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致富创业故事
一个人生活在世界上要善于另辟蹊径,如果只会踩着前人的足迹前进,是无法找到世外桃源的,下面这些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几篇农村致富创业故事。
农村致富创业故事1:山村“女强人”王贵荣的创业之路
“在家乡创业,赚钱不比外面少,又可以照顾家里。”4月11日,在龙井市老头沟镇铜尚村,看到了这位被誉为“女强人”的王贵荣。现年35岁的她热情而健谈,在讲述创业故事时,流露出女性特有的自信与自豪。
2008年,在国外打工的王贵荣和丈夫回到家乡自主创业。考察了解到铜尚村土地资源丰富、气候条件良好、种植业和养殖业上都很有优势,王贵荣看到了自己的创业前景。她先后购买50头延边黄牛作为启动成本,多方聘请技术人员,采用科学培育方式,用不到2年的时间发展到100多头,并在上级政策大力支持下于2010年成立了龙井市创兴牛繁育基地,建立了700平方米的标准现代化牛舍、一栋2300立方米的青贮窖,现在存栏能繁母牛360头,年出栏肉牛300头。
有了最初的一些成功经验,让王贵荣对未来充满信心,并树立了新的目标。针对铜尚村地处延边州郊边的有利条件,加上近几年旅游业进一步兴旺和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她又把一部分资金积极投入到餐饮事业中,开始了多种经营。2009年,她投资建立了300平方米的铜佛和谐饭店,并担任经理,参与经营。2013年,和谐饭店在原有基础上再扩建1000平方米,成了铜尚村以及周边地区最大的餐饮店。由于设施优良、菜品可口、服务周到、科学管理,饭店的经营更是蒸蒸日上。在铜佛和谐饭店,你会看到,还不到吃饭时间,就已宾朋满座,这些消费者纷纷反映,她家的饭菜香甜可口,有一种家的温暖和味道。
随着养殖和餐饮业的不断壮大,王贵荣又想在此基础上实现产业链,建设成一个专业化、现代化、科学化的农场。于是,她又把资金投入到种植业当中去,成立了龙井市老头沟镇铜尚专业农场,种植玉米达54公顷,成为该村种植大户。
“贵荣这个人,做事情肯吃苦,心肠还好,村民都喜欢她。”铜尚村村支部书记李永浩说,王贵荣的养殖场、饭店和农场不仅产生了很大的经济效益,而且还创造了很多就业机会。她的企业带动了本村及周边其他村民10余户投身到黄牛养殖和种植业当中,对拉动老头沟镇经济增长起到带动作用。不仅如此,每年春天和秋天,她还主动帮助困难的村民翻地、种地、拉地,在农闲时节组织10多名村民组成建筑队,承包土建工程,而且每年拿出一部分资金给村里的老年会捐款,改善老年人的晚年生活,在当地积累了良好的口碑。
多年来,王贵荣始终秉承着“勤劳、踏实”的宗旨,将事业与助人和谐交融,谱写了一首农村创业女性的风采之歌。
农村致富创业故事2:大学生情侣放弃考研留学 携手去农村创业养鸡
2010年高考结束,四川德阳90后女孩戴滢和同班男生彭雨谈起了恋爱。当年,彭雨考进西南大学,为了在一起,考得不好的戴滢选择复读,一年后考上了同样位于重庆的四川外国语大学南方翻译学院。
去年,彭雨大学毕业,学农的他成绩不错,考研是很好的选择,另外,也有农场想聘请他当场长,月薪上万元,还解决住房问题。彭雨的辅导员王玲说,彭雨聪明成绩好,在校期间拿过奖学金,就算保研也有机会。
