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的文章精选
中国是茶的故乡,也是茶文化的发源地。我们每个人都喜欢喝茶,可是我们都理解茶吗?下面是小编为你整理的关于茶的文章精选,希望对你有用!
关于茶的文章精选1:《茶》
作者:子钊
我不懂茶,但对茶又着实喜欢的紧。
常喝的茶名曰毛峰,又细又直,墨绿的颜色隐匿着待放的清澈。滚烫的水注入茶壶,茶叶散开的那一瞬间最是迷人。本是瘦长的茶叶,肆意翻腾、涌动,有的在水中激昂地向壶顶泛起;有的兀自在最底层的角落蜷缩挣扎。就在这茶叶舒展的过程中,清香已经按耐不住,率先钻出壶盖,与周围热腾腾的空气搅在一起,再度发酵,弥漫人的鼻尖。
泡茶一定要配好的茶具,什么茶用什么器具冲泡,这都是有讲究的。家里的那套茶具,普通的很,但也难掩茶的风韵——优秀的品质大抵真是很难被埋没的,它绝不因为自己身在并不理想的环境就随之平庸,相反,它会自顾骄傲,展现自己的姿态。
就像眼前这茶,绿的透彻,绿的泼辣,绿的奔放。像一幅山水画,潇洒飘逸。
茶和水是绝配,两情相悦般把各自最美好的部分展现给人们。热气搅着茶叶,榨出茶叶的魂,淡淡苦涩,回味甘香。闻之,已让人心旷,思绪也渐渐明朗而立体;品之,那是大自然最本源的精华,清冽舒心。
茶在中国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茶文化在中华民族的生息当中占据着重要席位。儒家礼仪的庄重,老庄淡泊的意味,还有佛家清寂的禅境,都在茶中。
陆羽是中国第一品茶高手,世称“茶圣”,他所著的《茶经》是世界上最早专门论述茶叶的典籍,因为陆羽,才有茶学。
《茶经》成书于唐代,至宋代时,茶已成为家家必备的饮用品,百姓们听书看戏,茶肆成为首选之地。中国人喝茶习惯不同,各地也都有各地的讲究。比如广东香港一带的早茶,还有扬州的荤茶,都别具特色。
茶是如此随性,既高雅,亦可成为市井文化的代表。
真正为普罗大众所接受的,往往是看似平淡的伟大。茶的芬芳,流传千年。
喝茶养性,茶代表着一种人生境界,一种悠然的生活态度。手捧清茗,杯中汇聚的是对人生的体悟,对寒暑沉浮的点滴感怀。
因此在中国人的生活拼图中,茶和酒一起成为人们感念生命,记忆岁月的重要部分。人们甘愿把自己的悲喜愁思寄托在那桌上的杯盏当中,为这两位“挚友”,写下许多缤纷的诗句。
如一代大文豪苏东坡,他是中国文坛最难以磨灭的一个存在,千百年后,仍然悸动不息。他怡然的生命历程,像茶般甘醇淡然。
东坡先生对茶极是喜爱,为茶留下很多墨宝,相信茶的品质是最吸引他的地方。数次被贬,东坡依旧是东坡,泰然自若,安定如常。也许,他会邀上三两好友,黄庭坚?还是佛印?大概都在。他们一起出行,穿林打叶,寻一处亭,烹一壶茶,填词联诗,谈笑风生。
回归朴实,回归本我。文人过着茶一样简单的生活,书写着不简单的生命光辉,这真令人动容。在社会风气苍白躁动的如今,我倒真是羡慕他们的生活。
不能只是羡慕,我因此爱上喝茶,一直喝下去,但愿喝出禅的味道。
这茶,真香!
