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意识”领域中的人性化设计
【摘要】在设计不断发展的今天,人性化设计仍是当代设计中设计师们力求不断突破的主要设计理念之一。“下意识”领域作为心理学中的一种行为现象,对其的研究所和探索将为人性化设计找寻到新的突破口。下意识领域中的人性化设计体现了大众的审美情趣,寻求感性诉求的出发点,最终引起人们强烈的心灵震撼与共鸣。
【关键词】下意识;人性化;设计;情感体验
一 “下意识”思维的含义及其特征
普通心理学意义上的“下意识”是人心理活动的一种特性或形式,指不清楚、不明确的模糊意识,亦即某一时刻不处于意识之上或意识活动的中心,但却影响着意识活动进行的心理过程。(1) “下意识”行为作为一种先天性的行为,也可以称为有机体对外界刺激所做出的一种本能的反应。因此,“下意识”思维可以归结为人的本能之一。
由此看来,人的“下意识”思维是对外在整体情境的一种非理性把握,具有瞬时性和非逻辑化的特点。这是由于下意识是右脑非语言思维的产物,它的发生不依赖于人的理性思考。但同时,“下意识”的思维方式也是人在长期生活中的经验、心理作用、本能反应以及心理和情感的暗示等不同的精神状态在客观行为上的反映。因此美国著名的设计心理学家诺曼认为,“下意识思维是人类的一大优点,因为它善于发现事物发展的总趋势,善于辨认新旧经验之间的关系,并能够根据少数几个事例推断出一般规律”。(2)
二 “下意识”领域中的人性化设计理念分析
1.下意识行为与交互式设计
“交互行为”在交互设计系统中是一个重要的因素,格式塔心理学认为,人的行为由人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决定,行为是指受心理支配的外部活动。(3)传统意义上,习惯把交互行为单纯地理解成为了达到用户的特定目标而发生的操作行为,即由用户功能目标导向的有意识行为,并在外界对这些行为实行功能性的效果反馈之后,操作目标得以实现。
但是,在日常使用产品的过程中以及各种场景中,只是发生纯粹的操作行为并不太可能。诺曼指出,多数人类行为是潜意识的,是意识无法察觉到的。不难发现,在我们日常与外界接触的场景中,有很多下意识行为,如旋转手机、抖动雨伞等。相对于目标明确的功能性操作行为而言,下意识行为是基于本能而发生的,并且无意中也与外界发生着关系,甚至可以说是无意的“交互”。因此,将“本能”纳入考虑范畴的设计才能真正圆满完成操作的行为。
2.陌生化后的再设计
再设计即从熟悉的、已被设计过的产品和事物中寻找新的突破口,达到新的设计高度。日本的设计大师原研哉曾不止一次的提出这个观点。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之后,再设计作为节约设计成本的有效手段也受到了大力追捧。然而,基于”下意识“领域的再设计最显著优势在于它利用一种善意的表达方式,提醒人们意识到一些平时被自己忽略的细节和行为,从而达到对于自身及对于生活的再度感悟和审视,并从中不断得到进步。这种设计优势对于人类情感体验的深化及素质的提高是具有相当积极作用的。
例如很多人在思考的时候有咬笔头的习惯,这样一个下意识的行为可能会让他们更容易沉静下来。我们不能说这样有什么不妥,但大多数人在咬笔的时候也许并没有意识到“咬”这个行为 或“咬的是什么”,只是习惯了这样的“行为支配”。设计师姜国政设计了一套名为“吃过了”的笔。通过笔端的各种“已经被吃掉的”象征符号(如鱼骨形状,树枝形状)试图作用于吃笔者的潜意识,面对这些“已经被吃过的笔”,吃笔者在把它放进口中之前,某些被忽略的想法从潜意识状态下跳出来。至于作用后的结果到底是会改变什么,还是会一切继续,其实并没那么重要,“意识到下意识这件事”就已经是一个不一样的体验了。
3.与外在环境的完美结合
同样,生态系统学认为,世间每一事物无不与其他事物相互联系和交融,人、物质与环境三者之间。所以,设计在符合美学及潮流的同时,也必须兼顾人与外界的关系。从这个层面来看,基于人下意识思维的设计并非为了突出设计者的创新意图,其目的则在于促成产品与使用环境之间的匹配协调。这里,“人”不是超脱于环境之外的存在物,人本身应是环境的一部分。(4)
产品设计的过程中,基于人下意识的产品设计应更为强调将人主体的感受和行为趋向融入其中,更加关注消费者的心理和实际的需求。这是因为,我们所认知的世界,并不只是一个客观存在的物理世界,而是融合了人的主体意识与经验。而心理学研究中的“环境”与一般意义上的环境(自然环境)不同,它以人的行为为中心。
三 结语
设计是一个发现需求、解决需求、平衡矛盾的过程,下意识领域中的设计也不例外。发现需求是产品创新的关键,这对于设计师而言往往比解决需求更重要,更难。尤其在产品门类极其丰富的今天,能够找到潜在的需求就是找到市场的关键。一方面,下意识行为的研究不仅仅为潜在需求的发现提供了一个契机。另一方面,它的这一特点还对产品的人性化设计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人性化设计源于生活,贴近生活,高于生活,最终回归生活。它丰富了我们的生活,它已经不是一个独立存在的个体,而是成为人们联系感情的桥梁。因此,设计师们应关爱人性、设计为人,紧跟时代前进的步伐不断调整、完善和创新人性化设计,使其更健康、茁壮地成长。
注释:
[1]车文博主编:《当代西方心理学新词典》,吉林人民出版社,长春,2001,第386 页。
[2](美)唐纳德·A·诺曼:《设计心理学》,梅琼译,中信出版社,北京,2003,第127-128 页。
[3]L EWIN Kurt . 人格的动力理论:A Dynamic Theory of Personality[M] . 1935.
[4]段鹏 《无意思为 至简返真——基于人“下意识”思维的产品设计探析》 《装饰》 2010年0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