但以上都不是彭雨的选择。“帮别人干还不如自己干,这样还可以跟女友在一起。”彭雨放弃了考研,也没有去找工作,在和戴滢商量后,他在四川省中江县富兴镇承包了一个约50亩的小农场,开始了养鸡的生活。
为了在一起,今年6月即将毕业的戴滢做出了同样的选择。戴滢班上有28人,3个人可以去法国留学。戴滢的班长陈佳介绍说:“戴滢成绩非常优秀,法语过了专业四级。”也就是说,戴滢只要提出申请并参加法福考试,就可以去法国留学了。为了让女儿顺利留学,戴滢的父亲也早就准备好了学费。但为了两人共同的承诺,戴滢放弃了这个机会,来到了男友的养鸡场。
戴滢说:“现在是养鸡场的销售旺季,这段时间自己会留在鸡场帮忙,过段时间再回学校准备毕业论文答辩。”至于去不去法国,戴滢根本没有纠结,“早就想好了,大学一毕业就回德阳和他养鸡。”
2014年的春天,养鸡场开建,戴滢将其命名为“爱苜”生态养鸡场,这个名字取自于法语“Amour”,含义等同于英语的“love”。
创业初期,启动资金成为难题。对此,彭雨最感谢的就是他的“准岳父”戴富属。
戴滢说:“父母很支持,把辛苦攒下为我去法国留学的钱拿出来让我们创业。”
“给他们钱去投资养鸡,肯定有顾虑,但作为父母也非常愿意帮他们实现梦想。”戴富属是德阳一家工厂的员工,因厂里效益不好,每个月只能领取500元生活费。他说,最终考虑到多年对彭雨的了解,小伙子一直很踏实,而且又是学这个专业的,他最终被说服,拿出了20万元支持他们。
他现在每天的工作就是骑着三轮车帮未来女婿送货。戴滢的妈妈开了一家商店,可以维持生活。
彭雨的父亲彭应光说,自己也曾很纠结:“我一直想让他考研继续深造,但他坚持要创业,作为父母,肯定要支持。”彭应光介绍,他现在在宜宾帮别人安装水电,家里没什么钱,彭雨建养鸡场都是大学期间存下的钱以及女朋友家里出的钱。
与鸡舍为邻,睡在条件很差的房子里,为推销野鸡蛋,还得挑着箩筐上街卖……这样的生活,让在城市里长大的小子和妹子瞬间变成了村夫和村姑。
自从彭雨开了养鸡场,没课的时候,戴滢就会从重庆赶去帮男友打理。她最痛苦的就是陪男友晚上守鸡,“野鸡很笨,下雨都不躲,只得把它们一个个抱进去……上千只啊,快崩溃了。”戴滢回忆,自己几乎没有农村生活经历,一下住到破烂的土房子,每晚都因蚊虫叮咬睡不好觉,而且还要自己煮饭。偶尔听说同学们的消息,不是进了外企,就是出国,“表姐来看我,说我成了村姑,说实话,心理落差还是有的。”
目前,两人的养鸡场进入产蛋高峰期,日产蛋量由此前的1000个突增到3000个,找销路便成了头等大事。
每逢当地赶集,两人就穿上印有“90后大学生情侣为爱情奋斗”的T恤,彭雨挑着土鸡蛋,戴滢则怀抱土鸡,来到当地文庙广场叫卖。因为太年轻,很多商家对他们并不十分信任,但彭雨有自己的销售渠道,他通过微信与商家联系,此外还把鸡蛋放在超市卖,“线上线下,双管齐下”。
彭雨透露,今年养殖场还要扩大规模,并发展果蔬采摘、吃柴火鸡等农家体验项目,“力争今年达到200万元的销售额。”
他至今还记得,当初跟家里提出要养鸡时,不少亲友质疑:“读了重点大学,还回来当农民?这书简直白读了。”对此,彭雨笑言:“确实是回来当农民了,但我想告诉别人,就算当农民,我也是拥有专业知识的新农民。”
付出总有回报,目前,两人的创业已初见回报。从去年11月起,他们的产品陆续上市,3个月的销售额已达到50多万元,利润约10多万元。彭雨乐观预估,今年养鸡总数有望达到1万只,销售额有望达到200万元。
