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高考语文方法
相关话题
对于河南高考语文的复习,要运用哪些方法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河南高考语文方法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河南高考语文方法:重视复习
语文考前要重“整理”。生活中杂乱的物品需要整理,灰色的心绪需要整理,学习上,已学过的知识同样需要整理。尤其是在高考复习备考中,谁学会了科学归纳整理所学知识,并加以灵活运用,谁就赢得了高考的主动权,并最终取得胜利。
首先,整理课本。课本在语文备考复习中相当重要。当我们手边放着几本厚厚的语文教材时,怎样才能“越读越薄”呢?又怎样让它随时随地听从你的调用?这时候,我们可用“线穿珍珠”的方法,由点到线,由线到面,连成珠,结成链,最终形成一张网。
其次,整理“错题集”。搜集平时月考、模拟考试中常常易出错的语文典型题,结成集子。由于这些易做错的题往往是考试时设计试题的“题眼”,我们在平时复习中应倍加重视。错题集中的习题往往是该考生的知识薄弱环节,将这些知识点按时间或按题型或按类别整理好之后,每天抽出一定时间口诵、手写、心记,用不了多久,题眼便熟记于心,以后就会少犯甚至不犯以往犯过的错误。
第三,整理好语文试卷。这里所说的语文试卷,包括月考试卷、模拟试卷、统考试卷、学生自己的试卷等。对于这些试卷,有些同学做过以后要么是扔掉,要么东夹西放,需要用时很难及时找到,这样是很不可取的。我们应该抽些时间,或按重要程度或依时间先后进行整理,装订成册以后,放在手边,常翻常看,优点长处要发扬,缺点不足要弥补。这样各种题型,出题角度,答题思路就会成竹在胸。
第四,整理良好的复习方法。
我们知道要搞好学习,光有冲天的干劲,是不够的,还得有科学的学习方法。实干加巧干才能有理想的学习效率。因此备考中整理并运用科学的复习方法,就显得十分必要。我们平时学习中运用的联想法、比较法、归类法等都是比较好的方法。
还有做题同样有很多技巧。总体上要本着先易后难,仔细认真的原则,根据不同题型运用不同的方法。像做选择题时,运用排除法;做文言文阅读时,先读懂题目,再带着问题去阅读,并寻找正确答案,这样做题的速度会大大提高,正确率也会提高。
河南高考语文方法:夯实知识
语文学习到了高三,各校复习的重点常常是大容量的考试与练习。老师们逐一对照高考考试说明和近几年本省高考语文卷的考点,在浩如烟海的各种复习资料中寻章摘句,拟出一套套练习题,让同学们做,改后讲评,评后再做,一拨又一拨,铺天盖地,这也许是许多学校语文复习的共性。毋庸置疑,在高三进行必要的训练,是很有必要的。但同学们如果以考代学,以作答试卷和听试卷讲评代替知识体系的构建,那是不科学的,它会让我们复习预期的效果大打折扣。
语文考查最核心的内容是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即考生的知识面、思想层次、思维能力、表达能力。语文复习最大的缺陷是没有形成语文知识网络,亦即忽略了语文学习之本。一句话,没有语文知识体系的构建,就不可能有考试时的解题能力。那么,在高三学年,语文知识体系包含哪些内容?狭义地说,是考点,也就是语文教学大纲和考试说明中规定要考的知识点;从广义地说,是同学们应该有的语文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必需的课外语文储备。具体有两条线:一是课本,包括根据考点来编的各类复习指导书;二是课外,如对文化经典,文学名著的涉猎,等等。
要构建语文知识体系,同学们就应该根据语文教学大纲和考试说明的要求对号入座,系统梳理有关知识。文言文(包括文化经典)的复习要回归课本或原著,要从积累18个虚词和120个实词的主要意思入手,掌握翻译的基本方法(信、达、雅),弄清通假字、文言句式、古今异义等文言知识。诗词鉴赏除了要弄清古诗词常见思想内涵和表达技巧外,还要认真看一些鉴赏实例。文学名著要熟悉小说故事梗概及思想内涵,记住一些精彩难忘的情节,掌握主要人物的特点及事迹,了解作者行文布篇的技巧。建议重点阅读《红楼梦》、《三国演义》、《边城》、《巴黎圣母院》《欧也妮·葛朗台》等五部名著。语言运用题的复习,要彻底理清病句修改、句式变换、语言表达等各类题型的知识要点及解题技巧。作文复习除了要广泛涉猎,积极训练外,还要熟悉掌握必要的审题、立意、选材、表达等技巧。
在构建知识体系过程中,同学们常常会犯以下错误:一是没有系统性,心血来潮时关注一下,或者在练习中听试卷讲评时“蜻蜓点水”突击一番;二是尽管有计划,但常常被各种考试中断,无法贯彻下去。没有知识就没有能力,要提高能力,就必须抓根本,也就是构建语文知识体系。
河南高考语文方法:重视课本
每届高三学生都要做大量的习题 ,教师和学生沉浸在题海中 ,以期高考有个好成绩 ,课本似乎成了多余的东西 ,早早束之高阁 . 回归课本尤其重要 ,今年的高考打破了以往的格局 ,真正展现了课本的魅力 ,也为今后的复习指明了方向 :只有讲好、学好、用好课本 ,发挥教材的优势 ,才能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 。
回归教材是回归基础,就是回归根本,将曾经发散开来的、拓展延伸出去的知识与思考聚拢起来。“正是这聚与散的过程形成了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考生可以找到一种踏实感,落地感,也可以这样认为,回归教材让考生有收心感和归属感,即有“回家的感觉”,“沉稳的感觉”。