关于茶的文章精选2:茶
作者:寻觅的路人
中国是茶的故乡,也是茶文化的发源地。柴米油盐酱醋茶、琴棋书画诗酒茶,分别说明了茶是中国老百姓生活和文人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茶文化的内涵其实就是中国文化的内涵的一种具体表现,谈茶文化必须结合中国汉文化而论之。中国素有礼仪之邦之称谓,茶文化的精神内涵即是通过沏茶、赏茶、闻茶、饮茶、品茶等习惯和中华的文化内涵和礼仪相结合形成的一种具有鲜明中国文化特征的一种文化现象,也可以说是一种礼节现象。而日常生活中,虽然人人都能泡茶、喝茶,但要真正泡好茶,喝好茶却并非易事。泡好一壶和享受一杯茶也要涉及到广泛的内容,如识茶、选茶、泡茶、品茶、茶叶经营、茶文化、茶艺美学等。因此泡茶、喝茶是一项技艺、一门艺术。泡茶可以因时、因地、因人的不同而有不同的方法。泡茶时涉及茶、水、茶具、时间、环境等因素,把握这些因素之间的关系是泡好茶的关键。当人在心情不好,烦恼的时候,泡上一壶茶,会在不知不觉中的抛开那些烦恼的东西。
静静地坐下来煮一壶茶,然后再放上一曲轻快的古典音乐。会让心情在随着泡茶、品茶和音乐的旋律渐渐地伸展开来,从煮水到泡好了第一杯茶这期间压力在心头那忧闷的心情会有所释放。
专心泡茶和品茶会使人在不知年觉中放下了一些东西。
一杯清香的茶入口略带有苦涩,进喉却有如甘露,纷香甘醇。
品茶除了能够使人头脑苏醒之外,它还在不断的陶冶人的心情。
营造出一个和祥融洽的欺氛,这不管是在什么样的场合都是非常主要的。从泡茶到品茶的每一个动作,它都在不知不觉中的感感染着每一个人的心,渐渐的让人的心情温顺,安祥。
茶在冲泡的时候要快,喝起来的时候要慢,慢慢的品才华品出茶的味道。
快冲慢品,这快冲要的是茶的热,有足够的热度才华品出茶的真正味道;凉了的茶就已经没有了它原来的味道
品茶的时候,口到心也要到。
每一口茶进嘴都会有不一样的感受,一杯茶之中也蕴涵着人生的道理。
苦中有甘,涩里带甜。
人的一生就像手中那一杯小小的工夫茶一样,不一样的心情,不一样的环境,不一样的时间,它给你的是不一样的感悟。
关于茶的文章精选3:说茶
作者:沉默的小提琴
大诗人苏东坡曾说;宁可居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而我则说,宁可居无竹,不可居无茶,无竹书可替,无茶使人泣。是的,如果生活里没有茶,那么,对于嗜茶如命的我来说,将是生命的大不堪,至少生活的气息和活着的趣味要大打折扣。
是的,三十多年前,我还是一个不暗事事的童子,对生活方面无从了解,对茶更是云里雾里,一片茫然。后来一次偶然的机会让我品到了茶味、茶香,于是,茶成了我生活里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确切地说,从那以后,茶成了书案上必不可少的一件东西。
如今即近天命之年的我,对茶的那份感情远远不能用难以割舍来述说,因为这三十多年朝夕相伴的日子实在是如我的血液一样,情浓于水。我甚至可以这样说,有些伴我成长的书可以不要,但若要是没有此君我想我的生活从此不会完整。要知道,那是我的命,我的血液,没有此君,生命将难以为继。
我心里当然清楚了然,茶和人一样有分别,有好坏,甚至有精神本质在里面,尽管如此,我的生活里很少用好茶,一来好茶配好水,还有好的器皿、好的环境、好的人选,这样好茶才可入心入味,二来,我的生活通常极其简单,所谓粗茶淡饭即可满足。是的,一个粗字,就能让我心满意足,随遇而安。但茶粗,理不粗,不仅如此,粗茶淡饭的供养更让我心里明白好茶好饭不能随性糟蹋,留着等与君子一起品尝。