农村致富创业故事3:女大学生卖店卖房回农村养羊 产值200余万
张绪梅是重庆市金龙镇金龙村人,33岁的她在乡亲眼中,是个传奇女子。90年代,张绪梅凭借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四川德阳警校,成为村里为数不多的大学生。
1999年,从警校毕业的她,先后干过房屋销售、汽车销售。由于工作踏实努力,自己又能说会道,在销售行业,张绪梅干得如日中天,年收入达到10万元,一度成为村里人的骄傲与榜样。
“打工总比不上自己创业,我想搞养殖业。”就在村里人羡慕她找了好职业、有好收入的时候,张绪梅又有了自己的想法。
她说,在外打工的日子过得轻松,但心里却一直放不下创业的梦想。没过多久,张绪梅在一片惊讶的目光中,果断辞掉了高收入的职业。
创业究竟干什么呢?回乡搞养殖,是张绪梅的第一想法。就在这个想法刚冒出来不久,朋友打来电话邀约她到主城一同开火锅店。
“当时养殖没有资金、没有技术,也就没有坚持。”想到搞养殖业一没资金二没技术,张绪梅想想就放弃了,注意力也很快就被火锅馆吸引了。
张绪梅的火锅馆开在江北,通过和朋友一起精心的打理,生意出乎意料地好,年收入上百万。
火锅馆的成功,让张绪梅在城市站站稳了脚跟。当年,她便先后在重庆永川购买了两套商品房。她的成功也让乡亲们对她更加刮目相看。
“爸爸说,我是农村里出来的女孩,有了能力就该想着让乡亲们也过上好日子,我该为他们做点什么。”就在大伙儿以为张绪梅会这样平平稳稳走下去时,她却因父亲的一席话,再度做了个让大伙儿惊讶的决定,选择卖掉火锅馆回乡养羊。
张绪梅的决定不仅让乡亲们大吃一惊,也让城区的朋友感到很诧异。大伙儿纷纷劝她,好不容易“跳出了农门”,还站稳了脚跟,何必再回到农村“遭罪”。但张绪梅一一拒绝了,一门心思准备养羊。
“羊的市场行情很好,但对于如何养,我完全是两眼一抹黑。”决定养羊,是张绪梅经过精心考察后选择的项目。但从餐饮转行到养殖,让完全不懂养殖的张绪梅还是不习惯。
2013年2月,为了做好前期准备,她卖掉火锅馆,一门心思研究起来。
承包土地、请工人、建圈舍……前期的建设投入花光了张绪梅多年的积蓄。可圈舍还没建成,种羊还没买。资金,成了摆在张绪梅眼前最大的难题。怎么办?
看着动工到一半的工地,张绪梅咬牙将城里的两套商品房卖掉,作为启动资金购买了100头种羊。为了节约资金,她自己当起了厂房建设的包工头;为了拥有成熟的技术,她同养殖技术人员吃住在厂里。前后投资200多万后,羊舍终于大功告成,事业逐步走上正轨。
“老板,羊子死了,死了好多!”半年前,张绪梅看着走上正轨的养殖场刚松了口气,却被工人带来的消息惊得愣住了。原来,由于技术不过关,种羊和初生的小羊生病,损失了20余头。
看着一天前还活蹦乱跳的羊,这一刻却毫无生机地躺在圈舍里,张绪梅忍不住红了眼眶。家人含泪埋掉羊后,打起了退堂鼓,担心投入的200万打水漂,纷纷劝她趁早收手。
但张绪梅并不愿意半路退出,一边请教专家,一边自己买书回来学习养殖技术。白天放羊、给水、扫栏、观察、喂药,晚上就看书学知识、技术,日子充实而忙碌。
经过不断的学习、实践,张绪梅的羊群也在不断壮大,现在她的冠王牧业占地达30余亩,羊舍1600㎡,产值200余万元。
“我的目标是将养殖规模扩大到8000头。”如今,张绪梅正忙着另一轮的羊舍修建,她准备再建4个羊舍,将养殖规模达到8千头,争取带动周边更多的父老乡亲共同致富。