1、反思差错 :从“错题档案”中找教训
提醒考生:“现在是重新拾起‘错题档案’的时候,利用‘错误资源’,反思‘错误根源’,避免一错再错,在‘错题档案’中找教训。”
另外,在平时的练习中,拿到题目,别急着做题,要先分析题意,弄清楚所提供的情景与信息是干什么的,有什么问题让你解决;第二步是寻找突破口,或叫做解决问题的策略、对应点、落脚点,即认定解题所需的原理、方法和技术,怎样下手解决问题;第三步是解题过程,解题过程中要注意准确性、规范性(文字表达的科学性、条理性、逻辑性、思想性)、书写速度和效率;第四步是反思检验,即回头看,回头想,看方向、策略、方法有没有不妥之处,答案是否完善。
2、跳出题海 :做精当的题,做有效的题
“从题海中跳出来,实际上是放下包袱,减轻压力,规避纷杂,回归宁静,提升悟性,求得效率。”希望考生们要注意“从题海中跳出来”,否则,可能会出现“狗熊掰棒子,掰一个丢一个”的情况。从题海中跳出来,不是不让考生做题,而是要让考生做精当的题,做瞄准方向的题,做有效的题。因此,要选择几套好题让考生做,而不是让考生陷入题海,不能自拔。
河南高考语文方法:科学训练
考试与练习作为一种对教与学检测与促进的手段,作为高考的必要的热身,毫无疑问是同学们语文复习的重头戏。同学们在理顺语文知识体系、研究命题规律的基础上,认真进行各知识点的训练及综合训练,不断参加各种类型的考试与检测,由语感上升为能力,进而培养自己答题的自信心,最终达到由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这很重要。某种情况下说,对付高考的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考考考、练练练”,也似乎不无道理。问题是,你应该练什么,怎么练。
高三语文训练,宜从“点”到“面”。按《考试说明》列出的知识点,根据复习进程,在老师的指导下,先按知识点体系进行逐项训练,力争每个考点过关;然后转入综合训练(套题训练),从宏观上去作答高考模拟卷。在训练中务必善于总结、归纳,找方法、找规律,对容易出错的薄弱部分及时补缺补漏,对一些新的题型及考点迅速予以适应。在整个训练过程中,及时调整复习计划,合理安排复习重点,就能提高复习效率。
强化训练不是大搞题海战术,也不是寄希望于借此猜题、押题。面对铺天盖地、泥沙俱下的复习资料,同学们应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科学的选择,训练也应与阅读有机的结合,不能囫囵吞枣、昏天黑地的滥做一通。做题,应精选精练,保证有时间去掌握考点知识,进行课外阅读,“操千曲而后晓声,观万剑而后识器”(刘勰),只有正确处理好阅读与训练的关系,才能真正提高语文能力。
训练的目的是从考试和练习中掌握命题规律,感悟答题思路,提升解题技巧。一般说来,每一考点,有其相应的题型,也有对应的设题原则、方法和陷阱,当然也就暗含某些破题技巧。说明文选择题要“以文解题”,应抓住每题中的关键字眼,注意回到原文相应区域。文言经典翻译必须注意关键词译出的落实,强烈要求直译,还要考虑语境,留意语法。诗词鉴赏强化意思的到位,即说到问题的实质,要注意使用分析诗歌内容、手法、修辞格等常见的专业术语,杜绝不着边际“万金油”式的分析。文学名著要落实事情的来龙去脉,准确写出人名地点,尽量用原文语句。语言运用要留意各地试卷上一些新颖的题型,如公益广告、短信、图文转换等,按照题目显性和隐性的要求作答,要养成打草稿习惯。其中“仿句”特别应注意“形似”(句式相似)与“神似”(意思照应)。
河南高考语文方法:提高阅读
现代文主观性阅读题,经常失分较大,掌握技巧尤为重要。应强化答案的到位,一般采用分点叙述,尽量引述原文,无须过多修饰,点到为止。答题时,找准答题点,看题目涉及的段落或区域,确定对应的语句,仔细分析每句话的意思,理清之间的关系,揣摩上下文意,抓住关键语句,再进行分析组合,做出答案一般不成问题。
练,不能仅仅局限于正儿八经的考试。上复习课时要动笔,要实实在在做一些文字表述题目,不能只限于听课或口头表达,这点很重要。
河南高考语文方法:作文训练
作文是高考语文的半壁江山,而且就我省而言,作文比分还有上升的趋势,不少语文老师赞同语文考试“成也作文,败也作文”,可见作文复习一定不能马虎。高三阶段,同学们不重视作文,是对语文的一种变相放弃;教师不重视作文,是对学生前途的不负责。
当前高三作文教学,有些学校处于“无为”状态,放任同学们作文“自由”发展。表现在作文训练的无计划性,无系统化,基本上是照搬某份试卷的作文题目,自认为什么题目好,就考什么题目,缺乏宏观的考虑。即使有作文指导,也有范围上贪大求全、指导上蜻蜓点水的毛病,许多学校作文教学已演变成一种呆板的模式:大量的话题作文题材,林林总总的话题,让同学们疲于应付,同学们越写越烦,越写越失去信心。作文教学甚至演变成一种急功近利的共性:押几个话题,提供一些相应的经典论据,印发一些标准化范文,大肆鼓励同学们根据老师所津津乐道的“作文技巧”去套题。这种教学模式指导下的作文,常常是一种变相的抄袭,作文迷失自我,千人一面,“假、大、空”现象不可避免。在这种情况下,同学们如果任凭老师牵着鼻子走,毫无个人阅读和训练计划,效果是值得怀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