的科技设备羡慕不已并全面引进,他们的政府代表团游历欧美后对日本的政治经济体制进行了全面的改造,他们也经历了开放后的冲击但他们处理好了传统与现代的关系。更重要的是:他们的百姓如今高兴的庆祝着“黑船入关”。只有善于学习,善于改变的民族才能有这样的自信和勇气来庆祝一个本是悲伤痛苦的日子!
在困境中如何求生,如何善待人才这方面的举措,日本无疑能给世界做了一个很好的榜样。社会的发展和改革没有精英人物领导是很难实现的。几十年间促成日本崛起的精英人物就有代表性的三位:日本的现代企业之父:涩泽荣一;号称“东洋俾斯麦”的大久保利通;日本宪政之父:伊藤博文。
就说涩泽荣一,这位1867年仅27岁的年轻人,独自出访欧洲,他根据自己游历积累的经验和天生的理财能力,直接参与了新政府的货币制度改革、废藩置县、发行公债等几乎所有重大政策的酝酿和制定。,从投身实业的那一天起,他就把中国儒家经典《论语》当作自己的行动指南。他到处演讲,号召日本人做一手拿《论语》,一手拿算盘的企业家。33岁的涩泽荣一已经成为主管国家预算的大藏少辅,在众人眼里,他的仕途可谓前程似锦。但是,涩泽荣一却做出了一件在当时看来不可思议的事情:他递交了辞呈,要弃官从商,组织创办了日本第一家股份制公司银行,并由此开始了自己极具传奇色彩的企业家生涯。他一生创办了500多家企业,被称为“日本的现代企业之父”。这与中国的“官本位”的历史传统实在是有着天壤之别,在清末,清政府为了鼓励商人创业、学生出洋学习总是以给予不同的官员头衔来作为奖励,实在是本末倒置。
但不管怎样,日本的崛起过程呈现出所有后现代国家的一般特征,即:变革的压力来自外部,而不是本国自身发展的必然结果;变革是由精英阶层推动的,自上而下的进行的;在变革当中,国家政权起到了异乎寻常的作用,而建立一个愿意推动变革的强大的政权是实现现代化的主要任务。特别是最后一个特征是日本取得成功的关键所在。这看起来好像很简单,但是要经过多少年的艰苦努力才能做到呢?至少,目前中国等绝大多数的发展中国家似乎尚未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