生活中的人常说,茶如生活、茶如人生、甚至有人说茶如人的性情或思绪,对于此种理解我不可置否,也无可争辩,因为这其中蕴藏着生活的大背景、大前提,总之,每个人的生命遇境不同自然对茶所入的味有分等,也就是说,即使茶的品质本身就好,但由于心境和凄风苦雨相依,那么再好的茶于他品出的味不会是原汁原味。关于这一点,苦雨斋里的周作人是最有体会的,不妨你去看看他的文字记录,做文化运动的战将和沦为汉奸时的心境,孰是孰非一目了然。
所以,茶的优劣有时并非代表它的本身,关键起作用的还是人和心。正是因为如此,喜欢粗茶淡饭的鲁迅先生比他兄弟活的有模样,有滋味。一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何等的精神气质,入茶入味的不仅是生命的本源,还有茶的清纯与高洁,再看他的杂文,篇篇充满战斗的精神,特别是野草,更源于茶的苦涩和茶的酽历。先生是懂生活艺术的人,茶对于他而言,吸取的不仅是纯真,更多的是苦涩和孤独的滋味。
是的,茶源于中国,但真正起于文人墨客之口,大文豪陆游是茶之祖,他的茶经一书流芳百世,不仅得益于茶的本身,更是得益于他的文化气息和人文传承,可以这样说,他的茶文化比他的诗词文章更有韵味,更能体现他的精神和灵魂实质。一部茶经,无疑将历史、文化、传统和生活的理念推向极致。通过阅读茶经,我似乎忘记了曾经因唐婉而抒写的:红酥手。黄滕酒。满城春色宫墙柳。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的陆游。放翁不愧是茶的始祖,将茶的甘苦溶于自己的情感之中,细细品味,唇齿留香,余味绕梁,三日不知其肉味。还有更能知其味的是他的咏梅,别说诗里面找不到一个茶字,然而,字的背后若没有茶的支撑,我想恐怕就不会零落成泥碾作尘,香如故,在这里与其说是梅,倒还不如说是茶。是茶让他独自坐在风雨如洗的黄昏里,对梅述说心里的凄苦与不变的生命情怀。
陆游走了,留下了茶和茶文化,如今茶早已成为生活必须品,家里有客人自远方来,第一件事就是烧水沏茶,一杯热气腾腾茶代替了虚伪的寒暄,再闻再查再品再咀嚼,入心入情,暖人肺腑,一切尽在不言中。
是的,品茶如品人生,品人生如品茶,好与坏,邪与正、甘与苦、得与失心里自知。就如同我品书一样,人的优劣在字里行间体现出来一样。三十年的品茶经验告诉我,无论是东坡、放翁、与周氏兄弟,他们的茶里人生向我们述说着历史的内涵和人文情怀,以及个人的情感、思绪、精神、起伏变化,无不与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也就是说,茶事虽小,但背后蕴藏着丰富的生命情结和人文精神以及无法用语言述说的生活细节。
细节要品,如茶一样,才可鉴别其中蕴藏的真理或者得失。作为生命很大程度上活的就是细节,没有细节,生命不可能丰富,不可能成功,更不可能完整。所以,我要说,处理好生命和生活中的细节,是关乎人生的一件大事,千万不可懈怠,不可随意放过。
作为文人,茶自然不可缺,因为茶助文思,这是被证明了的共识,所以一杯茶在侧让心纯净、专注。当然,这并非意味着偏偏一律,有些人觉得茶苦不喜欢,那也是常有的事,所以顺其自然,不可强求。撇开他人而言,茶与我的关系好山与水的关系,试想,若山没有水的润泽,那一定是座死山,光秃秃,成为不毛之地,相反,有水的缠绵围绕,不仅山可以气象万千,郁郁葱葱,而且能引来百鸟朝凤也未可知。
所以,在我看来,生活里可以没有百事可乐,但绝不能少了粗茶淡饭,因为粗茶能养心,而淡饭能助我岁月的天空里依然飘着蓝天白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