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是一种信念

2016-11-12

一个人了解自己“为什么做”某件事,比知道“如何做”更重要。就如创业,它的第一推动力不是能力,而是意愿。

意愿是一种决心——我一定要做点什么,改变现有的生活,或实现某种抱负;信念是一种肯定——我一定能做点什么,我天生就是创业的料。

达到“一定要”的内心状态时,是年年想、天天想的渴望,促人全力以赴。如本文中的孙颖,她的市场嗅觉很灵敏,能在稍纵即逝的机会面前,迅速找到缝隙市场,从小到大成长,构建自己的商业模式。

“一定能”的信念,可以激发人的潜能。信念受很多因素影响:比如环境,比如知识,比如经验,比如积极想象……“聪明的人看别人做什么,智慧的人看别人怎么做”,学别人有效的创业方法,在模仿基础上创新,这种成功最快捷,也有助于增强自信。

不一定准备充足才创业,许多成功者很早就行动了,在行动中积累经验、信念。本文卢成堆就是这样的人。他借助别人成熟的核心技术,利用有效的加盟模式,找到市场需求,很好地解决了技术、资金与需求的对接,不失为经典案例。

最后,想说个关键点——行动力要与专注结合。很多人在谈创新,其实,创新不是有很多好点子。许多企业正死在有太多想法上,做了一片,失了重心。创新,应该是有能力对很多新想法说“不”,而在一个领域里深耕细作。

故事一、别人卖百货,我卖纸箱

三十多岁的孙颖从单位辞职后,在淘宝网开了个杂货铺,一没特色二没经验,亏得厉害。她没事就在网上溜达,眼馋地研究大卖家的交易怎么做。无意间,看到一个卖家向人订购空牛奶纸箱,说是“用来包装货品”。

孙颖顿悟,商机就在眼皮底下啊,网上数十万卖家的需求,也要人来服务啊。

与纸箱厂联系,她碰了一鼻子灰。纸箱利润薄,要靠批量大挣利润。磨了一星期,对方才答应供货,但要求第一批货不低于1万元。买这么多前途未卜的纸箱,换个人,或许就此放下念头。但孙颖相信自己的眼光,她说“我喜欢尝新”。

网上购物越来越火,店家对纸箱的需求也多了。孙颖干脆又承包了一家快递公司,专为纸箱铺提供运输服务,降低了成本,服务也更贴心。今天,孙颖已是五钻品牌的卖家,入选“中国十大网商”,在香港也有顾客。当时拒绝她的纸箱厂随时为她保证10万元的库存量。

故事二、修补破碗,滋生50家加盟店

今年24岁的卢成堆清楚地记得,他是从新闻上“掘”出黄金的。看到《餐具美容师欲传一手绝活》的报道,说一个叫尚建伟的人,能将任何破损的盘碗翻新。卢成堆激动了,赶紧联系上对方。

卢成堆说:“我们的市场应该在大酒店。星级酒店里的盘碗起码几十元一个,有的是几百元一个的成套品。破损一个,整套更换成本很高。能将碗盘翻新,哪个酒店不愿意?”听了他的分析,尚建伟发现自己会的竟是一门“金手艺”,深感遇到知音。

卢成堆何许人,谈起商机一针见血?他本是温州职业技术学院的毕业生。他没资金、没后盾,却在五年里,开起八家店,涉及领域各不相同。高中时,他兼职推销手机卡,卖得不错,由此开过移动通信店、手机店;进大学后,他去快递公司帮忙,留意到成交量、利润等细节后,立刻开起了快递店。临近毕业,看见同学升学、就职的需要,他又开了专升本咨询服务店、业务推广商务公司……他对做生意越来越有激情。

随后,卢成堆筹了10万元,与尚建伟合了伙。他们本想回收酒店破碗,修补后,卖到农家乐或私营饭店。后来卢成堆琢磨说,技术是独一无二的,与其买进卖出盘碗,不如直接提供服务。于是,他们申请了发明专利,并将手工打磨改进为机器打磨。

如今,他们已在全国拥有五十家加盟店。卢成堆也身兼三家公司的董事长,并成为浙江省创业之星。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